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实验室静态净化实验,研究了空心莲子草在含Zn2+培养液中对Zn2+的净化效率和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空心莲子草对含Zn2+废水有较强的净化能力,其富集量为根茎多于叶.随着植株含Zn2+量的升高,CAT活性下降,MDA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我国对一些含重金属离子矿井废水的处理还缺少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通过采用新的特殊浮选分离技术,使矿井废水中重金属离子有效地被去除,其去除效率达80%以上。这项技术的研究成功地为含重金属离予废水的处理及矿井水的再循环利用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废水处理,重金属离子,浮选分离,捕收剂。  相似文献   

3.
铅锌硫化矿浮选废水处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铅锌硫化矿浮选废水排放量大,含有毒物质重金属和浮选时所用的无机和有机浮选药剂及悬浮物等,且持续时间长,不易控制和治理,如直接排放则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经过适当处理后,可以回用在选矿过程中,其选矿指标与清水基本一致。本文综述了浮选废水的来源、废水中有毒污染物及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重点介绍国内浮选废水净化与资源化所采用的治理方法,主要有混凝沉降、混凝沉降-活性炭吸附、混凝沉降-氧化、自然降解等。总结目前国内浮选废水处理所取得的成绩和其中的不足,展望今后处理技术的研究发展方向,提出了走选矿废水净化与资源化利用的道路,不仅可以清洁矿山,保护环境,还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十三种金属离子在硫氰酸盐-氯化十六烷基吡啶(CPC)体系中的浮选行为。它是基于金属离子与硫氰酸盐(SCN-)生成络阴离子后,再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CPC 形成离子缔合物而进行浮选.在各自适宜的酸度下,Fe3+,Ag+,Cu2+,Au3+,Bi3+,Cd2+,Co2+和Ni2+的浮选率为92—100%,而 Pb2+,Mn2+,Zn2+,Ca2+和Mg2+的浮选率低于20%或几乎不被浮选.浮选富集倍数较大、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用于海水中微量铜和铁的测定,方法简便,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以鸡蛋壳为原料,利用水热法合成HAP.所合成HAP的Ca/P比为1.74.以制备的HAP吸附去除模拟废水中的Pb2+ 、Cd2+的研究表明,HAP对Pb2+、Cd2+去除率接近100%.HAP对Pb2+、Cd2+的最优吸附条件为pH<3.5、搅拌时间为1 h、吸附温度为25℃,在此条件下,HAP对1000 mg/L的含铅模拟废水Pb2+的吸附容量达200 mg/g.HAP用量5 g/L,pH值为6,作用时间5 min,在Cd2+初始浓度小于10 mg/L时,处理后的含镉废水可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6.
聚谷氨酸是一种含有大量自由羧基的多肽类物质,具有与重金属阳离子配位的能力,理论上可用于含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本研究通过固定化技术将聚谷氨酸包埋于海藻酸钠中制得复合凝胶树脂,实现对重金属铅、镉的高效吸附.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复合树脂进行表征:验证了聚谷氨酸的固定,推测了复合树脂的吸附机理.Langmuir热力学模型拟合得到树脂对Pb2+、Cd2+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243.90和122.34mg·g-1.树脂经稀盐酸洗脱可再生,吸附效率保持良好,具有处理含重金属废水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通过蓝晶石、石英及黑云母的浮选实验,研究了金属离子对矿物浮选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a2+和Mg2+显著活化蓝晶石的浮选,Al3+及Fe3+对蓝晶石及石英表现很强的抑制作用.浮选溶液化学分析表明,Fe3+,Al3+可以在矿物表面生成Fe(OH)3和Al(OH)3,使矿物浮选受到强烈的抑制;Ca2+和Mg2+由于羟基络合物存在使蓝晶石的零电点向低pH方向发生漂移,使十二胺的静电吸附力增强,起到活化作用.根据波耳兹曼矢量场中的粒子分布理论,通过计算Fe3+对矿物作用前后在不同pH条件下液相内部胺离子(RNH+3)浓度、界面层胺离子的浓度以及比例关系来分析金属离子的活化或抑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8.
采用盐溶液对沸石进行改性,考察了改性沸石吸附处理低浓度含镉废水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废水质量浓度为10.93mg/L、pH为7.37、改性沸石用量为1.0g、吸附时间为50min、反应温度为25℃的条件下,水中Cd2+最高去除率达到98.99%.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NaOH皂化HA的微乳体系的配方,通过HA/煤油/NaOH微乳体系萃取分离含Cd2+、Zn2+废水的研究,考察了HA与煤油的体积比、NaOH的浓度、乳水比、萃取分离时间等因素对Cd2+、Zn2+萃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HA与煤油的体积比为1∶2.5,NaOH浓度为1.5 mol/L,乳水比为1∶3(体积比)时,萃取6 min,该微乳体系对Cd2+和Zn2+的单级萃取率分别为99.23%和97.51%。通过调节萃取相的pH值和适当的油水比,可较好地实现反萃取和油相的回收,当调节油相pH为1、油水比为1∶3时,Cd2+和Zn2+的反萃率分别为98.29%和97.38%。研究表明,该微乳体系具有稳定性好、工艺简单、成本低、膜相可自动破乳、油相可重复使用、萃取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电控浮选设备和冶金电化学反应设备电极反应过程的对比分析,得到了外控电位浮选设备中电极间的槽电压分布规律。由于电控浮选设备中必须为矿物颗粒的浮选提供合适的气泡和通道,提高电挖浮选设备的效率只能通过选择合适的电极材料来实现,这也是外加电位控制远远大于理论要求的矿浆电位控制值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简绍了脉冲电浮水处理装置的特点;分析了影响该技术处理效果的因素;作者根据电浮过程的基本公式,提出了脉冲电浮处理池的数学模型,给出了计算电浮处理池高度、体积以及处理量的计算公式;作者根据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开发了一套设计脉冲电浮处理池的实用软件和并给出了计算的源代码.该脉冲电浮水处理池数学模型能进一步完善水处理技术的设计和应用,并能推动该技术的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线切割乳化液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脉冲电气浮法对其进行处理,研究了电流密度J、电解时间t、极板距离d、pH值对COD去除率的影响;根据正交实验的数据,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求得脉冲电气浮的数学模型.正交实验中最好的一组参数是:电流密度为694 A/m2,电解时间为35 min,极板距离为1.5cm,pH值为5时,CO...  相似文献   

