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稳定δ~(13)C和δ~(15)N是研究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有效技术。δ~(13)C值常用来分析消费者食物来源,δ~(15)N值常用来确定生物在食物网中的营养位置。本文利用稳定δ~(13)C和δ~(15)N对贵州省施秉下洞和木老唐洞进行营养级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施秉下洞和木老唐洞动物类群对δ~(13)C和δ~(15)N的富集都较明显,两洞对δ~(13)C富集跨度分别为4.911 4‰和6.292 8‰,对δ~(15)N的富集跨度分别为6.687 0‰和5.056 0‰;但从总体来看,两生态系统中对δ~(13)C的富集程度不稳定,而对δ~(15)N的富集程度较稳定,故通过利用δ~(15)N值来评价营养级层次,得出两洞对δ~(15)N的富集因子分别为2.808 0和2.420 0,其营养级层次均为三级:土壤有机质作为第一营养级,另外以土壤有机质为食的马陆类群和螺类、裸灶螽等处于第二营养级,蜘蛛类群、红点齿蟾和蝙蝠类群等处于第三营养级。  相似文献   

2.
2014年8月,对贵州省赤水市白杨坪1号洞和7号洞的脊索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到动物标本871号,经鉴定并统计,隶属于20科25种。其中白杨坪1号洞共获标本363号,隶属于3门6纲12目18科22种,白杨坪7号洞共获标本508号,隶属于3门7纲13目20科25种。对两个洞穴内动物群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群落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群落B(2.4441)和群落E(2.4326),最低的是群落A(1.8759);分布在两个洞穴相同光带间的动物群落相似性最高;各群落多样性指数之间的相关性较显著。  相似文献   

3.
调查贵州省龙井洞和白龙洞裸灶螽部分环境因子,对2个洞穴的裸灶螽、土壤和水中重金属(Cu、Cr、Ni、Zn、Hg和As)含量进行测定,研究两洞穴裸灶螽的富集系数,对两洞穴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指数及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两洞穴有光带、弱光带和黑暗带土壤中重金属Cu、Cr、Ni、Zn、Hg及As的平均含量超过我国土壤背景值;两洞穴裸灶螽对Cu和Zn明显富集;龙井洞土壤中6种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处于较高生态危害水平,且潜在生态风险系数大小排列为Hg>As>Cu>Ni>Zn>Cr;白龙洞土壤中6种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处于高生态危害水平,且潜在生态风险系数大小排列为Hg>As>Cu>Ni>Zn>Cr,其中Hg是两洞穴最主要的生态风险因子.  相似文献   

4.
2007年7月21日~30日对广西岩头洞和下岩洞内的脊索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进行了调查,共获标本4300号,经鉴定和分类计67种,其中岩头洞内3590号,隶属3门5纲7目22科51种;下岩洞内710号,隶属3门5纲7目21科36种。本文主要研究了洞穴动物的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结果表明: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在群落E(2.6035),最低在群落F(1.4459);相似性指数最高在群落B-D(0.3826),最低在群落A-F(0.0016)。  相似文献   

5.
2007年7月对广西河边洞和水碱上洞洞内的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脊索动物进行了调查和标本的采集,河边洞共捕获标本180号,隶属3门5纲7目20科32种。水碱上洞共获标本254号,隶属3门5纲8目15科20种。经群落多样性分析,其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B群落(2.428 7);群落均匀度和优势度指数最高的分别是群落A(0.939 2)和群落F(0.429 2)。通过群落相似性分析,相似性指数最高的是群落D与群落E(0.400 0)。  相似文献   

