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大别山造山带研究的主要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1990年以来在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研究中取得的主要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包括:在大别山北部超镁铁岩带内发现榴辉岩,根据榴辉岩的发现以及同位素定年,解释了超镁铁岩带的构造背景;强调了岩石构造单位的正确划分对研究大别山地质的重要意义。对现行的岩石构造单位划分的分歧意见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几何结构的不同认识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2.
大别山造山带研究的主要进展及存在问题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回顾了1990年以来在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研究中取得的主要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包括:在大别山北部超镁铁岩带内发现榴辉岩,根据榴辉岩的发现以及同位素定年,解释了超镁铁岩带的构造背景;强调了岩石构造单位的正确划分对研究大别山地质的重要意义.对现行的岩石构造单位划分的分歧意见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几何结构的不同认识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3.
定远——三峡店位于大别山北坡,河南省罗山县南部。该区地质情况复杂,前人虽作过一些地层、构造工作,但对于区内广泛分布的区域变质岩研究仍感缺乏。因此对该区的基本地质特征的认识尚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大别山(六安)国家地质公园皖西大裂谷园区的地质地貌考察,以及对皖西大裂谷形态特征的实地调研和分析,初步得出其地学成因机制:①大别山构造抬升形成的山前盆地---凤凰台盆地构造是形成皖西大裂谷的构造背景;②凤凰台组砾岩与砂岩互层是其物质基础;③区域构造断裂是其形成的内在动力前提;④重力崩塌作用、流水作用以及风力作用等是其进一步不断深入侵蚀的外力基础。对皖西大裂谷地学形成机理的探究,有助于大别山(六安)国家地质公园地学科普价值的实现和提高。  相似文献   

5.
通过煤岩学方法研究大别山北麓杨山煤系高煤级煤中的显微裂隙,探讨了不同变形-变质类型煤的裂隙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大别山地区特殊的地质背景,形成了各种级别的构造裂隙,尤其是受到多期构造作用和岩浆活动的影响,使得高煤级煤中显微裂隙的分布及演化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6.
据《中国地质》1990年第1期报道:河南省大别山北麓发育一条中生代的中酸性火山岩带。在流纹岩中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石泡”构造。“石泡”大小不一,大的粒径近2m,小的仅数毫  相似文献   

7.
平行或近平行分布于秦岭大别山造山带的一个巨型构造混杂岩带,由变质表壳岩块、中深地壳变质块体、壳幔过渡带岩块和幔源岩块与糜棱岩和变晶糜棱岩基质共同组成。由构造混杂岩带内岩块和基质的变质变形特点、流变学性质、运动学标志、形成构造环境、动力学特征和时限,表明它们是华北陆块、扬子陆块和分布其间的地体并置碰撞对挤逆冲韧性剪切作用过程中多阶段长时期发育而成。空间上构造混杂岩带内岩块成分的多样性,反映造山带内物质组成的非均一性,也说明地壳隆升剥露的不一致性。这些资料可为深入认识秦岭大别山造山带的地壳组成、结构和构造演化提供重要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处在3个I级构造单元的接合部即华北板块、扬子板块和大别造山带,金矿分布率极广泛,安徽已知金矿床共100余处,按照成矿构造地质不同,安徽境内金矿主要分布在皖北蚌埠、大别山、长江中下游和江南古陆东段等金成矿区带。本文以长江中下游金矿带为例分析安徽省金矿成矿的地质情况、矿床类型及找矿远景区划。  相似文献   

9.
大别山位于豫、鄂、皖三省边境,在安徽省内包括金寨、霍山、岳西三县及六安、舒城、桐城、潜山、太湖、宿松等县的一部分,属于淮阳地质(大别山地质)。 解放前在本区进行地质工作很少,解放后为了发展大别山区水利事业,治淮委员会谷德振、戴光秀及有关水文工程地质队分别自51年至56年在史河、渒河流域一带进行以工程地质  相似文献   

