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校内新闻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开创北大科研新局面--北京大学科研工作大会(理工医科分会)胜利召开为了更好地落实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会议精神,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深入学习《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及“  相似文献   

2.
“十五”期间.各高校紧紧围绕国家经济建设发展需要。以创新求生存,以市场促发展,在高校科研与科技产业工作方面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发展思路、发展经验和发展模式。 全国高校整体科研水平不断提升.科技产业实力大幅增强.为国家”十一五”规划及《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北冥 《华东科技》2006,(10):12-15
2006,注定是一个将在中国科技史上画下浓墨重彩的年份: 新年伊始,新世纪首次全国科技大会——第四次全国科技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会议前后,国务院制定并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及其配套的“60条”政策。 上海在全国科技大会之后迅速响应,于3月下旬胜利召开了上海市科技大会。大会明确提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大力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积极探索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的自主创新道路”,同时部署贯彻、落实《上海市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并于5月23日颁布了“36条”政策。 为如实反映上海各个区县如何落实科技大会精神.制定中长期规划配套政策,挖掘各区县在“十一五”期间科技工作实施规划中的亮点、重点,呈现一个“开局之年勃勃向上”的上海科技全貌,本刊走访各个区县科委,深入区县所在企业,看各区县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如何想,听企业对政策、对科技管理部门的感知、感受和期许,以特别策划的方式全面反映上海科技工作“如何开好‘十一五’之局”。  相似文献   

4.
《汉中科技》2007,(1):15-15
今年以来,我市把筹备全市科技大会作为全局的一件大事,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总结“十一五”以来的科技发展情况,分析了当前科技工作的形势和任务,根据全国、全省科技大会精神,组织专家代市委、市政府认真编制了《汉中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汉中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起草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汉中率先突破发展的决定》,《关于“55315”科技创新工程实施方案》及领导讲话等各种会议文件材料,提出了全市科技大会奖励方案,并已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待市委常委会研究审定后即可召开全市科技大会。  相似文献   

5.
"十五"期间,各高校紧紧围绕国家经济建设发展需要,以创新求生存,以市场促发展,在高校科研与科技产业工作方面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发展思路、发展经验和发展模式。全国高校整体科研水平不断提升,科技产业实力大幅增强,为国家“十一五”规划及《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2006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之年。春节前后,国家和自治区先后召开了科学技术大会和科技创新大会,国务院出台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及相关的配套政策,提出了科技工作的新方向、新思路、新的目标和加快发展的政策体系,为我们制定“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2006年的具体工作指明了方向,为加快科技创新、特别是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提供了政策保障。今天我们召开全市科技工作会议就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科技创新精神,明确我市2006年科技工作思路、目标和任务,为“十一五”科技工作开好头、铺好路。  相似文献   

7.
黄颖 《厦门科技》2006,(4):60-6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2006年1月9日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近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也向社会发布,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这些大政方针都体现了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的国家意志。厦门市也在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建设“科学技术创新型城市”的目标,这是当前摆在全市人民面前的重要战略任务,是推动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源动力。 目前,全国各省市掀起了贯彻落实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的热潮。下面我们汇编了部分省市召开科学技术大会的情况,为厦门市下一阶段科技工作提供参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工创新能力的决定》的精神,全面落实《国家科学与技术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及《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有关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发展的战略部署,根据高新“四位一体”的战略定位和实现“五个转变”的总体要求,提出如下关于推动高新区产业组织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9.
《榆林科技》2008,(1):49-54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及全国、全省科学技术大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共榆林市委、榆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决定》、《榆林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榆林市“十一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组织实施“61211”科技创新工程,全面整合我市的科教资源,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建设创新型榆林,进而实现科学发展、有序跨越,特作出如下规定。  相似文献   

10.
《银川科技》2006,(3):18-30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未来五年是我国走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银川建设“两个最适宜”城市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大力提升银川的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创新型银川”,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根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及《银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特制定银川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1.
2006年1月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明确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十六字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全省科学技术大会贯彻落实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提出“合作创新、重点突破、加强转化、引领跨越”,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实施〈贵州省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若干配套政策》。我市为了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科学技术大会精神,全市科学和技术大会结合我市科技资源条件、科技进步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  相似文献   

12.
《宜宾科技》2006,(1):5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2006年1月24日,四川省委、省政府在成都召开了全省科学技术大会,学习贯彻全国科技大会精神,部署实施《四川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会议提出把“科教兴川”作为推动创新发展的主体战略,号召全省人民坚定不移地走创新型发展道路,努力建设创新型四川。  相似文献   

13.
何萍 《遵义科技》2006,34(4):10-13
同志们: 这次全市科学技术大会,是“十一五”开局之年市委、市政府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省科技厅党组成员、纪检组长程敏智同志亲临会议并进行指导,市委书记傅传耀同志,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文献同志,市委副书记、市长卢守祥同志,和在家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以及市人大、市政协等有关领导同志出席了会议。传耀书记、守祥市长在会上就如何贯彻全国全省科学技术大会精神,组织实施《规划纲要》,构建创新型城市作了重要讲话,与会同志紧紧围绕传耀书记、守祥市长的重要讲话和会议印发的《中共遵义市委、遵义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意见》、《遵义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两个重要文件的讨论稿,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会议还颁发了2005年度遵义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相似文献   

14.
《安庆科技》2007,(4):39-41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结合我市“十一五”发展规划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实际,为组织实施《全民科学素质纲要(2006—2010—2020年)》(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参照安徽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工作方案》,特制定安庆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工作方案。  相似文献   

15.
《安徽科技》2006,(1):4-5
2006年1月9~11日在北京隆重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科学技术盛会,也是进入"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发展阶段、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部署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动员全党全社会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6.
"十五"期间,各高校紧紧围绕国家经济建设发展需要,以创新求生存,以市场促发展,在高校科研与科技产业工作方面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发展思路、发展经验和发展模式。全国高校整体科研水平不断提升,科技产业实力大幅增强,为国家"十一五"规划及《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十五"期间,各高校紧紧围绕国家经济建设发展需要,以创新求生存,以市场促发展,在高校科研与科技产业工作方面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发展思路、发展经验和发展模式。全国高校整体科研水平不断提升,科技产业实力大幅增强,为国家"十一五"规划及《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十五"期间,各高校紧紧围绕国家经济建设发展需要,以创新求生存,以市场促发展,在高校科研与科技产业工作方面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发展思路、发展经验和发展模式。全国高校整体科研水平不断提升,科技产业实力大幅增强,为国家"十一五"规划及《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十五"期间,各高校紧紧围绕国家经济建设发展需要,以创新求生存,以市场促发展,在高校科研与科技产业工作方面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发展思路、发展经验和发展模式。全国高校整体科研水平不断提升,科技产业实力大幅增强,为国家"十一五"规划及《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十五"期间,各高校紧紧围绕国家经济建设发展需要,以创新求生存,以市场促发展,在高校科研与科技产业工作方面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发展思路、发展经验和发展模式。全国高校整体科研水平不断提升,科技产业实力大幅增强,为国家"十一五"规划及《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