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关国有企业以及一些商业行为能否享受国家及其财产豁免,一直是国际法学界关注的热点。如何在不断发展的国际经济形势下正确理解国家及其财产豁免,如何界定国家行为和商业行为,文章结合《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内容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国家及其财产的管辖豁免是国际法上的一项基本原则,但长期以来在国际法学界和国家实践当中,对该管辖豁免应当界定为绝对豁免还是相对豁免存在很大分歧。《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豁免公约》为统一解释或适用国家及其财产豁免做出了很大努力,我国已于2005签署了该公约。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有关国家及其财产豁免的立场和条约在国内适用的实践,提出了在我国适用《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豁免公约》的策略和方法,以期最大限度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3.
国际商事仲裁,是指不同国家的公民、法人将他们在对外经济贸易及海事中所发生的争议,以书面的形式,自愿交由第三者进行评断和裁决。在国际商事仲裁中,为了保证仲裁裁决的公正性和仲裁程序的合法性,有必要对司法审查中的公共秩序的适用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4.
商事仲裁的司法监督实质上是处理商事仲裁与司法权的关系。仲裁的性质决定了司法监督的必然性。公正合法的司法监督能够促使仲裁发挥更好的非诉讼解决纠纷的功能。我国商事仲裁司法监督机制和世界主要国家相比,还存在诸多的缺陷。站在立法理论和实践纬度上分析与批判这一机制,提出确定仲裁庭的自裁管辖权、取消仲裁裁决的司法监督双重制、健全重新仲裁制度,变双轨制为单轨制等方面完善我国仲裁司法监督制度的对策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5.
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是商事仲裁制度的核心问题。通过对中国涉外仲裁机构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问题以及中国内地与香港、澳门仲裁裁决的相互承认与执行的区际司法协助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中国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的相关规定需与国际接轨,使之更加具有实际操作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是商事仲裁制度的核心问题.通过对中国涉外仲裁机构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问题以及中国内地与香港、澳门仲裁裁决的相互承认与执行的区际司法协助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中国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的相关规定需与国际接轨,使之更加具有实际操作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仲裁机构制定了适用商人习惯法的仲裁规则,但仲裁庭在国际商事仲裁中适用商人习惯法的态度不一,存在着适用《购买羊毛和毛条一般交易条款》的矛盾案例。由于《购买羊毛和毛条一般交易条款》是商人习惯法,国际商事仲裁依商人习惯法裁决有依据,并且双方当事人意思自治选择商人习惯法,因此,这两个案例的法律适用应一致,均应适用商人习惯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际商事仲裁发展迅猛,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国际商事争议可仲裁事项的不断扩大。但同时争议事项的可否仲裁问题是国际商事仲裁实践所涉及的一个极为敏感的问题,如果仲裁协议项下的争议不能通过仲裁解决,各国均可以此为由,认定仲裁协议无效或拒绝承认和执行外国的仲裁裁决。  相似文献   

9.
中国内地与港、澳、台之间相互承认与执行仲裁裁决的区际司法协助问题历来是两岸四地研究区际法律冲突、区际司法协助的学者们关注讨论的问题。尤其是为解决中国目前两岸四地的区际仲裁裁决司法协助,内地和港澳地区签订了《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相互执行仲裁裁决的安排》、《关于内地与澳门特别行政区相互认可和执行仲裁裁决的安排》两个"安排"之后,安排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差异更是引发学者们讨论的兴趣。安排中各地区对管辖法院、区际裁决的认定、公共秩序的适用等问题尚存差异,从两岸四地相互认可和执行仲裁裁决的实践看,其问题逐渐显露。这些问题在实现统一区际司法协助立法中值得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晚近商事仲裁实践中,一些国家和地区相继肯定了仲裁协议的第三人应受仲裁协议的约束的主张,并允许第三人参与仲裁。我国现行《仲裁法》中没有第三人制度的规定,但在国际商事仲裁实践中,第三人问题已无法回避。  相似文献   

