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 麦田冬化学除草,时间紧迫,技术要求严格,稍有疏忽,不仅达不到除草效果,而且还会产生药害。那末,怎样提高麦田冬前化除的效果呢? 一、施药要及时。麦苗、杂草在不同的生育期耐药性不同,喷施除草剂后对杂草的防效和麦苗的安全性也就不同。要在麦苗耐药力较强的生育期内,选择杂草对药剂最敏感的时期用药,确保麦苗不产生药害,又能充分发挥药效。一般冬前禾本科杂草,应在麦苗1.5—2.5叶期、杂草立针至2叶期施药;防除双子叶阔叶类杂草,应根据杂草的种类和杂草数量定施药时间。比如,麦苗在4叶期前喷施百草敌,会形成葱管的药害;杂草没有出齐,导致打两遍药;过迟用药,易遇寒流,防效低,易受冻害。麦田冬前化除的适期,一般在11月上旬至12月上旬,日平均温度  相似文献   

2.
<正>眼下,在河南省滑县上官镇鲁西村农民刘尚凯的野兔养殖场内,约40厘米高的葱绿麦苗长势良好,600多只野兔在场内乱跑,这是刘尚凯特意为野兔供应的麦苗饲料。这种大田饲养野兔的模式使他年收入达8万多元。  相似文献   

3.
尺麦怕寸水     
<正> 土壤水分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小麦的生长发育。通常情况下,当土壤湿度达到其最大持水量的80%以上时,根系的呼吸就会受到抑制,尤其在春后气温回升,小麦体内生理上发生急剧变化,其耐渍能力明显下降,所以农谚有“尺麦怕寸水”之说法。所谓“尺麦”即指处于拔节孕穗阶段的麦苗。这时小麦节间开始伸长,茎秆上部叶片的光合产物主要向茎穗部输送,而运送到根部的却很少。如果此时阴雨  相似文献   

4.
石榴幼树“抽条”,是指树体越冬后部分枝条干缩、枯死的现象。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寒冷干燥,初春少雨多风,蒸发量大,而石榴幼树年生长量大,枝条髓部保水性差,枝条易蒸发失水,如遇严冬,易导致“抽条”,给石榴建园造成困难。现将预防石榴幼树严冬“抽条”的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麦苗发黄的原因及补救措施信阳地区植保站石鸿文秋末冬初后,往往有许多麦苗叶片发黄,这对于小麦安全越冬和争取丰收十分不利。麦苗叶片发黄大致上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整地粗放黄苗:有的地方如豫南稻茬麦区,为了抢时播种,麦田翻犁时太湿,天晴日晒,土壤虚空不实。致...  相似文献   

6.
小麦从二月中旬开始返青 ,麦苗生长迅速 ,对养分的吸收量日益增多 ,特别是拔节至孕穗期所吸收的氮、磷、钾量占全生育期吸收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因此 ,开春后及时追肥至关重要。一、追肥适宜时期根据麦田不同苗情安排不同追肥时间。对麦苗分蘖少长势弱或单根独苗的晚播麦田 ,在返青期二月中、下旬及时追肥一次 ,但对小麦群体适宜的壮苗麦田 ,不应追施返青肥。对单株具有2—4个分蘖的麦田 ,可在三月上中旬追肥 ,对具有4—6个分蘖的麦田 ,根据麦苗长势 ,可安排到三月中下旬至四月初追肥 ,麦苗越旺追肥时间越晚。二、肥料种类选择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7.
<正> 近几年来,我区小麦随着矮秆品种的推广,肥、水及种植密度的提高,小麦纹枯病明显上升,危害日趋严重。仅1990年全区发病面积达150.15万亩,占种植面积的34.92%。一般田块病株率30~40%,严重田块80%以上,白穗率35.4%,损失小麦1450.7%万公斤,已经成为小麦生产上一种突出病害。一、病状小麦不同生育期,均能受到纹枯病菌的侵染,分别造成烂芽、病苗花苗、花秆烂茎、枯孕穗、枯白穗等症状。烂芽:小麦发芽时受病菌侵染,先是芽鞘变褐,继而烂芽枯死。病苗:麦苗长至3~4片叶时,先是基部第一张叶鞘出现淡褐色小斑点,扩大后蔓及全叶鞘,病斑中部呈死色,边缘褐色。叶鞘发病后,该叶的叶片先是叶尖,尔后全叶呈水渍状暗绿色,不久便失  相似文献   

8.
<正> 今年我省小麦播种工作,动手早,抓得紧,措施过硬,播种质量高,是历史上最好的一年。当前全省绝大多数麦田,一片葱绿,长势喜人,壮苗面积较大,为夺取明年小麦更大丰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我们发现全省从南到北,有不少地区约有15%左右的麦苗生长过旺,出现了假旺苗、过旺苗和偏旺苗,还有相当一部分麦田播种量偏大。这些麦苗的长相特点是: 假旺苗:每亩基本苗,多数存25—30  相似文献   

9.
豇豆根腐病俗称烂根、死藤、豇豆瘟,危害较重。从苗期到收获期均可发病,主要侵害根和茎蔓。根部发病时,主、侧根及茎基部变褐色腐烂;豆株开始抽滕时,往往顶端发生水渍状腐烂枯死,造成“死顶”。  相似文献   

