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土壤类型生态区设置多点田间试验,建立施肥利润方程,寻优决策出优化施肥组合,作为这一生态区域土壤类型的基本施肥量。对施肥效益影响最大的因素,通过试验确定为7种效益参数,在基本施肥量的基础上,计算实际施肥量,全程电脑管理。把肥料效应函数法、养分平衡法等定量施肥法综合运用在一起,宏观(土壤生态区)控制与微观(具体地点)实际相结合,决策出的施肥方案符合实际,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2.
创意无限     
自动施肥的花盆用长效固体肥料制成的环保型花盆,能在几年内源源不断地为仡草提供养分,它还能根据土壤的情况自动调节施肥量。  相似文献   

3.
根据薄皮核桃各生育期的需肥特点、肥料性质、土壤中营养元素和水分的变化规律,提出了薄皮核桃合理的施肥期、施肥量、施肥种类、施肥方式、施肥方法和施肥原则。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苗木养分加载模型,探究控释肥释放类型与施肥量对2年生油松容器苗苗圃的交互影响,选择最优施肥体系。【方法】以2年生油松容器苗为材料,设置2个肥料释放类型(双层膜和单层膜)和7个施肥梯度(0~9.2 g/L,即0~1 350 mg/株),生长季末测定苗木生长、养分状态及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水平。【结果】肥料类型与施肥量交互作用于苗木P和NSC水平;生物量、N及NSC含量与施肥量间存在曲线关系,双膜肥料释放类型在施肥量为4.5~6.1 g/L时苗木生长最佳;两种肥料释放类型下,施肥量为9.2 g/L对苗木地径、生物量和N含量产生毒害,施肥量为7.6~9.2 g/L对苗木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产生毒害。在苗木营养加载区间内,叶片养分质量分数分别为N 2.80%~3.05%、P 0.20%~0.24%、K 3.40%~3.41%。【结论】基于肥料成本和肥料利用效率,推荐2年生油松最佳施肥体系为双膜类型4.5 g/L (N 675 mg/株)。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农户施肥状况进行调查,找出施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施肥量和肥料中各营养元素比例,最终实现“提高品质、节约成本、增加效益”。  相似文献   

6.
对目前双低油菜种植中存在施肥量偏低、肥料配方不合理、追肥不科学等问题,提出科学与合理的施肥对策,为双低油菜科学合理的施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获取玉米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方法,建立施肥指标体系,掌握各个施肥作物数量,基、追肥分配比例,施肥时期和方法;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  相似文献   

8.
不同肥料和种植密度对谷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谷子品种吨谷1号和龙谷31号进行了不同种植密度和氮、磷、钾不同施肥量配比试验,研究不同密度及肥料配合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的施肥量与种植密度处理下,产量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在黑龙江省一、二积温带该谷子品种的最佳种植密度为60万株/hm~2,最佳施肥搭配组合为N:P_2O_5:K_2O=2:1.38:1,基肥为尿素85kg/hm~2、二氨200kg/hm~2和硫酸钾120kg/hm~2,追肥尿素125kg/hm~2。  相似文献   

9.
襄麦25小麦新品种具有品质优,抗性强,熟相好,耐肥抗倒产量高等特点,在中等肥力的田块条件下进行施肥量及施肥方法的研究,找出高产栽培中肥料用量及N:P:K比例和产投比为该品种快速推广,实现高产高效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刘志芳 《科技信息》2007,(29):314-314,310
肥料选择以及施用量的选取无疑对于作物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针对土豆产量与施肥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曲线拟合,针对不同的散点图,考察选择拟合函数的类型。用MATLAB编制相应的程序进行计算,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对施肥效果作出了分析,给予田间生产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碳酸氢氨、氨水和尿素是农业生产中应用比较普遍的氮肥。这类肥料在施用中突出的问题是容易分解成氨气而损失,降低了肥效。近年来推广的化肥深施技术是减少肥料损失的好方法。但是,影响这类肥料分解的因子很多(例如环境温度、湿度、施肥量、土壤孔隙度、土壤持氨量等),要想用一般的田间试验技术,找出一个减少氨气损失的合理施肥方法,往  相似文献   

