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现有的带有浓厚计划经济色彩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已不适应当今形势的需要。因此,有必要从扩大仲裁机构的受案范围、完善仲裁时效的相关法律规定、健全劳动争议仲裁程序这三个方面来完善我国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指出了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特点,即劳动争议仲裁是诉讼的法定先置程序;劳动争议仲裁申诉时效是60天;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不是终局结果;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由行政部门主导。其次从三方面点出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中存在的弊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法律地位不明确,组织机构建设不完善;"一裁两审"体制造成了国家行政资源的巨大浪费"一裁两审"造成劳动者维权成本的增加,不能体现方便当事人原则。然后,从法理的角度分析现行的"一裁两审"程序在实践中缺乏法理依据和可操作性,论证将现行劳动争议仲裁称之为"仲裁"没有法理上依据,论证劳动争议仲裁程序是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的仲裁程序相违背的,是一种游离于"三诉一仲"程序之外的另外一种程序。最后对完善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即将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纳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的调整范围,实行"或裁或审"的劳动争议处理程序。  相似文献   

3.
学界诟病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处理周期长,裁审衔接不到位,主张废除先裁后审重新确立新制度。本文从先裁后审的立法理念和理念法制化过程中的制度构造角度出发,阐述了理念的合理性和制度构造的缺陷性,主张维持现有"仲裁前置、一裁两审"制度,通过改善仲裁质量、提高仲裁权威以及重新定位法院功能、限制诉讼初始化来推动先裁后审制度的有效施行,即加强劳动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强化劳动仲裁员专业素质、保障当事人意思自治、健全劳动仲裁监督机制以及明确定位裁审关系、重构裁审衔接机制。  相似文献   

4.
赵峰 《科技信息》2008,(13):264-265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颁布是对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进行的大胆改革,有效地解决了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过程中存在的争议处理周期过长、申请仲裁时效过短和争议处理成本过高等问题。但是该法仍未彻底改变我国现行“一调一裁两审”的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由于我国劳动争议案件程序上设置的不完善,在某种程度上,反而使当事人无法利用法律来捍卫自己的权利。本文试图通过介绍我国劳动争议案件程序及缺陷,提出制度重构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结构和企业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国有、集体企业改革改制进程加快,私营、民营企业迅猛发展,外商投资企业不断增多,企业劳动关系复杂多变,这使我国新时期劳动争议呈现出新的特点。劳动者维权需要面对的是一裁两审的劳动争议法律处理机制,在此冗长的维权过程中有时劳动者自己就丧失了维权的动力,放弃了自己的合法权益。面对以上问题旧《劳动法》已难以满足现实的需要,同时,劳动争议成为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如何改进和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劳动争议是社会生活中最普遍的一类纠纷,为了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通过对目前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或裁或审,明确仲裁申诉期的中止、中断和延长,完善监督机制,部分案件举证责任倒置等一系列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7.
劳动争议是社会生活中最普遍的一类纠纷,为了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通过对目前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或裁或审,明确仲裁申诉期的中止、中断和延长,完善监督机制,部分案件举证责任倒置等一系列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8.
企业应通过订立合法完备的劳动合同、建立健全企业的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劳动合同等预防劳动纠纷的发生,当发生劳动争议时,应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程序使劳动争议得到圆满解决。  相似文献   

