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科技成果》2011,(9):64-64
该课题针对北京市村镇供水建设管理的实际情况和特点,从解决村镇供水安全保障关键问题出发,在水资源和水环境分析评价的基础上,结合郊区水源地的水文地质状况提出有针对性的水源地预防、治理和保护措施根据当前村镇供水的现状和特点,比选出经济可行的、适用于不同规模、便于管理的"氟、砷、氨氮、盐"处理技术;针对村镇供水中常用的二氧化氯、臭氧、紫外和次氯酸钠消毒技术,从产品用量分析、消毒效果和消毒副产物以及适用性、经济性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开展了监控技术、设备选型和配套方案方面的研究;针对村镇供水管理的实际情况从管理机制、运营方式和应急措施等方面开展了村镇供水管理的研究,经过示范工程验证并取得了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成果》2008,(1):60-60
城市污染物的排放导致了城市河道污染日益严重。在沿海河网复杂且经济发达的地区,城市河道几乎普遍存在黑臭现象,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环境质量和居民的健康生活。为改善城市河道污染现状,推动河道污染治理技术的发展,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根据目前城市河涌的黑臭和有机污染严重等污染特征,在历经两年多的研究开发和技术工程应用后,成功开发出了成套城市污染河涌治理技术,该技术能有效的解决城市内河涌黑臭现状和削减河涌水体COD、BOD、氮、磷等污染物负荷,提高水体的溶解氧浓度和透明度,改善城市河涌水质和水体功能。  相似文献   

3.
本课题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新农村建设城乡环保统筹技术与对策研究”的课题之一。课题目标为:为提升新农村建设生活污水污染控制水平,统筹利用城乡污水处理资源,针对城郊及城乡结合部地区农村人口集中,生活污水易于收集等特点,研发城乡生活污水共处理关键技术;针对南方丘陵地区农村居住分散、生活污水难于收集等特点,研发分散式污水处理关键技术;针对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等特点,研发适合村落聚集区的生活污水节能处理和分质回用关键技术;针对东北寒冷地区生活污水和养殖废水污染严重等特点,研发适合当地冬季低温条件的低成本污水处理和综合利用技术;分别在上述典型区域进行技术集成和关键装备开发,并开展工程示范。  相似文献   

4.
“十五”期间,中国的水环境仍然处在局部好转、整体恶化的过程中,“水少、水脏”仍是普遍情况。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两方面,一是客观的“水少”——中国人均水资源先天不足z,而目前的发展方式导致单位GDP增长的用水量较大,以致水资源被过度利用,难以使天然水体保证足够的生态用水量;二是主观的“水脏”——中国的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治理能力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大量生产、生活产生的污水得不到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5.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城市污水处理事业得到了跳跃性发展,设市城市的污水处理厂从1980年的35座发展到2005年的792座,设计处理能力5725万m^3/d。2005年,我国城市污水排放总量为359.5亿m^3,污水处理率达到51.96%。其中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污水处理量为141.5亿m^3(占全部处理量的75.7%),其它污水处理设施的污水处理量是45.3亿m^3(占24.3%)。  相似文献   

6.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找到适合在农村地区应用的污水处理技术势在必行。本文在对国内外现有污水治理技术进行调研和对京郊治污工艺进行重点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评价并提出适合不同类型地区的核心污水治理技术及技术组合模式。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豫源清生物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原三门峡豫源清生物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注册资金800万元,拥有固定资产价值1.4亿元,现有员工90人.公司依托自主研制、开发的SBQ生物处理污水技术,以BOT方式从事国内各级污水处理厂设计、建设、配套设备的加工制造、安装及运营管理工作.并于2005年12月通过国家环境污染治理设施生活污水甲级运营资质评审.  相似文献   

8.
1项目介绍 全国农村96%的村庄没有排水渠道和污水处理系统,生活污水随意排放.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开展生活污水分散处理技术的开发和研制工作,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生物处理效率较低,尤其表现为氮、磷去除率很低.鉴于上述缺陷,本项目技术致力于采用新型的无动力增氧技术来处理农村集镇生活污水,以提升CODCr、BOD5、氨氮、TP等主要污染物的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农村生活污水的水质特征和污水排放特点,利用物理沉降技术、固定化微生物技术、低强度增氧技术、波式流人工潜流湿地处理技术等多项技术集成,构建出多级链式的微动力生物生态污水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10.
我国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形势十分严峻,而传统的卫生填埋、焚烧等处理手段或者存在巨大的二次污染风险,或者处理费用昂贵、技术复杂,且资源化水平普遍较低。因此,对于污泥处理处置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国内外针对生活污水剩余污泥烧制陶粒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污泥、底泥和粉煤灰联合制备轻质陶粒领域,因此,本文提出以“物料基本组成特性及研究资源化过程污染物固定分析一产品安全性检测”三个步骤为核心的生活污水剩余污泥烧制陶粒的环境安全性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成果》2012,(4):68-69
四川省养殖规模约占全国的10%左右,是我国的养殖大省。畜禽养殖业排放的COD和固体废物占全国总量的22.97%和54.12%,而四川省则分别占总量的16.03%和45.42%,已成为继工业污染、  相似文献   

