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地方科技》2005,(12):69-70
No.1世界直销财富论坛 闹剧重现:某媒体宣称,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国际交流促进会等主办的“迎中国直销法规颁布高峰研讨会暨首届世界直销财富论坛”将在9月23日至26日在海南博鳌举行。  相似文献   

2.
论坛再现 2007年3月28日,由中国台湾高雄中山大学“直销学术研发中心”发起的“校园直销学术论坛”第一站在广州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市场学系D104教室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3.
直销热线     
《当代地方科技》2005,(2):76-77
问:直销法规为何迟迟没有出台?它们究竟什么时候能出台?问:只要有经济实力、品牌实力的公司都能挺进直销业,从事多层次直销吗?比如也在生产药品和保健品的海尔集团。问:双轨制是否是国家明令禁止的直销制度?为何传言中的直销法规中没有涉及直销制度方面的文字内容?问:推介我从事直销的朋友说,每个人在直销行业里都可以成功,然而我几个月来一直找不到成功的方向和感觉,我觉得他的话有误导之嫌,请问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从事直销?是不是坚持到底就一定能成功?问:在当前许多直销公司里,不乏“专家”、“教授”,有的人还自称是“直销科学家”,让人难辨真伪,请问这些人的名衔是自诩自封的还是国家认可的?如何整肃直销界的学术“伪”风?  相似文献   

4.
潘氏黑洞频现 近日,记者在各大直销论坛讨论区不断看到对“CAS环球电子商务”、“富人俱乐部”等公司的集中声讨贴子。  相似文献   

5.
“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既禁止了“团队计酬”的奖金制度,又将直销人员的奖金上限订为30%,让直销公司和直销人员在销售的奖励制度上没有太多的弹性运作空间,原来上下级直销商之间“利益共同体”的关系也随之消失;上级直销商辅导下级的经济动机不存在了,理论上“直销团队”就失去存在的价值。但是很多成功的直销团队,其成员之问已经有多年共吲奋斗的经历,团队成员之间所建立的关系,已经不只是单纯的经济利益共同体;这些直销团队是否会自然解散呢?它们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值此直销公司努力争取直销牌照的关键时刻,直销团队的未来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议题,本文试着从直销团队的功能和价值来探讨直销团队的存废问题。  相似文献   

6.
人们说:直销界多半是按多层次运作,并把倍增销售法看成是“直销”的精髓。如果外国直销中主要靠网络奖金这一条不适应中国国情,我建议国内众多的中小直销企业要趁早准备“跳出世界直销惯例”模式,并预见可能将有三种出路发生:  相似文献   

7.
直销双法出台后,为适应中国只开放单层次直销的限制,直销业界开始出现诸如“加盟连锁、特许经营、电子商务、消费返利、网赚”等等经营模式。明确认识清楚特许经营、多层次直销、中国式直销历史和含义,了解三者的区别和联系,有利于在现行中国直销环境下,更好地推动中国直销业的发展,也有利于肃清假借特许经营、加盟连锁名义行非法传销或不合中国法规的多层次直销行为。[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3月份,深圳工商局召集直销企业开会,对象包括深圳注册的直销企业和在深圳拥有分支机构的企业。在会上,深圳工商局响应广东省政府所发的“企业服务年”号召,提出了“直销服务年”,向参会的直销企业代表发放了“深圳市工商局关于扶持直销行业发展的若干措施”的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广泛征求直销企业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直销是一个充满了魔力的词语,铺天盖地的媒体宣传都在塑造一个可以一夜暴富的良机。但事实上,直销并不是一个通衢大道,相反却布满了荆棘,直销人只有经过了“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困顿后才有可能实现“超级自由”的梦想,从而纵横捭阖,笑傲直销。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有很多的传统企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试水直销,然而直销行业的专业管理人才极度缺乏,于是一些原直销团队的领导人摇身一变,就成了某直销企业的CE0、总裁等。一时间,像“开盘”、“操盘手”等成为了业界流行的名词;市场启动运行一段时间后,却又传出直销经理人频频跳槽的消息。当直销人跳槽已经成为行业司空见惯的现象,而作为公司管理层的直销经理人也频繁跳槽就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相似文献   

11.
直销一路颠簸在中国走过十余年,直销人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伴着泪水为市场经济也为直销业在中国的发展提供着经验和教训。“异地直销”便是其教训之一。异地直销是在中国直销业的发展过程中衍生出来的一种异地邀约据点式动作模式。作为中国直销的变异体,异地直销十多年来在中国生生不息,一直游走于政策边缘,一直困扰着中国直销业的良性发展,成为直销监管的难题之一。异地直销人员在中国有多少人?300万?500万?恐怕谁也不能给出一个确切的数字。但其带来的社会问题等负面效应是我国政府无法回避的,也是整个直销业应该直面的,这些问题更是异地操作的团队精英们应该思考的当务之急。异地直销事关整个中国直销业的良性发展。作为引导华人直销第一传媒的《中国直销》杂志,今年把异地直销的项目纳入了本年度的研究重点,今天我们邀各位直销研究者和具有多年直销经历的实践者、管理者来谈论这个话题,是期望抛砖引玉,把“异地直销”辨析得更明白透彻,既为中国直销正本清源,也为中国直销的监管部门提供监管思路,从而让中国直销业回归主流,驶上正轨。  相似文献   

