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泰戈尔的诗歌代表作《吉檀迦利》继承了印度民族的优良传统,扎根在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上,无论思想内容还是艺术形式,都具有东方文化的鲜明特征;同时又吸取了西方文化的养料,在语言表达、思想内容、文学体裁上,均具有西方文化的特征。这部蜚声全球的伟大作品是“东方思想”与“西洋文学体裁”二者的巧妙结合,是东西方文化融为一体的艺术结晶。  相似文献   

2.
印度新诗人     
我们一点也不知道印度现代文学。除了泰戈尔以外。泰戈尔是般迦利语的诗人,却受英国教育,得过牛津大学学位的。他是把他的诗译成英文,所以在印度以外知道  相似文献   

3.
泰戈尔不仅是印度近代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 ,同时也是著名的文艺理论家。他发表了一系列探讨文学艺术创作规律的论著 ,形成了完整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学观 ,其主要内容是 :文学创作的主要创造力是情感 ;文学创作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 ;文学内容和形式二者是辩证统一关系 ;韵律和想象在文学艺术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泰戈尔以自己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 ,捍卫了民族的进步的文学传统 ,有力地推动了印度近现代文学运动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傅馨蕾 《科技信息》2010,(4):164-164,166
在泰戈尔一生中,深厚的东方民族文化传统与外来的西方近现代文化交汇在一起。他在世界各地游历,扩展视野博采众长,形成了包容东、西方特征的独特思想。本文通过分析他在游记文学中对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具体表述,探讨了他关于东方和西方以及彼此间关系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在泰戈尔的文学创作中,他的短篇小说创作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泰戈尔一生创作了一百多篇短篇小说,其中不少优秀作品熠熠闪光,不仅将印度短篇小说创作推向了一个高峰,而且对世界短篇小说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泰尔戈的短篇小说中鲜明生动的女性形象分外引人注目。这位印度近代文学史上。的大文豪满怀深厚的感情,深切关注印度近代妇女的命运;倾注大量的心血,真实描写印度苦难妇女的不幸遭遇。在泰戈尔的笔下,有在封建势力面前随人摆布、逆来顺受的不幸女性;有不甘心奴役,以死抗争的女性;有敢于向封建礼教和习俗斗争,具…  相似文献   

6.
泰戈尔短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泰戈尔的文学创作中,他的短篇小说.创作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泰戈尔一生创作了一百多篇短篇小说,其中不少优秀作品熠熠闪光,不仅将印度短篇小说创作推向了一个高峰,而且对世界短篇小说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泰戈尔是印度近代蜚声全球的伟大诗人。他的散文诗集形象地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探索和追求,表达了诗人关于人生的基本观点和态度。作为一位进步的资产阶级作家,泰戈尔的人生观主导是进步的、积极的、健康的,值得肯定和赞扬。  相似文献   

8.
印度国欧名为《人民的意志》,词曲均为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1861—1941)所作。这首歌成为国歌,还有一段来历。印度独立前,将要掌权的印度资产阶级酝酿选一首国歌,据印度第一任总理尼赫鲁回忆,1941年,他曾特意请求泰戈尔为未来的国家  相似文献   

9.
丰子恺与泰戈尔没有直接交往过。但他俩却有一位共同的学生魏风江为其牵线而增进了彼此间的了解。魏风江是丰子恺的学生。1933年12月,他受蔡元培的派遣留学印度,成了泰戈尔唯一的一位中国学生。魏风江对丰子恺和泰戈尔都十分敬佩,并有意作这两位艺术家的牵线人。他说:“我诚意地想把中国的艺术家丰子恺和印度的艺术家泰戈尔联系起来。因为两老的绘画、音乐和文学在国内都是著名的,而教育思想更有许多的共同之点。”那时魏风江常能收  相似文献   

