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秀敏  张利平 《自然杂志》2004,26(3):138-141
本文介绍了炭疽毒素结构,其中主要是水肿因子的结构,以及目前在研究炭疽防治新方法方面的最新进展.水肿因子EF是炭疽毒素的一种成分,它是一种腺苷酸环化酶,由被钙调蛋白激活.目前,用噬菌体溶菌酶治疗炭疽感染是一种比较有发展前景的疗法.  相似文献   

2.
奇云 《科学24小时》2001,(12):19-21
一、阴毒的恐怖杀手--揭开炭疽病的神秘面纱 2001年10月3日,美国媒体公司(NBC)<太阳报>的图片编辑鲍勃·史蒂芬奇怪地染上了炭疽病.10月5日,史蒂芬死于吸入性炭疽病,成为25年来美国首位死于炭疽病的病人.消息传出,举国震惊.联邦调查局(FBI)调查人员立即对史蒂芬工作室进行检查,结果在史蒂芬的计算机键盘上发现炭疽病病原--炭疽细菌.  相似文献   

3.
随着美国频频遭到炭疽的袭击,感染人数不断增加,全球弥漫一股“恐炭病”,有人把炭疽和艾滋病混为一谈,以为它也像艾滋病一样无法预防和治疗。其实,这是不对的,炭疽虽然有顽强的生命力,但完全是可以预防的。只要及时治疗,患者也是可以转危为安的。炭疽,是人类古已有之的急性传染病。它由炭疽杆菌引起。艾滋病是由性交、血液等途径传染的。但炭疽是人接触病畜的皮毛,吸入芽孢型的尘埃,或食用未煮熟的病畜肉等因素  相似文献   

4.
周红明  张彤  刘以训 《科学通报》1997,42(7):757-760
附睾是精子成熟的场所,附睾分泌的酶、激素和营养物质对精子成熟起着重要作用,其中蛋白水解酶介导的表面分子修饰或丢失是精子成熟的一个重要方面.纤溶酶(Plas.min)是一种丝氨酸蛋白水解酶,具广泛的蛋白水解酶活性,在细胞外蛋白水解中有重要作用纤溶酶原激活因子(PA)特异激活纤溶酶原转化为有活性的纤溶酶.PA抑制因子(PAI-1)能够特异中和PA活性.为研究附睾蛋白水解酶活性调节机制,本文对PA及PAI-1在大鼠附睾中的表达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附睾组织分级组织型(tPA)和尿激酶型(uPA)PA,二者活性受激素调节;(2)mRNA定位证实附睾上皮表达tPA和PAI-1.上述结果提示附睾有完善的PA调节系统,PA和PAI-1的协同表达在附睾蛋白水解酶活性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美国拟对全部 2 4 0万士兵注射疫苗以预防炭疽病的计划受挫 .一项对猴子所作的决定性试验的结果指出 ,即使注射疫苗的士兵在得了炭疽病后仍能存活 ,他们的身体也将从此变得十分虚弱 ,以至根本无法作战了 .接着 ,今年年初 ,国会的一项指责性报告则称这一计划是“医疗马其诺防线” .不管怎么说 ,目前这种疫苗已经用尽 ,对大多数部队来讲这只是个纯学术问题了 .   1 991年 ,位于马里兰州的一所美国军队的传染病研究所对猴子进行了实验 ,其报告指出 ,罗猴被注射了类似于用于美国军队的疫苗 ,然后又吸入了大剂量的炭疽孢子粉后 ,罗猴虽然活了下…  相似文献   

6.
恒河猴黄体中tPA,uPA和PAI-1的鉴别与其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刘以训 《科学通报》1994,39(14):1332-1332
在大鼠和恒河猴卵巢颗粒细胞(GC)存在组织型(tPA)和尿激酶型(uPA)纤溶酶原激活因子(PA)和一种PA的抑制因子(PAI-1).在排卵、排精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中tPA和PAI-1基因在这些组织的同类细胞或不同类型细胞间的协调表达起重要作用.因为恒河猴GC和膜-间质细胞(TC)在促性腺激素作用下都能产生tPA,uPA和PAI-1,而排卵后GC和TC转化为黄体细胞(LC),后者分泌孕酮,维持妊娠.本研究目的:(1)探讨LC是  相似文献   

7.
自然信息     
肿瘤坏死因子和以多肽为递质的网络在过去10年中,对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和免疫,发炎,造血等功能的多肽数目了解得很快。这些因子的克隆为它们的存在和区别于其他因子提供了证据,同时克隆产物大大地有助于它们生物活性的检查。肿瘤坏死因子(TNF)和淋巴毒素(LT)这两种最初因其细胞毒素  相似文献   

