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地质作用是在动力的作用下产生的,地质作用的动力对地质作用的过程和规律起着控制的作用。一般把地质作用的动力划分为内动力和外动力,地质作用也相应地划分为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本文从动力系统观点,强调动力乏间的相互关系和组合,将地质作用的动力划分为构造动力系统、水文动力系统、生物动力系统、人类工程动力系统和地外动力系统。  相似文献   

2.
对于双塔斜拉桥和连续刚构等纵向约束较强的桥梁结构,纵向地震作用和温度作用会产生巨大的桥墩弯矩.作为随机性很强的地震作用和温度作用,规范中没有给出明确的温度作用效用组合系数.基于概率方法,建立了桥梁结构在纵向水平地震作用下,考虑温度作用的组合计算模型,利用Turkstra组合方法,考虑地震作用和温度作用的随机概率分布,得到了桥梁结构抗震设计中温度作用效应的组合系数.参数分析表明,温度作用效应的组合系数随组合效应概率分布分位值的增大而减小;随年最高和最低日平均气温出现的概率增大而增大;随地震与温度作用效应的比值增大而减小,当效应比大于6时,温度效应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3.
通过岩芯及薄片的观察,结合扫描电镜、X 衍射和阴极发光等资料分析,对巴喀地区西山窑组致密砂岩储层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巴喀地区西山窑组在辫状河三角洲相和湖泊相环境下形成了一套低孔、低渗的长石质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成岩作用主要处于中成岩A 期,主要的成岩作用类型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其中,压实作用对储层的破坏性最大,溶解作用对储层有一定的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着重探讨天府地区上二叠统生物礁群的成岩作用特征,本区主要有:泥晶化作用、填积作用、胶结作用、白云石化作用、去白云石化作用、硅化作用、溶解作用、新生变形作用、压实作用和压溶作用。 根据生物礁群成岩历史过程中的成岩作用特征,可以识别出四种主要成岩环境,海底成岩环境:大气渗流和潜流成岩环境,浅埋藏和深埋藏成岩环境,表生成岩环境。 结合四川盆地的地质发展史与碳酸盐岩的成岩特征讨论了孔隙的演化。  相似文献   

5.
柴达木盆地北缘下侏罗统储集岩主要是由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组成,主要的成岩作用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交代作用和重结晶作用,它们对孔隙的发育影响很大.压实作用和碳酸盐的胶结作用使原生孔隙大大减少.长石的溶蚀作用改善了孔隙的发育.蒙皂石、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和伊蒙混层含量均在较大范围内变化,与深度的关系不明显.成岩作用进入晚成岩作用末期.一些储集岩经历了表生成岩作用.  相似文献   

6.
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德育的作用问题,是德育理论与实践中具有根本性的问题。在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用素质的观念和素质教育思想来看待高校德育,高校德育的作用不仅有主导作用、促进作用,而且还有定向作用、导向作用、动力作用、维持作用、超越作用和潜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齐东岩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2):2959-2963
通过大量的野外剖面观察、钻井岩心描述,结合室内薄片鉴定、地球化学元素测定和扫描电镜分析,确定了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石炭系火山岩的成岩演化阶段分为同生成岩阶段、表生成岩阶段和埋藏成岩阶段,以及交代作用、充填作用等多种成岩作用类型。冷凝收缩作用、挥发逸散作用、溶解作用、风化作用和构造作用是使储层物性变好的主要成岩作用;熔结作用、压实作用、交代作用、充填作用是使储层物性变差的主要成岩作用。  相似文献   

8.
《潍坊学院学报》2017,(1):31-34
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问题上,要讲辩证法、两点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二者是有机统一的,不是相互否定的。"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让市场在所有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都充分发挥作用,以法治政府建设确保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领导干部要学会正确运用"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成为善于驾驭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行家里手。  相似文献   

9.
通过岩心观察和薄片鉴定,结合阴极发光实验等方法,研究塔东地区寒武系碳酸盐岩成岩作用及储层形成机理。结果表明:研究区寒武系碳酸盐岩沉积后经历了多种成岩作用的改造,既有对储层孔隙发育具有建设性的(白云化作用、溶蚀作用和破裂作用等),又有破坏性的(压实作用、压溶作用、重结晶作用、硅化作用、黄铁矿化作用等)。储层储集空间主要有晶间孔和晶间溶孔、溶蚀孔洞和未充填裂缝空间;储层类型主要有白云岩溶蚀孔隙型和白云岩溶蚀缝孔洞型两类。白云化作用为储层发育提供了基础条件;后期热液溶蚀作用对于储层发育起关键性作用;晚期由于构造破裂作用对于改善储层的储渗性能具有重要意义。白云岩较为发育的斜坡和台地相区与断裂的叠合区域,热液溶蚀和构造破裂更加发育,是研究区寒武系碳酸盐岩优质储层发育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10.
王艳杰  刘伟  杨东 《科技资讯》2011,(19):224-224
辅导员在高校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又起着楷模和指引的作用。而辅导员的工作方法和技巧都是所有作用的基础和前提,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工作方法和技巧才能够使辅导员的作用达到最大化,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根据宪法作用的不同对象,其作用可分为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宪法的规范作用,从其普遍共性而言,可分为教育、预测、引导、评价监督和最高强制效力五方面;宪法的社会作用,从其本质、目的和任务而言,可分为巩固政权、调整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巩固经济基础、保障公民权利、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推进依法治国等六方面。  相似文献   

