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科技成果》2009,10(24):13-13
1研究背景 高浓度有机废水通常具有高浓度、高盐度、有机物高水溶性等特点,现有商品化树脂和处理技术,总体去除率还不高,且吸附饱和的树脂还需酸、碱及有机溶剂再生,废水处理成本还较高。因此,  相似文献   

2.
浙江林学院承担的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吸附菌回收废水中染料的工艺和设备研究”(2005C33046),经过三年多的试验研究与实际应用,取得了较大进展,于2008年11月通过了浙江省相关管理机构的验收。项目组从印染厂废水生化处理池中筛选出四株对直接染料、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具有高效吸附作用的真菌,研究了开放体系下这四株菌对直接染料、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的吸附脱色效果,探讨了吸附菌吸附回收废水中染料的作用机理及吸附在菌体中染料的回收机理,开发出了吸附菌吸附回收废水中染料的工艺及关键设备,并通过高密度发酵技术及低温干燥技术开发出含染料废水脱色菌剂的产品。发表相关科研论文6篇。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成果》1999,(12):52-53
一、主要技术内容 该提钒新工艺为含钒石煤钠化焙烧-水浸-渣塔酸(或稀酸)浸出-901树脂离子交换提取精钒.该工艺具有如下特点:①从焙烧烟气中回收塔酸,常温浸出,不仅基本消除了烟气中HCl等对环境的严重污染,而且大幅度提高了钒的回收率;②首次采用901树脂离子交换提取钒,工作吸附容量高达420mg/g(湿树脂),易洗脱再生;③淋洗合格液V2O5平均浓度达到100g/1左右;④工艺过程减少;⑤与传统提钒工艺相比,钒的总回收率提高25个百分点以上,吨钒成本降低25%左右.产品质量由传统工艺的98级升至99级,各项指标均优于国际GB3283-87冶金99级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4.
肝脏损伤、功能衰竭及肝癌等疾病是我国重大健康问题,它们的发生发展与肝脏再生重塑及大小调控异常密切相关。针对肝脏发育、再生及大小控制机理的基础研究对于解决上述重大肝脏疾病的临床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前期研究发现Hippo信号通路在调控细胞增殖及分化、干细胞命运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而Hippo通路的失调可导致肝脏等器官发育和大小异常,严重影响受损组织再生与重塑,或导致肿瘤迅速发生。本项目拟以肝脏为研究对象,聚焦Hippo相关信号网络如何感知器官大小并适时调控细胞生长、分化与死亡以实现器官发育、再生重塑和器官大小控制这一关键科学问题,整合基础、临床、药学领域的先进研究技术,拟通过基因编辑、内胚层干细胞肝向分化、肝细胞移植和肝脏重建、肝脏损伤修复等模型、临床病理分析、蛋白结构解析和靶向药物设计等方法,深入探讨该通路失控导致肝脏发育异常、再生重塑障碍、癌症发生的致病机理,并提出靶向干预新策略。  相似文献   

5.
布拉酵母菌作为新型微生态制剂,具有提高肠道有益菌的活性、抑制病原茵生长,保持并帮助重建肠道微生态茵群的平衡等特性,能显著提高畜禽免疫力及生产性能,增进动物健康并改善肉质,尤其在防治畜禽腹泻及抵制禽流感等病毒入侵方面具有更加显著的效果。本文阐述了布拉酵母菌的生物学特性、作用机理,并通过喂养试验进一步验证了其在畜禽养殖生产中的功效。  相似文献   

