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北方农业害虫数字化图文系统是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资助项目(立项代码02EFN212100113),由辽宁绿园农业科技开发中心和沈阳农业大学联合开发,是广大农民朋友、植保工作者的良师益友.该系统是在沈阳农业大学何振昌教授主编的《中国北方农业害虫原色图鉴》基础上,对其部分内容进行了修订,采用Delphi 5.0等工具开发出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中国北方农业害虫数字化图文系统(单机版,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03SR10527,网络版地址www.last.gov.cn:8080).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17):73-74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国家,农业用水占全社会总用水量70%,水稻在农业用水中所占比例达65%左右。从传统的淹水栽培方式看,它的耗水量远大于其它作物。  相似文献   

3.
1、我国水污染的危害及治理现状 我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之一.1993年全国总取用水量与1980年相比增加18143%,达到5255亿m3,人均用水量为450 m3.用水结构发生很大转变,自1980年以来,全国农业灌溉和农村生活用水(统称农村用水)基本持平,而工业用水和城镇生活用水则有较大的增长.1993年黄、淮、海河三流域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分别为543、500和351 m3,而人均用水量为393、301和347 m3.远不及国外学者公认的实现现代化的人均占有水资源量1000 m3的最低标准.  相似文献   

4.
耐寒地被竹的选育与容器育苗技术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科技成果》2009,10(11):28-28
本项目由国际竹藤网络中心和南京林业大学共同承担,开展了以耐寒地被竹的筛选和容器育苗技术的创新研究。课题组成员经过两年来的协作攻关,解决了北方耐寒地被竹竹种筛选问题,筛选出了适宜在北方寒冷干燥地区栽培的地被竹5种;容器育苗技术解决了长期以来制约人工竹林发展的种苗培育技术难题,为竹苗工厂化良种化培育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建立了年产500万盆的地被竹容器苗繁殖基地,示范推广了观赏和生态地被竹坪280亩;应用竹坪可明显减少养护用水量,对改善北方冬季的景观和节约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共发表论文8篇,培养硕士生8名。  相似文献   

5.
由甘肃省科技厅为责任单位,张天理厅长为第一责任人,甘肃农业大学黄高宝教授为首席专家,甘肃农业大学、张掖市人民政府、甘州区人民政府、甘肃省水利科学研究院、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兰州立信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承担完成的"十五"期间国家"863"计划--"北方干旱内陆河灌区(甘肃张掖)节水农业技术体系集成与示范"项目,在北京通过了专家组的验收.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宁夏典型的干旱地区的现状,针对各级各类学校用水量大、浪费严重的问题,探讨了学校节水型校园建设背景及学校用水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节水型校园建设主要措施,并对节水型校园建设效益进行了论述,提出如果能在宁夏全面进行节水型校园建设推广,寄宿制学校的生均用水量将由川区的156L/d下降至80L/d,山区由112L/d下降至56L/d,寄宿制学校的生均用水量将由40L/d下降至30L/d,共计每年可节约水资源1111.78万m3、节约水费2223.55万元,将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成果》2013,(23):73-73
“汾豆56号”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育成。2007年完成国家北方春大豆晚熟组区域试验,经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国审豆2007013);2008年完成国家黄淮海夏大豆中组区域试验,再次经国审通过(国审豆2008001)。  相似文献   

8.
古代农业土地面积单位因南北方地形、经济发展等原因而各异,南方以播种量、收获量为计算标准,北方以劳动投入量来确定。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及政治力量的影响等诸多驱动力的综合作用,中国古代南北方农业土地面积单位统一于"亩"的形式,并在精耕细作的集约型生产方式及政府的政策等影响下不断发展并逐渐丰满。作为一项极具古代中国特色的制度设计,"亩"的产生与发展及完善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成果》2008,(20):59-59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北方草原蝗虫气象监测预测服务系统推广应用”以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项目“草原蝗虫的气象遥感监测预测服务系统”的研究成果为主要核心技术。利用气象和天气学指标与RS和GPS定位技术,实现对草原蝗虫发生面积、有限区域内种群密度、最佳防治龄期和迁移趋向的多目标、多空间尺度、多时效的监测预测。  相似文献   

