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3年生四倍体刺槐嫁接苗上采集1年生硬枝和嫩枝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时期,四倍体刺槐扦插生根与插穗体内酶活性、内源激素和营养物质含量之间的关系,旨在提高四倍体刺槐扦插成活率。结果表明:四倍体刺槐扦插生根率随着插穗体内IAAO活性、PPO活性、ABA含量、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升高而升高;随着IAA含量、IAA/ABA比值的升高而降低;与POD活性、ZR含量、还原糖含量变化关系不密切。IAAO活性和ABA含量的升高有助于插穗体内IAA/ABA比值维持平衡,促进生根。推测PPO活性的升高可催化形成较多的生根辅助因子"IAA-酚酸复合物";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为插穗生根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长春花从幼苗到开花阶段的3种内源激素脱落酸(ABA)、生长素(IAA)、赤霉素(GA3)含量的动态变化,研究其与长春花成花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长春花成花芽发育过程中,高含量的ABA和GA3含量降低及IAA含量逐渐升高利于长春花成花。  相似文献   

3.
【目的】摸清濒危植物东兴金花茶(Camellia tunghinensis Chang)开花少、结实率低的生理问题,为其物种保护、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东兴金花茶为材料,借助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植株花果期枝、叶、蕾、花、果中内源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_3)、细胞分裂素(ZR)、脱落酸(ABA)的含量,并分析这4种内源激素含量及比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花果期,东兴金花茶植株IAA、ZR、ABA平均含量高低排序:枝叶,GA_3含量为叶枝;IAA平均含量:果花蕾;ZR平均含量:蕾花果;GA_3平均含量:果蕾花;ABA平均含量:花蕾果。果枝叶IAA含量先低后高,ZR含量呈"M"字形变化,GA_3含量先高后低,ABA含量变化为"低-高-低-高";IAA/ABA、(IAA+GA_3)/ZR变化为先低后高,ZR/ABA变化为"高-低-高-低",GA_3/ABA变化为先高后低。果枝IAA、ABA含量变化为"低-高-低-高",ZR含量先高后低,GA_3含量先低后高;IAA/ABA呈"W"字形变化、GA_3/ABA、ZR/ABA变化为"高-低-高-低",(IAA+GA_3)/ZR变化为"低-高-低-高"。蕾、花、果中,IAA、GA_3含量整体上升,ZR含量整体下降,ABA含量则为"上升-下降";IAA/ABA、(IAA+GA_3)/ZR比值呈"W"字形波动上升,ZR/ABA则呈"W"字形波动下降,GA_3/ABA"低-高-低-高"。【结论】在生产中,提高ZR、ABA含量而降低IAA、GA_3含量利于东兴金花茶的花芽分化。在结实期,高IAA、GA_3浓度和低ABA浓度利于提高坐果率,减少落花落果,促进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4.
采用当年生薄壳山核桃休眠枝为插穗,分别进行不同NAA浓度处理的硬枝扦插试验,研究薄壳山核桃硬枝插穗在扦插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结果表明:1500 mg/L NAA处理插穗的生根效果最佳,生根率可达79.6%;2通过外源激素处理,IAA、ZR、GA、ABA 4种内源激素在插穗不定根形成过程中含量发生相应改变,从而影响插穗的生长;3在不定根形成初期,即NAA处理后30 d左右,与对照组相比,各处理组插穗的IAA和ZR含量处于较高水平,GA和ABA含量处于较低水平;4薄壳山核桃插穗愈伤组织的形成、不定根的产生和伸长生长等都主要受IAA/ZR调控。  相似文献   

5.
内源激素动态变化与马尾松优良种源抗寒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广西桐棉和广西古蓬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种源叶片为材料,应用间接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内源激素脱落酸(ABA)、赤酶素(GA3)、吲哚乙酸(IAA)、玉米核苷(ZR)含量,分析不同种源苗期的抗寒性与内源激素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马尾松抗寒力的评价指标为内源GA3含量、ABA/GA3(k值)和ZR/ABA值,内源GA3含量越高,抗性越差;k值越大,抗寒力越强;ZR/ABA值越大,抗寒力越强。  相似文献   

