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压入式通风风管漏风对瓦斯隧道施工中的瓦斯分布规律影响颇大。本文以何家坡高瓦斯隧道通风为工程背景,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模拟了风管漏风工况下的瓦斯隧道通风案例,分析了漏风面积与漏风位置对隧道瓦斯分布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风管出风口的射流作用导致掌子面靠近风管一侧无瓦斯聚集,而掌子面与出风口之间的涡流作用导致该区域出现大量瓦斯聚集;②风管漏风面积越大,漏风处上游涡流强度和下游射流强度越大,因此上游瓦斯聚集程度与下游瓦斯稀释程度越明显,两者均随着漏风面积的增加呈线性增加;③风管漏风位置越靠近掌子面漏风处上游瓦斯聚集的程度越明显,瓦斯聚集的增量随轴向距离呈指数减小的关系,风管位置越远离掌子面漏风处下游瓦斯的稀释与扩散程度越显著,瓦斯浓度减小的程度随轴向距离呈指数增大的关系。本文研究结果可为瓦斯隧道施工中的瓦斯监测及传感器布置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隧道施工的相关工作经验,以隧道过煤层施工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了过煤层隧道的施工方法和瓦斯防治技术,总结了一套过煤层瓦斯段的施工工艺流程,论文首先简要概述了现代隧道施工的方法,而后指出过煤层隧道施工的研究要点,进而分析了过煤层瓦斯段的施工工艺流程,在此基础上,笔者探讨了瓦斯释放和具体的瓦斯段施工方法,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超 《科技资讯》2012,(4):30-31
现代隧道施工方法的选择应以地质条件为主要依据,结合工期、建筑物长度、断面尺寸、结构类型以及施工技术力量等综合考虑。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公路隧道施工的相关工作经验,以隧道过煤层施工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了过煤层隧道的施工方法和瓦斯防治技术,总结了一套过煤层瓦斯段的施工工艺流程,论文首先简要概述了现代隧道施工的方法,而后指出过煤层隧道施工的研究要点,进而分析了过煤层瓦斯段的施工工艺流程,在此基础上,笔者探讨了瓦斯释放和和具体的瓦斯段施工方法,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道路交通工程中的瓦斯隧道建设存在瓦斯爆炸的重大危险,其影响因素十分复杂.分析国内外典型隧道瓦斯爆炸事故,获得导致隧道瓦斯爆炸的危险源;运用事故树理论,建立隧道瓦斯爆炸事故树模型,计算事故发生的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发现导致瓦斯爆炸有380种途径,预防瓦斯爆炸事故有2个集合;计算事故树结构重要度,认为防止隧道瓦斯爆炸事故的重点应放在机电管理缺陷和瓦斯管理缺陷上;最后制定了瓦斯隧道在建期瓦斯爆炸事故预防措施.分析结果表明,在防治瓦斯隧道瓦斯爆炸事故中应把防止瓦斯积聚放在首位,控制引爆火源其次,以瓦斯隧道安全施工管理为基础.  相似文献   

5.
大断面瓦斯隧道掌子面上不同的涌出位置对隧道内的瓦斯扩散分布规律影响较大。基于何家坡大断面隧道穿越一定交角煤层的工程背景,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模拟了5个不同涌出位置的瓦斯在隧道内的扩散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大断面隧道掌子面可划分为3个主要的瓦斯涌出区域,即风筒对侧左下部分(区域Ⅰ)、靠近风筒侧右上部分(区域Ⅲ)和中间部分(区域Ⅱ);瓦斯自掌子面涌出后向洞口扩散的过程依次可以概括为瓦斯聚集、瓦斯扩散与瓦斯稳定分布3个阶段;区域Ⅰ、Ⅱ与Ⅲ涌出的瓦斯分别在0.4H、0.8H与1.3H范围内聚集,并分别在1.2H、1.4H与1.9H范围内扩散,最终分别在1.2H、1.4H与1.9H范围以外稳定分布于拱顶稍偏向风筒对侧,其中,H为隧道的高度。在此基础上,对隧道内瓦斯监测传感器的布局提出了优化方案,可为瓦斯隧道施工中的瓦斯监测及传感器布置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6.