8.
关波 《科学通报》1985,30(19):1599-1599
设(E,F,<·,·>)是对偶向量空间。在张量积EF上可定义乘法如下:对x,y∈E和u,v∈F令(xu)(yv)=xv。再利用分配律将其扩充到整个EF上,则EF成为结合代数。设E和F是局部凸空间,并且EF′,FE′,设EF  相似文献   

9.
碳疽(anthrax)是一种古老的细菌。它首先感染食草动物,如牛、羊、马等。容易感染的人群主要是接触因炭疽致死的动物尸体及其制品的人,如牧场、屠宰场工人、制革和剪羊毛工等。炭疽芽孢杆菌是对人类攻击力最强的生物武器之一。极少量炭疽菌就可以杀死一个成人。几千克与气溶胶混合的炭疽菌,经飞机喷洒,可以消灭掉百万人口城市的大部分市民。 炭疽分为3种主要类型: ●皮肤性炭疽;  相似文献   

10.
蛋白毒素或称毒蛋白,是一类具有酶活性的有毒蛋白质,对人和动物有强烈毒性。蓖麻毒素(ricin)、相思子毒素(abrin)、蒴莲根毒素(modeccin)、槲寄生素(viscumin)和最近报导的由植物产生的Volkensin,白喉毒素(diphterin toxin)、痢疾杆菌毒素(shigella toxin)和绿脓杆菌外毒素A(pseudomonas aeruginosa erotoxin A)都是由细菌产生的。这些毒素均由A、B两部分(链)组成,A链具有酶的活性,B链是结合部分,两者通过二硫键连接。这种功能上的区分在植物来源的毒素方面表现最明显。在植物毒素中,蓖麻毒素是研究得最多的,它的一级结构已经清楚,由A、B链组成,A链有265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为30625,B链有260个氨基酸残  相似文献   

11.
自本世纪初以来,一些神经生物学家力求通过在狗的体内注入缺乏睡眠的狗的血液来引起睡眠。他们的假设是这样的:一天的大脑活动引起某种毒素增加,当这种毒素达到一定量时,就引起催眠。这种睡眠能起到一种“解毒”作用,至大脑活动能重新开始(苏醒)。为寻找体液中睡眠因子的工作进行了  相似文献   

12.
毒素源性大肠杆菌(ETEC)是引起婴儿及旅游者腹泻的重要致病菌,其毒力因子主要有粘附素和肠毒素。后者又分为热敏感肠毒素(LT)和热稳定肠毒素(ST),是引起腹泻的直接因素,因此,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提取ETEC H 10407株LT编码质粒的基础上,克隆和表达了其LT基因,并对LT-B编码基因即tox B基因作了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纤溶酶原激活因子及其抑制因子在溶黄体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以训  陈毅军  冯强  胡召元 《科学通报》1997,42(19):2026-2030
纤溶酶原激活因子(plasminogen activator, PA)系统所介导的细胞外基质的局部降解与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密切相关,如排卵、胚胎发生、胚泡着床、乳腺退化、纤蛋白溶解、血管生成、炎症以及肿瘤转移等.PA系统是一种激素依赖性多功能蛋白水解酶系.在此酶系中,纤溶酶原可被组织型或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tPA或uPA)激活,并受Ⅰ型或Ⅱ型PA抑制因子(PAI-1或 2)的调节.大量实验结果表明,卵泡颗粒细胞合成的 tPA和膜-间质细胞合成的PAI-1在激素诱导下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协同表达导致卵泡破裂,引起排卵,排卵后,颗粒细胞和膜-间质细胞转化为黄体,黄体是一种暂时性的内分泌器官,分泌维持妊娠所必需的孕酮(P_0).黄体在形成和退化过程中涉及一系列剧烈的形态和生化变化,如血管生成、组织转化和退化等.这些过程都涉及蛋白水解作用.目前人们对PA在黄体各生理阶段所起的作用知之甚少,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我们在这方面的某些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
1 引言 出血毒素是广泛存在于很多蛇毒中的一种蛋白质,它能引起动物的局部组织出血和坏死,严重的可导致死亡。迄今发现的几乎所有出血毒素均为含锌金属蛋白酶,其氨基酸序列具有较高保守性。目前发现的许多蛇毒出血毒素能水解结缔组织基底膜上的蛋白,因此它们可作为关节炎和肿瘤治疗的靶蛋白。根据其分子量,出血毒素可分为3种类型:低分子量(20~30ku)、中分子量(30~60ku)和高分子量(60~90ku)。最近,两种蛇毒金属蛋白酶:来源于东部响尾蛇无出血活性的AdamalysinⅡ和来源于西部响尾蛇的出血毒素Atrolysin C的晶体结构已得到解析。虽然它们在出血活性表现上有较大差异,但它们的空间结构非常相似。目前的研究结果尚未对出血作用的机理作出空间结构上的解释。  相似文献   

