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赵秀芝 《科技信息》2009,(26):137-138
《社戏》是鲁迅小说中的名篇,它所体现的艺术构思美、自然景色美、风俗人情关、心灵的闪光美,让我们感受到这篇小说的艺术魅力所在,是一曲对故乡美的颂歌。  相似文献   

2.
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故乡》收入了中学语文课本,为大家所熟悉。有些学者认为,《故乡》之所以被选为教材,是便于教课,因为闰土的形象容易理解。特别是用一种类似于自叙小说的阅读方式,将小说《故乡》的内容和现实中鲁迅的思想和生活方式直接联系起来,似乎可以快捷地接近和了解鲁迅。真是这样的吗?在数次拜读鲁迅先生的作品以后,对此产生了疑问。成功的作家往往跟他童年的记忆和早期的经历有着深刻的联系,这已为现代心理学,特别是弗洛伊德的心理学所证实。鲁迅在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强烈地流露了他的“怀旧”情绪。创作是一种理想的追忆和愿望的升华,理想是创作的逻辑起点,人们常称之为乌托邦,鲁迅自己称之为“梦”。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我在年轻时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这“梦”与现实有效地联系成为作家创作的原初动力。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创作或“梦”是对现实的不满与超越。这“梦”或乌托邦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作家的“世界”,这作家的“世界”才是一个作家创作的本质,尽管它已在现实中失落了,可是却在创作中不断回归与呈现。这是一个作家真正的“故乡”,灵魂的“故乡”。它也许仅仅存在于作家的...  相似文献   

3.
小说《故乡》体现出鲁迅对理想的精神家园的寻找、依恋及家园失落所带来的痛苦和备挣,是漂泊者的精神之歌。在《故乡》中,鲁迅的心路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即过去——拒绝遗忘;现在——拒绝介入;未来——反抗绝望。  相似文献   

4.
鲁迅小说《故乡》和《社戏》所确立的中国现代小说的"归乡叙事"传统,不仅成为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重要的叙事模式之一,而且还内含了"风景"的不同审美范畴。由此,中国现当代作家在对鲁迅"归乡叙事"传统接续的同时,也于"风景"中寄予了不同的审美理想、文化理想。其中,徐则臣、李云雷、甫跃辉等"新生代"作家在新世纪的背景下对鲁迅"归乡叙事"模式与"风景"进行了改写,在接续鲁迅的"归乡叙事"传统的同时呈现出"风景"在小说中日渐消失的现实。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的“归乡叙事”中,对故土风景和人事的回忆和描述是故事的主题。鲁迅因循《故乡》中残旧破碎的“风景’’确立自己的启蒙者角色,并呼应其内心的悲痛和焦虑。《白狗秋千架》中的莫言则在传统的“归乡叙事’’之上,更多地复原故乡“风景”的多面之相,不仅消解了启蒙的意味,在更深的层面上,展示了故乡旺盛狂野的生命力。联系两部作品产生时的历史语境,可以一窥“怀乡人”面目。  相似文献   

6.
王小波的后期创作逐渐从《黄金时代》、《青铜时代》中的顽童想象走向《白银时代》中的智者想象。随着作家在创作过程中理性多于感性,观念大于形式,其想象精神也由起初卡尔维诺式的“轻逸”逐渐嬗变为鲁迅式的“凝重”。尤其是在受虐倾向、孤独情结、悲观意识等三个方面,王小波小说创作中(尤其是后期小说)的想象精神与鲁迅在《野草》中的想象精神,显然存在着一脉相承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鲁迅将以《补天》为代表的非现实题材小说,称为“历史的小说”,而并非“历史小说”,这是大有深意的。小说以人性为标的,演绎、重建了中国古代神话,并赋予了现代的意味。文学渊源、原初母性、创造性失败等论题,在小说中得到了形象性的阐发。  相似文献   

8.
铁凝的短篇小说《哦,香雪》是一篇散文化抒情性意味极其浓厚的作品。作者以细腻优美的文笔,通过挖掘生活中有情趣的细节,使场景中充满情调意味;通过使客观场景表现化,以此形成一种情调氛围;通过选取叙述语调,来实现文本风格的情调化。《哦,香雪》通过回避重大的社会矛盾,将日常生活场景诗化,使小说具有丰厚的审美张力和审美蕴味,从而使小说笼罩在一种情调模式的叙述氛围中。  相似文献   

9.
刘震云的新作《一句顶一万句》延续了作者独特的写实风格,小说以百年之中的两个重要历史转型时期为潜在背景,以微观叙事将百姓围绕"说话"而展开的悲欢离合娓娓道来,由此达到了对历史转型时期民间生命主体性的审美观照,通过文本分析并与鲁迅的《阿Q正传》等作品相比较,可发现民间生命主体性包含着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这诸多因素实际上折射出中国近代以来所展开的社会转型的复杂形态,是传统与现代在民间生命中的纠结。  相似文献   

10.
作为绘画艺术要素之一的色彩渗透到小说描写技巧上,有着独特的作用和独到的表现力。它也构成了小说话语的另一种表达方式。鲁迅的小说《故乡》中的色彩运用有着巨大的艺术张力,充分显示其小说着色艺术的深厚功力。  相似文献   