6.
以黄独珠芽为材料,研究珠芽浸提液对大白菜种子发芽的影响;用ELISA法测定休眠期珠芽GA3、ABA、ZR、DHZR和IAA含量,研究珠芽休眠期内源激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珠芽休眠期和萌芽时珠芽基部、中部和顶部浸提液对大白菜种子发芽的影响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珠芽休眠期GA3含量下降、ABA与ZR含量上升、GA3/ABA比值下降、IAA和DHZR含量在发芽时与休眠初期相当.黄独珠芽在休眠期和萌芽时不存在种子萌发抑制物,珠芽发芽需要GA3/ABA比值下降,ZR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白魔芋开花过程中激素与雌、雄蕊成熟时间的关系,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白魔芋从佛焰苞形成前期到开花后期6个不同时期雄蕊和雌蕊中4种内源激素:生长素(IAA)、赤霉素(GA3)、脱落酸(ABA)和玉米素(ZT)的质量比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IAA,GA3,ABA和ZT 4种激素的质量比均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IAA在雄蕊和雌蕊中均表现为下降—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ABA表现出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与IAA的趋势相反;GA3在整个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雄蕊在佛焰苞成形后期达到最大值,约为195 ng/g,而雌蕊GA3的质量比晚于雄蕊达到最大值,雌蕊在开花前期才达到最大值,约为188 ng/g;ZT质量比的变化为先升后降、再升再降.在花芽形态分化,即雌、雄蕊成熟的关键时期,雌蕊中内源IAA,GA3和ZT的质量比均高于雄蕊,且GA3表现明显,说明较高浓度的IAA,GA3和ZT在成熟过程中起促进作用,在同一过程中,雄蕊中ABA的质量比却高于雌蕊的,而雄蕊晚熟于雌蕊,表明较高浓度的ABA抑制雄蕊的成熟.ABA/IAA和ABA/ZT的比值呈现出与ABA相同的变化趋势,高浓度的ABA/IAA,ABA/ZT和ABA/GA3均不利于雄蕊的成熟,进一步证明高浓度ABA是抑制雄蕊成熟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8.
选用纤维比强度差异较大北疆推广品种新陆早10号和新陆早16号,研究纤维发育过程中生长素(IAA)、脱落酸(ABA)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及与纤维素累积和纤维比强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纤维中I从含量从花后10d开始升高,花后25-35d达到高峰值,与纤维索累积快速增长期基本吻合。纤维中ABA含最在花后呈双峰曲线变化,2个峰值出现时间分别为花后15-20d和40-45d;第1个峰值过后,纤维素开始大量累积;第2个峰值过后纤维素累积速率显著下降。两峰值之间的ABA含量对纤维素的累积有一定的影响。POD活性变化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花后25d左右,其变化趋势与纤维素累积速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纤维素累积随着IAA含量和POD活性高峰而进入快速累积期。不同品种间纤维比强度与纤维素最大累积速率、高峰期内的累积量呈显著的负相关(r=-0.829*和r=-0.845-)。IAA、ABA含量和POD酶活性影响纤维素的累积速率和累积量,进而影响纤维比强度。  相似文献   

9.
To elucidate the possible functions of endogenous hormones in the flowering of chestnut, concentrations of four endogenous hormones [indole-3-acetic acid (IAA), gibberellic acid (GA), abscisic acid (ABA), zeatin riboside (ZR)) and the soluble sugars content were measured in both normal and developmentally abnormal Chinese chestnut (Castanea mollissima) during flowering and fruiting stages.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s ofZR, ABA, and GA exhibit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t pattern in normal trees from that in abnormal trees, while the contents of IAA and soluble sugars showed a similar change pattern between them.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quantitative changes in endogenous hormones may correspond to different flowering and fruiting mechanisms.  相似文献   

10.
梭梭叶内激素与渗透调节物质对高温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新疆地区的梭梭叶片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内源激素与渗透调节物质对高温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在高温胁迫下,梭梭叶片内可溶性糖与脯氨酸含量随气温的升高而升高,GA含量表现为波浪式下降的趋势;在生长前期叶片内源脱落酸(ABA)含量甚微,盛夏期间ABA迅速积累,生长后期ABA急剧积累为生长发育过程的最高浓度;梭梭叶片内IAA的含量在整个生长季表现为下降的趋势;细胞分裂素(CTK)的含量变化趋势与IAA含量动态变化规律类似;梭梭叶片内的m(CTK)/m(ABA)的值一直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计量奶山羊粪便中赤霉酸(GA3)、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和玉米素(Z)4种植物激素的方法.运用Hypersil-ODS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计量GA3I,AA,ABA的流动相为乙腈+磷酸;计量Z的流动相为乙腈+三乙胺;柱温35℃,GA3和IAA计量波长为208 nm,ABA为262 nm,Z为270 nm,流速1ml/min.计量结果表明,在此实验条件下能使奶山羊粪中GA3I,AA,ABA和Z 4种植物激素得到较好的分离,含量分别为6.483624μg/g,1.404628μg/g,0.1692108μg/g,0.340468 ng/g.  相似文献   

12.
离体黄瓜子叶生根试法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离体黄瓜子叶生根试法对十一种天然及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生根活性的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吲哚乙酸和乙烯释放物质乙烯利显著促进离体黄瓜子叶的生根,而激动素、赤霉素及脱落酸则抑制离体黄瓜子叶生根;植物生长延缓剂中的多效唑、矮壮素、丁酰肼显著促进生根;含氮化合物硫酸铵、精胶和精氨酸对离体黄瓜子叶生根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上述结果与用绿豆和菜豆下胚轴生根试法等则得的结果一致,进一步完善了这一新的生根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3.
甘蓝下胚轴不同切段内源IAA水平与不定根发生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甘蓝下胚轴不同切段的不定根发生能力的研究结果表明,从切段1到切段5都不需要任何激素的诱导,能“自发生根”,且不定根发生能力逐步增强。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了不同切段的内源IAA含量,进一步又对不同切段的过氧化物酶和IAA氧化酶相对活性以及不定根发生的组织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内源IAA水平和不定根发生能力不呈正相关,下胚轴不同切段的根原基原始细胞可能处在不定根发端早期的不同时期。作者认为,在甘蓝下胚轴不同切段”自发生根系统“中,内源IAA水平和不定根发生能力不呈正相关,可能是由于该切段的根原基原始细胞已越过了它们分化不定根所需的IAA峰。  相似文献   

