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以黑驼沟流域为研究区域,通过合理选取评价因素、划分评价单元和选择土地资源评价的归类法,对区域内土地资源进行了适宜性评价,指出这是区域水土保持规划编制必不可少的部分,同时为评价该区域土地资源质量、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四川省南江县为研究区域,选取了19项评价指标,建立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体系,然后通过综合指标评定法,得出2005—2008年南江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结果。研究表明,2005—2008年南江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不断提高,2008年分值达到了09142,已经处于可持续利用阶段。  相似文献   

3.
罗攀  朱红梅  张环宇 《科技信息》2011,(10):148-148,150
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成为研究热点。文章运用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以湖南省长沙县为研究区域,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选取张家界市为研究区域,利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包含21项指标的张家界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选用模糊隶属函数、线性加权函数进行综合测算,得出2010—2013年张家界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结果.2010—2013年张家界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提高较明显,2012年综合评价值达到了0.851 7,处于可持续利用阶段.结合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关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重庆市区域特点, 依据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理, 从经济的可行性、环境的保护性和社会的可接受性三大子系统共29个单项指标构建了重庆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体系. 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三大子系统和29个单项指标的权重, 对重庆市近7年的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行了定量分析. 并在分析重庆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基础上, 对重庆市未来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全面的研究调查了福建泉州整体的土地资源的自然特征状况,详尽地分析目前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在此基础上,将泉州市划分了9单元,采用用地指数评价法分别了对各单元进行了开发利用现状评价,提出了不同区域的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政策取向,其结果可为泉州市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合理开发土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评定土地对于水利开发是否适宜以及适宜的程度,它是进行土地利用决策,科学地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依据。通过对土地的自然、经济属性的综合判定,阐明土地属性所具有的生产潜力,以及对农、林、牧等各业的适宜性、限制因子其程度差异的评定。通过评价客观的反应区域土地适宜于农、果、林等各业生产的土地资源及利用不合理的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分布,从而为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调整、土地利用规划分区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胡燕凌 《甘肃科技》2009,25(19):97-98,121
土地作为一种综合性资源,在人类社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农业发展的基本生产资料,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不断地发掘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是当今社会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土地适宜性评价是评价土地时特定利用类型的适宜性的过程,它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在阐明了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基本概念、评价目的、任务及其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特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贝叶斯准则在土地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贝叶斯准则,对农用土地资源进行评价,得出绛县各种类型土地面积以及分布区域,为地方政府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以及土地利用规划服务。  相似文献   

10.
贝叶斯准则在土地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贝叶斯准则,对农用土地资源进行评价,得出绛县各种类型土地面积以及分布区域,为地方政府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以及土地利用规划服务.  相似文献   

11.
基于GIS的南宁市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54,自引:0,他引:54  
为了评估城市土地用作建设用地的生态适宜程度,以南宁市为例,识别市域内可用于进行城市建设的土地资源和生态敏感、脆弱、必须重点保护的区域。应用了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采用A rcM ap空间分析软件,综合考虑了水域、保护区、用地现状、地形地貌、工程地质等多项因子,并对不同因子赋予不同的权重进行叠加得到适宜性评价,为合理有效地安排土地资源的用途提供了重要依据。从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角度为城市的土地利用提出建议,为城市规划提供有益尝试和补充。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晋江市为研究区域,基于2000、2005和2013年三期SPOT遥感数据,在定量分析研究区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以及土地覆被变化的基础上,参考P-S-R模型框架,从经济、环境、资源、人口等方面选取19个评价指标构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研究区近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定量评价其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结果显示:2000—2013年晋江市土地利用处于发展上升期,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呈现极端非平衡"涨势"状态,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均呈现"落势"状态,规模趋于缩减趋势,使晋江市土地利用结构失调,土地覆被状况及宏观生态状况越转越差;13年间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指数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00年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综合值为0.619,安全等级为Ⅳ,处于风险级(中警状态);2005年上升至0.741,安全等级为Ⅲ,处于敏感级(预警状态);2013年又下降至0.674,虽仍处于敏感级(预警状态),但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指数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3.
采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法,对阳泉市郊区区域土地利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0年~2004年该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总水平处于基本可持续阶段,其中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水平实现程度最高,生产力和生产稳定性水平次之,资源保护性水平最低且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14.
该文以融水苗族自治县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为例,在概述了土地评价的目的与原则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评价方法与过程,并简要介绍了面积量算、汇总和编制土地适宜性评价图的方法,最后说明评价结果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应用,可为广西县(市)级土地适宜性评价提供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5.
资源枯竭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综合评价资源枯竭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选取9个地级资源枯竭城市并对其土地利用结构进行研究.从土地利用强度、土地投入、产出效率、可持续利用程度等方面挑选了20个指标,构建适合资源枯竭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评价的指标体系.综合应用模糊层次分析综合评价法,对9个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了测度和评价,结果表明,9个资源枯竭城市土地利用普遍不集约;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选择喀斯特较为发育的贵州省仁怀市为研究区域,在G IS技术支持下,分析当前土地利用结构并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探讨喀斯特地区各种具有特定数量、质量的农用土地资源在空间上的最佳分配途径,实现各种农用土地资源在空间上最优配置的方法与技术,为贵州喀斯特地区农村土地发展利用及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合理利用、科学管理和经营土地为目的的土地资源评价,按照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结合、综合性和差异性相结合、针对性和限制性相结合、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层次清楚与体系完整等原则,采用等级法、参数法和综合法等不同的评价方法进行土地资源评价,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土地资源状况,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合理利用、科学管理和经营土地为目的的土地资源评价,按照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结合、综合性和差异性相结合、针对性和限制性相结合、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层次清楚与体系完整等原则,采用等级法、参数法和综合法等不同的评价方法进行土地资源评价,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土地资源状况,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选取贵州省黔东南州岑巩县为研究区域,因地制宜地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运用网格法划分评价单元,选定适合于丘陵地区的影响因子作为参评因子,在GIS技术支持下,建立土地信息的空间和属性数据库,借助GIS强大的缓冲区分析、DEM地形分析、叠加分析和空间插值运算等空间分析功能,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加权指数法对岑巩县进行土地整治适宜性等级的综合评定及潜力分析,为贵州丘陵区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及优化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从探讨建立区域资源条件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入手,对区域内各类资源的概念、特性及其构成了系统分析,进而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区域资源条件评价指标体系,为实施区域资源条件评价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