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公众参与在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中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者做城市公园规划设计时往往只是考虑使用者的需求而并没有让使用者参与到设计中来,这两者是不可真正替换的。我国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少公众参与。设计应由设计者和使用者共同来完成,采取大众传媒发布信息,召开公众座谈会、专家咨询和审查会,邀请公众代表参与规划设计,公示设计图纸和模型等方法,以使设计更加完美。  相似文献   

2.
一、公众参与对城市公园设计的限定作用1.场地调查阶段确定服务对象。根据公园的性质和服务半径.设计者与公众一起确定公园的服务对象。参与设计的公众是不同层次的人(年龄、职业、收入等),他们的需求各不相同,所在的社会群体不同。对公园的需求也不同,公园建设的好坏与他们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公众要对自己负责。  相似文献   

3.
4.
山地城市公园水景规划设计的重点是:水景水量的维持、水景岸线水土的保持以及水体质量的保证,水量及土壤侵蚀程度的计算结果可指导山地城市公园水景的科学选址.水景的形态与其选址有着密切的关系,应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质和人为破坏等因素选择合理的基址及水景类型.水源地的保护应以植被的保护及恢复为基础,并根据应用尺度的不同提出相应策略,而水体景观质量的保证关键在于水体污染源的控制、滨水基础设施与场地的科学合理布局.该研究基于生态观的山地城市公园水体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与策略,通过控制水体景观污染源、合理布局滨水游憩设施与场地和保持公园水体景观水质,实现生态可持续的山地城市公园水体景观,基于生态观的山地城市公园的水景规划设计研究弥补传统理论对山地城市公园水体规划设计的不足,为山地城市的公园水体景观规划设计提供指导性原则.  相似文献   

5.
公众参与建筑设计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建设 《科技信息》2009,(17):282-282
针对我国建筑设计中存在的缺少公众参与的主要问题,提出设计应由设计者、公众共同来完成,从而使设计更加完美。根据我国国情,提出公众参与建筑设计应采取的方式方法,寻找到比较有效地解决公众参与建筑设计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消防规划设计过程中存在的弊端,提出公众参与是解决弊端的有效方式,并对公众参与的法律保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适合我国的公众参与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目的及其重要性,简述了我国公众参与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公众参与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由此得出,在环境影响评价中通过信息收集与发布、科学的问卷设计、合理的反馈意见处理,可以真正发挥公众参与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城市中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们渴望着能有一个安静、优美、和谐的生活环境。本文主要探讨了当前城市环境规划设计的思潮,它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思想、“以人为本”思想、生态设计思想、整体设计思想、公众参与思想、安全设计思想以及体现特色文化的思想等。  相似文献   

9.
蒲群  龚加辉  张绿水 《江西科学》2022,40(1):201-206
随着“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在我国各行各业的贯彻实施,城市公园的人性化设计便成为风景园林行业关注的热点话题。首先阐述了人性化设计的概念及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实现途径,其次总结分析了南昌市人民公园人性化设计的特色及存在的问题,最后系统提出了基于人性化设计理念的南昌市人民公园景观提升五大策略:即合理增加城市公园的无障碍设施、科学规划城市公园的园路系统、完善提升城市公园的基础设施、充分彰显城市公园的人文关怀和全面加强城市公园的日常管理。  相似文献   

10.
模糊数学在城市水系景观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总结了国内外景观评价的方法,针对目前公众参与规划设计的重要性,以城市水系景观评价为例,提出了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从公众对景观质量的评语中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并通过求解模糊关系矩阵来荻取各因素对整体景观影响的权重系数,从而指导城市水系景观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11.
目的转变城市滨水区规划的价值理念,突出公共空间的设计理念在规划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城市滨水区规划应该坚持公共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对于公共空间理念的基本内涵和价值意蕴的分析过程中,梳理公共空间理念的规划原则和实践操作规范。结果城市滨水区规划的公共空间理念颠覆了传统规划理念所遵循的抽象性空间设计模式,拓展出一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具体性空间设计模式。结论城市滨水区规划的公共空间理念及其基本原则为当代城市滨水区的生态空间设计、文化空间设计等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原则规范。  相似文献   

