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试图从艺术本体、创作队伍两方面寻找中国当代刻字艺术与中国(明清)篆刻艺术相比较差距,进而从同一表现对象(中国汉字方块字)、同一表现手法(刻)和同样扎根在中华大地上的、与传统接轨的篆刻艺术(特别是明清文人印)那里汲取经验教训,促使当代刻字艺术健康成长,作出定位、定向研究。  相似文献   

2.
《河池师专学报》2008,(2):F0002-F0002
杨帆,1978年5月生,原籍四川省高县。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获学士学崔。现任教于四川宜宾学院,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篆刻作品曾入展第二届书法兰亭奖、九届国展、当代篆刻艺术大展、  相似文献   

3.
由于在师范院校施行的艺术教育《教学大纲》课时过份向西画倾斜,多年来书法篆刻教育没有合理地位,对书法篆刻的轻视所导致的恶性循环是显而易见的,加上基层学校美术教学条件与设备的严重不足.师范生毕业后掌握的西画技法在中小学里大都派不上用场,而较为迫切需要的书法写字课教学却又无法胜任,中小学书法篆刘教学呈现出大片空白。当务之急是尽快对师范院校的艺术教育进行改革,对现行《教学大纲》进行必要的修订,使中国书法篆刻这门古老艺术得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4.
简述了罗振玉的生平及学术成就,结合罗振玉的印作,从清代学术与艺术发展的视角对罗振玉的篆刻艺术风格以及书法艺术风格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罗振玉将印章研究与学术研究熔为一体,印章风格与书法风格一致,从而启示当代的篆刻、书法学习者重新审视书印艺术的继承与创新关系,对当今学习篆刻者极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自然孕育着人类,而人类也在不断完善自己的同时,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具有民族风格的篆刻艺术就是历史悠久的人类文化遗产之一,也称之为独特的方寸之间的艺术。中国人使用印章约有3千年的历史,它从“信物的凭证”和“权威的象征”发展到篆刻艺术,经历了刻面艺术、印钮雕刻工艺以及印材质料的漫长发展演变过程。如今的篆刻艺术已到了繁盛时期,展现出更臻完美的境界,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艺术享受。大自然是一切文学艺术创作的源泉。历代篆刻家不仅心师造化,更是直接  相似文献   

6.
论明清吴中流派篆刻艺术形成与发展的诸因素陈道义我国的篆刻艺术历史悠久。它以印章的实用为起源,在秦汉时期,官私玺印、吉语印、肖形印等被广泛而频繁地应用,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到了元代,由于赵孟、吾丘衍等文人、画家的直接介入和努力实践,为印章逐步发展成...  相似文献   

7.
马公恩先生是现代著名书法家和篆刻家。因为平日主要从事书法创作,所以不少人对他在篆刻方面的成就不了解或了解不多。这同推崇他的书法艺术成就一般只注重他的隶书楷行,很少把目光放注到他的篆书艺术成就的情况近似。近几年来,为了纠正“十年书法热潮”中书法篆刻普遍存在浅薄粗授和狂怪躁动的流弊,人们开始较多地注意对老一辈书法家艺术成就的研究,以作借鉴。在这一背景下,马公愚的书法篆刻艺术引起较多同行的关注,不仅在大陆,港台、新加坡一些出版物也作了介绍讨论,还权力搜集他的作品举行展览观摩。笔者是马公恩的侄孙,青少年…  相似文献   

8.
李羊民简介     
羊民,原名李羊民,陕西渭南人,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二十年来,主攻书法、篆刻。作品在第三届国际刻字艺术展;长城杯海内外书画篆刻大赛等60余次大赛中获奖。百余幅作品被军事博物馆、石刻艺术博物馆、韶山毛泽东纪念馆等展馆收藏刻石。著有《篆刻艺术赏析》、《羊民书刻艺术作品集》,传略被《世界名人录》、《当代篆刻家  相似文献   