9.
郑泽 《科技资讯》2012,(11):241-241
在现代社会,一个和谐的高校用工环境不是没有纠纷和争议的"真空",而是有完善的机制解决争议和纠纷的用工环境。和谐的劳动关系应该为劳动者提供多种解决纠纷的方式,只要通过协商、调解、仲裁,劳动者的权利依法得到了保护,这种纠纷解决机制就是完善的。作为与《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相配套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以下简称新法)在高校社会化用工环境下,新法实施有助于更好更快地处理劳动争议,对复杂用工关系的梳理起到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利益争议是劳动争议的重要类别,是在集体谈判过程中发生的争议。利益争议处理方式的完善,对于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具有积极意义。借鉴国外的经验,有必要在我国构建不同于权利争议的非诉讼性的利益争议处理方式。利益争议的处理应以调停、调解为主,辅以仲裁、紧急调整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仲裁解决消费争议具有快捷、高效、便利、权威的优势,我国一些省市的消费者协会和仲裁委员会也对消费争议仲裁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但消费仲裁在我国也存在发展的障碍。要打通消费争议的仲裁途径,必须完善消费争议仲裁立法,扩充消费争议仲裁协议的达成方式,放宽对消费争议仲裁协议有效性的认定标准,制定专门的消费争议仲裁程序规则,充分发挥仲裁解决消费争议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陈广森 《科技信息》2010,(30):393-39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争议案件日趋增多,原有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弊端日益暴露,改革已势在必行。本文着重讨论在我国设置劳动法院这一改革方式,笔者在参考德国劳动法院设置的基础上,就中国现阶段设置劳动法院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以我国目前的资源,无论在立法基础、机构设置还是审判方式上都不足以支撑劳动法院设置的结论。为解决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急需改革和解决短期内无法设立劳动法院的矛盾,笔者提出分两步完成劳动法院设置的对策和措施,即在过渡时期内对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实行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裁决的单轨制方案,同时加强有关立法和机构设置等方面的准备工作,使劳动法院最终在我国得以设立。  相似文献   

13.
刘彩琼 《南昌高专学报》2011,26(3):13-15,18
近些年来,我国的劳动争议案件逐年递升且处理难度日趋加剧、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不尽完善难以适应现实需要,劳动争议案件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不利于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也给社会的和谐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本文在认识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主要特点的基础上,从对我国现行体制存在缺陷的分析入手,提出适合我国国情和现实情况的劳动争议处理新体制——双轨制模式,并提议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使新体制的作用得以发挥。  相似文献   

14.
温州私营企业劳动争议呈现案件数量及涉案人数持续增长、集体劳动争议较多、争议原因相对集中、申诉主体以劳动者为主、争议解决主要通过仲裁调解、双方部分胜诉率最高等特征,其原因涉及企业主的趋利动机、劳动者的弱势地位、法制建设不完善、监管力量不足等方面的因素。因此,需通过加强劳动立法、政府监管、用人制度建设等方面工作,减少私营企业劳动争议的发生,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劳资关系日趋复杂化,劳动争议案件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涉案范围广,涉案金额大,案因越来越复杂。这给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带来了挑战,也使得现行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弊端日益显现。一些劳动争议案件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就会受到损害,因此,有必要评析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存在的缺失,并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指由劳动争议处理的各种机构和方式在劳动争议处理过程的各自地位和相互关系所构成的有机整体。现行法律规定的劳动争议处理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不能满足及时、公正、有效解决劳动争议的需要。本文从以下角度对完善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方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正>消费争议仲裁是指消费者和经营者根据达成的仲裁协议,将消费纠纷提交消费争议仲裁机构仲裁的制度。消费争议仲裁具有自愿性、自主性、权威性、专业性等特点。我国消费者争议仲裁现状我国消费争议仲裁制度主要体现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以下简称我国仲裁法)。自1998年起,我国的一些省市,如辽宁鞍山和本溪、河北石家庄、浙江杭州和湖州等地,先后成立了消费争议仲裁机构,探索通过仲裁解决小额消费争议的工作。《浙江省实施消费者权益保  相似文献   

18.
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直接影响经济实体的发展大计,并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劳动争议的数量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内容日益复杂,矛盾越显尖锐化。文章指出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劳动争议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具体设想:通过改良现行的调解、仲裁、诉讼程序.积极做好各项程序之间的衔接工作,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和劳动者对纠纷解决的需求,达到劳动争议解决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的统一,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19.
我国目前已有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但其存在的缺陷以及其他方面的因素,导致发生劳动争议时,“弱小”的劳动大众的权益还是得不到很好的保障。与其事后经过复杂的程序解决争议,还不如采取有效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试图在分析现有劳动争议的基础上,阐述劳动争议预防的重要性与意义,以及笔者以为能够采取的可行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如何完善人事争议仲裁制度,和谐人事聘用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