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质粒pUC18 DNA的超凝集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熙泰 《科学通报》1993,38(19):1799-1799
1966年Vinograd论述了双链DNA有四种不同的拓扑结构形式:超螺旋DNA(Ⅰ型)、松弛型DNA(Ⅱ型)、线型DNA(Ⅲ型)以及碱变的超螺旋DNA(Ⅳ型)。后来,一组瑞士科学家证实了由互补单链环形DNA在体外退火形成的Ⅴ型DNA。1990年,黄熙泰等人发现从Ⅱ型DNA拓扑异构酶缺陷的大肠杆菌SD 108株细胞制备的质粒pBR 322 DNA样品含有一种区别于已知五种结构类型的DNA成分。由于它的高密度和高淌度,这种成分被称为超凝集型DNA(Super condensed DNA)。  相似文献   

2.
郭春沅 《世界科学》2003,(12):20-21
DNA是基因的载体,许多生命的玄妙都可以从DNA中豁然而释。不过,你也许不知,DNA更富于数学之美,盘延上升的螺旋、各种不同的拓扑异构态等……许多人尤其惊诧于生命之中的拓扑美,其实,DNA的拓扑美正是生命与数学的天然孕化。  相似文献   

3.
沈恂 《科学通报》1984,29(22):1387-1387
自从Alexander和Stacey(1959)发现电子辐照的鲑鱼精子细胞中有相当比例的DNA不能与蛋白质分离,和Smith(1962)发现紫外线照射的大肠杆菌里“不可提取的”(即不能与蛋白质分离的)DNA的量随着光照的注量而增加以后,辐射生物学家逐渐认识到辐射引起  相似文献   

4.
三尖杉酯碱诱导HL-60细胞程序死亡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方敏 《科学通报》1994,39(12):1125-1125
近年来很多文献报道了拓扑异构酶Ⅰ的抑制剂喜树碱(Camptothecin,CAM)、拓扑异构酶Ⅱ的抑制剂鬼臼噻吩甙(VM_26)(Teniposide,Ten)可诱导HL-60细胞程序死亡.程序性细胞死亡(Apoptosis,Apo)区别于细胞坏死(Necrosis,Nec)的特征是质膜保持完整性、核染色质固缩、核DNA降解成寡聚核小体等.  相似文献   

5.
李卫东 《科学通报》1995,40(21):2013-2013
Echinodol(l)是1993年由Hartmann等从生长于巴西的一种药用植物(Echinodorusgrandiflorus)的叶子中分离鉴定出的含羟基的西松烷(Cembrane)型大环二萜天然产物.它是具有显著抗肿瘤活性的大环二萜天然产物Sarcophytol-A(2)的异构体.有关1的生物活性试验及其全合成尚未见文献报道.文献[3]中我们曾报道了1的前体化合物的合成,本文报道其全合成.我们以全反式  相似文献   

6.
李卫东 《科学通报》1995,40(15):1436-1436
Sarcophytol-A(1)是1979年由Kobayashi等首次从海洋软珊瑚(Sarcophyton glaucum)中分离鉴定出的一种含羟基的西松烷(Cembrane)型大环二萜天然产物.生物活性试验表明它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我们曾首次完成了(±)-Sarcophytol-A苄醚衍生物(2)和其异构体Isosarcophytol-A(3)的全合成,日本学者也先后报道了1的全合成,但所用方法均有合成路线长和总收率较低的不足,我们以甲基异丙基酮(4)和全反式法  相似文献   

7.
丁明孝 《科学通报》1992,37(12):1137-1137
随着拓扑异构酶的发现和深入研究,人们越来越多地注意到双链DNA分子的超螺旋结构在DNA复制、RNA转录甚至可能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重要生物学意义。虽然对于小分子环状DNA,可以通过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分离,进而可经凝胶电泳把超螺旋数不同的分子区分出来,并推算出每个分子的超螺旋数,但核酸电镜技术可以给出更为直观的超螺旋分子的图象,与生化研究手段互相补充,互相印证,从而成为研究超螺旋DNA分子的重要实  相似文献   