9.
由于在师范院校施行的艺术教育《教学大纲》课时过份向西画倾斜,多年来书法篆刻教育没有合理地位,对书法篆刻的轻视所导致的恶性循环是显而易见的,加上基层学校美术教学条件与设备的严重不足,师范生毕业后掌握的西画技法在中小学里大都派不上用场,而较为迫切需要的书法写字课教学却又无法胜任,中小学书法篆刻教学呈现出大片空白。当务之急是尽快对师范院校的艺术教育进行改革,对现行《教学大纲》进行必要的修订,使中国书法篆刻这门古老艺术得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0.
林海琼 《科技信息》2011,(25):209-210
篆刻艺术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融多种传统文化底蕴于一身,方寸天地蕴藏着丰富的人文艺术元素。而篆刻课程所独具的人文性、可操作性和多元文化性特征为学生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发现更多的传统文化元素提供了最好的途径。立意于寻找传统文化元素,提高学生人文素质这一理念,在学校开展校本篆刻课程的尝试。通过近三年的教学实践,获得了许多有益的启示:首先,教师需要提高自身传统文化的综合素养。勤于寻找与发现,善于学习与运用各种传统文化元素,将之融入教学。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欣赏、领悟篆刻艺术的能力,引发学篆兴趣。使课堂成为学生寻找传统文化元素,萌生人文素养的摇篮。开展多种课外活动,广泛营造人文氛围。不断改革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提高篆刻技能的实践中,深入领悟篆刻艺术所蕴涵的传统文化元素,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篆刻艺术内涵丰厚,具有独特的形式美、艺术美和内涵美,研究和加强篆刻教学,将篆刻教学作为美术学科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可以激发大学生对古老文化艺术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培养学生的健康的人格;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促进大学生专业知识与艺术修养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潍坊学院学报》2021,(1):14-17
王石经是晚清时期篆刻领域玺印派的代表性人物,艺术风格古朴典雅、沉静肃穆,在晚清印学界影响巨大。本文以其比较有代表性的几方印章为切入点,从构图、章法、字法等方面进行较为详实的解析,以对其篆刻艺术特点有更为深入透彻的了解。  相似文献   

13.
徐景新先生,高级工程师。自幼爱好书法篆刻艺术,并在长期的冶炼锤刀铸剑中,练就了一手铸刻刀剑文饰艺术的硬工夫,被同行们称之为:金石可缕,刻艺从容篆刻家。近些年来,徐景新潜心研习书法与篆刻艺术,方圆遂心愿,刻艺力求精。他的作品入选吉林省第一届篆刻展,  相似文献   

14.
美丽的汉语     
<正>篆刻zhuan ke释义刻印。因为人们在印上多刻篆书,所以叫篆刻。辨析人们容易依照刻印的过程将"篆刻"曲解为拿工具钻和刻,并误写为"钻刻"。其实,篆是汉字字体,有大篆和小篆,也是刻印常用的字体。在纸张发明之前,古人多在竹简上书写,所以篆有竹字头。故事篆刻是我国传统艺术中的瑰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载体是印和章。印分为官、私两大类。秦朝以后,"玺"成为皇帝的印的专称,而官员  相似文献   

15.
《科技潮》1999,(3)
拜览郑久康先生的《野草堂篆刻集》,精神豁然振奋,为他的篆刻具有的生辣健猛风格所吸引。在这本篆刻集的自叙中,作者真诚坦露"余心所托、聊以自慰"的艺术心声,并道出了"今知人生猎奇求索,从事虽殊而道理则同,所感不过如此"这一普遍而又深刻的人生感悟。由此,我想到了当代印坛。从印学角度分析,由于作者们在审美价值取向上的异同,印坛上自然划分为  相似文献   

16.
从文化学的角度来说,人类最初的造物活动是最本质的文化现象,是”本元文化”;从艺术文化学的角度来说,造物文化也就是造物艺术文化。造物艺术是艺术文化的一种非凡形态,是视觉艺术语言。作为人类造物活动的延续和发展,工业产品设计同样是一种艺术文化。工业产品设计的本质,就是用艺术的造型语言体现造物文化,是艺术质的造物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推动我院书法篆刻活动的开展,提高书法篆刻艺术水平,我院成立了书法篆刻学会,于元月十一日举行了隆重的成立大会。自治区人民政府付主席、区书法篆刻研究会会长莫乃群亲临大会指导,我院党委书记韦章平、付院长李德韩、韦勋猷及教务处、科研处的负责同志都出席了成立大会。区书法篆刻研究会,市文联还派代表前来祝贺。上海《书法》杂志编辑部、复旦大学书法篆刻研究会、江西大学书法学会也寄来了贺  相似文献   

18.
审美艺术活动并非康德以来的美学所宣称的是一种文人雅士无关痛痒的、审美的趣味性活动,而是一种与科学研究一样的人类的知识生产活动。从哲学解释学的视角来观照,知识的本质是境域性的,而非传统客观的、价值中立的:从这一知识观出发,探究审美艺术活动何以达成真理性知识,从而为艺术活动在整个知识生产中的地位和艺术审美教育在整个教育活动中的地位的重新认识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篆刻的由来     
篆刻,又称印学,是我国独特的传统艺术。早在殷代,人们便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字,留下了最早的文字记载——甲骨文。到了春秋时期,随着印章的出现,篆刻兴起。开始时,印章统称为“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玺”为皇帝专用,  相似文献   

20.
奥运北京2008年的会徽是一枚充满浓郁神州色彩,充分展现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底蕴和魅力的篆刻作品——“京”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