11.
浅谈知青小说的审美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文学史上独放异彩的知青小说 ,是在特殊的历史时期登上文坛的。就其自身而言 ,在艺术上具有“自叙传色彩”、“慷慨悲壮、深沉凝重的美学风格”、“理性思辨色彩和强烈的忏悔意识”的特色 ,另外知青小说的各个作品在审美风格上也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故事新编》是鲁迅唯一的一部历史小说集,收录8篇小说,其中5篇涉及到中国古代各式英雄。但他们却有着大致相同的结局。5篇小说均在悲壮崇高的氛围中拉开帷幕,但又均以滑稽无聊而告终,这正是英雄的悲剧,它是鲁迅在反思中国历史文化后得出的结论,也是他切身的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13.
鲁迅的写作与中国革命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经典话题,然而,已有阐释多以外在历史结论穿透鲁迅的文本却较为忽略其形式的意味。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就包含着重要的形式线索,远非从象征出发的阐释模式可以把握。作为文学的狂人日记建构出全新的吃人,动摇了旧有整全的意义世界,同时也付出了沉陷于寓言状态的代价。鲁迅以其写作承认了中国革命的吊诡之处及其寓言式的状态,也以此弃绝了诸种简单的进步或回退的历史意识与历史观念。在这个意义上,作为现代文学起源的《狂人日记》呈现出鲁迅关于中国革命及其历史展开的洞见。  相似文献   

14.
周大新的长篇新作《第二十幕》是一部具有史诗结构、伦理意义、“正史”品格的小说精品,也是一部具有独特文学意味和审美价值的20世纪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的历史长卷,充满了历史的生命感与生命的历史感。  相似文献   

15.
《故乡》洋溢着浓郁的文化诗性意味。"我"与故乡、闰土、杨二嫂三重关系的背后,隐含着"情感的失重"这一潜在的情感现象,这既是由于中年闰土、杨二嫂对中国传统人伦道德的依附,也说明了在特定文化氛围下知识分子身份的不确定性和有限性。小说借此深刻地反思了个体存在的孤独与绝望,探讨"人与文化的悖论"这一根本命题。  相似文献   

16.
鲁迅的每一篇小说,几乎都是各种艺术手法综合运用的成功典范,而心理描写是鲁迅小说运用最广泛、最具特色的艺术手段。“文学史,就其最深刻的意义来说,是一种心理学,研究人的灵魂,是灵魂的历史。”①为了更全面深入地把握鲁迅小说的美学意蕴,本文试图从心理描写的角度,探讨鲁迅小说的艺术特色。鲁迅小说的心理描写就其方式来说是多样的,它所体现的功能也是多方面的,并本是单一的为心理描写而心理描写。鲁迅惯用传统的白描手法,为人物“写照传神”,很少以作者的Q气对人物作抽象的心理分析。在《阿Q正传》中极为典型。阿Q要技革…  相似文献   

17.
我觉得有必要首先对“鲁迅中断小说创作”这一命题作一点说明。严格地说来,鲁迅在有生之年并未完全中断小说创作,直到逝世前一年(1935年),他还写下了四个短篇小说:《采蔽》、《理水》、《出关》、《起死》。本文之所以还沿用这个不严密的命题,主要出于以下两方面的考虑。第一,鲁迅在创作了他一生中的绝大多数小说后在小说创作中出现了一段不短的停滞期,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为了更直观地看出这一点,我们不妨列出鲁迅一生写下的共34篇小说的大致写作时间(上面已提及的四篇不资):1912年,作文言小说《怀旧》;1918年4月——1922…  相似文献   

18.
韩少功是对鲁迅十分尊崇的作家之一。在乡土题材的小说创作中韩少功的“寻根”小说《爸爸爸》继续并扩展了鲁迅《阿Q正传》中对国民劣根性中存在的原始文化心态与思维模式的思考,并且在“启蒙母题”小说《马桥词典》中存在着鲁迅启蒙语言的双声话语特征;另外,韩少功的散文随笔对鲁迅杂文的思想和方法也有所继承。  相似文献   

19.
鲁迅为何选择“历史”作为《故事新编》的内容与探讨对象?《故事新编》怎样通过不同的视角与具体的细节实现了对历史的“拓容”,并颠覆了权威的历史?鲁迅重构历史的目的和他要以小说担当起的使命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入《故事新编》的本质,接近一个以艺术叩击真理之门的鲁迅.本文在梳理既有研究的基础上,从“故事”与“新编”的关系出发,分析小说中的两类人物,为《故事新编》如何实现对历史叙事问题的探讨这一课题,提供一个可能的研究角度,并从这一角度出发,探求鲁迅在《故事新编》中所要表达的他对历史的判断.  相似文献   

20.
对于皖籍现代未名社作家台静农早期的两本小说集《地之子》和《建塔者》的研究,以往的研究往往强调二者在题材与风格上的差异性。但事实上《地之子》与《建塔者》共同表现了人间的不幸和凄惨,在人物形象塑造和空间意象的表现上具有相同的凝重悲哀的美学风貌。因此,台静农20世纪20年代的小说创作在诸多差异中也具有内在的统一性,这使得其小说创作呈现出驳杂丰富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