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高泥质低阻碎屑岩储层探讨合理的含油饱和度评价方法。以石南31、沙丘5等井区为例,新疆油田低阻油层主要成因包括微孔隙发育引起的不动水饱和度偏高、岩石胶结指数变化和泥质(黏土矿物)含量偏高等。应用最优化岩性体积含量反演方法,准确评价粉砂质含量和泥质含量。再据此分两方面对含油饱和度进行校正:一是根据粉砂质含量对储层进行分类,在分类基础上分别计算含油饱和度,可避免因微孔隙发育导致的低电阻率油层解释含油饱和度偏低的问题;二是使用双水模型进行泥质校正,可避免泥质含量高引起的解释结果偏差。由于在地层水矿化度较低、泥质含量过高的储层中,双水模型计算的含油饱和度仍然比实际值偏低,因此,还需要对双水模型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2.
志丹油田正285井区长3油层测井解释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正确认识和评价志丹油田正285井区长3油层,在大量资料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志丹油田正285井区长3储层岩性、物性、含油性及电性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充分认识,确定了测井解释长3储层孔隙度与含油饱和度的计算公式和油层有效厚度划分的测井参数标准,满足了该区从老井中解释和开发长3油层的需求,特别是对其低孔低阻油层的认识,推动了长3油层的有效开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南堡油田东营组发育低阻油层,与邻近水层或泥岩层的电阻率极为接近。通过对低阻油层的成因机制分析,确定储层岩性细、泥质含量高、束缚水饱合度高、构造幅度低以及大部分井使用盐水泥浆钻井是形成低电阻率的主要原因。通过对低阻油气层测井解释方法的研究,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油气层综合识别技术,提高了东营组低电阻率油层的识别能力,从而开发出南堡油田低阻油层的潜在储量,以保证油区增储上产。  相似文献   

4.
油气田低电阻率油层识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提高低电阻率油层测井评价的可靠性,对大港油田低电阻率油层进行研究。从对低电阻率油层成因的认识出发,结合地质认识成果和测井响应特征探索出识别低电阻率油层的有效方法。研究表明,低电阻率油层的识别应首先从沉积、圈闭以及层位的角度出发,确定低阻油层可能出现的区域,然后综合判别各种测井响应特征,最终正确识别出低电阻率油层。  相似文献   

