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RAPD-PCR扩增到61个标准株、生产用菌株及24个蜡状芽孢杆菌参比菌株的全DNA指纹图,通过计算多态性扩增片段的大小,利用NTSY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蜡状芽孢杆菌菌株并未形成独立于苏芸金芽孢杆菌的聚群,这是此近缘种DNA分子水平高度同源的新证据.61个苏芸金芽孢杆菌的聚类结果表明:其DNA指纹图与H-血清型有一定相关性.与引物0955-03相比,引物0940-12对苏芸金芽孢杆菌不同亚种及蜡状芽孢杆菌菌株具有更高的鉴别价值,大多数特异株DNA全指纹图有菌株特异性,证实RAPD-PCR技术是苏芸金芽孢杆菌及蜡状芽孢杆菌种下分类和鉴定的简便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用RAPD-PCR扩增到61个标准株,生产用菌株及24个蜡状芽孢杆菌参比菌株的全DNA的指纹图,通过计算多态性扩增片段的大小,利用NTSY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蜡状芽孢杆菌菌株并未形成独立于苏芸金芽孢杆菌的聚群,这是近近缘种DNA分子水平高度同源的新证据,61个苏芸金牙孢杆菌的聚类结果表明,其DNA指纹图与H-血清型有一定相关性,与引物0955-03相比,引物0940-12对苏芸金芽孢杆菌不同亚种及  相似文献   

3.
苏芸金杆菌的生产和使用,近年来在我国日益扩大,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各地不断从各种鳞翅目昆虫体中分离出大量的具芽孢晶体的杆菌,因此,生产上使用的菌株也越来越多。然而,由于苏芸金杆菌不同的变种,对不同的昆虫种类其毒力不同,营养要求也不一样,所以有必要对于这些不同菌株加以分类鉴定。苏芸金杆菌的变种鉴定工作在国外做得较多。自1901——1905年日本人石渡从  相似文献   

4.
三株杀虫菌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别从粘虫(Leucanic sepasata Walker)、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Falericius)和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a Fualker)自然死亡的幼虫尸体分离出的101、300和403三个产晶体的芽孢杆菌,绣室内毒力测定和大田防治试验,它们对多种农林害虫具有较强的致病力。经鉴定,101和300菌株定名为苏芸金杆菌武汉变种(101 & 300)[Bacillus thurigiensis var.Wuhanensis(101300)]。403菌株定名为苏芸金杆菌天门变种(403)[Bacillus thurigiensisvar.Tinmensis(403)]  相似文献   

5.
苏芸金杆菌类产品对害虫的毒效,与产品内所含芽孢的多少不一定成正相关,即有些产品或制品芽孢多而毒力小,有些芽孢少反而毒力大。这一现象早为我国从事杀螟杆菌生产或应用的工作人员所认识,也是1966年国际微生物治虫及昆虫病理会议所依据而提出的不能用芽孢数量作为苏芸金杆菌毒力指标的意见,该会建议用生物测定法来确定毒力指标,用法国巴斯德研究院所制备的苏芸金杆菌制品E61为标准制剂,并指定每毫克的毒力为1000国际单位。用哪一种昆虫来作苏芸金杆菌的  相似文献   

