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火与酒三种物质意象蕴含着丰富的美学内涵和人文理念。相比于传统的固态本体论,以水为意象的本体论具有流动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特征,所以最适合用来比拟各种审美特性。从新认识论和深层心理学的视角来阐释,相比于火的意象所隐喻的阿尼姆斯,水的意象所隐喻的阿尼玛与梦想紧密相关,而克服水与火意象本身的局限性,需要对酒的意象加以阐释,也就是回到尼采张扬的一种富含生命能量的酒神精神。水所隐喻的艺术理念为美学理论开拓出一片新的言说空间。  相似文献   

2.
杜甫一生创作了六篇赋作,其中《雕赋》和《天狗赋》少却“三大礼赋”的御用之气,而更具一份悲情之美。本文以美学的视角,从意象、表达、情感方面对二赋进行了深入解读,分析其中所含的意象之美、温柔敦厚之美和作为赋作情感基调的悲剧美。  相似文献   

3.
该文阐述了美和科学美的涵义,提出了"科普美"的内涵和审美形式。该文认为:大自然之美是第一性的;科技工作者对自然进行美感审视,感受到的"科学美"是理性的、意象的美,是第二性的;科普创作者对"科学技术"进行审美,通过创造性劳动,将"科学美"整合、演绎为感性的、具象的"科普美",是第三性美学作品的审美形式。科普创作的最高境界是"运用文学艺术的心灵与笔触去释读与演绎科学技术",让受众在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感悟人生。  相似文献   

4.
美国当代生态诗人盖瑞·施奈德(1930-)的作品是多元文化汇聚之所。在深层生态观的整合作用下,东方文化、印第安文化、原始萨满教等多种文化意象在施奈德的作品中交织缠绕,合力构筑了一个只属于作者的生态文化世界,人与世上万物同是这一生态世界的有机构成因素。通常而言,作家作品中"他者"的意象总是易引起人们特别的关注。施奈德作品中的中国文化影响也因此在我国比较文学界得到了充分阐释。文章则通过对施奈德作品的分析,揭示其生态作品中的非中国因素,希望能借此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分析沈从文小说的基础上,浅析了“水”意象在其作品中的显现及原因,认为地理环境与特殊的个人经历造就了水的频现与忧郁,同时分析了“水”意象的美学价值。即无论是刚性与柔性的水,还是微笑的水边人事传递的都是一种孤独,寂寞与哀痛之情和对美的生命的追求。  相似文献   

6.
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是它的美学价值,旅游开发的基本原则就是保护和深度开发景区的美学特征。这些美学特征从外部形态和丰富的内涵来看有形态美、结构美、色彩美、质感美、动态美、静态美、音响美,它与判断一部作品价值是否具有美形,美质,美感,美趣等契合,能真正称得上表现美创造美的高超的创作技法也就正如能真正称得上我们重点开发和保护的旅游资源,他们所呈现的形态都具有观赏功能。因而笔者把他们两者结合起来试着探讨其审美意义的共同点。试图通过对旅游的美学意义和文学艺术之美的阐释唤起景区的开发者在配套设施建设上也应围绕景区的美学特征来做文章,保护好景区的观赏功能。  相似文献   