5.
测井曲线相关性分析及其在复杂润湿性油层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复杂润湿性条件下,油、水层电阻率对比度低,导致流体性质识别困难。基于岩石物理基础理论及Archie公式,总结并提出了利用电阻率-孔隙度曲线相关性分析识别复杂润湿性油层的方法。考虑测井曲线分辨率匹配和泥质含量的影响,选取泥质砂岩岩石物理体积模型,利用声波时差曲线计算孔隙度,并对电阻率和孔隙度曲线分别进行归一化处理。每次计算窗长n值优选为12,对储层实现连续处理。基于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81口试油井长81储层的处理结果,统计每个层段正相关系数的厚度与有效厚度的比值λ,通过试油结论标定:当λ≥60%时,判定为油层;当60%λ40%时,判定为油水同层;当λ≤40%时,判定为水层;油、水层识别符合率达到80.25%,为复杂润湿性油层定量识别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低电阻率油藏作为一种非常规油藏已被人们所认知,由于成因机制复杂,识别难度大,常被人们遗漏或错判。为了详细研究陕北志丹地区低电阻率油层的成因机制,以长6储层为研究目的层位,采用实验分析、测井曲线重叠法、交会图等方法,建立相关的平、剖面图,并结合研究区试油试采成果,对长6储层低电阻率油层的成因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志丹油区低阻油层发育众多,资源潜力大,约占其总储量的40%,分布广泛,成因机制复杂,很难用常规方法进行识别;多数油层电阻率主要介于2~21Ω·m之间,甚至小于0.6Ω·m.最终得出沉积砂体控制作用、岩性细,束缚水饱和度高、粘土附加导电性和高放射性砂岩是长6低电阻率油层发育的主要因素;由于区域地质状况的差异,初步探索出了适合研究区的低电阻率油层识别标准,以便为以后研究低阻油藏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针对羊三木油田低阻油层.综合地质、钻井特征,对低阻油层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区低阻油层主要是由于薄层、高束缚水饱和度储层引起.针对羊三木油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区域构造对比法、自然电位减少系数法等低阻油层定性评价方法和针对高束缚水饱和度的双水法、针对薄层处理的高分辨率处理技术等定量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8.
油气田低电阻率油层成因机理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为提高低电阻率油层测井评价的可靠性,本文选取大港油气田低电阻率油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储层沉积特征、泥质含量及类型、孔隙结构、泥浆侵入、油层厚度、测井系列和地层水矿化度等影响因素的分析,系统剖析低电阻率油层的成因和机理,揭示低电阻率油层的地质及测井特征,为探索出识别低电阻率油层的有效方法奠定基础。研究表明,原始低电阻率油层的形成与地质作用密切相关;次致低电阻率油层的形成则主要受泥浆侵入深,油层薄,测井系列及高地层水矿化度等外部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地区长9致密砂岩储层地质特征复杂,低阻油层与常规油层、高阻水层与常规水层共存,导致油水层测井响应特征差异性微弱,流体识别精度极低。该研究根据储层地质特征及其测井响应特征,优选能够有效放大或突出流体性质差异性的测井参数,利用视自然电位-实测自然电位和声波时差-深感应电阻率重叠图法、声波时差、电阻率、自然电位异常幅度、自然伽马和组合参数(RILD×Δt×Cw)交会图法及Archie公式法综合识别和校验流体性质。研究表明,重叠图法能初步识别常规油、油水层和水层或干层,交会图法能进一步识别低阻油层和高阻水层,Archie公式法能通过计算含油饱和度定量识别流体性质。这种定性和定量综合识别方法能够有效识别出常规油层、低阻油层,常规水层、高阻水层和高伽马砂岩的水层,研究思路和方法有效可行,预测结果可以为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储层的油气勘探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中东叙利亚A油田J组是世界范围内罕见的低阻碳酸盐岩油藏,基质储层高孔低渗,油层电阻率仅有0.5~5.0?·m,甚至小于水层电阻率。前人对该地区储层低阻成因的研究较少,为了正确评价油藏,开展了J组油层低阻成因机理和主控因素分析。研究发现,A油田地质背景的特殊性是形成碳酸盐岩低阻油层岩石物理成因的基础,岩石物理成因揭示了碳酸盐岩油层低阻的本质。低幅度构造、弱水动力沉积是形成低阻油层的地质背景,高束缚水饱和度、高地层水矿化度、黏土附加导电作用以及导电矿物是形成低阻油层的内因。因此,J组碳酸盐岩低阻油层的形成是宏观地质背景和微观岩石物理特征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HH油田长8储层油层识别率低的难题,开展了储层特征、储层与测井响应机制研究,分析了研究区流体识别难题的实质,认为高束缚水饱和度和地层水矿化度多变以及局部钙质充填是造成部分井油层低阻、水层高阻的原因.借助常规测井曲线,选择尽量能反映储层流体信息的测井参数,构建了利用计算自然电位-实测自然电位、声波时差-深感应电阻率重叠法进行油层快速识别的方法,其中计算自然电位-实测自然电位重叠法回避了孔隙结构、泥浆和地层水电阻率带来的影响,减少了误差来源,无论是否低阻储层,都能有效识别.声波时差-深感应电阻率重叠法对储层流体反应灵敏,能较好地区分高阻水层与油层.以上两种流体识别技术对于类似储层流体识别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了明晰渤海海域C油田馆三上段与馆三下段油层电阻率差异明显的问题,选取岩心样品,基于孔隙度测定、渗透率测定、压汞分析、核磁共振分析和薄片观察,系统分析了孔隙结构对油层电阻率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低阻油层孔隙度、渗透率及其相关性显著低于正常电阻率油层;(2)相比于正常电阻率油层,低阻油层孔径中值更低;(3)低阻油层孔隙结构表现为2种类型,第1类以微孔隙为主,对水分子具有较强的吸附性,第2类微孔隙和大孔隙均存在,且微孔隙更为发育,孔隙非均质性强、连通性差,束缚水饱和度高。相比之下,第1类储集空间电阻率更低,表明微孔隙对电阻率的降低作用更为显著;(4)低阻油层主要发育片状喉道,接触类型为线接触,随着电阻率的增大,喉道类型逐渐转变为原生孔,接触类型逐渐转变为点接触。  相似文献   