12.
一.主要技术内容 污水土地处理主要是针对以城市生活污水为主体的污水处理技术,是取代传统的二、三级污水处理,低成本、低能耗的革新/替代技术.其主要技术原理是把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土地上,利用土壤-植物系统的生物、化学、物理的净化功能,通过科学设计和有效的运行管理,对污水中氮磷营养物质和水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对可降解污染物加以净化,从而实现污水无害化、资源化的一种生态工程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成果》2012,(3):37-37,40
通过集成应用和推广山区住宅建造施工技术,促进华中地区山区生态型村镇住宅建设总体水平的提高;通过科学实施湖北省谷城县堰河生态村小康住宅建设示范工程,引导湖北省及华中地区的村镇小康住宅建设,建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适合农民居住的科技型新社区,为全面提升山区村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提供建设示范。  相似文献   

14.
镇巴县黄棕壤土占90.28%,通过退耕还林(草)、长江治理、兴修水平梯地、因地制宜种植作物、增施农家有机肥、配方施肥等技术措施,使镇巴县黄棕壤土治理改良工程取得了较大的生态、环保、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该项目设计采用SBR生物处理和ClO2消毒处理工艺,使该医院污水排放水质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18-1996)中的二级标准.同时污水处理须实现中水回用,设计采用过滤、活性碳吸附及余氯自动跟踪监测的中水回用处理工艺,使回用水水质达到我国<铁路回用水水质标准>(TB/T3007-2000)中的"铁路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6.
随着污水处理行业的高速发展,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产量也随之增长;以广州市为例,仅中心城区污水厂2010年底已达到2906吨/天(含水率80%,下同),2020将达到6210吨/天。在我国的污水处理发展历程中,尽管污泥是污水处理流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但是由于长期的认识不足,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置问题被长期搁置,污泥处置的发展相当滞后,污泥造成的二次污染问题日显突出,污泥的问题已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为此,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先后颁布实施了《CJ248-2007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园林绿化用泥质》、《CJ/T 291-2008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土地改良用泥质》、《CJ/T 309-2009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农用标准》等8项污泥处置标准。2009年2月,国家环境、建设和科技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政策》;《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最佳可行技术导则》、《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规范》以及污泥总量控制政策也已在酝酿中。2009年5月1日,广东省开始实施《广东省严控废物处理行政许可实施办法》,该办法明确规定,城镇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是编号为HY06的广东省严控废物,不得采用国家禁止、淘汰的工艺技术或方法进行处理;禁止无严控废物处理许可证的企业从事严控废物处理活动。  相似文献   

17.
实现民俗旅游管理的信息化与网络化、构建村镇民俗旅游信息服务平台,是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播与民俗旅游市场发展的有效手段。本文结合了村镇民俗旅游的特点,面向我国村镇民俗旅游数字化应用的实际需求,以旅游者、旅游企业和村镇管理部门为主要用户对象,突破与民俗旅游资源数字化管理、民俗旅游资源多模式展示相关的关键技术,构建了涉及民俗旅游信息管理、分析与展示的5套技术构件,以此为基础研制一套适合我国村镇民俗旅游实际需求的村镇民俗旅游信息服务系统,为全国村镇数字化建设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该研究对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红寺堡灌区划分为5个责任分区,运用水蚀径流场和风蚀小区等方法,通过5年的时间对该区进行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研究结果表明,红寺堡灌区在监测期间累计营造水土保持林草措施的实施总计面积为1465.30hm^2,林草成活率达85%以上,区域小气候得到了明显改善。平均风速减少到2.9m/s左右,相对湿度提高到50.5%,年蒸发量降低到2015mm,项目区水土流面积减少了52858.03hm^2。项目区水土保持防治均达到了二级以上防治目标,扰动土地整治率为98.2%,水土流失总治理度为96%,土壤流失控制比为1.08,拦渣率为95%,林草植被恢复率为95%,林草覆盖率为22.81%。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室内构建的4、型人工湿地,开展了低放污水中放射性核素钚-2;39的去除研究。初步研究表明,当实验进水钚-259活度为1.8~2.8×10^2Bq/L的条件下,该系统稳定运行6周内对供试低放污水中钚-239的平均去除率可达95%以上,湿地出水中钚-259的活度低于7.oBq/L。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成果》2012,(19):30-31
村镇住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事关我国城镇化发展全局,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关键之一。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和生活习惯差异很大,长久以来形成了许多典型传统特色民居文化。但与此同时,我国村镇住宅建设中还普遍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与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