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根据配位催化原理和化学探针思路,推断了野生菌固氮酶在酶促固氮反应中(Mo)位直接参与结合分子氮(N=N);论证了固氮酶钼铁蛋白M-簇(Kim-Ress模型)必须是活口的钼-铁-硫原子簇笼,对底物和抑制剂有人子识别能力,只有N=N才能作为底物络合在(Mo-3Fe,3Fe)七核活性中心,而且必须有一条质子(和电子)接力传递链到达(Mo)位,N=N才能排去氢基配体而进到(Mo)位,(否则就只能象HC=C  相似文献   

2.
分别研究了5-对[4-(间-吡啶氧基)丁氧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的Fe(Ⅱ)和Co(Ⅱ)配合物的催化或载氧功能,以合成的金属卟啉、抗坏血酸和底物所组成的体系作为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的模拟体系,研究了在温和条件下对环已烷转变为环已酮、环乙醇的催化作用,测定了这些体系的吸氧能力和羟化产物的产率。结果表明,尾式铁卟啉配合物Fe(Ⅱ)PyBPTPPC1比其他简单相应铁卟啉配合物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聚合物支载的过溴离子及取代苯酚离子,以苯乙酮为底物,一锅法合成取代苯酚苯乙酮醚,并与分步法进行比较,发现此合成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无须分离中间体,且产率较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重组细胞色素P450 BM-3突变酶在大肠杆菌(E.coli)BL21得到表达,利用重组菌株细胞催化吲哚合成靛蓝.考察了底物、产物、葡萄糖浓度以及pH值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pH 7.0—7.5,温度35℃,底物浓度0.5mmol/L为较好的反应条件.在此条件下,反应进行8h后,靛蓝产率可以达到29.43%.产物靛蓝对合成反应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反应体系中加入5g/L葡萄糖,可以将产率提高到44.08%.  相似文献   

5.
文中报道Co(Ⅱ)对巨大芽孢杆菌青霉素酰化酶的激活作用。并用荧光光谱法对其可能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o(Ⅱ)对青霉素酰化酶具有荧光猝来作用,但并没有引起整个酶分子空间构象的变化,而是与活性部位的某些基团发生了络合作用,有利于底物的诱导契合从而引起酶活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两种二乙酰二茂铁酰腙缩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1,1′-二乙酰二茂铁和酰肼为原料,合成两种未见报道的二乙二酰二藏铁酰腙缩聚物,并用UV、IR、TGA及不同的Lewis酸、高剂量γ-^60Co辐照,研究了可溶与不可溶聚物的产率和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李景林  李斌  黄智  苏涛 《广西科学》1999,6(3):191-192
用HZSM-5,Mo/HZSM-5,Fe/HZSM-5(38)分子筛催化合成乳酸异戊酯,以Mo/HZSM-5分子筛的催化性能最好。当Mo/HZSM-5分子筛催化剂用量为1g/mol乳酸,乳酸与异戊醇的摩尔比为1:1.2,控制反应温度为150℃时,乳酸异戊酯的产率可达93.8%,催化剂可以回收连续多次使用,在6h内产率仍可保持在93%左右。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正交设计方法,以硼氢化钠为还原剂,考察了超声波条件下反应时间、底物/还原剂的摩尔比、聚乙二醇及其醚为溶剂对二苄甲酮还原反应的影响,得到了较为满意的条件,产品的产率92.4%。  相似文献   

9.
1,2-二氢喹啉骨架结构在合成中间体和药物分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以邻位有端位烯烃取代的苯胺化合物为底物,应用过渡金属钯催化的Wacker-type反应及烯烃的异构化过程合成了一系列1,2-二氢喹啉衍生物。对苯环上不同位置或不同基团取代的底物,反应都可以顺利进行,而且对大部分底物都可以高产率得到相应的1,2-二氢喹啉产物。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异丁醛、乙酰胺和合成气在一定比例的催化剂及配体的共同作用下合成N-乙酰基缬氨酸。着重于选择适当的催化剂,配体以及反应条件,以提高N-乙酰基缬氨酸的产率。实验结果表明对醛的羰基化反应,作为羰基化催化 剂的前驱体,简单的CoCl2盐具有比Co2(CO)8更高的催化活性;用色质联用工具鉴定出一种重要的反应中间物:N-乙酰异丁烯胺和一种相关的副产物N-乙酰异丁胺,这对于阐明催化反应机理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微生物法在检测牛奶中氯霉素残留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微生物法检测牛奶中氯霉素的残留,根据氯霉素对微生物的生理机能、代谢的抑制作用,来定性和定量检测牛奶中氯霉素的残留量.快速检测试纸法操作简单、速度快且重复性较好,适用于大量样品的残留检测;棉签法和发酵法费用小,但耗时长、重复性差、灵敏度低,只适用于氯霉素残留的定性检测.  相似文献   

