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秀梅 《科技信息》2009,(2):225-22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了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维进入数学课堂,彻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鼓励学生去发现、去认识、去创造,就是交给了学生一把终身受益的金钥匙,也将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构筑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2.
复习,就是让学生能够把以前遗忘的知识记起来,去重复学习学过的东西,使对其印象更加深刻,在学生的脑海中存留的时间更长一些.通过对一道题进行变式,形成一题多解有利于体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广阔性.教师引导学生对一道题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去思考,可以让学生得到许多感悟,这样学生的思维从多角度得到有效发展;其次,一题多解能够让学生在思维的本质方面得到有效培养.所谓思维的本质,可以这样去理解,学生在审题时能很快发现,能够抓住问题的基本特征,找到题中所隐含的信息,从而迅速找到解题的思路;第三,一题多解也能够训练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新课程下的数学试题是千变万化的,情景的设置也是多样化.  相似文献   

3.
题注: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教育绝不是无能的。教师应是一名导演,创设有益于学生身心成长的情境,让学生去体验、去反思,在醒悟中去实现“自我”教育。因为教育的最佳境界是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4.
要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物理素质,物理教学要求教师要大胆开放,随机应变,不断改革束缚学生情感、认知与能力发展的条条框框。改变教师始终“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让学生自已去发现,去讲解,去探索,去创新,使物理具有更多的生活气息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吴念英  邓军 《科技信息》2013,(18):331-332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就得把学生带进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让学生在生活的天地中真正去做,真正去研究。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开放的实践性课程已向我们农村学生走来。  相似文献   

6.
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去对待学生,用幽默机智的语言去引导学生,用甜美快乐的笑容去感染学生,对良好班风的创建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再运用以前打,骂、批等方法已经明显不适应现在的道德教育,特别是作为班主任老师,要做好学生的管理更应抓住学生的心理,用尊重去感动学生,用关心学生的情意去触动学生,用培养学生的自信去感化学生。让教育在愉快的氛围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化学是一门非常奇妙的学科,同时也是学生接触最晚的一门学科。化学的美妙之处在于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让我们更加清晰地去认识这个世界,了解这个世界。它可以使得学生发现这个世界的美,并且有能力去将这个世界打造地更加美好。  相似文献   

9.
一、激发兴趣,开启亮点 新课标要求:要重在引导学生,开启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能起点拨、帮助作用。怎样才能让学生兴趣高涨地投入到新的学习中去,在很多时候就需要运用电教手段,如教学《看云识天气》,先利用多媒体展示有关云象,让学生在感受自然美的同时带着探知的渴望去学习课文,探究的过程就不会感到乏味了。  相似文献   

10.
王成 《奇闻怪事》2009,(10):28-29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经常对学生学习中的一些现象感到很困惑,最常见的一种如:教学中的某一类问题,从高一新学到高三几轮复习,无论老师费多少口舌去讲,设计多少相关的习题让学生去练,总有一部分学生在下一次遇到类似问题时仍然出错。下面以高中物理新教材新增内容《长度的测量》中游标卡尺的使用为例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高中美术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情趣的培养.美是一种体验,只要你用眼去看,用心去想,用手去体验,美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视线中,无处不在.因此,美术教育设计是全面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美术专业个性的陶冶,甚至对国民教育的发展,都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们要正确引导学生对自己和他人作品的正确评价,从而获得对美的体验和感受.  相似文献   

12.
余东武 《科技信息》2009,(8):260-260
新课改的目的就是改善学生的认知过程,让学生学得活,理解得深,并且从学习中学会学习,变苦学为乐学,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讲究教学的艺术性。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在感知兴趣的事物面前,才可以保持稳定、集中的精力去攻读、去设想、去探索获知事物的真实,语文教师如何把学生的目光吸引到语文学科,并产生浓厚的兴趣呢?我认为不妨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贾凡 《科技信息》2012,(15):228-228,210
音乐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当今音乐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传统的音乐学习方式总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一节准备的十分充分的音乐课,学生学起来情绪却不高:一段十分精彩生动的讲解,学生却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兴趣。学生常常表现不出教师所期待的那种学习效果。究其原因:教师没有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而是站在教师的角度.去理解学生.去设计音乐教学。怎样构建贴近学生的音乐学习方式呢?  相似文献   

14.
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既是反映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要让学生像一个小“数学家”一样自己去研究、去学习。因此,教师上课时要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学,大胆地让他们去想,去说,去做。  相似文献   

15.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活动是促进学生习作的一种方式。能不能给学生提供一些根植于生活土壤的新颖的活动,使学生产生一种全新的感受,用这些感受去生发神采各异的作文?  相似文献   

16.
用爱去点燃学生的心灵之火,用真诚去打动每位学生,是寄宿制学校班主任工作的基础。文章着重从设身处地、平等相待、变换角色三个方面阐述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学风好坏、学生面貌等方面,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各个班级的建设和管理。显然,我们每位班主任就是这个班级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的组织者、管理者和领导者,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者和服务者。班主任能否真正建设好班级,关键在于怎样去看待自己、看待学生和班级,用怎样的班级管理理念去建设自己的班集体。  相似文献   

18.
在变化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桂梅  陆广地 《科技信息》2008,(34):339-340
一题多解的教学能优化思维品质,推动探索创新,使知识融汇贯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教学中应该精讲多练,质疑辩论,师生共探。一题多变的教学有利亍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及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及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是中国数学成功的典型代表之一。可从一般化,变图,变式,变条件和题组教学入手。  相似文献   

19.
批评,在班主任工作中在所难免,俗话说:同样一句话,能使人笑起来,也能使人跳起来。这句话的意思很明显,说话要讲究艺术,否则,会产生截然相反的效果。同理,批评,也要讲究艺术。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总是,吓着一腔真情,带着一颗爱心,用道理去说服学生,用情感去打动学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无痕的批评中让学生明理、成长。  相似文献   

20.
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它与生活、社会非常密切。新世纪的课堂如何让学生去敞开胸襟,把化学拥入自己的怀抱,去想象,去体验。实现“从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笔者实践体会如下,与同仁共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