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两种不同的计算快度与赝快度的方法,研究了理想气体模型中粒子的快度与赝快度分布,并对两种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所给结果相同.本文还研究了在发射源静止系和运动系中粒子快度随发射源温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了e e-湮没中两喷注事例中未态产生粒子的多重数分布,并假定末态产生粒子呈椭球状衰变,由此给出了在不同粒子数区域的快度分布,可以解释HRS实验组给出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利用热化组分模型详细讨论了RHIC能区不同中心度d+Au产生的带电粒子赝快度分布.并把产生粒子的贡献归纳为射弹碎裂区、中心区和靶碎裂区3部分粒子贡献总和,中心区域形成集体流达到热化.并由此分析了RHIC能区d+Au相互作用不同中心度粒子产生特性.  相似文献   

4.
导出了在发射源静止系粒子的赝快度分布,分析了用快度变量来表示能量和纵向动量及在不同的参照系下快度变量之间的关系。最后,推导出快度变量与赝快度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5.
陈乐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7):1915-1919
在局部区域粒子源聚集生长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凝聚集团的生长平面进行区域划分,研究了局部区域粒子源凝聚集团在生长平面内各区域的粒子密度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凝聚集团大多数粒子均聚集于生长平面的中心区域,越远离区域中心,粒子数越来越少;另外,越接近种粒子区域,集团的粒子在生长平面内的面密度值越大,且其最大值出现在种粒子所在的区域,而不是生长平面的中心。该结果可能有助于找到凝聚集团生长的种粒子,从而判断粒子的来源,了解凝聚物生长的历史环境。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在相对论热力学中熵是一个Lorentz不变量。在超相对论能量下的重离子碰撞中,体系的熵又和完全的状态方程有关,并与发射的不同种类的粒子的比率相应。因此我们选定熵作为一个膨胀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演化参数,并建立包含膨胀和不可逆味动力学的熵方程;从带有源项的动力学方程和热巨配分函数的关系,带有熵产生项的熵方程被等同地导出,在源项中,我们试图充分地包含所有的粒子,即除了少量强子是在碰撞初产生的外,主要是来自于体系膨胀期间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相变的贡献,夸克-胶子相向强子相的演化是采用了强唯象学模型来描述的。源的区域在双曲线t2-X2=τ=1(fm/c)以上,在该区域内,和,在源区域以外,TμSμ=0,体系仅作绝热膨胀。自此人们清晰地看到,在源区域内,熵是如何被强子和重子物质产生出来的。相变过程中的熵密度的演化是通过对熵方程积分的数值计算得到的,结果能够用来评价获得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可能性,也一样可用以讨论对它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本文给出了在有限赝快度窗口的归一化 C 矩,依靠正和负粒子对的产生机制,给出了~(?)O+Em 在14.6,60和200AGeV 能量下以及~(32)S+Em 在200AGeV 能量下的全快度区域多重数分布与有限快度窗口的多重数分布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强子基本发射源的物理性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p-p碰撞与■-p碰撞产生三个基本源,e~ -e~-碰撞产生五个源,双喷注有三个源且任何碰撞都产生中心快度区(基本源)。全部基本强子发射源都服从KNO标度,快度与动量分布服从亚群标度,这是短距离量子场论的结果。当s~(1/2)=540GeV时,中心源与碎裂源距离为8m_η~(-1)。由于事例为相容同时又独立的集合,这里提出了一种求和规则。并表明在基本强子发射源质心静止的Corentz坐标系中,任何源都具有相同的分布及物理性质。  相似文献   

9.
以DLA模型为基础,模拟研究了在二维欧几里德平面上由局部区域内产生随机运动粒子的聚集生长过程,发现对于足够大的粒子运动区域和足够远的粒子源距离,凝聚集团大体上被限制在欧氏圆形面内,圆心在粒子源对称中心和种粒子的连线上,且比种粒子更加接近粒子源;凝聚集团朝各个方向的平均生长速率虽然不同,但整体仍呈分形结构。  相似文献   