13.
依据室内核磁共振、毛管压力等多项实验分析资料,结合冀中地质实际、测井、试油资料,提出了基于核磁共振测井的储层束缚水饱和度校验方法和复杂地质条件下低电阻率油层测井解释技术。经过近两年在华北油田的实际应用,利用此技术可方便地定量评价由高束缚水饱和度引起的低电阻率油层,见到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4.
使用传统的评价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CHN油田这类受构造和岩性控制、粒度较细、基质复杂的储层进行流体识别会存在较大误差。通过对阿尔奇公式的改进,应用电阻率-M(油水分界线)、电阻率-N(油水分界线)、以及电阻率比值-声波时差、电阻率比值-自然电位交会等4种综合测井方法进行流体识别,其中电阻率比值法可以将储层的含油性评价从定性提高到定量判断水平,从而完善了该类储层的测井综合流体评价方法。同时也讨论了储层含油性与构造、岩性的关系。研究实例表明以上方法可较为准确地识别这类复杂储层的流体性质。  相似文献   

15.
L油田储层地质情况复杂,井距大,又是海上油田,在该油田进行水淹层评价还是先例,没有现成的水淹层测井评价和解释方法可借鉴,水淹层解释比较困难。针对L油田储层实际特点,本文总结了油层水淹之后岩性、物性、含油性及电性的变化;针对L油田的水淹状况,本文研究和总结了电阻率变化率,原始电阻率反演及原始含油饱和度反演等定性识别水淹层的方法,通过岩心资料和试油资料验证显示,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非常规储层,低阻油层已成为现阶段油田增储增产的主要来源之一.曲堤油田主力油层馆陶组和沙河街组具有明显低阻特征,常规测井解释方法难以识别.为更大限度利用测井资料,提高低阻油层测井解释精准度,在研究区内低阻油层特征的基础上,从岩石物理成因等方面对曲堤油田馆三段、沙三段和沙四段低阻油层的成因进行分析;用BP神经网络对低阻油层测井曲线数学特征进行学习和训练,并对其进行识别;建立孔隙度、渗透率、束缚水饱和度等参数模型对低阻油层进行精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岩石粒度细、地层水矿化度高、黏土矿物含量高等是油层低阻成因的主要因素;用BP神经网络可有效划分油层、水层、干层等,识别准确率在88%以上;孔隙度、渗透率、含水饱和度等模型的精度分别为78.33%,79.62%,64%.  相似文献   

17.
针对低电阻率油层的电阻率低于或接近邻近水层的电阻率,给测井评价带来很大难度的问题,对沙埝油田沙19断块E1f13油层岩性、物性、粘土矿物、重矿物、地层水矿化度、油层厚度、测井及试油等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油田确实存在低电阻率油层,其成因主要包括:岩性细、高地层水矿化度和砂泥岩薄互层。利用BP神经网络,选取最能反映本区低电阻率油层特征的5条测井曲线作为解释的输入参数,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学习样本,对储层进行预测识别,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延长组长2油层电阻率偏低难以识别,且低阻成因是分析和识别低阻油层的基础。因此,对研究区油层低阻成因展开综合研究具有实际意义。利用岩石物理实验资料、测井资料及试油资料,分析各地质要素与电阻率的关系,明确研究区油层低阻的主要成因。研究表明:研究区延长组长2油层低阻主要受高束缚水饱和度、高地层水矿化度及复杂孔隙结构的控制,而与储层中导电矿物含量无关;此外,储层中黏土矿物含量、种类以及碎屑颗粒粒度对研究区油层低阻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四川盆地川中-川南过渡带低孔致密砂岩孔隙度测井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简单的线性解释难以达到储层评价要求.以H地区须二段为例,系统分析低孔致密砂岩储层的岩性及物性特征;以引起测井响应误差的因素分析为着眼点,对孔隙度测井解释进行研究.选取了三孔隙度测井(声波时差、补偿中子、补偿密度)和自然伽马测井建立四元线性回归解释模型.研究发现,该模型对孔隙度有较强的预测能力,预测的孔隙度与实验室岩心分析的孔隙度有较高的符合率.该方法极大提高了低孔致密砂岩孔隙度解释精度,为储层评价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莫北地区侏罗纪三工河组,岩性主要是中、细砂岩,属低孔低渗储层,所以储层流体性质的识别是该地区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常规测井储层识别准确率不佳的情况,提出了Bp神经网络这种数学方法进行储层的油、气、水、干层的识别。提出43个试油层段的测井曲线特征值,以对流体性质敏感并且在交会图上具有比较明显区分度的密度值(DEN)、孔隙度(POR)、电阻率值(RT)和含水饱和度值(SW)作为输入向量,经程序训练判别准确率达到满足的要求后根据得到的权值、阈值编写神经网络预测的程序挂接在测井解释软件中,从而实现了Bp神经网络在储层中的自动化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