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山西省是我国的能源大省,有国家级贫困县35个、省级贫困县17个,约占全省总县数的50%,其中80%的县煤炭资源丰富.在这些煤炭资源丰富的县中,农民的收入与县域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并不大,出现了"县富民贫"的现象.本文以宁武县和武乡县两个国家级贫困县为研究对象,运用多维贫困理论分析了两县十年来贫困的原因,提出了两县的脱贫对策,以期为山西省贫困县脱贫致富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六盘水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交通可达性和区位优势度模型,借助ArcGIS 10.1软件,选取1990年、2000年、2010年、2016年4个截面,分析六盘水市90个城镇节点公路交通网络可达性、区位优势度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①公路交通网络发展历经了规划准备阶段—初步建设阶段—快速发展阶段—路网高等化发展阶段4个阶段,公...  相似文献   

3.
【目的】交通区位条件是反映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状态与潜力的重要指标,分析它的时空格局演化对理解区域的经济地理过程具有重要指示意义。【方法】以重庆市为例,选取1997年、2005年和2015年共3个时间断面,基于GIS进行区域交通优势度建模,揭示重庆市1997—2015年交通优势度时空格局演化的基本特征。【结果】1)数量角度。交通优势度均取得了同向增长,但区域差距依然较大。都市区、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的交通优势度渐次降低,路网密度对交通优势度高起点区域贡献较大,交通干线影响度对低起点区域的贡献较大。2)时空格局角度。交通优势度呈现出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和一定的空间异质性。1997—2015年,重庆市交通优势度差距明显减小,但总体格局一直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全市高低分类集聚格局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3)规律角度。城市区位(欧氏距离)对交通优势度演化有着较为明显的约束关系,且有线性增强趋势。【结论】经1997—2015年快速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庆市交通优势度平均水平均同向提高,都市区和"一小时圈"的提高水平相对较快,万州和黔江交通副中心的格局初显,但全市交通优势度整体格局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  相似文献   

4.
运用多维贫困测度法及Yaahp10.5软件对毕节市县域尺度贫困度进行测度,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并提出反贫困路径。结果表明:1)2005~2013年,研究区贫困度总体呈下降趋势,贫困度最高值与最低值差值由0.66减小至0.44,贫富差距明显缩小。2)重度贫困县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部,研究时期内,重度贫困县由5个减少至2个。3)经济维度指标对区域贫困度差异影响最大,环境和社会维度影响相对较低。发展山区特色产业以促进农民增收,加大石漠化治理强度以改善环境,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协调经济、环境、社会的关系,是喀斯特山区主要反贫困路径。  相似文献   

5.
以福建省67个县域为基本研究单元,基于Arc GIS 9.3软件的IDW空间插值技术和熵权法,分析福建省交通优势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对其耦合度、协调度、相对发展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福建省交通和经济发展受到地形的影响比较大,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南部整体优于北部、市辖区优于周边单元;福州市和厦门市是福建省发展的两大核心区,北部和西部边缘地区发展相对滞后;交通与经济在总体上能够相互耦合,多数单元交通适当超前经济,但协调度仅处于中等水平;因此,有必要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的均衡布局,同时提升市辖区和核心区的辐射带动能力,进而实现交通与经济的协调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6.
1990年以来福建省经济空间结构演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培阳  闫岩 《河南科学》2008,26(4):482-485
研究区域经济差异是制定区域发展政策的重要依据,而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区域经济差异在空间的重要反映.以人均GDP作为测度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特征的变量指标,从区域经济空间集聚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时空格局和经济增长空间格局3个方面来分析福建省经济空间结构演化趋势,得出其经济空间集聚十分明显,且总体呈逐步扩大趋势;其经济发展空间结构已形成"核心-边缘"空间模式;最后通过对县域单元增长类型的划分简要分析了福建省经济增长空间格局的演化.  相似文献   