12.
正在进行中的直销立法在影响大大小小直销企业未来走向的同时,也牵动着千千万万直销人的神经,中国直销,风雨坎坷,自雅芳1990年登陆中国大陆始,直销在中国大陆便经历了一个从“神话”到“烽烟四起”、到“鱼目混珠”、再到“泛滥成灾”、最后是“禁止”、再后来是“转型特许”,周遭折腾的直销在中国大陆因“老鼠会”与“金字塔”而“蒙羞”了整整十三载。然而,尽管如此,直销因其特有的产品品质和科学的营销体系,总是吸引着无数营销人趋之若骛,十三年来,在国家批准转型的直销企业里,从事直销的人总共至少不下100万。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要规范管理这个群体、关注这个群体的健康发展,是我们党和国家既是经济的、又是政治的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职责。这一切,不仅仅是因为有“入世”的承诺。基于此,直销立法与直销开放必然会在经济、文化、思想、产业等领域产生强烈的震荡,中国直销,革故鼎新的时代已经来临。  相似文献   

13.
凡是对直销感兴趣或准备进入直销或已经在从事直销的直销人,都首先应该了解那些“死掉了”的直销人的“死因”,你了解了“死因”,就是掌握了避免“死掉”的真理。  相似文献   

14.
在如新中国,有这样一个年轻人,他从来不发展自己的熟人,他的前排有80%来自于自己的网友;他又不同于一般躲在论坛里面守株待免的直销混子,而是主动出击巧妙“钓鱼”。一个27岁的年轻人,演绎出一部网络制胜的精彩大戏。  相似文献   

15.
虽然中国直销已经有了两个条例的规范,没拿到直销牌照和拿直销牌根本无望的企业,都面临着如何在竞争火缝中求生存的问题,而且还会滋生更多的新问题,仅靠这两个条例未必能达到完美的监管效果的,本文作者系站在市场一线的直销观察者,他提出了以“理”代“管”的直销监管观点,代表了最接近最广大底层直销人的意见,不妨闻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如新(中国)继提出“蓝海战略”应对市场竞争之后,又推出了“健康直销”概念来引导发展思路,在敏感而混沌的中国直销行业刮起了一股清新的经营运作之风。 而直销作为一个以人为本的行业,每个人的自主性将决定他们对公司具体政策的不同理解、执行和最终结果。笔者有幸分享到如新 (中国)三届寰宇领袖彭 放、张爱梅夫妇对此的见解,他们用精辟的观点阐明了直销人在“健康直销”实践过程中的责无旁贷,并通过自己的实践经验来总结了直销人贯彻“健康直销”的几条可能思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中国直销名人堂”是为活跃在中国市场上的直销名人们开辟一个展示自我风采和实力的场所,并具有延续性和互动性,也就是说这其实是一个每期都会出现在本刊上面的中国直销名人榜。该榜分为“企业领袖榜”和“团队领袖榜”两个子榜,各限制发布排名前50位的名人,凡进入这个榜的名人如无意外将一直在这个榜上出现。  相似文献   

18.
“中国直销名人堂”是为活跃在中国市场上的直销名人们开辟一个展示自我风采和实力的场所,并具有延续性和互动性,也就是说这其实是一个每期都会出现在本刊上面的中国直销名人榜。该榜分为“企业领袖榜”和“团队领袖榜”两个子榜,各限制发布排名前50位的名人,凡进入这个榜的名人如无意外将一直在这个榜上出现。  相似文献   

19.
“中国直销名人堂”是为活跃在中国市场上的直销名人们开辟一个展示自我风采和实力的场所,并具有延续性和互动眭,也就是说这其实是一个每期都会出现在本刊上面的中国直销名人榜。该榜分为“企业领袖榜”和“团队领袖榜”两个子榜,各限制发布排名前50位的名人,凡进入这个榜的名人如无意外将一直在这个榜上出现。  相似文献   

20.
“中国直销名人堂”是为活跃在中国市场上的直销名人们开辟一个展示自我风采和实力的场所,并具有延续性和互动性,也就是说这其实是一个每期都会出现在本刊上面的中国直销名人榜。该榜分为“企业领袖榜”和“团队领袖榜”两个子榜,各限制发布排名前50位的名人,凡进入这个榜的名人如无意外将一直在这个榜上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