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海涅磐     
Menon  S 方鸣 《世界科学》1997,(11):12-12
整整6年来,海洋生态学家理查德·卢茨一直关注着地球上一个独特的生物群落的生长。每次造访,他都能发现这个群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海洋是迷人的。辽阔的海洋鸥翔燕止,海天一色,景象万千;海底活跃着色彩斑斓的鱼类,使深途的海底世界充满了活力。当然,海底的板块活动、火山爆发,又给海底世界蒙上了神秘恐怖的阴影。虽然当今人类已经登上了月球,但对自己的家园(人类源于海洋)却还知之甚少。比如,由于水深压高,探险人员只在马里亚纳海沟匆匆作了短暂的停留,却发现了从未见过的鱼类等海底生命。虽然登月、火星探测将很多人的目光…  相似文献   

2.
1999年8月和11月,土耳其西北部的马尔马拉海地区陆续发生两次大地震。震后不久,法国及挪威均派遣探测船探测马尔马拉海底的断层线,科学家们却意外地发现马尔马拉海底原是一座面积庞大的山谷,谷底有不少低洼处,似乎为昔日湖水塘的痕迹。他们还在马尔马拉海至博斯普鲁斯海峡口的海底附近,发现了由巨大石块及沙丘形成的沉积物,高约20米,类似拦水坝遗迹。消息传开后,2000年9月美国深海探险家也到了土耳其北部的黑海,他们在那儿300米深的海底竟发现了7500年前人类居住的遗迹,包括一栋木制建筑物、木梁、石制器具及淡水贝壳,证实了黑…  相似文献   

3.
曾文 《科学》2006,58(4):46-46
据英国Nature,2006,441:606报道.2004年.为了研究北冰洋的古环境气候。一个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北极钻探考察队(ACEX)。利用三艘破冰船在北极附近对北冰洋海底沉积层进行了钻探.多次在海底以下大约390米的岩层位置提取钻孔岩心样本.后来还在距离北极大约250公里的地方.成功穿透了海底以下410米深的岩层。并获取了岩层下古老的罗蒙诺索夫山脊的岩石。  相似文献   

4.
深海"风暴"     
在人们的印象中,深海底是一个美丽幽静的世界。最近,美国马萨诸塞州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科学家们说:海底并不平静,类似陆地上飓风的各种激流,一年四季都在横扫海底世界的一切。海洋科学家把这些激流称为“海底风暴”。它犹如强大的龙卷风,旋转着横扫海底。“海底风暴”的破坏力极强,它会冲掉安装在海底的科学仪器,毁坏海底通信电缆,甚至可能危及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在20世纪80年代,还很少有人相信海底“风暴”的存在。一些科学家甚至认为: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海底“风暴”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海底受到上层水的重大压力,表层海流影响不到海…  相似文献   

5.
最近,进行水下考察的科学家在南极海底发现了一种非常奇怪的巨型虫(图1)。从外形上看,它简直不像动物,而像一种植物——郁金香,同时还有点像臭名昭著的罂粟,但它却是一种真正的被囊动物。科学家说,这种被囊动物是南极洲海底的早期定居者之一,以浮游生物为食,最长可长到1米。它抽吸海水,然后经过体内的一个网状结构滤出食物。至于它的“花茎”,则通过它自己的“泵压”来支撑。  相似文献   

6.
稀有金属是电子设备、特种合金的主要成分,国际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资源匮乏的日本把目光盯准了海洋。为了探明海底稀有金属等矿藏,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正在研发海底探矿机器人,计划中的机器人分为两种规格,中型长7米.重5吨,主要着眼于远海的大范围海域;小型长4米,重1吨,用于靠近海底做更详细的调查,可以在潜航中勘测海底地形,搜集数据,通过遥控采掘有用的矿物标本,最大潜深可达4500米。  相似文献   