6.
2006年7月对贵州省织金县城关镇紫烟洞的蜘蛛群落进行观察及标本的采集,共获标本149号,隶属1目7纲12科14属24种。经群落多样性分析,紫烟洞蜘蛛群落多样性、最大多样性、丰富度、优势度、均匀度指数最高的分别为有光带(1.783 0)、有光带(2.890 3)、有光带(3.397 3)、黑暗带(0.350 6)、弱光带(0.928 4)。通过主成分分析,研究环境因子对紫烟洞蜘蛛群落的影响,结果显示土壤中有机物的含量和洞穴内CO2的浓度是影响蜘蛛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7.
对贵州兴义市下洞、白龙洞、飞龙洞内的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脊索动物进行了观察和采集,3个洞穴共获标本(含统计数)4000余号,隶属3门8纲18目40科50属71种.并对3洞的动物群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群落A2(2.7423),而最低是群落C1(0.3953);相似性指数最高是群落A1-A3(0.9888),而最低是群落C1-B2(0.1936).  相似文献   

8.
2012年8月,对贵州省施秉县黎山坪洞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共采集动物标本500号。经初步鉴定,隶属3门7纲10目16科27种。经分类统计,软体动物是洞穴内主要的动物类群,调查的3个动物群落间相似性较高,洞内动物群落分布较均匀。用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环境因子、物种或群落多样性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土壤中重金属Hg和As的含量与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间相关性极显著,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均达到1。经富集分析,结果得出红颈蟾蜍和蝙蝠对水环境中汞的富集系数均大于1。  相似文献   

9.
贵州黑洞内一个食物链层次上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通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食物链层次上对贵州黑洞内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通进行了探讨,该洞内的典型食物链是土壤(有机质和无机物)→马陆和斑灶马→蜘蛛类→红点齿蟾,由于喀斯特洞穴内仅有少量低等植物分布而食物贫乏,故食物链的最初营养级不是生产者(植物)而是土壤,在该洞内各条食物链的顶级营养级均是红点齿蟾。物质从初级营养级逐级传递到顶级营养级是逐级减少,最后又返回到土壤中,形成封闭式的循环。在物质循环的过程中伴随着能量流通,能量的流通也是逐级减少,但是开放式的循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通的金字塔型不明显是因为顶级营养级的红点齿蟾不仅取食第3营养级的蜘蛛类还取食第2营养级的马陆和斑灶马。  相似文献   

10.
首先对大硝洞洞穴特征和景观类型进行了概括性的描述,从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珍稀奇特程度、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知名度影响力、适游期等因子出发分别对大硝洞、织金洞、贵阳南郊公园进行价值评价,根据得分情况深入分析了大硝洞的旅游潜力,得出大硝洞完全具备开发成旅游洞穴的条件,最后结合实际情况给出了旅游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隆林海子洞洞穴特征及其罕见的洞穴沉积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子洞是一个水,早兼备的溶洞,西北距隆林县天生桥水电站17km,该洞发育起于第四纪更新世早期或中期,属流入型地下河溶洞,该洞平面上由主洞和若干支洞组成,立体上为上下4层洞道构成;全长2201.2米,洞穴最高处近55米,宽几米到20余米,最宽处达60多米,平面投影面积3万多米2,洞内的莲花盆,花瓣状石笋,穴圈,泥钟乳石在国内外均具有罕有与珍稀的地位,其中莲花盆,个体直径大,晶莹剔透,亮丽非凡,组合景观集中,可谓“世界第一莲花盆”。  相似文献   

12.
洞穴环境与洞穴旅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喀斯特洞穴是喀斯特地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质营力溶蚀,侵蚀和崩塌作用下形成。由于地质构造,岩性及气候的复杂性,地表、地下洞穴形态复杂,类型多样,构成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具有重要开发价值。从洞穴的地质地貌,大气圈、生物圈、水文方面讨论,评价洞穴资源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织金洞洞穴环境监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最美十大奇洞之首的织金洞,岩溶景观规模宏大、形态万千、色彩纷呈,以"美奇绝"的特点吸引着全世界的游客。但是随着旅游的发展,洞穴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洞穴景观也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了保护织金洞的岩溶景观,和为游客提供一个完美旅游洞穴,定期对织金洞的洞穴环境进行监测十分必要。本研究以织金洞3年的定点监测资料为基础,结合历史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分析洞穴环境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为保护洞穴景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岩溶洞穴长度空间形态的分形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文兴 《广西科学》1998,5(3):237-240
为使洞穴的研究从定性走向定量,应用分形理论给出洞穴长度定义,进一步明确洞穴长度的物理意义,通过对洛塔洞穴系统22个洞穴长度分形维数的计算,分析了洞穴长度维数与岩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避振穴”对高速艇良好的减振效果已通过两艘实艇实验得到证实。文中介绍第二艘实艇装设“避振穴”后的减振效果,在装设“避振穴”前后经过测试,证明“避振穴”的减振效果显著,且对艇速没有影响。为了提高“避振穴”所用橡胶板的强度和耐用性,研制了专用橡胶材料,在第二艘试验艇上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洞穴高原鳅属一新种记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描记在云南省泸西县阿庐古洞地河中采到的高原鳅属一新种,以采集地命名为阿庐高原鳅,新种与云南高原鳅相近但有下列特征可明显区别:①新种前段略平扁,体长为体高的10.6倍;②尾较细,体长为尾柄高约14.8倍;③眼小,趋近于盲眼,头长为眼径的180.0倍;④鼻瓣发育成鼻须状;⑤尾叉形;⑥体表裸露无鳞无斑。  相似文献   

