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高寒草甸演替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高原草甸类为主的天然草地演替现状的调查分析,发现我省高寒草甸草地严重退化,演替呈逆向演替。其成因主要是日益不良的自然因素和人为的过度扰动,尤其鼠虫害、过度放牧和不合理的挖掘,对高寒草甸逆向演替作用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西北部甘孜、阿坝两藏族自治洲和凉山彝族自治洲的木里藏族自治县等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通称川西北草地,是四川发展草地畜牧业的重要基地。川西北草地畜牧资源十分丰富。有可利用草地1.6亿亩,占全省可利用草地、草山总面积2.4亿亩的66.7%,是全省耕地面积的1.6倍。有适应高寒生境条件、耐寒耐粗放的牦牛、藏系绵羊、藏马、藏山羊等优良地方畜种;有悠久的畜牧业生产史。饲草通过牲畜  相似文献   

3.
同寒草甸生态系统中轮牧实验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寒草甸放牧生态统的分室模型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轮牧实验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轮牧并不一定能节约牧草,它可以在有限的草甸上控制绵羊生长速度或牧草消耗速度;使绵羊顺利地渡过冬春季。2)绵羊体重达到最大值的时间与放牧强度成反比。  相似文献   

4.
采用高寒草甸放牧生态统的分室模型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轮牧实验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轮牧并不一定能节约牧草。它可以在有限的草甸上控制绵羊生长速度或牧草消耗速度;使绵羊顺利地渡过冬春季,2)绵羊体重达到最大值的时间与放牧强度成反比。  相似文献   

5.
昭觉县地处高寒山区,是彝族聚居地,属于半农半牧区,绵羊是昭觉县发展农村经济的一大优势。绵羊杂交改良已有近30年的历史,但进展缓慢。自1986年以来,昭觉县为加快“半细毛羊生产基地”建设和确保国  相似文献   

6.
热物理性质的差异是不同地面类型能量交换差异的物质基础。通过对青藏高原北麓河地区工程地面(沥青路面、砂砾路面)和自然地面(天然地表、高寒草原、高寒草甸)气象参数的观测与计算,分析地表温度、反照率、粗糙度和总体输送系数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夏秋季节沥青路面昼夜温度均高于其他地面类型,春冬季节沥青路面夜间温度高于其他地面类型;砂砾路面、高寒草原、高寒草甸白天表面温度差异约为2℃~5℃,夜间差异为1℃~3℃;天然地表的反照率大于沥青路面,反照率受太阳高度角和降水影响,随太阳高度角增加呈指数递减,在降雨时地面反照率有增有减,降雪增加地面反照率,降水后介质湿度增加,反照率减小;5种地面类型的粗糙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砂砾路面、天然地表、沥青路面、高寒草甸、高寒草原;粗糙度的大小间接反映地面的能量输送能力,冬季天然地表输送系数大于其他地面类型,在其他季节,天然地表和沥青路面的动量输送系数较大,其次为高寒草原、高寒草甸、砂砾路面。  相似文献   

7.
呼伦贝尔草原荒漠化的成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琰 《科技信息》2007,(34):325-325,279
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中国目前最好的一片草原,天然草场总面积1.25亿亩,素有"北国碧玉"、"牧草王国"之称,不但是我国最重要优质的天然牧场和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同时与大兴安岭森林共同构筑了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呼伦贝尔草原尽管植被保护相对完好,但生态状况十分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很难治理。近年来,由于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影响,该草原中的砂质草场已大面积发生荒漠化。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并结合遥感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本文在分析了呼伦贝尔草原荒漠化现状和发展态势的基础上,着重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探讨了该区沙漠化的成因。认为沙漠化的发展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合理的人为活动是导致草原荒漠化的直接原因。最后,对荒漠化的防治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寒草甸放牧生态系统的分室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研究根据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草-畜能量流动态,采用Shiyomi的分室模型方法,建立高寒草甸放牧生态系统的分室模型。做为定量分析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放牧管理和进行最优控制研究的基础。系统模型由8个分室组成:地上生活部分、地下活根、地下死根、地上枯枝落叶Ⅰ(易分解部分)、地上枯枝叶Ⅱ(不易分解部分)、绵羊采食量、绵羊活重、粪便。8个分室之间的能量流用8个联立的常微分方程描述。  相似文献   

