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简单介绍了共振论这一传统的有机化学理论从定性到定的量发展。重点讨论了共振论的定量参数--共振结构数的求取,及其对分子基态性质的定量处理。  相似文献   

2.
田瑞亭 《菏泽师专学报》2001,23(2):12-17,24
综述了共振论的产生和新进展,并用共振论观点解释某些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近代结构计数方法。  相似文献   

3.
回顾了对共振论进行批判的历史,并归纳出批判共振论留下的教训。  相似文献   

4.
20世纪30年代,鲍林把量子力学的成果应用到化学中,创建了共振论,并采取了有效的策略进行传播.共振论得到了人们的支持,却也伴随着对共振概念的误解.韦兰德是鲍林的主要支持者和合作者,但在对共振意义的理解上与鲍林产生了分歧.鲍林认为共振是一个物理现象,但韦兰德认为共振论只是一个人为的概念.他们以各自不同的教学策略传播共振论,并都获得了人们的尊敬.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共振论的产生和新进展,并用共振论观点解释某些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近代结构计数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共振概念出发,对它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作交待,总结有11条共振规则,阐明了它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指出了它的局限性,最后,对共振结构计数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20世纪30年代,鲍林把量子力学的成果应用到化学中,创建了共振论,并采取了有效的策略进行传播.共振论得到了人们的支持,却也伴随着对共振概念的误解.韦兰德是鲍林的主要支持者和合作者,但在对共振意义的理解上与鲍林产生了分歧.鲍林认为共振是一个物理现象,但韦兰德认为共振论只是一个人为的概念.他们以各自不同的教学策略传播共振论,并都获得了人们的尊敬.  相似文献   

8.
简要地说明了共振论的基本规律并举例说明其应用;由13C-NMR的化学位移值计算了苯衍生物各正则结构的权值,从而使原为定性理论的共振论上升为定量理论;用定量的共振论处理了分子的一些物理性质,如振动光谱与键长;严格区分了交叉共轭与穿透共轭2种情况,指出了"大π键"概念的笼统性.  相似文献   

9.
弦的两重共振与非共振谐波共振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弦线存在与张力和弹性模量有关的两种固有频率,在一定条件下可使纵振.动达到最强,因而使横振动达到最大,即产生两重共振,非共振谐波也可出现振峰。提出了纵振动应力与应变的关系,介绍了实验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应用共振论的基本要点,并通过共振式对一些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二层模式中的三波共振推广到五波共振,推得了五波共振时振幅所满足的方程组,该方程组的解可用Jacob;椭圆函数表法。  相似文献   

12.
首先介绍了一个可以用于检测通信系统中基带二进制脉)中幅度调制(PAM)信号的非周期随机共振信号处理器,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一个基于该信号处理器的DCT域数字图像水印算法,在该算法中,水印和选取的图像DCT交流系数分别看作随机共振信号处理器的输入信号和噪声,他们与双稳非线性系统共同组成一个随机共振系统,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系统不仅在未受到攻击的情况下会出现随机共振现象,而且在受到攻击的情况下也会出现随机共振现象,甚至出现在受到攻击情况下的误比特率比没有受到攻击情况下的误比特率低的现象,这在传统的数字水印系统中是很难解释的,但这是基于非线性的随机共振信号处理本身所具有的属性。  相似文献   

13.
文中以环辛三烯正离子的同芳香性和咪唑与噁唑的碱性为例,讨论了共振论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动态电子效应的极性致活作用,从反应的历程出发,运用共振论的基本方法较好地解释了氯乙烯与卤化氢加成的产物,教学实践表明这种解释比教材中的处理方法更直观,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描述了在物理教学中,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引入的几个不同类型的共振实验,并由此阐明了共振现象是引导学生洞察微观世界的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16.
反共振振动机械的理论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把机械网络中的反共振理论应用于振动利用工程,提出了三种新型反共振振动机械,从共振角度阐明了它们的工作原理,并用机械阻抗方法分别对这三种振动机械进行了动态分析,针对反共振振动机共同存在的工作点不稳定问题,提出了用微机实现振幅定值控制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7.
对稳定受迫振动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共振条件和振幅进行了分析计算,讨论了如何利用这些共振,并给出了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振幅的频率响应曲线.  相似文献   

18.
用共振论解释了一些用其他理论难以解释的问题--振动光谱(以苯的衍生物为例)、立体结构(以苯胺氮原子的杂化为例) 、键长(以苯的衍生物为例)以及没有共轭现象的共振作用(以质子化醛酮为例).  相似文献   

19.
重点阐述了共振结构计数与非键分子轨道的关系、共振结构计数方法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共振论在定性解释稠环芳烃和苦染环化合物定位规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