11.
针对国际法中的一项基本原则即国家豁免原则,在二战出现的两种树立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比较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具体阐述了绝对豁免主义,限制豁免主义的合理性因素及其不足之处,提出了解决绝对豁免主义和限制豁免主义分歧的办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什么叫外交特权和豁免以及它包含哪些内容,这在联合国1961年4月18日主持制订的《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中,都有明确规定。这个公约系统地整理了外交特权和豁免的国际法既存规则和惯例,是迄今为止国际上最完整的一部关于外交人员地位的国际契约。根据这个《公约》,我国人大常委会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特权与豁免条例》,并于今年9月7日公布施行。  相似文献   

13.
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在许多试点地区已经拉开了帷幕,但其中对"小商人"的改革提之甚少,如何在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中给小商人留下一席之地,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就小商人豁免登记的相关问题展开的论述可为小商人的合法化谋求合理化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的法律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争端解决机制协议》仍应从争端解决的适用范围、仲裁庭的组成以及裁决做出、仲裁裁决监督以及其争端解决机制与WTO争端解决机制之间的协调问题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5.
ICSID仲裁制度创设投资者—国家仲裁制度,能够有效解决国际投资争端,促进经济发展.然而,随着ICSID受理案件增多,遭遇合法性危机.国际社会对于ICSID仲裁制度存在存废之争.为了厘清南北国家在投资保护议题上分歧巨大,为何能够成功缔结《ICSID公约》以及公约中因何存在大量模糊性规定,文章运用国际关系理论,梳理ICSID公约缔结历史资料,得出结论:ICSID仲裁制度是在南北国家权力结构均衡、发展中国家敌视国际投资、传统国际投资争端解决制度无法有效解决投资争端情形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世界银行框架下缔结《ICSID公约》,创建了投资者—国家仲裁制度.  相似文献   

16.
用“国际仲裁”替代“涉外仲裁”的概念 ,有利于我国商事仲裁制度与国际接轨 ,本文采用主客观综合标准明确“国际”仲裁的范围 ,评析现行“涉外”仲裁裁决的司法撤销制度缺陷 ,并提出完善途径。  相似文献   

17.
《纽约公约》是国际民商事仲裁领域里最具影响力的公约之一,五十多年来,公约也有了很多的变化与发展,也有很多争议问题没有解决。不可仲裁性就是其中之一,本文对不可仲裁性条款与公共政策条款作出对比,并对不可仲裁性可能引起的隐形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以期对《纽约公约》的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8.
污点证人豁免制度又称污点证人刑事责任豁免制度,是指国家为取得某些重要的证据,或者为追究首要分子的严重罪行,对同案或其他案件中罪行较轻的罪犯做出承诺,如果他们提供某些关键的证据,将不再对其进行刑事追究的一种制度。文章从污点证人和污点证人豁免制度的概念出发,分析了我国建立污点证人豁免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提出了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污点证人豁免制度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9.
作为国际商事仲裁的一种非典型方式,友好仲裁已经得到了法国、德国、英国等大多数国家的接受,相关国际条约和规则也都予以明确承认,我国的天津市也在进行与之相类似的实践。作为对依法仲裁缺陷的弥补,友好仲裁既是国际商事仲裁实践的需要,也是意思自治原则的必然要求,更是仲裁制度自身完善的内在需求。本文旨在对国际商事友好仲裁进行介绍,并就国际商事友好仲裁的法律适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与西方国家在商事仲裁程序的诉讼化与去诉讼化问题上面临着不同的时代处境,这缘于商事仲裁在我国的发展属于现代产物,其大量借鉴民事诉讼的相关规则。但究其根源,商事仲裁应当属于独立的与诉讼相并立的争议解决方法,仲裁庭审程序更侧重对灵活性与自治性的追求。我国现行《仲裁法》第47条对当事人辩论与最后陈述进行了规定,但显得僵化、机械,颇受诟病。在探讨该条款的修订时,部分学者主张直接删除,实现仲裁程序的精简化;部分学者主张细化,以保证立法的科学性、准确性。在综合考察域外实践与我国司法解释的基础上,更稳妥的方式是对现行规定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