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制备一种利用4,4′-N,N′-dicarbazole—biphenyl(CBP)作为超薄空穴注入缓冲层.CBP作为一种较好的缓冲材料,改善了有机发光器件的性能.CBP阻挡部分从阳极ITO注入到有机层NPB的空穴,从而平衡了空穴和电子的注入.有缓冲层的有机发光器件比没有缓冲层有机发光器件的电流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当缓冲层CBP为4nm时,最大电流效率在8V时达到5.66cd/A,这是没有缓冲层器件电流效率的近1.5倍.  相似文献   

2.
通过利用ADN发光材料和其他各有机发光材料之间的能级关系设计了利用BCP作为空穴阻挡层,Alp3:DCJTB层和Alp3:DCJTB层之间的ADN层为发光层的三种结构的器件.实验结果表明,在NPB层和Alq3:DCJTB层之间不插入ADN,只在Alq3:DCJTB层和BCP层之间插入ADN的器件A的性能最好.其原因在于利用了NPB和发光层之间的LUMO能级较高的势垒限制了电子的迁移和输运,改善了激子的形成几率,促进了白光的形成.该器件的启亮电压为5V,当外加电压达到17V时,器件最大发光亮度达12450 cd/m2.最大效率是1.733 cd/A.  相似文献   

3.
制备了基于N-BDAVBi的高效率双发光层蓝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器件中将蓝色荧光染料NBDAVBi作为客体发光材料分别掺入主体材料TCTA和TPBi中,器件结构为ITO/m-MTDATA(40 nm)/NPB(10nm)/TCTA:N-BDAVBi(15 nm)/TPBi:N-BDAVBi(15 nm)/TPBi(30 nm)/LiF(0.6 nm)/Al(150 nm),最大电流效率达到8.44 cd/A,CIE色坐标为(0.176,0.314),并且在12 V的电压下,亮度最大达到11 860 cd/m2,分别是单发光层结构器件的1.85倍和1.2倍.器件性能提高主要归因于双发光层扩大了载流子复合区域,主客体间的Forster能量转移.  相似文献   

4.
报导了利用自制的三芳胺聚西夫碱作为空穴输送层制成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它的结构为阳极/ITO/schiff/Alq3/Al/阴极.空穴输送层和发光层的厚度均为60nm,发光频谱峰值在500nm附近,较Alq3的发光频谱峰值向短波方向有所移动.  相似文献   

5.
制作了发光层掺杂二茂铁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通过比较有无外加磁场作用下器件的亮度-电压关系曲线和电流密度-电压关系曲线,分析了二茂铁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所起的作用,证实了利用外部磁场可以调制注入载流子的自旋态,提高单线态激子的比率,进而提高器件的发光量子效率。  相似文献   

6.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彩色平板显示等领域里有极大的应用前景,已引起广泛的关注.与无机物相比,有机发光材料具有高荧光效率,颜色的广泛选择性及易成膜性,是当今显示器件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就近年来有机分子发光材料的最新发展状况对有机发光器件的应用前景和商业化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详细叙述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工作原理及蓝色有机发光材料8羟基喹啉硼化锂(LiBq4)的制备方法、结构表征,并讨论了利用LiBq4研制蓝色发光器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蓝色有机致发光器件的研究现状、器件结构、工作原理,以及蓝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目前尚存在一些问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思路,根据实验条件,提出了研制这一器件的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有机发光材料4,4′,4″,-{N,-(2-naphthyl)-N-phenylamino}-triphenylamine(2T-NATA)作为空穴缓冲层,制备了结构为:ITO/2T-NATA/NPB/DPVBi/Alq3/LiF/Al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器件的制备过程中通过改变空穴缓冲层2T-NATA的厚度使器件的亮度和效率得到了改善.当2T-NATA的厚度为15nm时,器件的性能最好.在电流密度为623mA/cm^2时最大亮度达到16530cd/m^2,对应的电流效率为2.65cd/A,器件的色坐标为(0.23,0.36),属于蓝绿光发射.  相似文献   

10.
利用真空气相沉积法制备了基于稀土镱配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器件结构为ITO/m-MTDATA/TPD/TPD:Yb(DBM)3Pyphen/ Yb(DBM)3Pyphen/BCP/LiF/Al.其中TPD为空穴传输层,Yb(DBM)3Pyphen为发光层,BCP为激子阻挡层.该器件的发射是来自Yb(DBM)3Pyphen与TPD形成的激基复合物的发光.在直流电压的驱动下,11 V时最高亮度和效率分别为103 cd/m2和0.47 cd/A,色坐标为(0.346 0.32).  相似文献   

11.
系统研究了硅各向异性腐蚀对偏压的依赖及重掺杂的影响,建立了液一半接触能带模型和界面电荷传递模型,提出了反应注入概念且指出腐蚀速度通常依赖于界面态的填充情况,合理解释了实验得到的蚀速-偏压关系.考虑到非平衡载流子复合后,得到与实验吻合的蚀速比-载流子浓度公式.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精确的传输线等效电路模型为基础分析了掺有深能级杂质的pn结,根据各种工作状态下pn结导电机理的特点,对模型作了修正,提出了相应的计算机分析程序的算法,分别对掺铂和金的pn结进行了计算.程序所用的输入为pn结的杂质分布、复合中心的SRH系数和几何参数,输出该pn结交、直流特性及其载流子分布等内部信息,实验结果表明模拟和实测符合得比较好.  相似文献   

