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君玲 《河南科技》2013,(13):252-253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要保持其快速健康发展,必须把握好三种关系:一是县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县域经济发展实情之间指导共融的关系;二是县域经济发展特色与县域经济发展创新之间相互补充的关系;三是城镇化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认为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发展紧密关联,要以城镇化为依托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陆川县城镇体系发展规划及其用地需求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川县位于广西东南端,1994年人口城镇化水平是19%正步入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新时期,城镇体系建设面临新的发展机遇,预测至2010年,全县城镇人口将达29.8万人,城镇用地规模将达到2952公顷。在城镇发展模式上,陆川应以沿线集中式为主,迅速形成作用大,辐射强的核心城镇带,并带动一个结构有序,布局合理,功能齐合的县域城镇体走向成型。  相似文献   

3.
以《哈尔滨市统计年鉴2010》为基础,使用人均GDP和城镇化水平两个指标,对哈尔滨市及所辖8区3市7县的人口城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研究。使用ArcGIS软件对其格局聚类分析,寻找哈尔滨市各县域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差距的原因,提出相应协调发展的对策,为哈尔滨市的县域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前的相关文献,基本上都是单一的海南省城镇(或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研究,鲜见关于研究海南居民消费水平的文献.文章根据海南省2003-2012年居民消费水平的相关数据,从统筹的角度对城乡居民消费水平进行实证分析与评价.研究发现,除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与当地的经济水平发达程度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外,教育消费在居民消费中占越来越大的比重;同时,人口增长率、城市化率和城乡收入差距等因素对市县整体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从而为今后市县城镇化建设规划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5.
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研究2010—2015年间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及空间集聚效应;运用偏微分方法,实证检验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并呈现出明显的空间聚集效应,财政收入、产业结构和城镇化水平存在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财政支出、人口密度与人力资本存在显著的负向溢出效应,而农业发展水平、物质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投入溢出效应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尺.以甘肃省69个县(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法综合测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并对其地域空间特征以及发展类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整体水平落后,河西地区和陇东地区发展水平最高,部分中部地区次之,甘南临夏地区和部分陇南地区最低;同一发展水平等级的县域具有明显的空间关联性,不同等级空间分布相对聚散有序.由此,可以将其划分为高值区域、较高值区域、较低值区域和低值区域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7.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最有潜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县域经济的发展决定着我国绝大多数人的就业和收入状况。贺州作为欠发达地区,发展县域经济,对于提高本地的各项社会经济指标,促进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产业与职能结构的不断优化与调整,城镇化发展也更加注重对动力机制的开发和产业结构的推进。在现阶段全球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城镇文化、生活方式以及产业机构等都在向农村逐渐扩散。本文结合了当下我国城镇化的布局和形态,综合概括了当前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并通过开展针对性的评述与总结,对城镇化的动力机制与水平发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广西钦州市拥有60个镇2个乡及4个街道办事处,其中建制镇(非县城镇)57个,城镇水平较高,但市城城镇体系存在着城镇规模结构,职能分工不明确、城镇个性不明显、城镇规模偏小、城镇基础设施不健全等问题;钦州市城城镇化发展应强化各级中心城镇的规模,凸现城镇的个性,推动区域整体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形成城镇网络,走城镇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正>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研究探讨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对推进城镇化进程,探索切实可行的城镇化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研究探讨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对推进城镇化进程,探索切实可行的城镇化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胡新华 《河南科技》2013,(16):130+142
在宏观调控对建设用地规模控制日益严厉,城镇化发展吸引了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因而实际上减轻了农村居民点用地需求情况下,应该建立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的联动机制,将城镇用地规模增加建立在农村村庄用地减少基础上,这样既迎合了城镇化发展对城镇土地规模增加的需求,也符合了宏观调控对建设用地尤其是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贾强法 《河南科技》2013,(15):228+246
河南城镇化发展面临经济发展水平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大,城镇布局不平衡,城市生态脆弱等问题。河南的资源环境条件和发展现状决定了传统的城镇化道路不可持续,必须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是生态文明贯穿全过程的城镇化,河南的城镇化建设要坚持节地节能、生态环保,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和谐宜居的新型城镇。  相似文献   

14.
农村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之一,而要实现农村城镇化则需要采取必要的对策措施.主要包括:更新观念,增强正确的城镇化意识;结合实际,搞好城镇建设规划和设计;勇于改革,制定城镇化发展的配套政策;因地制宜,提高产业化水平和规模效益;加强领导,有步骤地推进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区域经济的综合研究能够全而反映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和民生的根本问题,是政府制定区域发展战略和各项政策的基础.我国的县域经济是一个相对独市的经济单元,研究县域经济,不仅可以深入分析当地的实际问题,而凡对于把握省域经济的空间差异性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城乡之间的不平衡发展及农村劳动力就业不充分等问题也日益突出起来.党的十六大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作为中国的第一人口大省,现阶段如何进一步搞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已经成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这对于实现中原崛起,促进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于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来说,土地无疑是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农村的土地制度是与农业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现为农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观,为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极大的帮助。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情况的变迁,我国的农村人口已经开始向城镇大量转移,如何在这样的现状下兼顾土地承包关系的存在与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的健全,对于我国农村土地资源的配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城乡关系已进入"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新阶段,如何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成为区域发展的核心任务。县域作为联系中心城市与农村区域的重要节点,其城乡一体化建设对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将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9.
韩燕 《河南科技》2011,(12):22-23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城乡关系已进入"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新阶段,如何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成为区域发展的核心任务。县域作为联系中心城市与农村区域的重要节点,其城乡一体化建设对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将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城乡之间的不平衡发展及农村劳动力就业不充分等问题也日益突出起来。党的十六大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作为中国的第一人口大省,现阶段如何进一步搞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已经成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这对于实现中原崛起,促进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