6.
苏芸杆菌187菌株自1978年发现以来,经近20年的研究,现已在如下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1.苏芸金杆菌187菌株的生物学特性;2.其毒力与对纹幼虫的致病机理;3.其伴孢晶体和芽孢的超微结构,生理生化与抗原特性,4.其发酵条件与特性,5.大田灭蚊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7.
从实验室中分离到一株产色素的苏芸金杆菌—“col”菌株。经鉴定,“col”菌株血清型为H_(4a,4b)。它能在多种培养基上产生水溶性棕色色素,该菌株在色素形成上明显不同于苏芸金杆菌其他产色素变种;但它在形态、培养特征、生化特性和血清学反应方面与松蠋变种(B.t.subsp·dendrolimus)较接近,初步认为是一株产棕色色素的松蠋变种。试验证明,“col”菌株对菜青虫(Pieris rapae L)、赤松毛虫(Dendrolimus spectabilis)等农林害虫有较高的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8.
自济南郊区菜园土中,分离到一株产伴孢晶体的霉状芽孢杆菌。对其进行了形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反应、血清学反应以及 DNA 的 G+C 含量和 DNA-DNA 杂交率的试验测定。该菌有芽孢,其 DNA 中 G+C 含量为33. 9摩尔%(Tm)。由于该菌产典型的伴孢晶体,初步分析可将其归于苏芸金杆菌类(Baci-llus thuringiensis),并作为一种新亚种,命名为苏芸金杆菌霉状亚种(Baci-llus thuringiensis subsp.mycoides)。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广西山口红树林保护区内土壤中芽孢杆菌的多样性,挖掘具有稳定性好、耐高温的纤维素酶活性菌株,本研究利用可培养技术和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树分析研究红树林土壤中可培养芽孢杆菌的多样性,并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唯一碳源,结合刚果红纤维素培养法、滤纸条崩解试验、纤维素酶活力测定法,对分离出的芽孢杆菌开展纤维素降解活性研究。结果表明,从红树林土壤中共分离出171株芽孢杆菌,隶属于4科12属40种,其中芽孢杆菌属为优势菌属;从中筛选出9株具有显著纤维素酶活性的芽孢杆菌,其中4株具有显著的热稳定性。广西山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内土壤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可培养芽孢杆菌种类,且部分菌株呈现出显著的纤维素酶活性,具有较大的挖掘潜力。  相似文献   

10.
试验以自土壤分离的苏芸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37为出发菌株,选用He-Ne、CO_2和Nd-玻璃激光器,分别对芽孢悬液、营养体悬液和营养体阶段的菌落进行照射。发现三种激光对Bt-37菌株均有致死效应,但致死率各不相同。He-Ne和Nd-玻璃激光能促进菌体生长,芽孢、晶体生成提前:CO_2激光对菌体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因而推迟芽孢、晶体生成时间。镜检机光照射后的存活菌落,未发现形态变异,芽孢、晶体生成时间与对照的差异,与用目视激光显微镜的观察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对两种不同属间的细菌棉花增产菌(一种芽孢杆菌Kan~rCan~(?))和苏芸金芽孢杆菌(Kan~(?)Can~r)原生质体的形成、再生及融合进行了研究,初步确定了适应这两种出发菌株的破壁、再生及融合的最佳条件.在此条件下,其破壁率均可达到98%;融合率可达2.15×10~(-5).试验结果证明,两种不同属间的细菌细胞融合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12.
以离子型稀土废弃矿修复植物的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稀释涂布法从土壤样品中筛选出具有植物根际促生作用,以及能够在高浓度稀土离子条件下生长的芽孢杆菌菌株,并对菌株的促生能力和稀土离子耐受性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筛选得到的芽孢杆菌菌株中具有产吲哚乙酸(IAA)能力的有14株,其中同时具有产铁载体和NH3能力的共有5株.菌...  相似文献   

13.
产聚羟基烷酸的菌株分离及初步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今后构建产PHA的重组大肠杆菌提供PHA合成基因,从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武汉石油化工厂的气浮池附近长期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经细菌的富集及分离纯化,筛选出两个产PHA的菌株。通过菌株的个体形态观察,发现这两株菌是可以在细胞中间产生不膨胀的椭圆形芽孢的革兰氏阳性杆菌,且相互成链,这与伯杰氏手册中对蜡状芽孢杆菌的描述相似,另外对这两株菌的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的研究,也表明这两株菌符合蜡状芽孢杆菌的特性,故初步鉴定这两株菌为蜡状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14.
青枯病生物杀菌剂天禾2000菌株筛选和分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福建福州、莆田、将乐、宁化、宁德、泉州等8个市县青枯病流行病区的烟草、番茄、马铃薯、花生、生姜、甜椒、茄子田间采集病株根系土壤和植株,进行分离培养,获得土壤微生物15000多株。初筛获得128个菌株对青枯病有不同程度抗性,部分菌株对烟草、番茄青枯病菌有较好的拮抗作用。进一步通过对青枯病菌抑菌力评测,稳定性测定筛选获得3株对供试指示菌有较强抑制作用的拮抗菌株,经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生理生化性状的测定,这3株芽孢杆菌被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代号为2000,2001,2002。抑菌谱的测定结果表明,这3株枯草芽孢杆菌为广谱的拮抗菌株。  相似文献   