17.
结合某在建铁路工程,对黄土陷穴形成原因、发育形态、破坏机制及稳定性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岩溶洞穴空气CO_2变化影响次生沉积物沉积和溶蚀,它关系到洞穴旅游景观的稳定性及洞穴环境的舒适性,是岩溶作用发生的关键因素。本文以一个水文年监测数据为主,结合洞穴上、中、下垂直监测结果,分析了大风洞洞穴空气CO_2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在空间尺度上,越靠近洞口通风效应越强,洞穴空气CO_2浓度越低,越接近大气的CO_2浓度,当上升到一定阀值时,CO_2浓度基本保持稳定状态;(2)在长时间尺度,大风洞洞穴CO_2浓度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的一个变化趋势,夏季波动幅度较大,而冬季较为平缓;(3)在垂直尺度上,春、夏、秋季洞穴CO_2浓度、相对湿度差异大,且洞底部CO_2浓度和相对湿度大多高于洞顶部。越往洞穴深入,3个环境参数的垂直差异均减小;(4)影响因素上,大风洞CO_2主要受洞道结构及通风效应、洞穴上覆土壤环境、岩溶作用、旅游活动的影响,其中以岩溶作用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9.
马山古零神奇洞景区特色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山古零神奇洞景区具有区位好、洞穴景观神奇、开发潜力大、前景好的特点。景区的开发及其研究具有重要的地质历史、艺术观赏及科学价值。景区开发的区位交通条件、地域组合条件、资源容量条件、客源市场条件、开发投资条件、施工条件看好。正规化合理开发景区将会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20.
罗书文    陈伟海    杨桃  潘晓东    邓亚东    覃星铭   《广西科学》2019,26(4):444-455
探测清虚洞发育特征及景观资源组成,研究清虚洞形成机理,为科学开发、保护提供参考。本文在探测清虚洞的基础上,根据清虚系统的洞道结构和空间展布特征,分析其资源构成及特征;分析区内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和水文等自然条件,对清虚洞形成的影响;以区域新构造演进为主线,讨论清虚洞形成与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清虚洞洞穴系统属于大型洞穴系统,其洞道结构为"一桥、两坑、一窗、一支洞";(2)天生桥、天坑、天窗、洞内景观及边缘坡立谷等,是清虚洞景观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边缘坡立谷、清虚洞天生桥及云坛天坑构成了核心资源;(3)区内地形特征及下伏非碳酸岩夜郎组(T_1y)地层,为外源水流入碳酸岩地层溶蚀成洞提供了隔水条件;(4)区内地下水不仅沿着构造节理和裂隙运移溶蚀,而且单斜构造条件也有利于地下水沿着层间裂隙溶蚀、侵蚀,是控制清虚洞成因之一;(5)清虚洞穴系统在形成演化过程中,主要经历溶蚀期、崩塌期和下切3个时期。区内岩层空间展布和区域构造是清虚洞形成的前提条件,外源水是清虚洞形成的基本动力,在区内地文演进过程塑造了世界罕有的天生桥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