10.
《桐柏麻粒岩相带及深成作用》翟淳著广东科技出版社定价:120.00元本书系统地阐述了桐柏山大别山北部豫南地区麻粒岩相带地质演化、深成地质作用和构造作用,并首次翔实地论证了这里发育的中高压麻粒岩类、紫苏花岗岩类、孔兹岩类、碱性杂岩类和构造混杂岩类及榴辉岩类,还综合分析了这里发育的黑硬绿泥石变质带、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板块构造理论,总结大别山区12个基本地质特征,进而得出结论,认为该区是我国东部南北陆块碰撞的对接地带。由此形成横贯我国东西的大陆内部造山带。碰撞的时间从印支期至燕山期。大别山碰撞带的认识对南北之间广大地区的构造格架、对区域成矿研究及浅源地震的探讨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东大别超高压变质带构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大别山造山带的形成和演化主要经过南北板块碰撞、碰撞后超高压变质岩折返和燕山早期穹隆构造形成3个构造阶段,其主体构造格架由碰撞后超高压变质岩折返过程中的伸展作用和燕山早期穹隆构造所形成.文中根据不同岩石单元在超高压变质岩折返和穹隆构造形成中的构造表现,以主期构造特征及其后构造演化的一致性为原则,将东大别造山带的变质岩系分为南大别岩片构造带、中大别穹隆构造带和北大别隆滑-逆冲构造带3个构造单元,系统论述了各构造单元构造变形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从造山带整体构造演化的角度厘定出3个阶段的5期变形,探讨了它们在大别山构造演化和超高压变质岩形成和折返中的动力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皖浙构造带是北西西向天山—秦岭—大别山构造带的东延部分。在皖浙赣闽地区,它与北东—北北东向的外太平洋构造带相互交织镶嵌,分成四个次一级褶皱带,即黄梅—福鼎与安庆—温州前震旦—华力西褶皱带,桐城—黄岩及繁昌—奉化加里东—印支褶皱带。同时可进一步次分成许多褶皱山块,例如孝丰印支褶皱山块等。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它们表现出相对升降,此起彼伏,左右摆动,或推或拉的地壳波浪运动特征。其起因是地球自转与脉动统一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地质遗迹十分丰富,主要类型为地质地貌景观.根据地质遗迹的分布特征,将河南省地质遗迹划分为太行山地质遗迹分布区、黄河地质遗迹分布区、嵩山地质遗迹分布区、伏牛—桐柏—大别山地质遗迹分布区等4个区域;在对河南省地质遗迹保护与开发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河南省地质公园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对地质多样性的概念、内容体系、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等进行概述,根据地质多样性内容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用聚类分析法对湖北省大别山地区的地质多样性资源进行评价,得出地质多样性资源分布呈纬度地带性规律.  相似文献   

16.
大别山(六安)地质公园是国内新近设立的一个国家地质公园,是我国为数不多的集花岗岩地貌、变质岩地貌、火山岩地貌、构造地貌及丹霞地貌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论文详细分析了安徽大别山(六安)地质公园独特的地质遗迹及相关自然、人文景观,针对园区实际,提出相应的旅游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7.
榴辉岩作为典型的超高压变质岩,是研究碰撞造山带演化过程及地球深部变质作用的物质基础。该文阐述了我国大别山造山带榴辉岩的研究意义,大别山的地质背景以及榴辉岩的特征及产出特点。总结了大别山榴辉岩的同位素地球化学(包括碳、氢氧和稀有气体同位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并提出了一些在大别山榴辉岩的研究中尚有争论的问题,如榴辉岩原岩的成因及来源、榴辉岩形成过程中板块的俯冲深度、超高压变质过程中稀土元素的稳定性等。这些问题的解决还有赖于对大别地区的超高压变质岩做进一步的岩石地球化学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唐志强  焦苍 《科技信息》2006,(12):489-490
应用地质雷达大别山隧道衬砌质量进行了无损检测。介绍了地质雷达工作原理和检测方法,提出了不同衬砌质量问题的识别方法与典型雷达图像,得到了衬砌厚度、空洞、充填不实、积水等情况,为隧道质量评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很多在大别山区的地质工作者都曾指出大别山杂岩中的混合岩化现象。关于大别山杂岩可以认为“是一套前震旦纪的具有旋(?)性的泥砂质,含长石的泥砂质,砂质、泥灰质以及少量的灰质、碳质、磷质等的地槽式的区厚沉积物,经历了复杂的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花岗岩化作用和多次岩浆活动,构成了具有一定的折皱形式和  相似文献   

20.
汪孟乐 《科技信息》2011,(5):I0377-I0377
0前言霍山县地处大别山腹地,大别山主峰-白马尖雄居霍山西南。霍山西南山区环境地质存在的问题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不仅在霍山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就整个大别山区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人在霍山西南山区从事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多年,亲自经历2005年的“9.2”特大洪灾和2006年“7.26”特大洪灾。对霍山西南山区环境地质存在的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