8.
促旋酶(gyrase)在原核生物的生命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已知拓扑异构酶中,唯一能够向DNA引入负超螺旋的酶.本文中,我们利用磁镊(magnetic tweezers)对促旋酶和DNA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单分子实时观测.实验发现,在不加入ATP时,促旋酶能够同时与两段DNA(G片段和T片段)结合,但这种结合较弱,施加0.7pN的外力就能逐渐破坏两者的结合;但加入高浓度的诺氟沙星后,促旋酶与DNA的结合明显增强,甚至能够抗衡5.9pN的外力.促旋酶还会影响超螺旋的几何尺度:不加入促旋酶时,DNA超螺旋的几何尺度由DNA所受拉力决定,而加入促旋酶后,超螺旋DNA几何尺度变小,并且主要由DNA与促旋酶的相互作用而不再是所受拉力所决定.而且促旋酶与正负超螺旋的结合能力不同,它更容易与正超螺旋结合.同时,发现促旋酶从DNA上解离的时间符合双指数分布.我们提出的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这个分布,并与他人提出的模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竹红菌甲素过氧化物的结构和性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赵开弘 《科学通报》1987,32(20):1559-1559
竹红菌甲素(简称甲素)是一种新的苝醌衍生物,可作为光疗药物和光敏化剂,但同时可被光氧化为甲素过氧化物。陈维新等认为甲素过氧化物结构是Ⅰ,是通过(2+4)进行加成的。但我们在邻二氯苯中回流甲素过氧化物,经过分离鉴定得到其异构体Ⅱ,认为甲素过氧化物结构是Ⅲ,是通过(2+2)进行加成的。  相似文献   

10.
潘星时 《科学通报》1991,36(5):399-399
从脂肪嗜热芽孢杆菌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 O-122中已分离出一种新的Ⅱ型限制性内切酶BsaO Ⅰ.该酶在pBR322 DNA上有七个酶切位点(图1),pUC19 DNA上  相似文献   

11.
赛葵黄脉病毒: 一种含有卫星DNA的双生病毒新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周雪平  彭燕  谢艳  张仲凯 《科学通报》2003,48(16):1801-1805
从云南红河地区表现黄脉症状的杂草——赛葵上分离到病毒分离物Y47. 对Y47进行DNA-A的全序列测定, 结果表明, Y47 DNA-A全长2731个核苷酸, 基因组具有典型的双生病毒科病毒特征, 即编码6个ORFs, 其中病毒链编码AV1(CP)和AV2共2个ORFs, 互补链编码AC1~4共4个ORFs. 对基因组进一步比较发现, Y47 DNA-A与秋葵黄脉花叶病毒分离物201(GenBank登录号: AJ002451)的同源性最高, 达77%, 而与其他双生病毒的同源性均在76%以下, 表明Y47是双生病毒的一个新种, 命名为赛葵黄脉病毒(MYVV). 利用DNAβ的特异性引物beta01和beta02, 从Y47中扩增到卫星DNA分子(Y47β). 序列分析表明, Y47β全长1348个核苷酸, 至少在其互补链上编码一个有功能的ORF(C1). Y47β的全序列与Multan棉花曲叶病毒和Rajasthan棉花曲叶病毒的DNAβ的核苷酸同源性最高, 为62%~67%, 而与其他已报道的DNAβ的同源性均低于46%. 系统关系树分析表明, 卫星DNAβ分子与其辅助病毒是共同进化的.  相似文献   

12.
I(L)型诱导空间与良紧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戈平 《科学通报》1989,34(5):333-333
诱导空间在不分明拓扑中是十分重要的。众所周知,任一拓扑空间(X,Y)上取值于I=[0,1]的下半连续函数全体对任意上确界与有限下确界关闭,因此这些下半连续函数构成X上的一个不分明拓扑,记为ω(Y)。(I~x,ω(Y))称为由拓扑空间(X,Y)诱导的不分明拓扑空间。Lowen在文献[2]中提出,把通常拓扑空间中某一性质(如紧性、分离性、连通性等等)推广到不分明拓扑空间中时,应当遵循“好的推广”这一原则,即诱导空间(I~x,  相似文献   