10.
泰戈尔是印度的著名诗人和教育家。归纳起来,泰戈尔的教育思想可分为三个方面爱国主义思想、和平主义思想和国际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1.
<吉檀迦利>是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的杰出代表作.本文仅从文化角度审视作品的深层含义.认为<吉檀迦利>既继承了美丽而新鲜的东方文明,又借鉴和吸收了西方文化的营养与精华,同时还自然地融合了东西方认同的宽容精神,使其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因而,泰戈尔登上诺贝尔文学领奖台是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12.
印度历史独一无二,早期产生了种姓制度,后来又出现伊斯兰征服和英国人长期殖民统治.这三者对印度人、印度文化和印度历史产生持久影响,对印度多元文化产生了负面作用.这一特殊历史形成了印度民族独特的文化特点与民族个性,在挣脱殖民统治过程中,也走出了独具印度特色的民族独立之路,但是不成功的多元文化融会给印度埋下了难以根治的隐患.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其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在互联网时代要坚持民族文化的先进性,就必须加大民族文化及其文化心理的开放性,吸取其他文化的长处,发扬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有时代价值的因素,抵御由网络造成的“数字化殖民”、“人性分裂”、“民族文化的网络异化”等,构建和发展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系统,促进民族文化的创新繁荣。  相似文献   

14.
印度是一个宗教性的民族,宗教统辖一切.泰戈尔的<沉船>通过苦行主义精神的展示,塑造了一种隐忍、宽宥、利他的理想人格;通过对文本中虚幻、非现实表述的阐释来感知一种宗教的情怀,并进行一种形而上的宗教终极意义的探寻与诠释,从而亲证其民族思维方式的宗教性.  相似文献   

15.
从泰戈尔莫言现象看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戈尔和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东方乃至世界文坛有着深远影响。他们文学成就的取得主要归因于在本土文学话语处于弱势地位的背景下坚守的文化自觉;而这种文化自觉的关键是在文化杂糅时代对本民族文学的扬弃和对外来优秀文化的认同,本土与外来的结合,使他们作品以全新的面目出现在读者面前;而具有普世价值的人性书写则唤起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对其民族文学拔秀于世界文学之林具有非凡的意义。泰戈尔和莫言现象为我们重新思考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文化参考。  相似文献   

16.
回想20世纪的一批中国文化精英,他们眼中、心中的日本是什么样子呢?细读他们的作品,发现他们有细腻的感受、深刻的理解,但也不乏误读误判。一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人眼里,日本真可谓“日色曚昽”。于是,应编辑部之邀,我把这些往事写下来,不妨就从徐志摩写起。说起来,徐志摩与日本并没有什么渊源,一曲脍炙人口的《沙扬娜拉》,却将他定格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这不能不归功于1924年夏的东瀛之行。该年4月,印度大诗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泰戈尔来华访问,徐志摩担任翻译。在泰戈尔访华期间,徐志摩一直伴随左右,出色的表现,深得老人欢心,泰戈尔给徐…  相似文献   

17.
姚茹 《科技资讯》2007,(35):234-234
毛泽东诗词对民族传统文化并不是简单的沿袭、借用、复归,而是有选择性的吸取,吸取中有创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批判继承是毛泽东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毛泽东将民族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进行整合,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补充,是一种创造性的继承,也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创新.  相似文献   

18.
纪伯伦·哈利勒·纪伯伦(GibranKhalilGibran,1883-1931)是20世纪杰出的诗人,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英语作家之一,阿拉伯现代文学的一面旗帜。他以阿拉伯语与英语写下多种杰出的小说、寓言、散文涛等,他几乎与印度现代伟大诗人泰戈尔齐名,他们的作品被欧美人认为是“东方最美妙的声音”,他们被称为“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两位巨人”。本世纪初纪伯伦的作品在中国首先受到一向重视世界弱小民族文学的作家茅盾的注意,他于1923年4月3日和17日在《文学周刊》第86和88期上发表了纪伯伦的散文诗《批评家》《一张雪白的纸说……》等5篇…  相似文献   

19.
郭沫若留日时期开始接触泰戈尔作品,并成为泰戈尔的崇拜者。他的泛神论思想以及早期诗歌的表现形态,都与泰戈尔的影响有一定的关系。“五四”后期,随着郭沫若思想的发展变化,泰戈尔的影响也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20.
印度诗人泰戈尔受古印度哲学“梵我一如”思想的影响,在其诗歌中表现出浓重的宗教哲理意蕴,其中既有对生命、自然的礼赞,也有对和谐的追求,还有跨越时空,从有限到无限的超越,正因为其诗歌思想的丰赡深刻以及独有的东方情调和神韵,他的诗歌在世界文学中具有了永恒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