6.
小伍 《科学大观园》2009,(18):69-69
火蜥蜴是自然界最奇特的一种动物,它们不仅能再生被切除的四肢、受损的肺脏、重伤的脊椎神经,甚至可以再生部分受损的大脑。美国和德国科学家公开了火蜥蜴是如何再生被切除的腿的研究发现。他们希望通过这项研究帮助研究人员把这种能力应用到人类身上。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张集煤矿1116(3)工作面为例,通过高瓦斯工作面大孔径斜交钻孔预抽煤层瓦斯技术试验,分析考察了单孔抽采纯量、抽采浓度以及抽采参数与工作面进度的关系,研究得出了大孔径斜交钻孔的抽采参数。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成果》2014,(13):23-23
面向水环境监测国家重大需求,针对无线网络微传感器芯片系统急需解决的领域前沿问题,围绕着三维微纳结构传感效应及尺度效应、敏感材料与载体相互作用机理及表面增强效应、多靶标可逆特异性响应机理与信号转换机制、能量产生及耗散机理与自循环复合换能机制等核心科学问题进行探索性研究,深入研究和认识敏感机理,探索和研究新的敏感效应和敏感方法,获得提高微纳生物化学传感器灵敏度、选择性、稳定性的科学方法与技术途径;发展微纳加工、集成与封装新方法,研制出水环境监测关键微传感单元、微弱信号检测与传输极低功耗电路、环保型长效微型电源;通过微传感单元、极低功耗集成电路、微型电源的集成,结合样品预处理微流控芯片,实现水环境监测无线网络微传感器芯片系统,突破和解决水环境现场、实时、网络化自动监测关键技术。获得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和前沿性成果,造就一支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队伍,营造不断创新的环境,为使我国在传感技术领域进入国际先进和领先水平,为我国信息技术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2009年“国家科学技术奖”评选中,“高性能血液净化医用吸附树脂的创制”一举夺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成为血液净化领域唯一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殊荣的科技项目。然而,鲜花与掌声的背后是废寝忘食、不分昼夜的艰辛科研历程,让我们把敬仰的目光投向该成果的第一完成人——长期致力于生物材料中的血液净化材料和酶工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的俞耀庭教授!  相似文献   

10.
一、主要技术内容 "水性氟树脂耐高温防粘涂料"系"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项目编号为:97-557-03-05. 氟树脂防粘涂料是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高性能特种涂料,其特有的耐高温、防粘、耐腐蚀、低摩擦等多种功能特性,是任何涂料所不能同时具备的.国内对耐高温防粘氟涂料的研究开发很少,远远无法满足国内的需求.该项目的主要攻关目标是研制一种能与食品接触、耐高温的氟树脂防粘涂料.该涂料与其他防粘涂料相比较,特点是:水分散性、单组份、单层涂覆,涂层为不同聚合物共混,具有组成按梯度分布的高分子合金.该涂料有自分层性,所以能在单一涂层中既有表面的不粘性和自洁性,又能保持对基材的良好附着力和涂层强度.这种单层涂覆的氟树脂防粘涂料有如下主要优点: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成果》1999,(7):41-42
一、主要技术内容 FC-94博士手多用途金属表面保养剂,是以深加工石油制品为主要原料辅以多种添加剂制作而成.博士手具有很小的表面张力和界面张力,浸润金属表面的能力极强,并容易与水分离,加之,博士手含有大分子量的极性基因分子,其极性端能牢固地吸附在金属表面,呈定向排列,形成连续的、强韧的薄膜,而另一非极性端则伸向基油中起疏水作用,防止水或氧的渗透,从而达到防锈和润滑等目的.  相似文献   

12.
我国ABS树脂的供需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BS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又名丙丁苯橡胶,是苯乙烯系列树脂中发展与变化最大的品种,具有耐热、表面硬度高,尺寸稳定、耐化学性及电性能良好,易于成型和机械加工等优异的综合性能,在电子电器、仪器仪表、汽车、建材工业和日用制品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目前,ABS树脂的工业生产方法主要有乳液接枝-本体(丙烯腈-苯乙烯共聚树脂)SAN掺混法和连续本体聚合法两种.  相似文献   