在隧道工程中,真正有非伴煤瓦斯威胁的施工段落是短而少的,实现瓦斯灾害动态危险度等级管理对隧道瓦斯防治工作实际意义重大.提出了一种多指标综合分析判定隧道施工段落瓦斯危险度动态等级的方法,其基本指标包括:送抵施工掌子面的实际风量,施工掌子面和总回风断面处瓦斯浓度,超前地质钻孔及其残孔瓦斯浓度与压力,施工掌子面及其前方围岩岩性与构造面发育状态;辅助指标包括:已开挖洞身段的封闭情况,通风系统储备的通风能力等.方法的核心是综合分析隧道当前瓦斯涌出状态与能送抵掌子面的实际风量之间的配对关系.工程实例云顶山一号高瓦斯隧道算例表明,该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在简述乌蒙山一号隧道工程概况基础上,介绍了乌蒙山一号隧道施工中对瓦斯监控所采用的依据、标准、方法、措施、监控管理、综合治理技术等,以期对类似瓦斯隧道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铁路建设蓬勃发展,更多的高速铁路伸向偏远地区,线路经过含煤层地区,瓦斯隧道的数量也随之增加,施工难度方面的问题也会接踵而来。为此,笔者结合几年工作实践经验对铁路瓦斯隧道施工特点以及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阐述,希望对铁路瓦斯隧道的施工有所帮助。本文首先简单探讨了瓦斯隧道的分类、并从超前地质预报、监测系统、进洞管理系统三个方面对铁路瓦斯隧道的施工特点进行了论述,最后简单分析了石门揭煤。  相似文献   

9.
邓海涛 《科技信息》2011,(17):I0300-I0300,I0361
由于小喀拉萨依隧道地层属于煤系地层,含有毒有害瓦斯气体,且围岩强度较低,容易引起火灾等工程事故,如何制定科学施工组织设计,采取合理的检测技术、针对性强的通风设计及超前预报方法,成功解决弱瓦斯隧道施工问题,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周洋  赵宇  张志强  蒲实  张恒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29):12718-12726
为了研究通风风管在瓦斯隧道施工通风中对瓦斯扩散的影响,通过CFD数值仿真,建立瓦斯在隧道内的运移模型,详细探究了不同风管直径、风管口距工作面的距离、风管悬挂位置以及风管贴壁间隙四个风管布设参数对隧道风流场及瓦斯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风管直径对于工作面上瓦斯体积分数场具有显著的影响,风管直径减小会导致隧道空间瓦斯体积分数增加,且瓦斯体积分数增加的程度远大于风管直径减小的程度。风管布置在拱肩处更有利于瓦斯的排出和保障隧道安全施工。随着风管出风口距离工作面距离的不断减小,隧道内瓦斯体积分数越低,并且隧道内部空间瓦斯分布越均匀,越不易发生瓦斯的局部积聚现象。风管顶端离隧道拱顶的距离越远,隧道内瓦斯体积分数越高,断面瓦斯分布均匀性也越差。在单因素试验情况下,可以看出风管的最佳组合方式为风管直径为1.8m,风管位置为拱肩,风管出口距工作面的距离为5m,贴壁程度为0.5m。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在含瓦斯地层中修建隧道的可能性将不断增加。在施工中不能有效地治理瓦斯、防治瓦斯突出将对工程的进度、安全、质量及造价等方面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着重介绍了公路隧道穿越含瓦斯地层时的几个关键性技术问题,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杨涛 《工程与建设》2021,35(1):25-26,28
非煤系地层隧道在勘探阶段很难发现围岩中含有瓦斯气体,往往在施工过程中意外出现,突发性强.本文对隧道施工意外出现瓦斯后的处置方法进行系统阐述,包括瓦斯检测与评估、变更设计要点等.在进行设计变更时,应在设计周期、设计程序、变更内容及风险评估等方面采取相应策略,以保证设计变更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3.
