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催化裂解制取烯烃的催化剂研究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催化裂解制取烯烃的催化剂发展概况进行了综合论述,分析了催化裂解反应的影响因素以及有关催化剂的研制情况,尽管催化裂解制取烯烃存在施工影响因素和难点,但与蒸汽热裂解相比较有三大优点:一是节能;二是降低油耗和提高烯烃产率,三是减少设备投资。  相似文献   

2.
将工业用的αAl2O3作为载体,用钾钒盐、锰盐和铬氧化物作为活性组分,制备了催化裂解催化剂。在连续性微反活性评价装置上,以正戊烷为原料,对空白载体和催化剂的活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系统压差对空白载体热裂解产物烯烃有影响,而对催化裂解产物烯烃的影响不大。pH值对催化裂解产物烯烃的影响较大,较佳的pH值为7左右。  相似文献   

3.
系统压差和pH值对催化裂解产物烯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工业用的α-Al2O3作为载体,用钾钒盐、锰盐和铬氧化物作为活性组分,制备了催化裂解催化剂。在连续性微反活性评价装置上,以正戊烷为原料,对空白载体和催化剂的活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系统压差对空白载体热裂解产物烯烃有影响,而对催化裂解产物烯烃的影响不大。pH对催化裂解产物烯烃的影响较大,较佳的pH值为7左右。  相似文献   

4.
剂油比对大庆常压渣油催化裂解气体产物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庆常压渣油为原料,针对A,B两种不同类型的催化剂,采用小型固定流化床实验装置,考察了剂油比对催化裂解气体产物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催化剂,其剂油比对裂解气体产物中各组分收率的影响规律不尽相同。对于A型催化剂,在反应温度为700℃、水油比为0.63和停留时间为1.8s的实验条件下,总低碳烯烃收率在50%以上,并且随剂油比的增大,总低碳烯烃收率线性增加;对于B型催化剂,在反应温度为650℃、水油比为0.75和停留时间为1.7s的实验条件下,总低碳烯烃收率最高可达44%,并且随剂油比的增加,总低碳烯烃收率有一个最大值。用最小二乘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得出了实验考察范围内乙烯、丙烯、丁烯和总低碳烯烃收率随剂油比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还显示,催化剂对催化裂解起重要作用;不同类型的催化剂,不仅裂解产物的变化规律不同,其反应机理也会有很大区别。  相似文献   

5.
在实验室小型固定流化床反应器上考察了工艺参数对国产GOR-Q催化剂降低催化汽油烯烃的影响。结果表明,GOR-Q催化剂具有明显降低汽油烯烃的效果,低反应温度、低空速和高剂油比都将导致催化汽油烯烃含量降低;催化汽油烯烃的降低主要是通过上分子烯烃的降低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一、综述烯烃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不仅在有机合成上用它作原料,而且在有机反应中也用作溶剂,如环已烯.低级烯烃工业上主要由石油的裂解得到,有时也利用醇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高温催化脱水来制取.实验室主要是醇脱水及卤代烃脱卤化氢来制备.  相似文献   

7.
以大庆常压渣油为原料 ,针对A ,B两种不同类型的催化剂 ,采用小型固定流化床实验装置 ,考察了剂油比对催化裂解气体产物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 ,不同类型的催化剂 ,其剂油比对裂解气体产物中各组分收率的影响规律不尽相同。对于A型催化剂 ,在反应温度为 70 0℃、水油比为 0 .6 3和停留时间为 1.8s的实验条件下 ,总低碳烯烃收率在 5 0 %以上 ,并且随剂油比的增大 ,总低碳烯烃收率线性增加 ;对于B型催化剂 ,在反应温度为 6 5 0℃、水油比为 0 75和停留时间为 1.7s的实验条件下 ,总低碳烯烃收率最高可达 4 4 % ,并且随剂油比的增加 ,总低碳烯烃收率有一个最大值。用最小二乘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 ,得出了实验考察范围内乙烯、丙烯、丁烯和总低碳烯烃收率随剂油比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还显示 ,催化剂对催化裂解起重要作用 ;不同类型的催化剂 ,不仅裂解产物的变化规律不同 ,其反应机理也会有很大区别  相似文献   

8.
在实验室小型固定流化床反应器上考察了工艺参数对国产 GOR- Q催化剂降低催化汽油烯烃的影响。结果表明 ,GOR- Q催化剂具有明显降低汽油烯烃的效果 ,低反应温度、低空速和高剂油比都将导致催化汽油烯烃含量降低 ;催化汽油烯烃的降低主要是通过小分子烯烃的降低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考察了使用降烯烃催化剂GOR—Q和使用常规催化剂MLC-500时操作条件对催化汽油组成和催化汽油研究法辛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GOR—Q催化剂具有明显减少催化汽油烯烃(主要为小分子烯烃)含量的效果。操作条件对催化汽油烯烃、芳烃和异构烷烃含量产生较大影响。对于降烯烃催化剂GOR—Q,控制反应温度520℃以下、剂油比(m(催化剂):m(原料油))不小于7时有利于降低催化汽油烯烃含量,但在反应温度为500~520℃,剂油比从5增加到8时,催化汽油研究法辛烷值降低了1.1~1.7个单位。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非茂单活性中心过渡金属催化剂在催化烯烃配位活性聚合领域里近年来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能够催化烯烃活性聚合的前过渡金属Ti,Zr及后过渡金属Ni,Pd,Co的催化剂的结构及催化烯烃活性聚合的特点。同时,也对非茂过渡金属催化剂能够催化烯烃活性聚合的原因做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杂多化合物的催化作用进行概括:1、主要应用在石油化工方面的烃类的烷基化和异构的酸催化功能;2、应用在配合氧化剂催化烯烃的环氧化反应和燃油脱硫氧化还原催化功能;3、在有机合成中的酯化反应方面的氧化还原催化功能.  相似文献   