7.
王敏 《科学之友》2006,(4):32-33
陆地上的考古不知始于何时,从不计其数的成果看,其时间的长久可想而知。而海底考古出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人们还只能望洋兴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考古学家、地质学家已把视线与兴趣转向海洋深处了。因为海底有无数目前还不为人们所知的秘密,人们预感到地球的历史也许就藏在  相似文献   

8.
朱而勤 《科学通报》1980,25(5):224-224
从1620年英国在近岸海底采煤以来,对海底矿产进行研究和开发已有300多年。初期主要集中于近岸地带的砂矿、磷钙石结核、石油、煤、铁、锡、硫等的调查和开发,这是第一阶段。近年来,为了在深海底开采锰结核进行了许多研究和试验,目前,正酝酿着开采深海底的矿产,在大洋底表层采矿,则进入海洋矿产开发的第二阶段。洋中脊存在着有利于成矿的岩浆活动,并有广泛的矿化现象和大量的含矿母岩出露,可是通过多年的海洋地质研究工作,仅发现了一些含矿沉积物,还未找到大型洋底基岩矿床。第三阶段的目标就是在深海底寻找并开发内生  相似文献   

9.
《大自然探索》2012,(8):8-8
不久前,在希腊科孚岛和意大利之间海域的1600米深的海底,两艘公元3世纪(罗马时期)的商船的残骸被发现。通过雷达扫描和潜水机器人拍照,发现了散落海底的货物,包括装食物和酒的陶罐、  相似文献   

10.
《大自然探索》2005,(7):52-55
将军肚、双下巴——海底鱼儿的身材竟然统统走形。脂肪肝、心脏病……一场减肥拉锯战正在“海底世界”展开。然而,好景不长,鲨鱼被巨石斑鱼吞噬,海象把石头当成美食,这样的怪事为何频频发生?  相似文献   

11.
张涵科  颜冰 《自然杂志》2022,44(1):72-78
 1977年,美国科学家Marie Tharp和Bruce Heezen发表了首幅全景海底地形图,海底的种种特征第一次完整、直观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这张图在当时引起巨大轰动,即便是现在,这张图在地球科学领域仍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这张地形图的背后隐藏着两位科学家对世界海底长达20余年系统、细致的研究。文章对Marie Tharp和Bruce Heezen当年研究的过程、技术及方法加以回顾,并阐述二人所做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海啸     
赵松龄 《科学》2005,57(2):46-49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当海底地壳发生断裂、移位、塌陷、山崩、火山爆发、大面积滑坡等活动时,都会伴随着海底地震的出现。地震的发生使震区的海洋水体出现振荡波。当振荡波接近大陆海岸时,与越来越浅的海底磨擦,使波速降低、波长缩短,而周期不变。由振荡波所卷起的海浪.在海岸一带其波高可达数十米(有时会超过百米),  相似文献   

13.
《大自然探索》2012,(2):6-6
一项对比1999年、2004年和2011年大地震后海底地图的最新研究发现,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9.0级地震导致海底迁移了多达50米,比2011年5月的估计值——24米多出不只一倍。新研究还发现,海底在这次地震后可能升高了多达10米。这些巨大的移位很可能正是造成超级海啸的元凶,这场海啸夺走了超过15000人的性命,并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严重核泄漏事件。  相似文献   

14.
我们知道,海洋生物广泛存在于阳光充足的透光层中,透光层的深度通常局限于水深200米以内。因此水深超过200米,海洋生物就变得十分稀少。深海底缺少阳光的“关照”,压力又异常大,可想而知生物难以存活,由此许多人都认为深海底是生命的荒漠。果真如此吗?探索海底奥秘的钥匙—— 载人深潜器 海底深处没有光亮,而且压力出奇的大,即便是借助于氧气瓶,一般人也只能潜到十余米深,如何能够观测到深海底部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发明了载人深潜器。它在海洋研究中作用十分活跃,被广泛应用于海洋地质矿产资源、生物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调查研究,使人类真正实现了自由地遨游于海洋深处的夙愿。 先让我们来看看载人深潜器有哪些用处?自从1973年第一次下潜到大西洋洋中脊3000米深处实施“法莫斯”计划以来,载人深潜器已广泛用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用于海底矿产资源调查,包括海底石油、天然气水合物、多金属结核、中一高温热液矿床等,尤其是近年来阿尔文、辛凯6500等深潜器对大洋中脊热液成矿作用的调查,辛凯6500对日本南海海旺的天然气水合物的资源潜力及地质环境的调查研究.更加激发了人类开发海底矿产资源的热情并使得这一想法的实现变得越来越现实;其次是用于...  相似文献   