14.
黑芝麻下胚轴离体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晋芝3号黑芝麻(Sesamum indicumDC)无菌苗的下胚轴作为外植体,诱导培养基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2.0mg/L6-BA与(0.1mg/L,0.2 mg/L,0.3 mg/L,0.4 mg/L,0.5 mg/L)以及NAA(0.5 mg/L,1.0 mg/L,1.5 mg/L,2.0 mg/L),共9种组合;生根培养基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NAA(0.1 mg/L,0.3 mg/L,0.5 mg/L)以及0.1 mg/LNAA和0.1 mg/LIAA,共4种组合,旨在此培养基上诱导黑芝麻下胚轴产生愈伤组织并分化出再生植株。结果表明:在MS+2.0 mg/L 6-BA+0.2 mg/L IAA培养基上的再生诱导率最高,可达81.8%,并且可使部分下胚轴切段形态学上端形成芽;在1/2MS+0.1mg/L NAA培养基上,再生苗的生根率达100%。  相似文献   

15.
油菜素内酯促进绿豆下胚轴不定根发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10-2mol/L油菜素内酯浸泡绿豆种子,其幼苗下胚轴插条培养2d后,不定根长度、根数和生根范围均增加,分别比对照增加12.5%,27.4%和37.6%,插条基部细胞的吲哚丙酮酸脱羧酶、吲哚乙醛氧化酶和色氨酸转氨酶的比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120.6%,82.1%和54.7%,吲哚乙酸含量增加22.3%,插条基部细胞进入细胞周期S期的数目增加23%。结果表明,BR可能通过增加IAA含量,促进DNA合成和细胞分裂,从而促进不定根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甘薯外植体在不定根和不定芽分化过程中内源ABA、GA3和iPAs含量变化的规律.甘薯外植体中内源激素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不定根和不定芽分化的难易.内源ABA和GA3含量高的茎段外植体易于产生不定芽的分化,内源iPAs含量高的茎段和叶柄外植体易于诱导不定根的分化.在甘薯外植体离体培养过程中,当不定根或不定芽形成时,内源ABA、GA3和iPAs含量最高,而当不定根或不定芽形成之后,内源ABA、GA3和iPAs含量下降,说明内源激素在甘薯外植体不定根和不定芽的启动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析机械损伤对不同繁殖方式杉木无性系萌蘖能力的影响,并从内源激素代谢角度阐述其萌蘖机理。【方法】以具有不同萌蘖能力的杉木020扦插苗和020组培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在分析基部损伤和去顶处理对杉木无性系萌蘖能力影响的基础上,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一步测定了杉木无性系萌蘖高峰期枝叶、基部韧皮部、根尖等不同器官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脱落酸(ABA)及细胞分裂素(CTK)含量差异,并采用Pearson法分析萌蘖能力与内源激素含量间的相关性。【结果】杉木萌蘖数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去顶和基部损伤处理杉木020扦插苗和020组培苗无性系萌蘖高峰期均为7月,去顶处理杉木无性系萌蘖能力显著高于基部损伤处理,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 < 0.05);随着幼苗的生长,杉木无性系枝叶IAA含量增加,GA3含量下降;去顶处理有利于杉木幼苗枝叶及根尖ABA的积累,基部损伤处理有利于韧皮部及根尖CTK的积累。【结论】机械损伤条件下,杉木根尖和枝叶中的IAA、ABA和GA3内源激素含量较高。杉木无性系萌蘖数与机械损伤不同处理呈显著正相关;萌蘖数与GA3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IAA、AB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光皮桦离体培养形态建成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应用ELISA法测定了光皮桦在芽增殖培养基(改良MS 4.5 mg/L BA 0.01 mg/L NAA)和生根培养基(改良WH 3.0 mg/L IBA 1.5 mg/L NAA)上形态建成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阐明外源激素和内源激素的影响对离体培养形态建成过程中所起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在形态建成过程中,外源激素的添加使光皮桦某些内源激素发生了变化,从而对芽和根的形态建成起调控作用;内源激素ZR、ABA、IAA、iPA的增加对芽的形成、发育起到促进作用;内源激素IAA、ABAi、PA的增加对根的形成、发育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用不同浓度Ce(NH4)2(NO3)6对玉米种子浸种,探讨了外源Ce(NH4)2(NO3)6对种子萌发、幼苗根系活力、脯氨酸含量及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10-20 mg/L Ce(NH4)2(NO3)6浸种24 h,可增强玉米种子在萌发时的α-淀粉酶活性,提高种子活力、萌发率及幼苗根系活力,脯氨酸含量增加,幼苗细胞膜相对透性降低;用50-100 mg/L Ce(NH4)2(NO3)6浸种后,发现种子活力、脯氨酸含量及幼苗根系活力下降,幼苗细胞膜相对透性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