13.
Froth flotation is the most effective industrial method used to separate fine-grained minerals. The main problem of complex ore flotation is the negative effect of interactions among minerals in slurry, leading to variation in surface properties during separation. In this review,studies on the interactive effect among minerals on the flotation of iron ores, magnesite ores, and scheelite ores are summarized, and the main problems and mechanisms that diminish the separation efficiency of minerals are revealed in detail. Recent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flotation of these ores has confirmed that mineral aggregation, coating, and dissolution, as well as other factors caused by interacting behavior, explain the depressing effects of fine particles on mineral separation. Solvable methods for these effects are further discussed. Novel flotation processes and more selective reagents are critical for further investigations on various approaches to improve the beneficiation efficiency of these ores.This review aims to provide a good reference for conducting studies related to complex ore flotation.  相似文献   

14.
在本研究中硫化铜矿石无捕收剂浮选取得了与加捕收剂浮选相同的选别指标,含铜1.88%的浸染铜矿无捕收剂浮选小型闭路试验,获得品位26.15%,回收率95.3%的铜精矿。研究结果表明,无捕收剂浮选中,黄铜矿的浮选速率比黄铁矿高,对铜-硫矿石的优先浮选有利;氧化还原电位较高的矿浆中容易实现硫化铜矿石的无捕收剂浮选;黄铜矿在酸性或碱性矿浆中的可浮性都比在自然pH状态下好;用石灰调浆能获得硫化铜矿浮选所需的pH值和稳定、适宜的氧化还原电位,对黄铁矿又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加入硫化钠时,矿浆的氧化还原电位相应降低,但当充空气浮选时,随即上升为较高的氧化还原电位,适合于无捕收剂浮选,本研究不用硫化钠处理,也能实现硫化铜矿石无捕收剂浮选。  相似文献   

15.
选取Ni2+,Ph2+,Zn2+,Bi3+,Cr3+,Fe3+,Ce4+等重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硫化物及磷酸盐沉淀作试验.研究了沉淀物的种类和形态、沉淀物与气浮剂的吸附形态、不同的气浮剂及气浮方式等对气浮表现活化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硫酸铵-硫氰酸铵-乙基紫体系浮选分离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硫氰酸铵-乙基紫体系浮选分离Cu(Ⅱ)与Fe(Ⅱ)、Al(Ⅲ)、Ni(Ⅱ)、Cd(Ⅱ)、Mn(Ⅱ)、Co(Ⅱ)等常见离子的方法及条件.当硫酸铵用量为2.0g,硫氰酸铵(0.1mol/ml)和乙基紫(1.0×10-3mol/L)溶液用量分别为1.5ml和2.0ml,总体积为10ml时,控制pH=1~4,即可实现Cu(Ⅱ)与上述离子分离.  相似文献   

17.
通过浮选试验,沉淀试验,溶液组分分析等手段查明了NaCl,Na_2SO_4,Na_2CO_3对钴离子浮选的影响和影响机理。指出:以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或丁黄药为捕收剂时,NaCl,Na_2SO_4对钴离子浮选无害;Na_2CO_3因与钴离子和捕收剂离子生成溶解度较大的混配形络合物对浮选不利,捕收剂需过量添加才能使钴完全浮选。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浮选过程模糊逻辑控制器的模型及其比例因子对控制器性能的影响。控制器仿真试验证实了这些理论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比例因子在浮选模糊逻辑控制器的设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针对粉煤灰中未燃炭含量过高不利于大规模综合利用的问题,采用全浮选流程对粉煤灰中未燃炭进行了浮选回收试验,探讨了影响粉煤灰中未燃炭浮选效果的主要因素,确定适宜的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全浮选流程可以很好地提高粉煤灰中未燃炭的回厂,有效地降低粉煤灰中的碳含量.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气浮法净化水的基本原理、设计参数、工艺设备及调试方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