10.
作者曾论述过四象观念起源于华夏族的图腾崇拜,即东方苍龙源于东方东夷民族的龙图腾,北方龟蛇源于北方夏民族的龟蛇图腾等。近发现战国以前四象文物图案北方是鹿而不是龟蛇。该文因此作出补充研究,论证了北方神鹿也是北方民族的图腾,并且论述了从神鹿到龟蛇的演变过程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1.
安娜 《科学大观园》2009,(10):25-27
历史学家指出:一部中国北方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北方民族骑马的历史。细细推想,这话不无道理。马及马术的确是北方民族立国的根本:像吐谷浑青海的龙种马;千里飙飞的匈奴马;上下崖壁如飞的女真马;倏来忽往的突厥马……逐水草而迁徙,征强盛而发展,马与马术称得上是北方草原地区游牧民族最重要的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2.
草原蝗虫监测预警技术研究是难度较大且具有实际意义的热点课题。本文建立了北方草原蝗虫灾害气象等级预测指标,实现青海、新疆、内蒙古等北方省(自治区)草原蝗虫气象等级预报,为北方草原防蝗减灾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成果》2022,(6):17-19
项目重点解决制约北方干旱草原区沙尘暴防治的沙尘源地空间识别技术、沙尘暴环境暴露参数识别、沙尘源地恢复与发展模式建立等关键技术,进一步明确北方草原区沙尘源地及其量化分级、建立北方草原区动态管控体系、开展沙尘暴缓解技术示范,预期成果不仅能够解决我国沙尘暴防治领域科技发展中的关键问题,有效提升国家环境综合决策能力,而且也能够...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北方牧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畜牧业基础,近年来由于乳品业的兴起,又为北方牧区的奶牛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国家发展奶业的战略为北方牧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奶牛业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位生长在辽阔草原上的北方汉子,以其粗犷豪放的处世秉性深深感染着周围每一个人;这是一位驰骋于考古与历史沙场的执着斗士,以其严谨慎独的治学态度深深感动着学术界同行;这是一位致力于北方民族考古研究领域的拓疆者,亦是扎根于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事业的学术带头人。他就是植根于北方考古这方热土,伴随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专业一路走来,见证其诞生、成长及发展全过程的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主任魏坚教授。  相似文献   

16.
正秦岭淮河一线是中国南北分界线,秦淮以南都是种水稻、吃大米的。秦岭淮河两侧的中国人南北意识之强可谓有目共睹,小到豆腐脑甜咸、大到国民性格异同,一直都是争论不休的热门话题。不少国家的国民会把本国划分为南方、北方,并将自己按格填空或归于南方人,或自视北方人,比如意大利、德国以及150年前的美国,两情欢悦时南方嘲笑北方,或者北方揶揄南方,不但无伤大雅,反而增添不少乐趣,若是实在相看两厌,则极有可能一拍两散、大打出手。对于这种国民心理我们称其为“南北意识”,这些国家南北  相似文献   

17.
北方大漠草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多风,若按照自然生长周期,羊(绵羊、山羊)的发情期正好在秋季,于春节前后产羔,而此时北方仍然天寒地冻,羊羔很容易被冻死。为了避开冬季产羔,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发明了人工控制生育期繁殖羊的办法,推迟母羊的受孕时间,使羊羔产于春季,从而保证羊羔的成活率。蒙古人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以毡片等裹公羊之腹,防其与母羊交接,适用于个体家庭小规模饲养;一种是实行牝牡分牧,平时公母羊分群放牧,在固定时间合群交配,适用于大规模饲养。蒙古人的这种技术源自突厥人。“苏武牧羊”的故事反映了匈奴人也掌握了这项技术,苏武就是专门放牧公羊的人。这说明北方游牧民族从匈奴开始直至蒙古大多已经掌握了这种繁殖羊的技术,只不过此技术是以“隐蔽形式”,似明似暗、无声无息地默默地流传着。这是中国北方游牧民族为了生存和发展,适应大自然,与大自然斗争而总结出来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如果没有贺兰山,北方民族在史前时期以岩画记载生活与历史的平台就缺失了重要的一块;如果没有贺兰山,胸奴时期的秦始皇政权会因为失去北方的天然屏障而变得更加短命,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多数关于生态用水、耗水和需水量研究的文献,没有对三者进行明确的区分,而且其概念也不利于指导水资源的规划与管理.本文从天然-人工二元共同作用的角度,依据生态系统的耗水机理和过程对生态系统的水循环进行了研究,对生态需水量、生态耗水量和生态用水量的概念进行了辨析,使其更有利于指导科研与生产.  相似文献   

20.
《北方耐寒型彩色树种引种、选育与应用》集成了《北方耐寒性彩色绿化树种引种与选育研究》、《抗逆性树种银莓优良品种引进及配套技术》、《加拿大沙枣(银果胡颓子)引进技术》、《吉林省西部盐碱地生态经济发展研究》和5项国家及省级林木良种审(认)定。针对我国北方气候寒冷、无霜期短、绿化美化树种种类及色调同南方相比差距较大等问题,在广泛引种筛选与适应性评价的基础上,重点选育了8个耐寒彩色乔灌木树种,研究了种子和无性繁殖关键技术,建设了苗木繁育基地及基因收集圃,并在城市彩色园林绿化和吉林省西部荒漠化治理中进行了试验示范,为吉林省及东北相似地区城乡绿化美化和荒漠化治理增加了新物种,丰富了生物多样性,起到了独具特色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