12.
1 桑园施肥(1)施肥的种类及施肥量根据桑树需肥特点,桑园主要需要氮、磷、钾三种肥料.土杂肥除含氮、磷、钾元素外,还含多种元素,系完全肥料.桑园的施肥量,主要指氮磷钾三要素的施用量.一般每生产100公斤桑叶需要纯氮0.5公斤,纯磷0.4公斤,纯钾0.6公斤.氮、磷、钾三要素的比例一般为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3414肥料效应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榆阳区位于陕西省北部,常年马铃薯种植面积20万亩左右,占作物总播面积的30%左右,通过N、P、K不同施肥量进行肥效试验,探索我区马铃薯种植N、P、K肥料的最佳配比,及一定产量水平下最佳施肥量,为大面积推广配方施肥实现增产、增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河南科学》2016,(12):1987-1991
以牡丹早花品种‘凤丹’,中花品种‘洛阳红’,晚花品种‘海黄’为试验材料,研究同一品种不同施肥量及不同品种喷施微生物肥对牡丹开花和生长量的影响.为进一步调控牡丹花期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结果表明,‘凤丹’的3个施肥处理较对照处理花期提前2~3 d.‘洛阳红’两个时期的3个施肥处理分别与对照处理相比,差异显著,综合分析施肥量为1 kg的处理效果最好,因此延长了该品种的盛花期,整体花期也有所延长.不同施肥量的处理对‘海黄’花期的各个时期均没有明显的影响.不同施肥量的处理对3个牡丹品种的生长量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对其生长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条施机定量施肥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化肥利用率低,肥料浪费较为严重和精量施肥在我国推广实施难度较大的问题,设计了条施机定量施肥控制系统.先研究了条施机定量施肥的原理,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定量施肥控制系统并对控制系统进行了电路设计和软件设计,对控制系统的条施机行走速度、单位距离排肥量、排肥电机电压与排肥量关系和PWM占空比进行了计算分析.田间试验表明,条施机设置施肥量为300~750 kg/hm~2,其定量施肥控制系统的最大偏差为5.28%,平均偏差为4.49%,定量施肥的控制精度较好,该定量施肥控制系统为施肥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钙质紫泥田水稻氮磷钾的施肥效应,分析了肥料的因素效应及合理施用量.结果表明:(1)在试验施肥量范围内,水稻产量与肥料用量呈二次多项式函数关系;(2)磷和氮的效应高、钾肥效应低;(3)棕紫泥夹砂田水稻合理施肥量为每hm^2 N 125-130kg,P2O5 70kg,K2O 0-30kg,下湿紫泥田为N 85-90kg,P2O5 55kg,K2O 0-20kg;(4)地下水位高、湿害严重,是下湿紫泥田生产水平低、施肥效果差的根本原因,改造途径是深沟排水、脱潜治理.  相似文献   

17.
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概念、玉米的需肥规律、玉米按照测土值计算具体施肥量以及如何施肥等方面论述了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以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18.
<正> 液氨是含氮量高的优质液体氮肥.氮素在农作物生长发育所需十二种元素中占居首位,其次是磷和钾,三者缺一不可.我国土壤营养元素含量一般呈现缺磷、少氮、富钾肥的状况,因而在对土壤施入氮肥的同时根据不同土壤养分含量,不同品种的作物及作物生育的不同时期施入适量的磷肥是必要的.棉花是喜磷作物.根据中国棉花研究所试验研究,对棉花施用氮肥,施肥量同产量的关系呈抛物线产量效应曲线(如图).棉花产量对施肥的反应称为肥料效应.由图1可看出,肥料效应的第一阶段是产量随肥量的增加而增加;肥料效应第二阶段,边际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递减,所以是大于零的正值,产量仍在增加,并达到最高值;肥料效应第三阶段,施肥量增加时边际产量出在一定栽培条件下,出现这种现象可以用最小养分律的观点来说明.即棉花生产发育过程中,如果出现了一种或几种必需营养元素(称最小养分)的不足会明显影响棉花的生长和产量,而且棉花产量的提高常常取决于这一最小养分数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9.
南阳盆地施肥调查与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网格法结合村庄地块采集土壤样品,调查农民施肥状况.土样分析数据表明:南阳盆地土壤养分状况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平均质量比分别为14.63g/kg和68.62,16.20,76.26mg/kg,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相比有机质、土壤速效磷质量比分别提高了24.0%和200%,而土壤速效钾质量比下降了50.1%.调查资料表明:农民施肥存在肥料品种单一、施肥量、施肥方式等不合理问题,应重视有机肥施用,推广秸秆还田,采用复合和缓1控释氮肥及合理的施氮技术,注意减磷补钾.  相似文献   

20.
施肥对薄壳山核桃容器苗生长及养分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探讨施肥方式和施肥量对薄壳山核桃容器幼苗生长以及养分的影响,筛选适宜苗木生长的施肥方案。方法 以薄壳山核桃‘绍兴’子代1年生容器苗为材料,设置指数施肥(A)、常规施肥(B)和平均施肥(C)3种施肥方式,每种施肥方式设定0.5、2.0、3.5、5.0 g/株(编号依次为1、2、3、4)等4种施肥量,不施肥(CK) 为对照,共13个处理,分别测定苗高、地茎、生物量、根系及营养积累等指标,分析不同施肥方式和施肥量对薄壳山核桃容器苗生长及养分积累的影响。结果 指数施肥下,薄壳山核桃苗高、地径、生物量等指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以施肥量5.0 g/株(处理A4)时苗木生长量最大;常规施肥和平均施肥下苗木生长指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先升后降,均以3.5 g/株施肥量时(处理B3和C3)达到最大值,且处理C3优于B3和A4。苗木养分积累情况表明:指数施肥方式下,除P元素外,N、K元素的积累量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上升,表明指数施肥处理下苗木生长处于贫养;常规施肥和平均施肥方式中,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各处理养分积累量均先上升后下降,以施肥3.5 g/株时达到最大值,其中以C3最优, B3次之。结论 本试验以平均施肥方式、施肥量为3.5 g/株有利于薄壳山核桃幼苗生长,苗高、地径、根系、生物量及养分积累等指标表现较优,苗木质量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