13.
采用微波加热水蒸气活化法制备了椰壳活性炭(MAC),用于吸附水溶液中的Cr(Ⅵ),并对吸附热力学进行了探讨。吸附热力学研究中考察了温度对吸附的影响,应用Van’t Hoff方程对热力学参数(标准吉布斯自由能△G0、标准焓△风、标准熵△S0)进行了计算。热力学研究表明:Cr(Ⅵ)吸附于MAC上是一个自发进行的吸热过程。采用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对不同温度下获得的吸附平衡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Freundlich模型对实验数据能更好的进行拟合。  相似文献   

14.
技术创新的域、势、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创新是特定域内的一种科学和技术的涌现,这种涌现取决于技术创新所在域内的势与能,域是创新的根基,具有边界有形性、区隔性和分层性等特征;势是域内创新的事物充满张力的局态,体现为吸附性和凝聚性;能则是域内创新的事物所具有的潜在能量与动力,体现为动力本源性和持续性。国家或地区的技术创新通过一定的域,形成一定的势,对外吸附外在资源,对内聚集资源,最终以持续的技术创新来促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文化、政治的跨越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成果》2013,(13):33-33,36
武汉理工大学所承担的“循环再生道路材料的设计、制备与应用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通过与南非Stellenbosch大学的密切合作,围绕着固体废弃物在道路面层、基层中的循环再生利用问题开展了广泛研究,引进并优化了泡沫沥青技术,同时也扩大了我国与南非科技合作的领域和范围,建立了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营造了良好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环境。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成果》2007,(4):53-53
该课题于2003年1月启动。课题总体目标是:以大连市马栏河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为示范,通过工程技术研究和建设,形成北方沿海城市污水再生循环利用——水环境质量改善——河流生态景观为一体的集成技术与综合示范。实施的技术方案是:以马栏河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水为水源,通过中水管网建设,根据不同用途的水质目标,经过再生处理和生态工程净化,构建以污水再生循环利用技术为核心的城市水循环经济运行模式,建设水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  相似文献   

17.
本课题的总体研究目标是:通过对山区河流架空直立式码头结构工作性状及破坏机理、码头基础与岸坡相互作用机理等科学技术问题的研究,揭示山区河流架空直立式码头结构的传力途径、破坏机理以及结构与基础的受力变形规律,提出架空直立式码头的构造要求、主要构件及基础的设计计算方法,形成适于山区河流架空直立式码头的设计计算体系。  相似文献   

18.
同质ZnO-LED室温电致发光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科院物理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高鸿钧研究组研究了针尖状态对STM成像的影响,他们通过控制针尖曲率半径得到了目前为止最高分辨的si(111)7×7表面STM图像,清晰地看到了该表面上所有的Ad原子和Rest原子[Physical Review B,2004,70,073312]。该研究组邓智滔等进一步研究了特殊的针尖状态对STM成像的可能贡献,得到了对二萘嵌苯(perylene)分子特定电子态的选择性成像。他们在研究perylene在Ag(110)上的吸附性质时,通过分析比较具有反衬度与正常衬度的perylene分子成像,提出了反衬度分子像是由于perylene分子吸附在钨针尖表面而成像的模型。  相似文献   

19.
现代城市建筑的非生态性阻碍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历史的联系。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形态,再生建筑具有的生态价值可弥补现代城市建筑的不足:通过节省建筑所需资源和降低建筑垃圾的排放量以改善城市的自然环境;通过整合不同的社会领域并建设公共空间来促进人际互动;通过维系城市的文化传统来延续城市的历史记忆。作为一种城市景观,再生建筑通过强制性、体验式、持久性的景观传播向人们传递多维度的生态理念。北京798艺术中心是国内典型的再生建筑,分析其在景观传播中所体现的生态理念可为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成果》2011,(17):21-21
面向常规方法难以处理的行业有机废水,研究一种非常污染物控制技术“活性炭吸附/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DBDP)氧化联合水中毒性有机污染物控制技术”,达到了污染物脱除与活性炭再生的双重功能,实现企业清洁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