7.
“无”作为玄学范畴具有本体论的意义,也是品位极高的中国哲学美学范畴。它的内涵到20世纪在西方哲学家海德格尔那里得到了阐释。“空”是无的变体,其本质是“悟空”、“悟道”,是文人所追求的美的人生境界。“玄”作为“超越有限而达到无限”的人生体验而进入美学领域。“妙”是“非意象形称之可指”的,是“玄”的另一概念指称,但又不尽相同,它的美学内涵恰与西方的“美”相类,它的出现提高了玄学论美学的品位,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萧红作为中国近现代著名女作家之一,她的作品一直深受读者喜爱。本文就从美学的角度对萧红的作品进行研究,以期弘扬民族的优秀文化。萧红作品的美学特征具体体现在语言的生活化;情景交融的诗学之美;强烈的女性关怀和语言的张力之美中。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部分汉字字体设计作品单纯以形式表象作为其创作思路的片面性,提出了汉字字体设计意象化表现的重要性.从前沿的字体设计理论出发,深入剖析汉字字体设计之"意"的内在意境,和"象"的识别性、艺术性和整体性.结合相关理论运用例证的方法,重新阐释了汉字字体设计意象表现的内在创意思维、文化内涵、价值取向和审美取向,总结出汉字意象化设计的新理念和创新应用方法,从而为现代汉字字体设计提供一定的设计思路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石油诗的美学特征主要由其意象的发掘与运用加以表现,按照我国传统的美学理论,可以将其概括为阳刚美与阴柔美,二者相辅相成,构成石油诗总体审美品质。这种美学形态的成因与诗歌创作者审美经验直接相关,而构成上述审美经验的因素包括历史文化传承中的英雄主义,大庆油田的客观环境以及以"铁人精神"、"大庆精神"为核心的大庆主体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1.
华兹华斯的诗歌作品之所以具有常读常新的艺术魅力,正与其意象艺术直接相关。华兹华斯不仅讲究一切的感觉、感情与思想都以意象出之,并且讲究对意象本身的艺术化处理,让意象呈现出流动性、整体性、繁富性和连绵性,并以此开创出英国诗歌意象艺术的新格局。意象正是华兹华斯诗歌艺术的核心环节,也是毕其一生的其诗性、诗心、诗美之所在。  相似文献   

12.
迟子建小说中的意象是解读她作品的重要对象,在她的小说中,存在着环境意象、人物意象、动物意象以及灵魂意象.通过对作家小说文本的解读,笔者能深深地感受到悠悠的伤感之情,同时,从这种情感中,渐渐发现意象之美.  相似文献   

13.
集语言美、旋律美于一体的声乐艺术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善言情,善咏志,善写景,能集中全面地表现出人类情感。笔者通过声乐作品《春江花月夜》歌词语言美、旋律音乐美、演唱声腔美、伴奏器乐化的美学阐释,全面解读了声乐的综合艺术美。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主要阐释了生态美学身体维度以人为支点的诗意性、人文关怀性以及审美性。  相似文献   

15.
语言美学是一门通过文本语言研究文学之美的边缘学科。本文以语言美学为研究方法,李清照词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细读,从语音和语象两个层面,论证了[i]韵在李词表情上具有特殊的审美功能,发现隐性意象在意蕴生成中起着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散文翻译的美学建构--评夏译散文《古屋杂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涛 《咸宁学院学报》2004,24(5):131-134
从语言的美、意象的美、情感的美三个方面来分析夏译散文的美学建构。文章认为,夏济安先生的散文翻译之所以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首先在于他的翻译方法是一种整体的美学建构。本文试图以格式塔意象为理论基础,以夏译《古屋杂忆》为例,评析夏先生的散文翻译在美学建构方面的成功之处,为散文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以<宠儿>语言的音乐性为切入点,通过分析作品中所反映出的黑人文化音符,对作品的美学思想进行评析.托尼·莫里森巧妙地把音乐融入到作品当中,有效地增添了艺术作品的视觉美和听觉美,赋予了作品独特的审美色调.  相似文献   

18.
董铭 《科技信息》2013,(26):311-311
赣南,江西省的南部,与闽西、粤北接壤,是客家文化发祥、发展与发达之福地。发祥于赣州、发展于龙岩并发达于梅县的客家文化,是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与珠江文化交汇融通的见证。赣南采茶舞蹈可以说正是这种客家文化在民间文化中的体现。作为江西民间舞的代表舞种,在历史时期,它是客家人民的生活、情感、精神和客家文化的真实反映,因而被国家认定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备受关注。赣南采茶舞蹈具有丰富的美学内容,在今天,舞蹈对美的要求越来越高,采茶舞蹈在不断地追求舞蹈的内容美、形式美、音效美、意境美的同时,其舞蹈的动态特征及其成因自然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内容,这对于赣南采茶舞蹈的保护、继承、发展和创新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泽厚从马克思的"自然的人化"观出发,通过"积淀"、"文化心理结构"、"新感性"等理论阐释美学、美、美感与艺术,回应中外各派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20.
李敏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7,30(3):320-322,325
以《宠儿》语言的音乐性为切入点,通过分析作品中所反映出的黑人文化音符,对作品的美学思想进行评析。托尼.莫里森巧妙地把音乐融入到作品当中,有效地增添了艺术作品的视觉美和听觉美,赋予了作品独特的审美色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