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所论是潍坊方言中主要人际称谓的“同指异称”与“同称异指”现象。一方面,潍坊方言中祖父母、父母等主要称谓对象,各县市区有着不同的称谓用词;另一方面,潍坊方言中“爷爷”、“爷”等同一个称谓词,各县市区往往又代表着不同的称谓对象。本文就潍坊方言中人际称谓存在的这两方面的问题,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归纳。  相似文献   

2.
演讲语篇中的语气及情态系统的人际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根据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中人际功能的理论框架,以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的就职演说为语料,从语气和情态意义两个方面进行人际意义分析,探讨这一体裁的语言特点.  相似文献   

3.
人际称谓作为文化的一个环节能反映一定的社会镜像,而作为言语的一个范畴的体现出使用者的语言能力。本文从俄语人际称谓文化的沿革及现状入手,对其进行分析,并归纳总结出现时期的规范化称谓,进而揭示了现时期俄罗斯社会文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社会称谓是人际称谓系统中的一个复杂的部分。本介绍了俄汉语社会称谓类型的异同,分析了其历时与共时特征。  相似文献   

5.
从系统功能角度分析奥巴马就职演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菲 《科技信息》2010,(4):171-171,174
美国总统就职演说是新当选总统在就职日向国内外发表的政治演讲的一种。就职演说影响广泛,意义重大,通过此演说,总统宣布自己的政治纲领,来使得公众接受并支持自己的观点。由于它是一种独特而重要的实用文体,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中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为理论框架,以备受人们关注的新当选也是第一位非裔美国总统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的就职演说为语料,对就职演说的及物性特征,语气情态系统以及主位推进模式进行分析,以期揭示演讲语篇作为一种独立的体裁所具有的区别于其它体裁的功能特征。  相似文献   

6.
张洁 《世界知识》2014,(8):26-27
<正>2014年3月,印尼总统苏希洛发布总统第12号决定书,宣布撤销1967年内阁主席团传阅文件,正式废除官方用词"Tjina/China/Cina"(支那),重新采用Tionghoa(中华)一词作为华人的称谓,同时将RepublikRakyat China改回Republik RakyatTiongkok。这一称谓的变化,承载了华人历经印尼国内政治体制与族群政策变迁的风霜雨雪,标志着华人作为一个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中人际功能的理论框架,以奥巴马"美国的变革"胜选感言为例,主要从语气和情态两个方面进行人际意义分析,透视这种演说的特点及其鼓舞人心的原因,以揭示演讲语篇中的人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于林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理论,以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后的首份国情咨文为语料,从语气系统中的三种主要语气-陈述语气、提问语气和祈使语气对其进行人际意义分析,进而摘示语言模式的选择与其所要表达的意义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地理解组含在玫治演讲语篇中的深层含义,揭示其之所以振奋人心、团结大众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总统就职演讲作为一种典型的政治演讲,旨在拉拢听众,进而使听众信服,最终达到说服听众甘愿接受自己领导的目的。本文从韩礼德的人际功能角度对杜鲁门总统就职演说作了初步分析,以期探讨出政治语篇成功的语言特点和独有韵味。  相似文献   

10.
情态动词是表达人际功能的重要手段,各类情态动词的使用,有助于说话者调节与听者的关系,并加强说服力,从而实现相关的人际功能。根据Halliday功能语法中人际功能的理论框架,从情态动词的使用对马丁·路德·金的就职演讲进行人际意义分析,可以发现情态动词的选择对人际意义的实现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演讲是演讲者利用有声语言和肢体语言,就特定问题对听众传达信息,实现其话语目的的一种手段。从语言学角度来看,演讲有着丰富的人际意义。该文主要研究马丁·路德·金演讲《我有一个梦中》情态动词的人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韩礼德的功能语法为出发点,利用人际功能理论对"陈冠希道歉信"和"三鹿道歉信"进行语篇对比分析,挖掘出道歉类语篇的若干特点及"陈冠希道歉信"较"三鹿道歉信"成功的原因,探讨道歉信类语篇的人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亲""亲亲""亲爱的""亲们"形成了流行语中的"亲"族称呼语,"亲"族词在履行称呼语的人际功能时,不断凸显出其特有的感情功能,在你"亲"我"亲"的来来往往中,"亲"族词也在实现着自己的身份认同、识别功能。"亲"几乎仅仅在线上使用,"亲爱的"不再只是爱人恋人间的私密称谓,而脱胎于"亲爱的XX们"的"亲们",已经成为独立的新词汇,具备了"们"族词的基本语义特征,表现出与"哥们""姐们""爷们""娘们"等"们"族词既相近又不同的语言功能。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美国的大选年。从1788年第一届算起,今年进行的是第52届总统选举,现在,竞选正逐渐进入高潮。对于美国的总统选举,美国国内的新闻报道通常有这样两种说法:一种是“有钱人的游戏”;另一种是“驴象之争”。前一种说法好理解,后一种就有些让人费解了。要想搞清楚“驴”、“象”称谓的来历,还得从头说起。  相似文献   

14.
使用功能语法的"主位—述位"理论分析句子的信息结构,比传统的"主语—谓语"以及"话题—说明"能得到更多的信息。人际主位是主位结构中比较重要的类,它对交际的引导、发话人主观感情的表达及口语化功能都有较大的作用。描写和分析汉语口语中人际主位的成分、类型以及特点,对加深汉语口语的人际功能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了语境与英语一般现在时的人际意义,即一般现在时从本质上讲是表情态,而不是表时间.如在英语中,用了现在时态的动词形式所表示的动作或状态不是在现在(时间),而是在过去或将来发生,其动作或状态的时间属性,就不是通过那个动作的时态范畴,而是通过动词以外的手段——人际功能标示出来的.  相似文献   

16.
“小 姓”及“老 姓”或“姓 老”是汉语称谓中非常常见的形式,而英语中却鲜见这样的称谓方式。这是中西方社会在文化传统方面的差异的一个体现。本文旨在探讨在翻译中如何体现汉语称谓的这种特殊现象,并结合了称谓语的语用功能和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作为指导依据,探讨了适用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语气、情态、人称、态度词汇(即表达态度的动词、形容词和名词等)方面对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说"I have a dream"一文中人际意义的体现形式进行分析,并提出排比句式也是政治演说中实现人际意义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8.
最能反映出社会因素对语言所产生的影响的,是不同的称谓形式。大多数的语言中都存在两种主要称谓形式:名字和第二人称代词,它们是完整语义系统中的一部分,由“权势”和“同等”语义支配,并且和人们的社会关系密切相关。称谓形式,尤其是名词称谓,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也是一个时代的反映。另外,不同形式的称谓实际上也代表着不同社会群体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9.
词项复现形式多种多样,不同的复观形式具有的功能各具特色。在不同的语篇中,词项复现具有歧义消除功能、主题突出功能、情感功能、人际功能等等。  相似文献   

20.
正长期以来,美国总统一直被认为是"掌握核按钮"的人,而这项权力也被视为总统权力的"终极象征"。但自特朗普上台以来,美国国内开始出现质疑总统这项权力的声音。2017年11月14日,美国国会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就有关问题专门举行听证会,一些议员表达了对特朗普可能错误使用核武器的担忧,并对美国核武指挥控制体系和总统决策程序进行了质询。这是美国国会40多年来首次就总统核武使用权问题举行听证会,上一次是在1976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