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冯宪慧 《天津科技》2009,36(4):13-14
OTDR是光纤光缆测试的重要仪表,从事光缆施工和维护的人员正确使用和保养OTDR至关重要。介绍了OTDR的测试原理、特点、使用范围;着重介绍了OTDR可测试的参数及测试方法;特别介绍了其在光纤线路施工、维护中的应用和线路故障点的定位及保养常识。  相似文献   

2.
单片机在彩虹金属屋顶成型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彩虹金属屋顶成型工艺的各种优点及应用情况,用图形说明了经过成型机加工成型后板材的外观结构、断面形状。介绍了彩虹金属屋顶成型机的构成、工作原理,通过系统原理图介绍了液压驱动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特点。介绍了8031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软件结构和程序方框图。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无线局域网的概念和特点,着重介绍了无线局域网信号传输技术中的扩频通信技术和IEEE802.11、蓝牙技术、HomeRF、HiperLAN的标准及规范。  相似文献   

4.
介绍出口茶叶拼配专家系统 TBES 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技术,阐述了其中多种知识表示、组织和管理的方法及技巧。文章着重介绍了用推理机实现拼配和线性规划实现优化的复合机制及算法。  相似文献   

5.
徐捷 《奇闻怪事》2009,(2):164-165
首先介绍了数据仓库的概念、作用及体系结构,其次介绍了在其基础上产生的数据挖掘技术,包括概念和方法,最后说明了数据挖掘技术现存的问题及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的特性和研究应用,从阻燃材料、灭火剂、火灾报警器、钢结构防火涂料、消防装备等方面介绍了纳米在消防领域的应用及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宇 《甘肃科技》2011,27(5):125-128
介绍了挡土墙的构成及分类,讨论了重力式挡土墙及衡重式挡土墙的构造要求及计算方法.重点介绍了重力式挡土墙的4种计算方法,即主动土压力计算、抗滑移稳定性计算、抗倾覆稳定性计算和地基承载力计算.  相似文献   

8.
《科技资讯》2013,(26):26-26
综合监控系统支持实现行车和行车指挥、机电设备监控和管理、防灾和安全、乘客服务、系统维修和管理等运营功能,应与运 营管理模式和运营管理的发展相适应,并应满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和管理整体功能的需求.本文首先对综合监控系统概述及目的做了介绍,分析了综合监控系统服务对象及运营模式,详细介绍了系统监控对象及功能.  相似文献   

9.
概述了岫岩轻烧镁行业概况,煤气发生炉的基本原理及治理效果,介绍了煤气发生炉余热利用的可行性、余热来源、利用原理和用途;介绍了余热利用的工艺流程、主要建筑物及主要设备,重点介绍了煤气发生炉余热利用的应用效果,并在岫岩第一镁砂矿试验取得了明显成功,因该项目实现了资源被再利用,节约了大量的煤炭和水资源,所以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0.
孙西方 《科技信息》2011,(26):301-302
文中对变压器局部放电的产生及危害进行了简单陈述。介绍了DGA法、RIV法、光测法、脉冲电流法、高频脉冲电流法和超声波法等局部放电在线检测方法。具体介绍了超声波与高频脉冲法联合检测法,对其检测原理和定位原理进行了阐述。最后对变压器局部放电检测过程中干扰信号的产生,干扰信号类型及干扰信号的常规抑制方法做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1.
采用实验和粗粒化分子动力学(CGMD)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N,N'-双(十六烷基二甲基)-1,2-二溴化丁二铵盐(16-4-16)自组装增黏机制;通过反向非平衡态分子动力学(RNEMD)模拟的方法研究蠕虫状胶束体系黏度。结果表明:双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好的增黏效果,随着双子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加,胶束尺寸逐渐增大;双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较低的胶束融合自由能,表现出更强的聚集能力,更容易聚集形成蠕虫状胶束。  相似文献   