10.
陈乐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8):7334-7338
以DLA模型为基础,模拟研究了基于次近邻条件下,由局部区域产生随机运动粒子的聚集生长过程。模拟发现次近邻条件下凝聚集团的生长情况与最近邻情况下的生长情况大致相同,凝聚集团的各向生长速率不等,集团的中心仍处于粒子源对称中心和种粒子的连线上,比种粒子更加接近粒子源;凝聚集团整体仍呈分形结构,但集团的分形维数却比最近邻条件下的情况小很多。  相似文献   

11.
引入密度函数与多重数分布的矩的定义,推广e^+e^-和pp作用中的矩分析到核作用中,分析相对论核-核碰撞的EMU01实验数据,计算了产生的带电粒子多重数分布的Hq值,系统研究了Hq对入射能量,射弹与靶核质量、赝快度区域以及碰撞中心度的依赖关系,比较和分析了简单与复杂碰撞系统的振荡结构以及可能的物理起源。  相似文献   

12.
考虑到发射源在横向和纵向的运动问题,用多源理想气体模型研究了高能核-乳胶碰撞中发射的靶粒子的角分布特性.计算得到的平均趋势与2.1A GeV He-和O-Em中心碰撞及1.8A GeV Ar-Em中心碰撞中产生的慢质子,4.1A GeV Ne-Em各类中心性碰撞中产生的b-粒子(黑粒子),0.95A GeV Kr-Em各类中心性碰撞中产生的b-和g-粒子(灰粒子),以及10.7A GeV Au-Em各类中心性碰撞中产生的b-和g-粒子的实验数据符合.  相似文献   

13.
粒子横动量谱能反映强相互作用介质中强子化过程中的诸多信息.通过考虑末态随动者对J/Ψ粒子产额的影响和初态核子-核子碰撞几何分布对J/Ψ粒子分布的影响,利用传统爆炸波模型,对RHIC能区Au-Au、Cu-Cu的中心快度区间和向前快度区间的J/Ψ粒子横动量谱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考虑到高能核-核碰撞中反应系统的纵向扩展,用热化柱图象对簇射粒子的赝快度分布进行了描述,计算结果与10^0-10^5AGeV能区的实验数据符合。  相似文献   

15.
用我们的夸克组合模型,系统地研究了RHIC能量下Au Au 碰撞系统所产生的带电强子的赝快度分布,结果发现:(1)领头粒子对dNch/dη分布的贡献随着碰撞中心度、碰撞能量的增加而减少;(2)领头粒子的数目仅与参加碰撞的核子数有关,而与碰撞能量无关.  相似文献   

16.
考虑到高能核-核碰撞中反应系统的纵向扩展,用热化柱图象对簇射粒子的赝快度分布进行了描述,计算结果与10°~10°AGeV能区的实验数据符合。  相似文献   

17.
应用推广的分维计算式,讨论了在高能强子—强子碰撞中产生的末态粒子动量分布在快度中心区的分维数,发现在质心系能量为11.5~900GeV时,其值为2.  相似文献   

18.
对于不同尺寸的源,体积效应会对π介子产生影响.对于较小的源,体积效应会导致归一化参数明显减小,HBT半径减小,归一化参数也会减小,体积效应对于HBT半径和混沌参量的影响是非常小的.同时,体积效应也会对k介子关联函数产生影响.分别讨论了在小的粒子对横动量区域(0.15<KT<0.25)以及大的粒子对横动量区域(0.35<...  相似文献   

19.
Reissner—Nordstrom黑洞与面积定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Reissner-Nordstrom(R-N)黑洞的度规场和电磁场张量,研究限落入黑洞的物理粒子。得出结论:任何物理粒子落入R-N黑洞必定使得R-N黑洞的外视界的面积增加或不变,刚好与面积定理相符。  相似文献   

20.
应用五源发射图象,描述了高能核一核碰撞中簇射粒子的(?)快度分布.计算结果与3.7—200AGeV~(16)O与核乳胶碰撞的实验数据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