15.
在深邃、漆黑、冰冷、压力巨大的海底,至今还有很多地方无人涉足,科学家一次次冒险进入深海,以前所未有的手段对深海底进行勘察,以期最终揭开深海神秘的面纱。本文以广阔视野展示最新重大深海科考成就。[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正>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的绝大部分被海洋覆盖,而地球上95%以上的海洋还未被人类涉足过。不过,科学家们已经开始行动了。他们将告诉你,如何使用高科技设备来探索这片未知地带。一触即发海底火山何时爆发?对于想要弄清楚海底世界的科学家们来说,这是个重要的课题。海底原来有那么多的火山  相似文献   

17.
正深邃的海洋不但为我们提供了无法计数的自然资源,在幽暗的海底还藏着惊人的财富,这些财富可是货真价实的真金白银!2007年5月18日,著名打捞公司奥德赛海洋勘探公司宣布,该公司在靠近欧洲的大西洋海底发现了一艘古老沉船,经过探测和打捞,捞起了50万枚银币、数百枚金币、大量金银饰品及其他艺术品。为了运输这些财宝,奥德赛海洋勘探公司用了上百个大箱子,并租用了一架飞机将其运往公司所在地美国佛罗里达州。海底的驚人寶藏  相似文献   

18.
一项新研究发现,大约9300万年前,海底火山活动的突然爆发导致海洋大量失氧,从而引发物种大灭绝。这场大灾难把从大贝类到单细胞海藻的大量有机物埋葬于海底,最终成为今天石油的重要来源之一。这项新研究首次直接证明了海底岩浆作用(岩浆冷却形成岩石)能够引发物种大灭绝。当时,地球的气候又热又闷,海洋循环缓慢,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是今天的4~13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华北北部中、上元古界海相碳酸盐岩有机质丰度与海底热水流体富集元素P, Cu, Zn, Ni和Ba等元素含量及其组合的相关性的探讨, 结果表明, 热水流体富集元素明显在相关层段不仅与TOC呈正相关关系, 而且还和海底热水流体输入的SiO2含量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相应层段海底热水流体输入的SiO2含量也与TOC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部分高于庄组、雾迷山组、铁岭组以及绝大部分下马岭组有薄层状硅质岩出现, 随之TOC和与热水流体活动有关的微量元素也逐渐增大, 暗示部分层位碳酸盐岩中有机质的富集与海底热水流体活动有关. 另外, Al/(Al+Fe+Mn)值常常随着海底热水流体活动对沉积物形成的贡献的增大, 比值随之减小, 而Fe/Ti比值的变化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20.
打嗝的海洋     
我们经常把海洋想像成一个威力无穷的巨人。你知道吗?这个巨人在吃饱的时候也会打嗝呢! 最近,地质学家爱德华·凯勒第一次查看从加利福尼亚圣巴巴拉海底拍摄到的高分辨率图像的时候,发现了一些令人惊奇、激动并且稍微使人不安的地形。他看见一些巨大的圆形洼地散布在一个地震断层上,就像水下作业留下的一些深坑,其中一个至少有450米宽。他还看见了一些像是从海底推挤出来的神秘小丘,有的直径超过了180米。最初凯勒对这些小丘一无所知,但后来经过几个月考察研究之后,他确信小丘其实是充满气体的大口袋。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