丁士忠  罗琼  焦苍  刘平 《科技信息》2006,(9):436-438
合(肥)武(汉)铁路客运专线经过大别山区,大别山区系非变质岩地区,但是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发现燃烧现象,通过现场检测和化学试验确定岩石及气体成分,应用地质构造学理论探讨瓦斯涌出的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施工技术措施,使隧道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都处于安全可靠控制范围之内,该项技术在合武铁路客运专线隧道施工中得到初步应用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瓦斯隧道开挖过程中通风设备布置对通风效果的影响机制,以城开高速鸡鸣隧道为研究对象,考虑风筒直径、出风口与掌子面距离、风筒高度三个因素,基于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以瓦斯平均浓度数据为基础,研究了瓦斯浓度在施工通风影响下的分布特点,通过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研究了9种布置方案下三个因素对三种施工情况下通风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掌子面顶角、底角及下掌子面底角处,瓦斯分布较为集中,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该区域的监测;回风侧瓦斯浓度高于进风侧。不同的施工情况下,三个因素对通风效果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即在整体掌子面或仅有上掌子面施工的情况下,三个因素对通风效果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风筒高度、风筒直径、出风口与掌子面距离;仅有下掌子面施工时则依次为:风筒直径、风筒高度、出风口与掌子面距离。在本文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针对台阶开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同工况下的以提高通风效率为目的的通风设备布置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刘云波 《太原科技》2014,(2):96-100
在瓦斯隧道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存在着瓦斯突出和爆炸的隐患,一些先进的隧道施工技术和成熟的施工方法应用在瓦斯隧道施工上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对于瓦斯隧道施工技术的研究已成为当务之急。文章以沪昆客运专线贵州段刘家庄高瓦斯隧道为例,通过介绍该地区的地质情况、煤层分布、煤系说明、地勘等,发现该区含煤层20余层。煤层真厚度约0.70~5.86 m,其中M1,M17等7层煤有遭受煤层瓦斯突出和有毒、有害气体危害的危险。提出了运用瓦斯隧道揭煤施工技术和防突防爆措施,有效地提高施工进度、确保安全,为相关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全国煤矿瓦斯事故发生频繁,一些低瓦斯矿井的瓦斯异常区域也发生了较大的瓦斯事故.该文介绍了开滦东欢坨矿业分公司综采工作面针对瓦斯异常区域,采取的有针对性的瓦斯综合防治技术措施,控制工作面瓦斯浓度确保了瓦斯异常区域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7.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瓦斯隧道通风计算、风机选型,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8.
孙永震 《科技资讯》2010,(23):68-69
浅埋下穿瓦斯隧道施工难度大、危险性高,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采取有针对性的施工工艺,解决围岩变形及沉降问题,是施工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南峰寺隧道工程施工实践,对浅埋下穿瓦斯隧道施工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9.
黄陵二号煤矿铁路专用线白石隧道是一座瓦斯隧道,涧身通过地段有大面积小煤窑采空区分布。从钻孔、灌浆、安全措施、质量保证措施、质量检查等方面阐述了隧道煤窑采空区的处理方法,以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传统控制方法下高瓦斯隧道施工实际通风量无法达到需风量设定上限标准,施工过程中极易发生安全事故的问题,开展对其风险控制措施的研究.在明确瓦斯性质以及防治难点的基础上,针对高瓦斯对隧道施工造成的危害,首先对隧道施工过程中瓦斯的浓度进行安全风险预测和检测;其次,对施工中火源、氧气浓度以及瓦斯浓度进行控制;最后实现对施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