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壳聚糖微球作为载体,戊二醛作为交联剂,对醇脱氢酶(ADH)进行固定化.固定化的最适条件为:戊二醛浓度8%,联酶时间2·5 h,pH值7.O.对游离及固定化ADH酶学性质的研究表明:酶促反应的最适pH分别为8.6和8.8最适温度分别为31和30℃,对乙醇的表观米氏常数分别为9.2和16mmol/L.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酶具有较好的贮存稳定性和复用性.  相似文献   

2.
交联海藻酸钙凝胶固定化酵母醇脱氢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用海藻酸钙包埋、戊二醛交联法固定酵母醇脱氧酶催化苯乙酮酸合成(R)-扁桃酸的过程进行研究,比较游离酶与固定化酶的酶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显著提高,游离酶在70℃时酶蛋白变性失去活力,而固定化酶在65℃保温1 h的能保持64%的酶活力,在70℃时酶活力仍町保留48.6%;固定化酶的最适温度由30℃升至40℃,最适反应pH值由6.8下降为5.8;固定化酶保留了62.72%的游离酶活性, 固定化酶的表观米氏常数和最大反应速率分别为37.33 mmol/L和358.42 nmol/min.该固定化酶具有良好的储存稳定性和操作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有机溶剂中逆胶束增溶醇脱氢酶的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酵母醇脱氢酶在“水/气溶胶OT/有机溶剂”逆胶束系统中催化脂肪醇氧化反应的条件,性能及动力学。结果表明,在构成交束连续相的各种有机溶剂中,疏水性越强则 活力越高,以异辛烷为最佳。逆胶束中酶反应的最适温度在25℃左右,活化能约为52kJ/mol,比水相系统略低。  相似文献   

4.
反胶束法制备纳米微粒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概述了反胶束法制备纳米微粒的基本原理,介绍了反胶束中形成的纳米微粒的几种瓜方式及反胶束“水池”中纳米微粒的表征方法,并着重分析了反胶束法纳米微粒的影响因素,同时目前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并邮对今后研究工作的展望 。  相似文献   

5.
比较了AOT-异辛烷及水相两种体系中脲引起的酵母醇脱氢酶(YADH)紫外和荧光变化。在水相反应系统中随着脲浓度增加(至3.0mol/L),酶活性迅速下降并全部失活,构象发生重大改变,220nm处的紫外吸收增加,荧光强度减小,336nm处的荧光峰红移12nm至348nm,在R=15的反相胶束体系中,酶浓度相同时YADH活力相当于水相YADH的63%左右,但脲浓度增至3.0mol/L时YADH的活力基本无变化,240nm和270nm处的紫外吸收峰、357nm处的荧光发射峰均随着脲浓度的增加有所升高。上述结果表明脲对两种体系中YADH的分子构象和活力的影响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反胶束法制备免疫质体的方法,先将水溶性包裹物(如药物等)包入反胶束中;在油/水界面膜上修饰有抗体,使反胶束穿过界面膜自动组装成免疫脂质体,负染电镜照片显示免疫脂质体为单层,直径在50-400nm范围,免疫脂质体溶解实验证明羊抗人IgG已组装在脂质体上,该方法制备过程简单,包裹率、修饰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反胶束中水的波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测定了不同含水量的丁二酸双(2-乙基已基)酯磺酸钠(AOT)反胶束溶液的核磁共振谱及红外光谱,以探测水在反胶束中的结构和性质。研究表明,在AOT反胶束中,Na^+水化层内的水分子由于强烈的离子-偶极相互作用而被紧紧束缚,使水分子间的氢键缔合大为削弱;当引入更的多水分子的束缚程度大幅度下降,氢键缔合大为增强。但即使在最大的反胶束中,水的流动性仍比普通水低。反胶束中水的这些特殊性质正是反胶束溶液获得广  相似文献   

8.
反胶束萃取纤维素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异辛烷-正辛醇反束溶液萃取纤维素酶的性能,考察了水相PH、离子度和种类,酶浓度以及有机相中表面活性浓度,助溶剂浓度,溶剂比等因素对萃取行为的影响,并从反胶束微观结构给予解释,同时选择出了萃取纤维素酶的可行条件。  相似文献   