12.
两段提升管催化裂解多产丙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分析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重油两段催化裂解多产丙烯兼顾汽油和柴油生产的技术思路,以大庆常渣为原料,采用专门研制的LTB-2催化剂,在提升管反应装置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大庆常渣经两段提升管催化裂解反应,在丙烯收率达到22%的情况下,干气收率只有5.37%,总液收率仍然可以超过82%,并且汽油的烯烃含量低、芳烃含量高,为高辛烷值汽油调和组分;生成的柴油密度在890kg/m3左右,计算十六烷值在30左右,与通常的催化柴油性质相当。重油经两段提升管催化裂解,可在多产丙烯的同时,兼顾汽油和柴油的生产。  相似文献   

13.
聚乙烯塑料二段法裂解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几种催化剂对聚乙烯及其废料的热解产物的催化改质作用,考察了热裂解温度对液体油品产率及其组分的影响,讨论了催化改质温度、催化剂对催化改质所得气体产率、汽油产率、汽油辛烷值、柴油产率及催化剂积碳的影响,比较了热裂解和催化改质产物中汽油成份的差别。使用PPA分子催化剂时,液体油品产率为82.3%,油品中汽油馏份为48.8%,汽油辛烷值为88.1。  相似文献   

14.
分别制备了两组粒径的Mn金属燃料(平均粒径分别为18.73和5.24μm),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试了其粒径分布,扫描电镜分析了表面形貌,能谱仪确定了所含元素.对NaClO3,NaClO3与Co3 O4,NaClO3、Co3 O4与Mn的混合物分别进行了热重与示差扫描量热联合分析实验(TGA-DSC),通过对比各混合物热解起始温度及其他特征温度,探究了Mn金属粒径对NaClO3热解的催化强度与热解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o3 O4虽对NaClO3热解具有催化性,热解开始温度(To)由512.3℃ 下降为333.0℃,但其可导致NaClO3热解的不稳定,热解阶梯由1个变为3个;Mn金属燃料对NaClO3中间产物具有明显的催化性,且随着粒径减小,催化强度逐渐增加,热解终止温度(Tf)由419.8℃ 下降为351.9℃,同时NaClO3热解阶梯减少,热解温度区间变窄(由180.6℃ 减小为19.4℃),热解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5.
以一种液相炭化焦(石油焦)为原料,在快速升温和热解压力为常压至3 MPa下制备了热解焦,主要考察了热解停留时间和热解压力对其失重、BET表面积和CO2气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加压快速热解条件下,随热解停留时间增加,液相炭化焦的失重率增加,BET表面积呈下降趋势,气化活性略微减小;随热解压力增加,液相炭化焦的失重率增加,BET表面积先增加后下降,气化活性略微变化,甚至基本不变;常压条件下液相炭化焦的气化活性明显高于加压条件下的气化活性。  相似文献   

16.
市政污水污泥催化热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CaO、ZnCl2、K2CO33种物质作为催化剂,对比热重法(TG)和差热分析法(DSC)研究干化污泥的催化热解过程及其动力学,同时对热解污泥进行了SEM分析.结果表明,与原始污泥样品相比,添加催化剂的污泥在固定碳燃尽阶段热解速率有较大提高.添加催化剂后污泥样品的活化能E和频率因子A都下降,以CaO的催化效果最好.添...  相似文献   

17.
INTRODUCTIONPlant consists essentially of three main polymers:lignin, cellulose, and hemicellulose, which are themost abundant and renewable hydrocarbon resourceson the earth. The annual yield of rice straw, wheatstraw, bagasse, reed, and bamboo in our country hasexceeded 1 billion tons. 30% of the yield of ricestraw and wheat straw are used for papermaking, which occupy 70-80% of the raw material. However, it is the difficulty in papermaking waste liquid treatment as well as the lack of c…  相似文献   

18.
依据多产异构烷烃(MIP)工艺两个反应区特点,从催化裂化反应机理出发,以工业装置实测数据为基础,建立了MIP工艺10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该10个集总为:原料饱和分(SS)、芳香分(SA)、胶质及沥青质(SR)、柴油(D)、汽油中饱和烃(GS)、烯烃(GO)、芳烃(GA)、液化气(LPG)、气体(Gas)和焦炭(C)。求取了40组动力学参数,并应用工业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能较好地预测MIP工艺主要产品分布及汽油烃族组成,符合MIP工艺的反应规律,对MIP工艺的完善和优化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作者对小龙潭煤和义马煤在固定床中进行加压热解试验,分别用 N_2和 H_2作载气,对热解产生的焦油、热解气、热解水和残炭进行测定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煤在压力加氢热解(H_2压31kgf/cm~2)条件下与在 N_2气氛中加压热解(N_2压31kgf/cm~2)条件下比较,焦油产率分别提高100%(小龙潭煤)和77.9%(义马煤),焦油中酸性组分含量下降,热解气和热解水产率都有较大的增加,残炭产率有较大幅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石油焦热解的热重分析,发现石油焦热解动力学参数受升温速率、热解率等实验条件影响较大,并归纳出石油焦热解的动力学补偿效应表达式lnA= a+ bE,从而建立石油焦热解动力学参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