13.
杂环型液晶的合成及其在气相色谱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环芳烃(PAH)在环境致癌污染上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企图运用气相色谱分析环境多环芳烃的主要困难,是蒽和菲、苯并[a]芘和苯并[e]芘等异构体对的难于分离.近来,简尼(Janini)等用液晶作为固定液,对这  相似文献   

14.
方锦暄 《科学通报》1983,28(21):1289-1289
文献[1]中Zadeh引进了两个Fuzzy集关于普通超平面的分离度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给出了R~n中Fuzzy凸集的分离定理。Weiss在文献[2]中通过一个反例,指出了Zadeh的分离定理有漏洞,并作了修正。他利用所引进的诱导Fuzzy拓扑概念,给出了普通拓扑线性空间中Fuzzy凸集的分离定理。  相似文献   

15.
李永明 《科学通报》1991,36(20):1595-1595
最近,文献[1]提出了这样两个问题: (ⅰ)ω_L(J)何时为代数格? (ⅱ)ω_L(J)何时为完全分配格? 其中ω_L(J)表示从拓扑空间(x,J)到完全分配格L上的关于L的上拓扑(即以{L—↓x:x∈L}为子基的拓扑)连续的函数全体。  相似文献   

16.
许多分子都具有呈镜像对称的异构体,就像人的左手和右手一样。这样的性质被称为手性,这样的异构体被称为对映异构体或旋光异构体。两种不同形式的对映异构体的生理效应可能相差非常大。除草剂或杀虫剂等有机化学药品许多也具有手性,不同的异构体对环境的危害不同,其毒性往往相差许多倍。虽然如此,人们在使用除草剂和杀虫剂之前很少有将其分离成两种纯粹的对映异构体的,因为分离过程成本太高。不过,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识别出它们的手性,因为不同的异构体在这些微生物面前的表现是不同的,即它们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的方式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文[1]的基础上,给出局部凸T_2型Fuzzy拓扑线性空间中Fuzzy凸集的分离定理,关于T_2型Fuzzy拓扑空间、Fuzzy拓扑线性空间、局部凸Fuzzy拓扑线性空间等概念,可参阅文[2~4]。  相似文献   

18.
一个猪免疫球蛋白IgG H链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RT PCR方法从猪脾脏中分离到一段 1 42 5bp的DNA片段 ,该片段编码免疫球蛋白基因 .经全序列分析证明此片段与前人报道的序列有较高同源性 ,其C区属于猪Igγ链基因亚类 3.用EcoRⅠ和NsiⅠ切点将该片段切下插入pET 3b(NSEB) ( - )中 ,表达出约 5 2ku的蛋白质 ,表达量约为 2 1 % .  相似文献   

19.
李绍白 《科学通报》1987,32(2):120-120
前文报道了异三尖杉酯碱的合成,在合成中形成了两个新的手性碳(C_(2′)和C_(3′)),产物应为四个立体异构体的混合物,由于使用的原料是天然光学活性的三尖杉碱(构型为3S,4S,5R),所以,只需要弄清这些立体异构体中侧链上(C_(2′)和Q_(3′)的绝对构型,就可以确定上述四个立体异构体的绝对构型。在四个立体异构体中,有两个立体异构体的C_(2′)和C_(3′)应为赤式关系,构型分别是2′R,3′S和2′S,3′R;而另两个异构体的C_(2′)和Q_(3′)应为苏式关系,构型分别是2′S,3′S和2′R,3′R。  相似文献   

20.
正人们通常认为遗传信息是存储在DNA的一维序列中.然而,近年来随着三维基因组领域的发展,研究者已经越来越多地认识到生物体内很多基因调控信息是以特定形式存储在核酸的高级拓扑结构中.与之相应地,DNA纳米技术的兴起为通过DNA序列编码在体外合成与发展人工DNA纳米结构提供了新的可能.尤其是随着以"DNA折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