13.
电老化聚乙烯强场电导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电声脉冲法测定了不同直流电场下聚乙烯试样中空间电荷分布,研究了不同温度及不同电老化阶段的纯聚乙烯和含有电压稳定剂的聚乙烯薄膜试样的强场电导特性,并运用空间电荷限制电流理论计算了材料中陷阱的能级分布形式,结果表明电压稳定剂能效地减少老化过程中深阱的产生,从而延长了聚乙烯的绝缘寿命,从一个侧面验证了聚合物老电化陷阱理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流化床载体在生物挂膜过程中存在密度大、流态化能耗高、孔隙率低、亲水性及生物亲和性差、挂膜周期长等缺点,采用界面聚合发泡法制得亲水性聚合物多孔载体,通过接枝葡萄糖、掺杂粉末活性炭改善载体的亲水性及热稳定性能,研究了单体组成、催化剂、发泡剂用量与载体密度、孔隙率、吸水率的关系,并利用BET、FT-IR、TG分析表征了亲水性多孔载体孔结构及物化性能;并通过4种不同载体的生物流化床挂膜实验考察了载体表面特性对生物挂膜量、生物活性的影响,同时揭示亲水性聚合物多孔载体生物挂膜性能的机理.结果表明,制备体积1 L的亲水性多孔载体最佳组分为:聚醚三元醇用量50 g、TDI 20 g、葡萄糖7 g、粉末活性炭6 g、辛酸亚锡0.2 g、三亚乙基二胺0.4 g、发泡剂1.5g;所制备的载体具有表面亲水性及丰富的大、中孔结构,吸水率达到315.2%,孔隙率为91.7%;通过葡萄糖接枝、粉末活性炭掺杂增加了亲水性基团羟基及载体的吸附性能,附着的生物量达到4.65 gVSS/L、生物活性SOUR值为103 mgO2/(gVSS.h),均高于其它3种载体.证明亲水性多孔载体的高孔隙率、高亲水性及引入的强吸附剂均有助于载体表面微生物的生长,是一种适合于三相流化床反应器的载体.  相似文献   

15.
聚乙烯醇载体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介绍了PVA载体的制备及应用原理,综述了各类PVA载体的制备及其在生物医学工程、环境保护、生物化工等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PVA载体所具有的亲水性及反应性特点将赋予其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采用模板组装途径合成MCM-41和HMS两类中孔材料,探讨了在含模板剂和烧去模板剂的这两类载体上键合两类酒石酸钛络合物的组装方法。XRD和FT-IR结果表明:在焙烧过程中,MCM-41长程有序的中孔结构会发生退化而转化成与HMS相似的结构,并导致1219和580cm^-1红外带的消失,而诱发载体产生强度的Si-OH畸变。中孔HMS与钛化合物的键合作用会诱发载体产生弱的Si-OH畸变振动。在催化苯乙烯环氧化反应中,模板剂和酒石酸二乙酯(DET)配体对钛活性中心的调变作用可促进提高环氧选择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琼脂糖凝胶法和醋纤膜法分别对216例健康成人血清进行蛋白电泳,其中琼脂糖凝胶法兰州市正常成人血清蛋白电泳参考值为ALB(62.9±5.3)%、α1(2.5±1.0)%、α2(8.4±2.8)%、β(10.3±3.3)%、γ(15.9±5.1)%,与醋纤膜法电泳结果比较,各组分均相差显著(P<0.01).其结果老年组与中青年组相比较,各蛋白组分值均相差显著(P<0.05).成年男女ALB、γ带相差显著(P<0.05),α1、α2、β带相差均不显著;电泳介质性质的不同使得2种电泳结果各组分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8.
对于小尺寸的多晶硅发射区双极晶体管,该文在忽略基区与单晶发射区少子复合的条件下,根据单晶与多晶硅界面复合与隧穿等不同机制的共同作用、建立了发射区注入电子电流Jn和基区注入空穴电流Jps的一维非线性解析模型。该模型可适用于低温和不同的注入偏置条件,对低温双极器件交直流性能的模拟既快速方便,同时精度也较高,可作为低温器件多维数值模拟的重要补充以指导其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9.
以乙二醇和乙二胺为原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脱氢和脱水反应生成吡嗪.以浸渍法制备负载型催化剂,分别以活性炭、分子筛和三氧化二铝为载体,以铜、锌、铝、锰、铬等为活性组分,活性组分占载体质量15%,按照不同的活性组分配比,不同的焙烧温度制备的催化剂.结果表明三种载体中,活性炭的吸附性最好.经过气相色谱分析,铜、锌、铝三种元素以1∶1∶1(摩尔比)的比例浸渍的活性炭载体上的催化剂,焙烧温度为350℃时,具有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20.
用X光电子能谱(XPS)、先致发光(PL)和俄歇电子能量谱(AES)研究P_2S_5/NH_4OH对n型GaAs(100)晶面的钝化作用.测试结果表明,钝化后在砷化镓(100)面上的自然氧化物已被除去,表面形成了一层性质稳定的硫原子层.硫原子与砷、镓原子分别有效地成键,阻止了砷化镓表面氧化物的组成,并消除了表面存在的悬挂键,从而大大优化了GaAs(100)面的特性.PL实验结果支持了上述结论.实验结果表明钝化后GaAs表面复合速度下降,表面态密度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