9.
正确掌握本地绵羊的发情规律,是人工授精适时输精的重要前提。十多年来,我们积累了上万只不同年龄,不同品种类群的绵羊人工授精资料,现整理于后,供参考。在高寒的川西北牧区,绵羊发情旺季一般多集中在夏秋二季,而进行人工授精的7  相似文献   

10.
正确掌握本地绵羊的发情规律,是人工授精适时输精的重要前提,十多年来,我们积累了上万只不同年龄,不同品种类群的绵羊人工授精资料,现整理予后,供大家参考。在高寒的川西北牧区,绵羊发情旺季一般多集中在夏秋,在进行人工授精的7——8月内,母羊发情率可达79.8——90.87%间,在自然状态下,终年放有种公羊的藏系母羊群,一年四季都有零星发情配种的母羊,据我们1978年对三个藏系羊群1456只母羊的全年配种观察记载。(见表一)  相似文献   

11.
三峡库区不同生境蝴蝶花的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生境中蝴蝶花(Iris japonica Thunb.)土壤根与根茎的适应性及其在三峡库区的下木层生态恢复建设中的作用,对重庆市缙云山自然保护区内毛竹林与林缘旷地两类生境中蝴蝶花自然种群在群落草本层中的优势度与根茎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毛竹林与林缘旷地两类生境中,蝴蝶花都为草本层优势种,其重要值远高于其它草本,其生态位宽度都很大,蝴蝶花根与根茎总长度、表面积、体积及总生物量都显著高于其它草本总根系(p<0 05).2)蝴蝶花植株粗根茎的长度,细根茎与根的长度、表面积与体积,都表现为竹林生境显著高于林缘旷地生境(p<0.01);竹林生境蝴蝶花的粗根茎、细根茎和根的生物量,及生物量细根茎和根的分配,均显著高于林缘旷地环境(p<0.001).研究表明,蝴蝶花在旷地及稀疏林下的草本层都占优势,其克隆繁殖旺盛,根系扩展与产量均高于其它草本,利于改良土壤状况;将其应用于三峡库区植被恢复草本层构建及石灰岩与溶岩地区的土壤改良,则具有一定的试验价值.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高寒草地不同生境下植物生态位适宜度与生产力(地上生物量)及物种多样性(Shannon多样性指数)关系的研究表明:适宜度与生产力和多样性之间的总体关系均呈正的线性关系,牧草生长的适宜度决定着生产力和多样性,适宜度高的样区生产力和多样性亦高,它们之间整体上呈现出同步性.而在生境梯度上,适宜度值与生产力和多样性变化均呈显著差异,在实验研究的滩地、阳坡和阴坡地3种生境中,以阴坡地植物的适宜度最大,其生产力和多样性也最高,表明阴坡地牧草生长对环境条件的适宜程度最好.控制放牧的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适宜度呈下降趋势,其生产力和多样性均有显著减少;在不放牧、轻牧、中牧和重牧4种处理中,以轻牧效果最好,具有推广应用价值.以上结果能够为高寒草地的保护和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与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13.
王朗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对生境的利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利用路线法在野外调查了四川平武王朗自然保护区全部49条沟中390个样点的大熊猫粪便及其所处生境的特征,共发现80个样点有粪便,19个样点有卧穴,103个样点有啃食竹的残桩,1个样点发现大熊猫活个体,总共有125个样点发现有大熊猫的痕迹.把各样点的生境特征,包括在山上的位置、其食竹的种类和生长状态、森林起源、植被类型、人类干扰类型和强度等作为因素,对每一因素设置2,3,或4个水平.将大熊猫的生境各样点有无大熊猫作为行(r=2),将各因素的水平设为列(c=2,3或4),从而组成一个2×c联列表.在某样点是否有大熊猫痕迹与各生境因素的水平相互独立的零假设下,χ2检验的结果表明:(1)大熊猫在海拔2600~3000m取食;(2)对缺苞箭竹有明显的偏好,且在生长良好的生境处活动频繁;(3)对天然生境的利用比对人工林的利用高得多,对原始林和次生林的利用则没有明显差异;(4)更多地利用有针叶林;(5)明显回避有森林采伐和牲畜放牧的生境,且生境利用率随人类干扰强度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14.
放牧强度和生境资源对高寒草甸群落补偿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放牧强度、土壤养分和水分条件对高寒矮嵩草草甸三种生境的群落物种多样性及补偿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物种丰富度指数R和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H′在牧道和封育草地显著高于畜圈生境,牧道生境的物种数最高,而畜圈物种数最少,仅为牧道的54%。地上生物量在牧道和畜圈生境均发生超补偿反应,地下生物量在畜圈为等量补偿,而在牧道发生超补偿反应。对畜圈生境群落地上生物量超补偿反应贡献最大的是垂穗披碱草,而对地下生物量等补偿反应贡献最大的是矮嵩草。在牧道生境中,对地上、地下生物量超补偿反应贡献最大的均为矮嵩草。群落地上、地下生物量的相对增长率在生境间无显著差异。土壤含水量与补偿生长无相关关系,地上生物量的补偿性生长与采摘率和土壤全氮质量分数正相关。这些结果支持中度干扰假说,同时说明高寒草甸群落的补偿响应模式与群落物种在生境间补偿量的消长变化有直接关系,补偿能力同时受放牧强度和土壤营养资源,特别是氮素营养的共同影响,而土壤水分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5.
牦牛是我国高寒草原牧区特有的牛种,由于受分布地区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它的生产性能过去很少研究。为了充分利用地方畜种资源,探讨在天然草原放牧条件下,牦牛,黑犏牛(黑白花奶牛名牦牛)的产肉性能,给牦牛改良利用提供依据,我们在四川省龙日种畜场进行了草原肥肖试验。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氮沉降的变化对高寒湿地生境下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本文使用人工控制施肥试验来模拟氮沉降的变化,采用稀释平板菌落数计数法,以小泊湖与依克乌兰两块高寒湿地作为试验研究对象,研究了土壤微生物对不同氮沉降水平响应。结果表明,施氮肥对小泊湖湿地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产生了促进作用,但对依克乌兰湿地土壤微生物却有抑制作用,同时,也促进了固氮菌和纤维素分解菌的更多生成.  相似文献   