15.
用苏芸金菌不同变种,菌株的交叉拮抗延缓试验法证明,苏芸金菌不经紫外线诱导,在血清型H_1—H_(14)的17个变种中,都有苏芸金素产生,但产生的时间、高峰期和活性的强弱,因变种不同而异。并观察到苏芸金菌中部分变种产生的苏芸金素能抑制自身菌株,但大部分变种对自身产生的苏芸金素有免疫性,并能从自抑菌中分离出非自抑菌株,即自身免疫菌株。某些变种的抑菌圈,出现双圈、多圈等现象表明,苏芸金菌产生的活性物质可能有多种。试验还表明,苏芸金素对种外多种菌有抑菌活性,特别是对革兰氏染色阳性菌。  相似文献   

16.
从山西省娘子关瀑布附近的土壤中分离到一株产晶体的芽孢杆菌,具有苏芸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的典型特征,编号为 BT——37。该菌伴孢晶体呈园菱形、颗粒状等多种形态。一个芽孢产生一个大晶体的同时,往往又脱落一个或2~3个小晶体。室内生测表明,发酵液对蚁蚕半小时死亡率为82%,2小时达96~100%。稀释4800倍,24小时死亡率97%;对杨树毒蛾、菜青虫有较高毒力;对棉铃虫、粘虫也有一定毒杀作用;对孑孓无效,不影响草蛉幼虫的发育。是一种较有前途的防止鳞翅目害虫的新菌株。本文对 BT——37杀虫菌的生产性能作了考察,提出了以胞外蛋白酶活性作为选择高毒力发酵物培养基的生化参考指标。并对通过改变培养和生产条件以及使用方法提高工业菌剂的毒力,作了初步探索,取得了良好的田间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从济南制药厂L—山梨糖混合发酵液中分离得到四株芽孢杆菌噬菌体,其中一株来自寄主巨大芽孢杆菌,三株来自腊状芽孢杆菌,这些噬菌体都是有尾的,根据形态可分为二类。通过选育获得了几株抗噬菌体菌株,经摇瓶混合发酵试验,表明抗株不但具有稳定的抗性而且保持了原种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BT—37是从土壤中分离出的一株对多种鳞翅目昆虫有较高毒力的苏芸金芽孢杆菌。在PB培养基中振荡培养,蛋白酶活性随着细胞的生长而增强,培养36小时,芽孢晶体开始脱落时达到高峰。所产蛋白酶为中性蛋白酶。酶作用的最适条件:最适温度为50℃,60℃保温1.5小时酶活性降低70%;最适pH7.0;在pH6.0℃—10.6范围内稳定。1.5×10~3M时,Mn~+显著提高酶活。在蛋白酶活性高的培养基中获得了较高毒力的培养物。  相似文献   

19.
枯草芽孢杆菌TY7210菌株的ERIC-PCR快速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ER IC核心序列为引物,以2株枯草芽孢杆菌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PCR对T aq DNA聚合酶用量、PCR退火温度及模板DNA浓度进行优化,建立了快速鉴别芽孢杆菌的ER IC-PCR方法,并对5株芽孢杆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TY 7210菌株与其他芽孢杆菌菌株具有不同的指纹图谱,尤其不同于枯草芽孢杆菌(ATCC 1.1849),为芽孢杆菌的快速鉴别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分离筛选大熊猫肠道中具有纤维素降解能力的芽孢杆菌菌株,首先对8份大熊猫粪便进行高温水浴处理,利用刚果红平板法进行初筛和复筛,DNS法测定酶活力.结果分离出126株菌株,其中8株菌株纤维素降解能力较强.结合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8个菌株均属于芽孢杆菌属,其中1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1株阿萨尔基芽孢杆菌(B.axarquienis),2株西姆芽孢杆菌(B.siamensis),4株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methylotrophicus).实验表明大熊猫肠道中存在多种降解纤维素的芽孢杆菌,其中新发现的有大熊猫源的阿萨尔基芽孢杆菌和西姆芽孢杆菌,丰富了大熊猫肠道菌群的研究,并为高效生产纤维素酶提供新的菌种来源.探究了大熊猫消化道内高效的纤维素降解菌,有利于实现高纤维类饲料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