15.
本文沿用文[1]的术语和记号,证明:(1)对一般的L,LF单位区间I(L)连通;(2)若L存在元素m,使m∨m′=1,则LF实直线R(L)连通。  相似文献   

16.
新能源和低品位能源利用需要高效相变换热器,将微孔膜插入管内(以下简称调控管)可提高近壁区质量含气率,从而显著强化传热.本文进行了R123在水平管内的冷凝传热研究,比较了光管与调控管的冷凝传热特性.研究表明,微孔膜管可显著强化冷凝传热.在实验参数范围内,强化传热因子EF达到1.118~2.124,综合评价因子PEC在0.71~1.66的范围内,大部分实验工况的综合评价因子大于1.当实验段出口为气液混合物时,强化传热因子EF随入口蒸气质量流速Gxin的增大而增大.当实验段出口为过冷液体时,强化传热规律与之相反.通过可视化图像及管内压力和速度分布的讨论,本文分析了微孔膜管冷凝传热强化机理.  相似文献   

17.
促黄体生成素受体(LHR)在大鼠附睾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周红明  张彤  刘以训 《科学通报》1996,41(17):1608-1610
纤溶酶(plasmin)是一种具有广泛活性的丝氨酸蛋白水解酶,在细胞外蛋白水解中发挥重要作用。纤溶酶原激活因子(plasminogen activator,PA)特异激活纤溶酶原(plasminogen)可转化为有活性的纤溶酶。有研究表明附睾表达组织型PA(tPA)和尿激酶型PA(uPA),但其调节机制尚不清楚。我们研究了促性腺激素对大鼠附睾PA活性的调节。结果表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培养附睾tPA和uPA活性有明显刺激作用。为进一步探讨hCG在附睾内的作用途径,我们作了LH/hCG受体(LHR)mRNA的原位杂交定位,首次发现大鼠附睾表皮细胞表达LHR。这些结果表明,在体情况下LH可能通过LHR调节附睾PA活性表达,从而调节附睾内蛋白水解过程。  相似文献   

18.
何汉新 《科学通报》1996,41(16):1457-1459
实验表明,量子色动力学(QCD)理论中的基本客体是在高能过程中所观察到的“流夸克”。另一方面,组分夸克作为有效自由度在描述低能强子的性质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功,那么,组分夸克如何与QCD夸克联系?组分夸克有哪些基本性质?近20年来,这些具有挑战性的令人感兴趣的基本问题,一直吸引着不少理论物理工作者为之进行努力探讨。因为这对理解QCD的低能行为,改进对强子结构及强子间相互作用的描述和认识具有重要意义。虽然人们对组分夸克的质量与QCD夸克(流夸克)质量间的联系有了一定认识,但是至今仍不能理解为什么低能标度下组分夸克间的有效耦合强度远大于同一标度下的QCD耦合,更没有很好理解组分夸克的一些基本性质,如它的形状因子和半径等。  相似文献   

19.
2~n·3·pq阶单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力前 《科学通报》1983,28(7):445-445
本文的结果是R.Brauer和段学复早年的一个工作的推广。他们在“On Simple Groups of FiniteOrder I”(1945)一文中证明了,阶为pq~br的单群必是LF(2,5)或LF(2,7),其中p,q,r,是素数,b是正整数。自然可进一步考虑阶为2~n·pqr的单  相似文献   

20.
吐哈盆地油砂连续抽提地球化学研究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吐哈盆地7个油砂样连续抽提研究,结果表明自由态组分、油气包裹体和黏土吸附油气组分分子地球化学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油气包裹体和黏土吸附油气组分具有明显的湖相泥岩地球化学特征:(1)较高的Ph/nC18比值和较低的Pr/Ph比值;(2)较高的C26三环萜烷/C24四环萜烷、C23三环萜烷/(C23三环萜烷 C3017α(H)藿烷)、C21/(C21 ∑C29)甾烷、Ts/Tm和C29Ts/C2917α(H)降藿烷比值和较低的C19/C21三环萜烷比值;(3)相对较高的C27和C28规则甾烷含量和较低的C29规则甾烷和重排甾烷含量.表明早期注入这些油层的油气组分来源于前侏罗系湖相泥岩,晚期注入的油气组分来源于侏罗系煤系地层或煤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