9.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ATB)-异辛烷-戊醇反胶束体系对乳酸脱氢酶(LDH)了固定化,探讨了体系含水量W0(W0=n(水)/n(CTAB)、CTAB浓度、戊醇体积比对LDH固定化的影响及游离酶和固定酶的催化动力学性质.结果表明:LDH进入反胶束的最佳条件是:体系含水量为4.3,CTAB浓度为0.24 mol/L,戊醇体积比为25%.对游离酶和固定化酶的酶促反应的最适pH值均为8.8,最适反应温度分别为52℃和30℃,米氏常数Km分别为65mmol/L和48mmol/L.在25℃时,游离酶存放2 h后失活35%,而固定化酶仅失活16%,说明反胶束固定化LDH具有良好的活力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以反胶束为模板合成导电聚苯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选用2—乙基已基琥珀酸钠(AOT)/异辛烷、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Triton-X100或OP)/正辛醇/环己烷以及十六烷基三甲基澳化铵(CTAB)/氯仿/正辛醇三种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形成的反胶束体系为模板进行苯胺聚合.系统地讨论了苯胺与过硫酸铵的物质的量的比、反应时间、氧化剂滴加速率、反应温度、微水相酸浓度及表面活性剂浓度等因素对于反应表现收率及电导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新的TOMAC(甲基三辛基氯化铵)/2-乙基己醇/异辛烷反胶团体系,对该反胶团萃取质粒pUT649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表面活性剂浓度、离子浓度等对质粒DNA萃取的影响.当采用1.0%(volume)2-乙基己醇/异辛烷为有机相,TOMAC浓度为40 mmol.L-1,水相初始DNA浓度为25μg.mL-1时,质粒pUT649的萃取率可达90%以上.离子浓度对萃取过程有重要影响,反萃取时通过调节水相中的离子浓度,可以实现DNA和RNA的分离.研究结果表明,TOMAC/2-乙基己醇/异辛烷反胶团体系适合于核酸的萃取和纯化.  相似文献   

12.
反胶团萃取赖氨酸的分配系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以二(2-乙基己基)磷酸铵为表面活性剂所形成的反胶团萃取赖氨酸的分配系数。用回归分析关联了分配系数pH值及离子强度的关系,计算结果与实验测定值相吻合,并能很好地预测不同pH值及离子强度下的分配系数。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索了一条较为简便、实用的制备异硫氰酸酯活性载体的新方法,研究了用异硫氰酸酯共价法固定化醇脱氨酶、乳酸脱氢酶和辅酶Ⅰ的条件,并对三者进行了共固定化。按本实验方法得到的固定化醇脱氢酶和乳酸脱氢酶的活力回收可达8.9%和11.9%,得到的固定化三元全酶系统的辅酶再生能力为相应游离酶系统的4倍。  相似文献   

14.
在恒界面池中,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反胶束溶液中反萃牛血清白蛋白(BSA)的传质系数与搅拌转速无关,与反萃液的pH值和离子强度有一定关系,而温度的影响强烈(表观活化能达196kJ/mol)。表明该反萃过程属界面控制。提出了反萃BSA的界面过程机理,“满胶束”的聚结是速率控制步骤,而蛋白质与其周围带电的表面活性剂层的作用,对聚结速率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反胶团提取脂肪酶动力学研究:(Ⅰ)萃取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OT/异辛烷反胶团溶液萃取脂肪酶。应用双膜理论,建立萃取动力学方程,此模型能较好地与实验数据相吻合,从模型方程求取不同操作条件下的质量传递系数,通过计算传递阻力,确定提取过程的传递控制类型。结果表明,萃取过程主要由主体扩散阻力控制。  相似文献   

16.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正己醇-正辛烷反胶束溶液为萃取剂,研究了从水溶液中萃取牛血清白蛋白的动力学。在恒界面池中,通过改变搅拌转速、水相pH值和离子强度、有机相表面活性剂和助溶剂浓度,测定了在多种条件下的表观传质系数,从而判定萃取过程是由水膜扩散和界面过程共同控制。计算了扩散的传质分系数,进而获取了界面传质分系数随水相条件的变化情况,表明萃取的界面传质为一协同过程,静电作用影响到界面变形的程度,使其对传质速率的影响相当强烈。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固定化乳酸脱氢酶(LDH)的制备和催化性质,讨论了戊二醛体积分数、酶的偶联时间、pH值对酶固定化的影响.对游离酶和固定化酶催化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酶促反应最适pH分别为9.2和10.2,最适温度分别为51℃和50℃,米氏常数分别为16.2 mmol/L和0.7 mmol/L.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酶的活力稳定性更佳,有更好的贮存稳定性和复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