7.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被划为"十二五"规划期间的重要内容,而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是中部地区罗霄山连片特困地区的典型贫困县之一,贫困状况严峻。通过对炎陵县进行实地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在炎陵县扶贫规划中应以包容性增长理念为指导,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扶贫开发观念和方式、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利用政策优势整合公共资源,加快实现县域经济的包容性增长,推进中部地区罗霄山片区扶贫攻坚进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陕北为例,探求区域公路交通运输发展的动态变化。方法基于陕北及相关区域面板数据,以地理区域系统为视角,分析了2001—2010年陕北公路交通运输发展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陕北公路交通近10年发展迅速,陕北公路交通运输超过陕西和关中的发展水平,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逐渐增大,尤其榆林公路交通运输对其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贡献增幅最为迅速,但榆林累积贡献最小。结论落后和转型区域的公路交通短时间内无法得到有效的发展,但较长时间的发展契机能够使其达到质的飞跃;对于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有利交通政策是条件,区域自身经济增长点是关键,单靠有利的交通政策作用,没有区域自身经济的增长作用,无法使公路交通运输得到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9.
实现以科技为先导的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支柱一群的形成与发展,是贫困县摆脱贫困走向小康的有效途径。本文根据不同类型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提出构建山西省贫困县四大2支柱产业群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交通是人与物质流动的重要基础,深刻影响着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水平。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为例,借助耦合、协调模型对其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表明:①江苏省公路交通与经济的耦合度整体较高,局部存在波动现象,在空间上呈现显著的"南高北低"的分布格局;高度耦合城市集中分布在苏南地区,较低和低耦合城市集中分布在苏北地区,在空间上呈现出"组团式"分布特征。②江苏省公路交通与经济的协调度整体水平较低,内部差异性显著,但近十年间呈现稳步提升的态势,区域整体状况趋于良性发展。以长江为界线,江苏南部区域的协调度明显高于北部区域。③江苏省13个地级市公路交通与经济相对发展状况差异较大,总体以交通发展超前型和同步发展型为主。本研究为完善江苏省公路交通网及推动长三角区域可持续发展、加速一体化进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根据《省级主体功能区域划分技术规程》中关于交通优势度的计算流程和技术方法,以交通网络密度、交通干线影响度和区位优势度为指标,通过ArcGIS和SPSS等,以宁夏198个城镇为研究对象,对交通优势度进行测算,得到宁夏镇域交通优势度的分布特征,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宁夏镇域交通优势度的地域空间分布不均,空间差异明显,具有北高南低的区域分异特点.交通优势度比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北部的石嘴山市和银川市及其附近县区,中部的吴忠市和中卫市交通优势度次之,南部的固原市交通优势度比较差.加强交通优势度低值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高值区的立体化交通网络,加强各县域与周边省辖市的经济联系,从而提高交通优势度,将为宁夏区域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12.
《河南科学》2017,(6):1000-1004
选取影响公路交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运用灰色关联方法计算出河南省2007—2015年公路交通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的灰色关联度和耦合度演化趋势,揭示出河南省近年来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的总体及阶段性特征.研究表明,河南省公路交通与经济总体上相互耦合比较紧密,但各阶段又有一定程度的波动,且公路交通存在利用率不高的现象,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河南省应该充分挖掘其公路交通的内在潜力.  相似文献   

13.
通过加权山地交通可达性,优化了拉萨市旅游资源优势度模型,将2009、2014、2019年旅游资源优势度数据分别与当年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演变情况进行了耦合分析,以探索旅游发展的空间格局优化方式。结果表明:山地交通可达性影响着游客的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交通节点和干线周边的乡镇旅游优势度明显提升;2009~2019年拉萨市旅游资源优势度变化幅度较小,但县域经济发展差距拉大,形成“强周边弱核心式”经济发展格局;2009~2019年拉萨市旅游资源优势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呈负向相关,旅游资源优势乡镇过度依赖外部经济,本地产业发展受到制约陷入“资源诅咒”,旅游资源弱势城镇在离开投资驱动后沦为人口、资源流出区,形成“贫困陷阱”。  相似文献   