12.
以野生型及转基因Tg(lyz:EGFP)斑马鱼幼鱼为研究对象,研究氯霉素对斑马鱼幼鱼的发育毒性及对免疫细胞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氯霉素分别处理72 h,观察斑马鱼幼鱼的生存率、畸形率和形态变化,以及标记绿色荧光免疫细胞在斑马鱼幼鱼中的数量。结果显示,随着氯霉素浓度(≥100 mg/L)的升高和暴露时间的延长,斑马鱼的存活率和孵化率降低,死亡率升高;氯霉素对斑马鱼幼鱼的致畸作用,主要表现为心包水肿、卵黄囊水肿、脊柱弯曲;通过对Tg(lyz:EGFP)品系的观察,发现氯霉素(≥75 mg/L)可以降低斑马鱼幼鱼免疫细胞的数量。研究表明,氯霉素对斑马鱼幼鱼的致畸和致死作用具有剂量、时间依赖性,并可以导致斑马鱼幼鱼的免疫细胞数量减少,具有免疫毒性。  相似文献   

13.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禽畜肉中的氯霉素残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一种针对禽畜肉中氯霉素残留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分析方法.本方法采用乙酸乙酯萃取禽畜肉中的氯霉素,提取液氮吹至干后用超纯水溶解样品残渣,然后用HLB小柱进行固相萃取,经过净化的样品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然后用电喷雾质谱负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对氯霉素进行检测.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0025μg/kg,添加水平为0.1~5.0μg/kg时,加标回收率为75.8%~82.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分析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抗生素对发光菌的Hormesis效应,选择费氏弧菌(Vibrio fischeri,V.fischeri)为受试生物,氯霉素为研究对象,测定了0~24h下氯霉素对V.fischeri的发光强度(Hv)及生长量(OD_(600))的作用,探讨氯霉素对V.fischeri的低浓度促进效应及其可能机制.结果表明,氯霉素对V.fischeri的发光强度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仅出现在细菌生长的延滞期.根据V.fischeri的发光机制,结合Gaussian量子化学计算结果,即氯霉素的最正氢电荷为0.244,远大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的最正氢电荷0.135,提出氯霉素通过提供质子促进荧光反应,进而产生Hormesis效应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5.
氯霉素残留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检测法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玉金  胡宜亮  杨书豪  刘丽 《河南科学》2011,29(12):1455-1457
建立一种快速、简易的检测样品中氯霉素残留含量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将抗氯霉素单克隆抗体-胶体金复合物包被在胶体金结合垫上,并将人工合成的氯霉素抗原包被在硝酸-醋酸纤维素薄膜表面作为检测线(T线),其与待测样品中氯霉素竞争结合胶体金标记的氯霉素单克隆抗体,并能以颜色直观显示检测的结果.用GICA与ELISA试剂盒对比检测了...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显微电泳仪、原子吸收光谱、紫外光谱吸收仪和X射线粉晶衍射仪研究了药剂与矿物表面的作用机理。证明亚硫酸氢钠和石灰组合剂作用后,在镍黄铁矿表面形成了CaSO_3和CaSO_4等亲水性产物,同时降低了矿浆体系的氧化还原电位(Eh),加快了镍黄铁矿表面氧化速度,生成了Fe(OH)_3和Ni(OH)_2等产物,强化了镍黄铁矿的抑制。  相似文献   

17.
产碱杆菌SB1菌株的分离和降解水杨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富集培养法从工业水中分离到一株能以水杨酸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产碱杆菌SB1。该菌株在优化培养条件下对水杨酸的降解率可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醇类,包括丁醇、十二醇、十四醇和胺类包括正己胺、正丁胺对缔合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发现醇使缔合聚合物溶液的粘度增加,并且随醇的碳链增长,增粘效应越明显;而胺明显降低缔合聚合物溶液的粘度。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尹赞勋提出的地球历史发展的两大阶段:天文时期与地质时期,并同意废弃隐生宙与显生宙。本文着重讨论了生物的发展,从无机到有机,到蛋白质,到细胞,到后生动物的阶段性。建议地质时期代的划分,根据生物发展阶段特征,前寒武纪划分为无生代、隐生代、始生代与原生代。另把古生代下限延至900Ma,包括震旦纪。小壳动物应归属震旦纪,而不是寒武纪。  相似文献   

20.
在任意直径为4和5的优美树的基础上进行了研究,找到了两个法则,一个加法法则,一个乘法法则,并提出了优美树群的概念。接着又提出了优美树群中的元素的合成是可以封闭的,那么一棵优美树分解成一系列子树是否是优美的,本文给出肯定的答复。然后给出"一刀切"的判断方法去判断一些树是优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