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旅游地文化变迁与整合的文化地理学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地与文化区有着时空间上的内在联系,旅游活动是文化扩散的重要渠道,文化扩散是旅游活动的影响因素.文化扩散过程中,旅游地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融合所产生的示范效应、激受效应、累积效应是旅游地文化变迁的主要动因.旅游地文化变迁有良性变迁与负态变迁两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旅游地以及旅游地内部不同的功能区有着不同的文化变迁内容和形式.旅游地文化整合是旅游地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文化特质在功能上的相互协调,这一过程有赖于旅游地政府、旅游企业、当地居民的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2.
文章透过婚礼、出生礼、贺新房等仪式所彰显的象征意义探析了“百姓人”传统家屋的空间及其象征意义,通过家屋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发生的变迁的论述,探讨了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两面性。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教育一直被视为一条人力资源开发的最优途径,但是在教育体系现状的背后,布迪厄教育场域相关的理论论述却为我们揭开了教育的另外一层面纱。如何才能在当前我国社会实现教育的真正公平,即起点、过程和结果的公平,打破经济贫困和教育文化资本之间的恶性循环,防止文化资本视角下的社会结构再生产,本文将就此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4.
文化再生产理论是布迪厄的一种关于教育系统机制运作的理论体系.以文化再生产理论中的文化资本为视角,分析了高校图书馆拥有的个体性文化资本、产品性文化资本和制度性文化资本的内涵及其构成.图书馆的文化资本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础,文化资本的构成是否合理对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提升馆员素质,优化个体性文化资本、再造文化空间,优化产品性文化资本、明确角色定位,优化制度性文化资本三个方面来调整图书馆文化资本的构成,以此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使高校图书馆能够顺应时代需要,承担起信息服务和教育育人的双重职责.  相似文献   

5.
以社会文化变迁为研究视角,探析了当代社会文化变迁呈现的多元化、大众化和快速化的特征以及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共生"关系;通过对我国大学校园在社会文化变迁背景下的空间发展和演变过程的梳理,探讨了当代社会文化对当代大学校园生活空间、教学空间和交通空间的新要求,并据此提出了当代大学校园空间的相关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6.
美国瑶族社会文化变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世纪80年代,部分南亚瑶族从老挝、泰国移居美国后,在和西方文化的接触过程中,其社会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迁。根据笔者赴美调查所得,美国瑶族已基本从一个刀耕火种的山地民族演变为从事现代化生产的都市民族。究其原因,社会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改变是美国瑶族文化变迁的根本原因,而美国政府的支持与指导是其变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在理清格林威治村的历史发展脉络的基础上,从历史沿革、地理位置、传媒以及文化等四个方面探讨了格林威治村与纽约都市文化之间的关系,结论指出:纽约都市的“主流文化”与格林威治村所代表的“非主流文化”之间其实只有一步之遥,格林威治村的历史和现实见证了纽约都市文化的变迁。  相似文献   

8.
根据布迪厄的场域与资本理论,可以将考试视为一个基于文化资本逻辑的、起点不平等的竞技场.考试场域中的“枪手”现象体现了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之间以及文化资本内部不同形式之间的可转换性,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文化资本本身所具有的“隐蔽”功能.  相似文献   

9.
“家西番”传统婚俗文化随着当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正在发生变化,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家西番”的通婚范围、择偶标准以及结婚程序和仪式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家西番”传统婚俗文化的变迁与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发展以及“家西番”所处的地域环境和民族的融合有关。  相似文献   

10.
在由快速现代化引起的文化变迁中,文化主体在认识上容易陷入“传统还是现代”的两难境地。就西藏社会而言,厘清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使民族文化在文化整合中继续有力发展,显得至关重要。作为西藏传统文化核心的藏传佛教正日益世俗化,是历史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仍可以在现代生活的部分精神领域中发挥着积极的功能。现代化不是一个千篇一律的模式与过程,完全可以做到民族化与地方化。对于“变”,需要有开阔的心胸、长远的眼光,以及耐心、主动、自觉的文化姿态,既不能做传统的卫道士。也不能臆想一蹴而就地完成现代化。文化的主体选择机制、行政力量与法律机制,以及知识分子的批判和理性精神,都应该在社会转型期中发挥出各自的功用。  相似文献   

11.
由于文化形式的多样化,传统文化结构理论已难以作出归类与分析。本文运用三维世界观与方法论,从规律上也从形式上回答了文化结构的特征及其发展态势问题。本文认为,文化业态是指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包括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创业三大业态;文化形态是指文化结构的外部运动方式及其表现形式,可分为惰性文化、常性文化、理性文化三种形态;文化生态是指文化的发生与特征以及发展的规律性问题,包括文化群落共存律、文化重演周期律、文化进化振兴律等三大规律。  相似文献   