12.
烷基羧酸钠的蠕虫状胶束流变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油田开发实际,研究了温度、醇、烷烃、无机盐、油田水质矿化度、聚合物等因素对烷基羧酸钠——油酸钠(NaOA)在磷酸钠(Na3PO4)存在条件下形成的蠕虫状胶束流变性质的影响。不仅从理论上对蠕虫状胶束的零剪切粘度、剪切活化能等流变性质进行了分析和解释,而且为拓宽阴离子蠕虫状胶束在石油开采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表面活性剂在微胶囊表面吸附的动力学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耗散粒子动力学(Dissipative Particle Dynamics,DPD)方法,模拟了表面活性剂在接枝型两亲性共聚物形成的微胶囊表面的吸附情况。对亲水性聚合物的接枝密度和长度对表面活性剂吸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接枝亲水性聚合物能有效的阻止表面活性剂在微胶囊表面的吸附,当接枝长度不变时,接枝密度在2~5根枝时既能有效的阻止表面活性剂的吸附,又能保持微胶囊的形状,此时,亲水部分与憎水部分的体积比在0.1667~0.4167之间;当接枝密度固定时,接枝长度大于4个珠子时就能有效的阻止表面活性剂的吸附。  相似文献   

14.
表面活性剂分子有序组合体研究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面活性剂分子有序组合体因其特殊的性质和重要的应用价值受到研究者的极大关注。囊泡、溶致液晶和蠕虫状胶束是目前备受关注的3种分子有序组合体,对其表征方法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探讨了3种有序组合体的相互转化关系。概括了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体系中分子有序组合体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新型纳米双孔硅铝分子筛的溶胶——凝胶法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正硅酸乙酯(TEOS)和水合硝酸铝(ANN)为硅源和铝源,以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通过溶胶-凝胶途径合成了具有双孔分布特征和纳米尺寸的硅铝复合分子筛,并通过XRD、HRTEM、^27A1 MASNMR和N2吸附-脱附等手段对其结构性质进行了表征,同时与单一孔的A1MCM-41和无定形硅铝材料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用Monte Carlo方法模拟了Gemini表面活性剂溶液形成胶束的情况。考察了链长、分子间相互作用能、联接基团对表面活性剂的聚集能力、聚集形态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尾链越长,所对应的临界胶束浓度(CMC)越小、和尾链的对称性无关、不同分子间的交换能通过对有效交换能的影响来改变溶液的CMC值。Gemini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溶液中自聚集生长成胶束,胶束的聚集数和分子本身的特性相关。  相似文献   

17.
表面活性聚合物因其改变溶液表面张力的功能,广泛应用于医疗以及化工领域.在溶液中表面活性聚合物自组装形成胶束形态决定溶液的流变性,影响自组装结构形成的因素是其研究的热点.采用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方法,考察了多臂“星形”表面活性聚合物的自组装结构,通过改变表面活性聚合物链的亲疏水性,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的种类以及表面活性聚合物结构探索了各因素对“星形”表面活性聚合物自组装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星形”表面活性聚合物能够自组装形成球形、层状、柱状/管状及囊泡胶束,溶剂条件、疏水链长度及亲疏水基团种类对胶束形态作用显著,囊泡变形规律受次级拓扑结构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8.
Cationic gemini surfactant dimethylene-1,2-bis(dodecyldiethylammonium bromide), referred to as C12C2C12(Et) was synthesized, and its surface property and aggregation behavior in aqueous solution were studied. The value of γ at the 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 (γcmc) is much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surfactant homologues with longer spacer. Spherical and elongated micelles were formed in the aqueous solution of this gemini surfactant,and the spherical micelles were absolutely dominant compared to the elongated micelles at our studied concentration quantitatively.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十二烷基硫酸钠(简称SDS)与正丁醇不同配比时的文题内容。结果表明:只有当SDS与正丁醇配比在一定范围内才形成微乳状液;当SDS含量较低时,存在由正胶束经过双连续结构到逆胶束的大片微乳状液区;当SDS含量较高时,正胶束和逆胶束微乳状液之间被液晶相所分割。测定了分相区的部分系线,结果表明:富水相的SDS含量值高于富油相的SDS含量。  相似文献   

20.
以甲基橙为溶剂化探针,根据其在超临界CO2/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多元体系中的增溶情况,推断在正丁醇作用下,二辛酯琥珀酸磺酸钠(AOT)与辛基酚聚氧乙烯醚(TX-10)在超临界CO2介质中形成了反胶团.反胶团的形成是一个热力学自发过程:对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X-10,形成反胶团的主要动力来源于体系熵增加.对于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AOT,在低温下,熵增加是反胶团形成的主要动力;温度较高时,焓变成为反胶团形成的主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