12.
维生素C和维生素E具有多种生理活性,也是抗氧化剂,二者联合作用的生化机理研究鲜见报道.本文采用铁氰化钾法、甲基紫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DMPD法,检测了维生素C和维生素E单独及联合作用后的还原力、对DMPD·+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采用SDS-PAGE法和SCGE法检测了二者对蛋白质和细胞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维生素C和维生素E在各个体系中具有较强的作用,并呈浓度依赖性.维生素C在还原能力、清除自由基能力方面比维生素E强,二者的联合作用大多强于单独作用,表现出一定的协同增效作用.同时,维生素C和维生素E在AAPH引起的蛋白质氧化损伤中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二者联合后作用效果更明显,但在对细胞DNA的氧化损伤中未见协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 Vali法和抑菌圈法测定了化学药剂和生防拮抗菌对冰核活性细菌的杀灭、抑制效果和对冰核活性的破坏作用 ,并用生测方法测定了药剂对活体植株上的冰核活性细菌的杀灭作用 ,又应用人工模拟霜冻法试验检测了药剂和生防菌的实际防御霜冻的效果。结果表明药剂和生防菌对冰核细菌都有一定作用。其中药剂作用快 ,对冰蛋白有破坏作用 ,生防菌作用持久 ,但对冰蛋白无明显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4.
车用润滑油的作用及其选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唐刚 《咸宁学院学报》2006,26(5):201-201,205
车用润滑油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润滑作用、冷却作用、密封作用、清洁作用、防锈作用和缓冲作用,车选用润滑油时一定要注意相关问题,以确保润滑油的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5.
植物与微生物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感作用是化学生态学的一个研究热点,涉及植物学、化学、生态学、生理学和微生物学等学科.目前有关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报道较多,且大多偏重于植物化感作用的有害方面,而微生物与植物间的化感作用研究报道较少.为此从微生物与植物的化感作用角度,介绍化感作用的概念、化感物质的实质及作用机理、化感作用的应用,同时就微生物与植物的化感作用今后的研究重点提出一些看法和展望.  相似文献   

16.
针对温度对结构的作用的复杂性以及超长结构的温度和收缩作用的取法、温度和收缩作用工况的多样性,通过对温度及收缩作用的分析和研究,讨论了其取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附录是辞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辞书的实用性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附录的主要作用有三个:补充和延伸作用,概括作用,检索作用.附录的设置不是随意的,而是有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可循的.根据附录在辞书中所发挥的作用,译学词典附录的设置应遵循相关性原则、必要性原则和适量性原则.  相似文献   

18.
综合分析评述了钢中第二相的各种有利作用及有害作用,深入分析了其作用机制及规律,给出作用效果随第二相体积分数、尺寸、形状和分布的变化规律的关系式,由此可对钢中第二相提出明确的控制要求,从而充分发挥第二相的有利作用而避免和减轻其有害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大学文化的内涵和大学文化的创新,阐述了图书馆在大学文化创新中的导向作用、教育作用、娱乐作用和服务作用。  相似文献   

20.
四川盆地中部龙王庙组储层成岩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是油气勘探研究的重点层位。根据钻井资料、测井数据、岩心观察、普通薄片、铸体薄片、阴极发光、碳氧稳定同位素和主元素等分析,对龙王庙组储层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为颗粒白云岩和晶粒白云岩是龙王庙组主要的储集岩性,成岩作用主要有建设性、破坏性和保持性。建设性成岩作用主要包括溶蚀、破裂和烃类(有机酸)充注作用,破坏性成岩作用主要包括压实和压溶作用,保持性成岩作用主要包括胶结、白云石化和泥晶化作用。揭示了颗粒滩微相是龙王庙组优质碳酸盐岩储层发育的基础条件,海水白云石化、准同生期淡水溶蚀和烃类(有机酸)充注作用是优质储层形成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