14.
通过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县域交通优势度与综合经济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RAGA-PPC模型测度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1995~2015年县域交通优势度和综合经济实力,分析了交通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耦合协调发展关系的动态变化特征及规律,并探讨了不同耦合协调发展类型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交通优势度差异显著,地级市区明显优于县域单元,主要铁路过境地区交通优势较突出,其整体态势由南昌市区和九江市区构建的双核结构模式,向以南昌市区为"主核"的单核结构模式演变;(2)综合经济实力差异明显,地级市区综合经济实力突出,东北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3)县域交通优势度与综合经济实力为交互耦合关系,耦合协调发展度呈现螺旋上升不断增强的趋势,保持持续优化状态;(4)1995~2015年鄱阳湖地区交通优势度与综合经济实力耦合协调发展类型由分布于拮抗、磨合和协调3个不同阶段的8类减为2类,交通因素依然是制约鄱阳湖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选择固定资产投资、基础设施完备程度、沿海区位优势、对外开放度和人力资本作为地区差距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1995-2010年的面板数据考查了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地区经济差距主要来自于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其次是对外开放度对经济的贡献;固定资产投资、公路运输效率对中西部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正影响,是中西部地区缩小与东部地区差距的主要着力点;教育水平对经济增长没有体现出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福建省11个“淘宝村集聚县”为案例,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构建理论模型。研究发现:福建省淘宝村的发展路径主要有“交通物流+人才服务型”“人才服务+网络通信+政府规划主导型”“人才服务+园区配套+网络通信+交通物流型”3种构型;引进培育电商人才、人才服务和交通物流等是县域农村电商发展路径的共同影响因素,其中,引进培育电商人才是推动福建省淘宝村形成与发展的核心因素。建议福建省通过提高电商人才政策效能、发展相关产业集群优势、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进一步推动农村淘宝村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云南省11个边境县(市)为研究对象,通过重组交通优势度评价体系和引入旅游生态位测评体系构建交通—旅游的协调度分析模型.并对2000-2004、2005-2009与2010-2014年三个时间断面的交通与旅游面板数据进行分析,以解析两个系统之间的演变机理与协调度演变态势.研究表明:2000-2014年间,云南边境交通与旅游空间结构的耦合协调度普遍经历了由低度协调与初级协调到良好协调或优质协调的演变过程;从边境各县(市)交通与旅游的协调性来看,旅游对协调度的能动作用显著于交通要素;同一旅游区内,高协调度的边境县(市)往往会对其他边境县(市)产生旅游屏蔽效应;边境交通与旅游空间结构的互动关系主要含涉三种基本类型.  相似文献   

18.
以辽宁省14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根据高速交通优势度评价模型,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15年辽宁省高速交通优势度、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对比分析了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辽宁省高速交通优势度在空间上形成以沈阳为核心,向外围逐渐减弱的"中心-外围"分布格局,中部城市交通优势度相对较好,东部地区交通优势度总体上高于西部地区。2)辽宁省旅游经济形成了沈阳、大连两大核心区域,沿海地区旅游发展水平较高,北部、西部边际城市发展水平相对滞后。3)辽宁省交通优势度与旅游经济整体上协调度一般。以沈阳为主中心地区协调性高,西部、北部边缘城市发展协调性低。  相似文献   

19.
基于江西省罗霄山片区15个国家贫困县(市)农村地区调研数据,利用A-F多维贫困测量方法,从经济收入、教育水平、生活水平、健康水平和交通等5个维度,对江西省罗霄山片区多维贫困进行测度。结果表明:江西省罗霄山片区有82.13%农村家庭至少存在3个指标的贫困,其中教育年限、交通工具、家庭健康和人均收入等4个指标对江西省罗霄山片区农村多维贫困指数的贡献率相对较大,而且该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多维贫困现象。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关建议,为江西省罗霄山片区今后精准扶贫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也为政府今后制定该地区反贫困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贫困县经济发展与物流POI(Point of interest)空间耦合性关系研究对优化贫困县物流设施布局、平衡地区经济发展要素、助推“减贫摘帽”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中央苏区的4个国家级贫困县为研究对象,利用NPP-VIIRS夜间灯光和POI数据,从时空演化差异、空间自相关及相关因素分析等角度分析了研究区经济发展与物流POI空间分布的耦合协调机制.结果表明:研究区夜间灯光与物流POI数据的空间分布总体趋势相一致,耦合协调由“零散型”逐渐发展为“U型带状”分布特征; 研究区2018年经济与物流发展空间耦合协调度较2016年整体提高0.296,局部地区动态演变差异明显; 中央苏区耦合协调呈现“盆地塌陷式”发展特征,4个国家级贫困县处于盆地中心地带; 空间耦合协调发展水平与交通路网、地形地貌、人口分布等多方面因素联系紧密,“脱贫攻坚”需要全方位考虑地区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