12.
白先勇代表作《台北人》和《纽约客》小说集,以历史沧桑为经,文化乡愁为纬,抒写了沉重的人生悲歌、文化悲歌。他继承中国古典感伤文学凄婉温柔的文学气质,把20世纪那特定动乱年代处于颓势的中国各阶层人们种种悲欢离合之情升华到历史哲学和文化高度进行审美观照,意在充分表现中华民族千年积淀的悲天悯人的文化情结及其忧郁感伤之美,使当代中国文学得以拥有一个具有独特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艺术园地。  相似文献   

13.
林语堂的文化思想经历了否定中国文化,"全盘西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和精华进行批判和倡导并重以及提倡"中西融合"三个发展阶段,从哲学的观点来看,他的文化思想体现了从文化普遍主义发展到文化相对主义并最后超越这二者的文化思想变化轨迹。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思想与实践作为目前研究热点之一,多从静态的文化观入手。静态的文化观掩盖了图书馆文化建设的社会再生产功能。从文化社会学视角观察,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应该从学术性和自主性两方面入手,以适应其作为社会再生产机构的占位。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文化唯物主义理论,在西方流行的“文化进化论”中有一些成分值得中国地域文化研究加以批判借鉴。其中,“文化生态学”和“文化进化能量法”以及“新进化论”等学说,均在一定的程度上与唯物史观有所契合,对我们解剖中国地域文化的异同提供了某种基本视角。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田林那善屯壮族的调查材料为基础 ,从婚姻类型、婚姻的缔结过程及婚姻地缘三方面论述壮族婚姻文化的变迁。文中指出 :壮族婚姻文化作为壮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其变迁是一个缓慢的渐变过程 ,新的因素和内容与传统的形式和内容并非截然冲突和排斥 ,而是可以糅合共存的。传统的形式和内容存在着孕育产生新因素和内容的机制 ,新的因素和内容则往往套上传统的外衣而出现。外来的文化亦可在不与本民族文化相冲突的情况下 ,与本民族文化有机结合 ,从而构成新的体系。反映那善壮族区域文化网络粘合方式的婚姻圈与市场圈、祭祀圈虽有重合 ,但不尽一致 ,美国学者施坚雅 (G .WilliomSkinner)在研究中国农村的基础上提出的市场体系理论 ,以及日本学者冈田谦在研究台湾乡村社会之后提出的祭祀圈理论 ,并不能完全适用于壮族。传统婚姻圈的打破既是壮族婚姻文化变迁的重要内容 ,又是壮族婚姻文化变迁的动因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有关文化领导权建设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理论渊源看,新时代中国文化领导权建设思想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谱系的继承和创新性发展;从内涵意蕴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文化领导权建设的根本保证,坚持人民性是其价值导向,坚持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其持久动力,坚持提升国际话语权是其重要要求;从实践方法看,新时代中国文化领导权建设可从加强党的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融媒体平台、提升国际传播力等途径加强巩固。全面系统地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文化领导权建设,有助于坚持党对文化领导权的牢固把握,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坚持和发展,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8.
孔子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在其思想中有许多发人深省的文化育人哲理。尤其是在教世人如何"学"中,对教育后人要以文化来熏陶自己、提高自己,从而更好地教育中国无数子孙,同时对于中华民族建立特有的文化体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亚军 《科技信息》2008,(22):256-25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容,语言学习与文化习得的关系密不可分。本文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出发,从文化背景与语篇的文化语境、文化背景与外语阅读中的图式理论、文化背景知识与外语学习中的文化适应模式几个方面探讨了文化背景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同时鉴于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没有受到重视,且不成体系的现状,作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了文化背景知识教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传统技艺类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不同的主体表述并利用.该文以“传统技艺类非遗铜乐器”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与量性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以河南省许昌市欧营村为例,运用扎根理论对受访者的访谈文本编码分析,构建地方性传统技艺类非遗话语环境体系,并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不同样本特征的非遗主体对非遗文化感知的差异特征.研究发现:1) 话语环境的构建过程中不同样本特征的居民,如性别、职业、学历和收入等,对非遗文化的感知与态度差异性较大;2) 话语环境的“支撑条件”有利于筑牢遗产归属,为主体的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提供支持,包括居民自身对非遗的认知、保护与传承工作态度和地方认同.3) 话语环境的“结果”主要从非遗文化技艺流失原因、发展影响等探讨发展前景,结合支撑条件发现阻碍因素集中于年轻群体意愿、保护意识、技术操作、商业化与创新以及非遗产品或文化宣传等方面.至此提出通过发展旅游促进劳动力回流、学习平台建立身份认同并解决技术问题、品牌文化推出创新和现代营销媒体多渠道开展宣传等有效的建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