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伊斯兰教传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已经1000余年,在与当地黑人语言、宗教以及风俗习惯的不断沟通与交流当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非洲伊斯兰”。非洲伊斯兰与产生于阿拉伯半岛并流行于西亚北非地区的“阿拉伯伊斯兰”不同,它既保留了阿拉伯伊斯兰的基本特征,又融合了黑人文化的某些特质,具有鲜明的包容性和适应性。可是自从上世纪70  相似文献   

2.
伊斯兰教律与穆斯林民族教育之契合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斯兰教对穆斯林民族有着不容置疑的影响。研究穆斯林民族教育离不开对伊斯兰教的认识和理解。伊斯兰教不但十分重视教育,而且有着全面的教育观。发展穆斯林民族教育与伊斯兰教律的要求是相一致的,但要注意民族性、宗教性与现代性的有机结合。同时,穆斯林民族教育也必须适应社会历史发展的潮流,要将穆斯林民族教育建立在穆斯林民族经济、社会、文化、宗教全面发展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3.
刘晖 《世界知识》2013,(5):62-64
在中东产生了对人类影响至今的三大“天启”宗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其中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是影响广泛的世界性宗教。这三大宗教在全球各地拥有数十亿的信徒,每年有大批信徒和游客前往这些宗教的发源地朝圣和参观,使这些地方成为世界上宗教旅游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区。  相似文献   

4.
现代沙特王国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实施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长期以来“古兰经”、“圣训”及伊斯兰教的教义为教育的主要内容。随着现代化的冲击,伊斯兰教育如何在新时代下求得生存和发展,是伊斯兰教育所要探索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王剑  王更芳 《科技资讯》2014,(31):207-207
加强祖国各民族共同团结,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中之重。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尤其要重视加强回汉融合,尊重回族文化。笔者足于民族团结,致力于"清真寺建筑文化功能"研究,目的在于让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学习的区外汉族学生更多地了解伊斯兰文化,了解回族习俗。该文清真寺作为伊斯兰教最核心的一个建筑体和标志物是穆斯林举行礼拜(祈祷)宗教功课、宗教教育、宗教活动、重大节日庆典等中心场所。一般而言,凡是有穆斯林生活的聚居社区都建有清真寺,只是规模大小与建筑艺术风格。因时因地而异罢了。因此,清真寺成为伊斯兰教存在于某个社会的核心标准。  相似文献   

6.
在世界三大宗教中,伊斯兰教最为年轻,但它走向世界的历程却最短,这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伊斯兰教的教义,该教义简单明了,重视两世生活,具有理性主义和平等精神,并冲破了民族的局限,把伊斯兰教所信奉的安拉看作是“全世界的主”。这种关注全人类的教义使其具备了冲 出半岛,走向世界的活力。  相似文献   

7.
严峻而保守的伊斯兰教卫道者沙特阿拉伯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麦加和安葬地麦地那是伊斯兰教的圣地。沙特王室以“伊斯兰的曙光”、“圣地的保护人”自居,要全世界几亿穆斯林把沙特当做“精神上的祖国”。沙特家族创业伊始,就接受伊斯兰教中瓦哈比教派的教义、作为统一王国的精神力量。瓦哈比派是伊斯兰教逊尼派的“纯正派”或“清教派”,主张恢复伊斯兰教初期的本来精神,反对“脱离《古兰经》的宗教生活”,教规严格。瓦哈比派教义渗透到沙特社会的各个方面。外报称,目前沙特阿拉伯已演变成为两个氏  相似文献   

8.
“三股势力”在中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宗教复兴到宗教极端势力中亚伊斯兰教极端势力,与民族分裂势力和国际恐怖主义势力相结合,已威胁到该地区的安全和稳定。苏联解体后的九年间,中亚伊斯兰教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1991年~1996年为伊斯兰教全面复兴阶段。从1997年起,伴随着伊斯兰教复兴,特别是塔利班在阿富汗得势,宗教极端势力开始凸显,并向世俗国家政权发起挑战。同时,出现了伊斯兰极端势力与民族分裂势力和国际恐怖势力相结合的趋势。这几年,  相似文献   

9.
伊斯兰教于公元七世纪由穆罕默德创立于阿拉伯.现有教徒五亿八千七百余万,主要分布在北非、南亚、西南亚、东南亚等地.就其创始年代而论,属第三世界性宗教;就其特色和影响而论,则是最具现实导向力量的入世性宗教.与佛教、基督教相比较,倡导宗教信仰与人生社会并重,以修为见之于作为的积极入世精神,是伊斯兰教最显著和最重要的特征.它反对人们弃绝现实生活去出家修行,反对通过  相似文献   

10.
伊斯兰教自公元七世纪在阿拉伯半岛产生,到今天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对世界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现在伊斯兰教在世界上有8亿多信徒,是仅次于基督教的世界第二大宗教。仅管当前伊斯兰教派之间的斗争,政治上的分歧,领土争端以及军事冲突,不断发生。但伊斯兰教并没有因此衰落,反而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显示出巨大的力量,出现了所谓“伊斯兰复兴运动”。伊斯兰教的影响不仅在西亚、北非和南亚有所加强,而且在东南亚、南部非洲以及欧美等地都有了很大增长。伊斯兰教徒还在不断增加,在亚洲和非洲的许多国家中,一些佛教徒、基督教徒,甚至一些上层人物,都改宗  相似文献   