17.
布依族审美意识倾向于在对立中求得和谐,彰显中和素朴的平淡自然之美,它很少上升到玄妙高深的理论体系而多以一种古朴的常态文化形式在其日常生活中演绎着,它主要表现在:一、布依族服饰———穿在身上的生境审美体验;二、布依族建筑———修在生境中的审美观;三、布依族节日———种谷历程中的审美表述。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天然淡水湖泊中春季鲫鱼对环境因素的选择性,于2009年3个时间段(4月11日至19日、4月27日至5月8日、5月20日至29日),用同一种型号的鱼笼对上海大连湖的鲫鱼进行定点重复捕捉.结果表明,3个时间段,藻类生境中鲫鱼捕获量一直较高,芦苇和菰生境中捕获量依次下降,而藻类和无草区生境中捕获量依次上升;3个时间段,水深大于等于2m生境中鲫鱼捕获量低于水深小于1m和介于1~2m的生境中的捕获量.在水深介于1~2m的生境中,鲫鱼捕获量在3个时间段内依次上升.有藻类等大型沉水植物、浅滩和缓慢流动的水体环境,是天然淡水湖泊中春季鲫鱼偏爱的生境,但芦苇和深水生境则对春季鲫鱼的繁殖不利.  相似文献   

19.
选取中国东北部高寒高纬度具有代表性的小兴安岭乌伊岭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调查法、α多样性指数分析法和多重比较分析法,研究不同恢复时间被垦小叶章湿地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结构以及α多样性的变化规律;并与天然小叶章湿地相比,综合定量评价湿地的自然恢复效果,以便为中国东小兴安岭北地区开垦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提供依据。研究结果如下:被垦小叶章湿地的植物群落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恢复,是可以得到恢复的;而且植物群落发生了明显的群落演替,被垦小叶章湿地植被自然恢复的时间至少需要10年。不同恢复时间被垦小叶章湿地植物群落之间,及其与天然小叶章湿地植物群落α多样性指数之间的差异性较为复杂。恢复时间为5年的植物群落的α多样性与天然小叶章之间差异性明显;随着恢复时间的增加,差异性降低;恢复时间为12年的植物群落与天然小叶章之间的物种多样性已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是一种自然的牧业生态系统,太阳能输入这一生态系统后,经过牲畜的转换,得到了肉、乳、毛、皮等畜产品。畜牧业生产的目的是在于优质、高产、低成本地获得产品,从生产角度出发要求提高适龄繁殖母畜在畜群中的比例,减少非生产畜的比例。因而合理的畜群结构,可提高畜牧业生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