12.
【目的】针对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存在的注重生态保护功能、忽视功能布局形式以及功能性体现不足的现象,探寻有助于完善城市湿地公园理论体系及解决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5个分布在苏南水网地区,区位优势明显的长广溪、沙家浜、固城湖、昆山、绿水湾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借助风景园林学和社会学调查方法,通过问卷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考察各城市湿地公园功能布局的现状,结合用户满意度,选取反映城市湿地公园功能布局适宜性的相关指标,并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江苏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功能布局的适宜性。【结果】专业评价指标包括整体功能布局完整性和适宜性,以及分区功能布局完整性;用户满意度指标包括生态环境、科普展示、游览活动和管理服务满意度几个方面。综合评价认为:江苏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中,沙家浜城市湿地公园功能布局为适宜,固城湖城市湿地公园功能布局不适宜,其他为一般适宜。【结论】现阶段江苏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功能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生态保护区和生态缓冲区的建设,以及生态保护功能与游览活动功能关系不合理。因此,在进行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和建设时,不能只关注公园的社会经济效益,还应在重视湿地生态环境优化的同时更重视生态效益,从游客需求角度出发,完善公园内的相关配套服务设施,以提高游客的游览体验。同时,结合公园的规划设计定位,统筹考虑并综合规划,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规划设计方案,使城市湿地公园内的各功能区之间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基于Scopus数据库,采用CiteSpace软件对20余年国际户外体育空间研究的热点、主题、方法、趋势与前沿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适于残疾人、老年人使用的户外体育空间设计研究成为突出热点;研究主题聚焦于学校操场、绿地空间、户外休闲及步道特征4个方面;研究方法不断改良与创新,数字化和新技术的发展使研究效率和可信度显著提高;研究趋势从对公众体育活动现状的评估向探索公众体育活动水平的影响因素转变,并进一步向促进居民身心健康与社会效益的设计理论延伸;研究前沿集中在绿道、休闲公园等绿地类型;未来应从社区和城市2个层次开展户外体育空间规划与设计研究.  相似文献   

14.
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也改变了人们对公园这一休闲场所的认识和要求;城市的发展,生态问题的日益突出,各种类型的城市休闲场所的增多和市场经济条件等,都给公园绿地的规划设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这样一些改变之后,提出了现代公园绿地设计中应该遵循的一些新原则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人群活动需求与景观的关系,从城市公园景观文化服务满足民众活动需求的主、客观表现出发,提出服务量度、服务活动多样度、服务主体多元度、服务满意度4个评价因子,建立评价模型,并以福建省厦门市5个不同类型公园为案例,实证研究城市公园景观文化服务实现度的定量化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提升城市公园景观文化服务实现度应重点着眼于提高城市公园中社交活动的比例,并增加对青年和少年活动需求及偏好的考虑.  相似文献   

16.
探讨当前我国体育公园研究现状及热点,掌握未来我国体育公园研究的发展趋势,运用文献计量和数理统计等方法,选取中国知网(CNKI)关于体育公园的中文核心期刊104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体育公园中文核心期刊的发文量作者和研究机构;研究的高频关键词以体育公园、结构设计、社区体育、公园设计等为主;研究热点围绕体育公园基础理论、规在2018—2021年呈现出迅速上升趋势;刊载媒介以建筑科学与工程类为主,体育类相对较少;已基本稳定形成本领域的核心高,应充分结合全民健身国家战略进行研究;对体育公园研究的高被引作者间应加强交流合作,形成以体育学科为基础,全方划设计、健身功能3个方面进行研究。最终得到结论:目前我国对体育公园的研究还处于发展中阶段,在文章质量上有待提位、多领域、多学科的交叉性研究;抓住时代背景以及研究热点,后续研究应围绕体育公园、全民健身、社区体育、生态体育园、公共体育设施等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通过五河县龙湖公园的案例解读,以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思想为指导,针对地方特色和现存问题提出在小城镇快速发展规模建设的同时,城市公园应彰显城市个性特色,充分考量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营造符合城镇居民需要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风光,对以后城市公园的规划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从景观规划角度促进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18.
从线路和车站相互关系的角度 ,分析和论述了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中 ,该系统与其它交通衔接的方式及技术问题 ,并给出了国外在这方面比较好的做法 ,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提出了具有积极借鉴意义的方向 .  相似文献   

19.
汪晨敏 《湖州师专学报》2012,(4):115-118,122
近几年陆续开放的各种生态公园,是湖州“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对于展现一个现代化的公园和城市形象,导视系统设计的作用不可小觑。本文通过对湖州城区各大公园的实地调研,提出了一套以“鱼文化”和“水文化”为视觉基础的导视系统设计方案,以符合这座南太湖城市的生态和历史文化定位。  相似文献   

20.
以广州市华南植物园和越秀公园为例, 分析公园用户的情绪特征, 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探究城市公园用户情绪的影响因子及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 公园用户的积极情绪相对较高, 但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是独立存在的。对于粗粒度情绪, 景观要素有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种方式; 对于细粒度情绪, 景观要素主要通过景观服务, 间接地影响用户情绪感知。不同类型公园中, 用户的不同类型、不同粒度情绪的影响因素及机制均存在差异。研究结果可以对公园的规划设计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方案, 并为城市其他类型空间使用者的情绪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