11.
回族、撒拉族近现代新式教育及其经验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新式教育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经堂教育在传承伊斯兰文化、培养宗教人才、维系穆斯林社会方面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是,经堂教育毕竟是在明清统治者“汉化”、“儒化”政策的压力下,是在社会经济比较落后的情况下,由穆斯林群众自发地办起来的一种民间教育形式,也是挽救伊斯兰文化的一种应急措施。因而,它自诞生之日起就带有一些先天性的不足。比如它为了抵制统治者的民族同化政策,只是本能地消极地关注对人的宗教信仰和伦理道德方面的灌输,而根本忽略或  相似文献   

12.
在青白尼罗河会聚的那一片流域,是一个名叫“苏丹”的体形庞大的国家。历史上活跃于这片土地的古代文明现已难寻踪影,但从古罗马时代起,传入的基督教文明与阿拉伯帝国兴起后传入的伊斯兰教文明及由此而分野的两股力量一直在这片2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各守南北,并形成了一条存在于一国之内的宗教区分线。  相似文献   

13.
1979年伊斯兰革命胜利后,伊朗创立了举世无双的伊斯兰政治体制,即“宗教民主制”。今年5月底6月初,适值伊朗总统选举之际,本人应邀赴伊朗访问,亲身体验了为世人惊异的这一民主制度。霍梅尼的继承和创新“宗教民主制”是伊朗的独创,其理论和实践创始人是已故的伊朗革命领袖霍梅尼。所谓“宗教民主制”,简而言之就是建立在伊斯兰基础之上的民主制度。霍梅尼有关伊斯兰政府等一系列政治思想是“宗教民主制”的理论基础。有伊朗学者认为,宗教民主还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在伊斯兰革命后,霍梅尼对早期的伊斯兰民主思想和实践进行了继承和创新,并注入…  相似文献   

14.
伊斯兰教三大禁忌成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伊斯兰教禁肖像、禁酒、禁出家修行这三大禁忌的原因。认为:禁肖像的原因主要有二,其一是伊斯兰教与多神教偶像崇拜者斗争的需要,其二是由安拉无形无象这一属性所决定。禁酒的原因亦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饮酒后易惹是生非、酿出祸乱,不利于社会的和平稳定,二是饮酒误事,妨碍穆斯林正常履行念功和拜功等宗教义务。禁出家修行的根源在于,一是出家制与伊斯兰教积极进取的宗旨相矛盾,二是出家制与穆斯林所承担的历史使命相背驰,三是体现伊斯兰教“正教”地位的需要,四是阿拉伯半岛不具备出家修行的社会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15.
白族的原始宗教“朵兮薄”教,至今还流传在大理白族地区,它以鬼和本主为崇拜对象,是在古代白族先民“万物有灵”观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教现象,并作为人们祈求风调雨顺、幸福安康的一种信仰而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16.
近代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不久就发现了生活在那里的一个"独特的"穆斯林群体,并对其投入了极大的关注和兴趣,开始了解、研究这一群体及其信仰——中国伊斯兰教。他们考证了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整理了中国伊斯兰教文献,在与阿訇和毛拉的接触中也形成了他们对这些中国伊斯兰教宗教职业者的认识。这些共同构建了西方传教士对近代中国伊斯兰教的初步认知。尽管西方传教士了解和研究中国伊斯兰教的直接目的是出于传教,但他们的研究开启了近代西人研究中国伊斯兰教和回族穆斯林的先河。  相似文献   

17.
锡克教是流行于南亚次大陆旁遮普等地的宗教。“锡克”是印地语Sikh的音译,意为“信徒”。该教的创始人是那纳克(1469—1538)。十六世纪初,他把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某些因素结合在一起,创立了锡克教。锡克教以《圣典》为主要经典,最初由第五代祖师阿尔朱(1563—1606)编写,  相似文献   

18.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自唐朝时期始传入中国之后,经两宋时期的发展,到元朝时期不但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教,而且是10个少数民族共同信仰的宗教.伊斯兰教对中华民族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北京是中国伊斯兰教的中心,是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的所在地.  相似文献   

19.
世界各民族历史上有过众多的宗教,而产生了较大的世界性影响的宗教不过三种,即目前人们公认的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这三种世界性宗教,在人类的思想发展、哲学、伦理等方面部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这是不言而喻的,人们从中也看到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即  相似文献   

20.
<正>东南亚是宗教的"万花筒"。之所以这样讲,首先是世界上主要的宗教在东南亚都有分布,并且存在着独特的上座部佛教文化圈和在全球有很大影响力的伊斯兰教文化圈。东南亚既拥有世界上总量最多的佛教信徒,也拥有伊斯兰教信众最多的国家印度尼西亚。其次是本土宗教很发达,万物有灵等传统宗教无处不在,并且和外来宗教相融合,越南的高台教、和好教也有自己鲜明的特色。第三是东南亚的每个国家都是多元宗教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