10.
当前,许多地区施用玉米除草剂。但在1999年10月下旬至11月底,有些岭旱地后茬小麦出现枯黄死亡情况。经植保人员分析确诊此现象为玉米除草剂残毒药害所致。 一、小麦受害情况 小麦受药害后症状为:叶片变黄白色,茎基部变黄褐色,未出土的麦苗发黄,严重的茎基部和根部腐烂,植株枯死。仅河南孟津县1999年受害范围达7个乡镇19个行政村,面积100余亩。一般受害株率达19—20%,严重的受害株率达50—70%,部分已毁种。 二、小麦受害原因 小麦受害原因主要是由于玉米田使用除草剂不当所致。一是使用量过大,如40…  相似文献   

11.
<正> 麦田镇压是一项简单易行的增产措施。过去,不少地方多在麦苗旺长时作为一项补救措施进行。在一般情况下,旱地麦田镇压耙耱比较普遍,但多为一次镇压。小麦镇压的好处,群众常以古庙会作例加以说明,举例真实,易于被人接受。笔者从古庙会之事例中诱人深思:作为古庙会场址的麦田,人来去往,被踩得不堪一观,可是后来却获得未能预料的好收成。由此而启发,麦田镇压遍数的多少有待研究的必要。经过三年的多点试验与实践,总结出一套小麦镇压新经验,即“小麦多次镇压法”。“小麦多次镇压法”提出了不同类型麦田适宜的镇压次数、镇压时间、镇压方式和适宜镇压的范围,比传统镇压法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2.
<正> 一、分布与为害 梨星毛虫又名星毛虫,俗名“饺子虫”该虫主要为害梨,也为害苹果、山楂等果树 以幼虫食害寄主的芽、花蕾和嫩叶 发生严重时,一个开放的花芽上有多个虫子(幼虫),花芽先被吃空,以后变黑枯死 寄主叶片展开后,幼虫吐丝将叶片缀合包成饺子状,在其内剥食上表皮和叶肉,故称饺子虫 受害叶片仅留一层表皮和叶脉,叶片呈网状 被害叶片渐渐变黄干枯,造成早期落叶,影响果树的正常生长发育 华北各省  相似文献   

13.
浅谈麦苗杂草化学防除技术平舆县农业局唐志端,张静安平舆县植保站李文昌,朱荣先麦苗杂草化学防除是一项省工、省时、投资小、杀草效果好的增产措施。目前,除草剂的应用技术发展很快,但操作时若施药不当,不仅杀草效果差,还会产生药害,造成减产,达不到安全、经济、...  相似文献   

14.
黄河,不仅以她母亲般的乳汁哺育了中华民族,也因其改道和黄水的泛滥给中原大地留下了大片大片的沙区,形成了严重危害农业生产和城市生存的风沙灾害。多年来,沙区频繁的大风造成麦苗打死或连根拔起,将西瓜、花生幼苗打死;降雨不均导致土壤墒情锐减;大风与暴雨相伴,...  相似文献   

15.
一、油菜菌核病 1.为害与发生特点.油菜菌核病主要为害油菜的茎、叶、花和菜荚,以茎秆受害损失最大.苗期发病,先从幼苗的基部发生软腐,以后扩展到全苗,叶片变青灰色似烫伤状腐烂,常常引起成团枯死或整窝枯死.  相似文献   

16.
<正> 1.麦田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 ①药剂选择错误。此类药害的产生主要是部分农民对除草剂的性质根本没有认识,没有分清什么是禾本科作物除草剂?什么是阔叶作物除草剂?随便拿来除草剂就用,如有个别农民把盖草能喷施到小麦上造成麦苗死亡。 ②使用时期错误。如弱麦畏防除野燕麦,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17.
去年小麦播种有利条件是土壤墒情足,利于一播全苗;不利的因素是为了赶进度,耕整质量差,加上农民灾后投资能力降低,底肥施用量不足,特别是有机肥用量少,造成麦苗生长发育基础条件较差,难以壮苗越冬,甚至于中后期会出现脱肥早衰.所以,加强小麦冬季田间管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1.底墒足并浇足封冻水的秸秆还田麦田誊这类麦田土壤含水量较高,表层土壤实,麦苗根系健全,体健苗壮,可按正常技术措施进行管理,尽量推迟肥水.  相似文献   

19.
一、沤根病 1.症状及病因.西芹沤根病多发生于幼苗阶段.幼根外皮呈锈褐色,逐渐腐烂;地上部分生长受抑制,病株白天萎蔫,夜晚恢复,最后枯死;病苗极易从土中拔出,往往在同一苗床上大面积同时发生.  相似文献   

20.
药害症状芽部受害,果树表现为发芽推迟,严重时部分芽变黑枯死.叶部受害后,叶面呈圆形或不规则红色药斑,叶边缘变褐并干枯,重者全叶焦枯,遇风脱落.果实受害后,幼果果面初呈红褐色小斑点,随果实膨大呈圆形斑,但一般不落果;也有的在施药后6天左右幼果大量脱落,重者全树落光;果实膨大期受害,果面呈现铁锈色或形成花脸果而影响果品等级.枝干受害后,从地面沿树干向上树体韧皮部变褐,严重的延伸到2~3年生枝,全树叶片变黄脱落或干焦在树上;受害轻的果树,部分果枝枯死,有的枝还能长出新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