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高效多元液肥增产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效多元液肥是由n-三十烷醇及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经科学配制而成的一种叶面喷施肥料。它对多种作物具有显著、稳定的增产效果。在山东省14个县(市)区72个点12种农作物连续三年的实验结果表明,高效多元液肥能使粮食作物增产11.05 ̄21.7%,经济作物增产10.0% ̄16.6%,蔬菜增产10.0% ̄18.9%。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广大工人、贫下中农、革命干部和革命科技人员,在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指引下,满怀“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的豪情壮志,去年来,在全省开展了一个规模空前的“七○二”科学实验群众运动,为发展农业生产做出了一定贡献。“七○二”是该省一九七○年在农业上实验、推广的一项重大科研项目。去年,他们用“七○二”喷施的水稻面积达二千多万亩(早稻五百多万亩,晚稻一千六百万亩),同时,对二十多种农作物进行了实验,都获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水稻在各个生育阶段喷施“七○二”以后,种子萌芽快,根系发达,叶色浓绿,禾苗茁壮,分蘖增加,稻穗颖花退化现象明显减少,结实率提高,谷粒充实饱满,并具有抗寒和促进早熟的作用。根据他们早稻1149个试验田块的调查,增产的占69.5%,平产的占16.2%,减产的占14.3%。1149个试验田块,平均增产一成左右,高者达四成多。晚稻喷施“七○二”的实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采用自制的新型小麦增产剂在连续三年的多点试验中,增产效果明显。增产幅度由8.4%到27.6%,每平方米实增产0.038kg到0.075kg。尤其对晚播麦可增加早春分蘖和成穗增产显著,此增产剂对天津市乃至华北地区的小麦生产将有重大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4.
稀土在冬瓜、马铃 薯、甘蓝生产上应 用技术与营养液 1.稀土对冬瓜、马铃薯、甘蓝的增产效应:通过田间试验证明,施用稀土可使冬瓜平均增产17.4%,增产原因主要是提高单株结瓜数,每株平均增加0.2个瓜;马铃薯增产12.4%,增产原因是增加了大薯块的比例,减少小薯块;卷心菜增产7.1%,花椰菜增产10.6%,增产原因是提高了单球重;另外,留种花椰菜施用稀土,可增加种子产量18.2%,提高千粒重。 2.稀土对冬瓜、马铃薯、甘蓝的品质效应:施用稀土可提高三种蔬菜的商品质量,冬瓜单瓜重增加350克,马铃薯增加大薯块比10.2%,卷心菜和花椰菜  相似文献   

5.
“绿叶宝”是一种新型植物营养液,为了解它对蔬菜产量的影响,我们选芹菜、西红柿和结球生菜分别进行了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喷施绿叶宝后,芹菜能增产17-33.4%,西红柿能增产23.9%,结球生菜能增产35.7%。并且蔬菜的抗病能力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6.
对于农作物施加磁性作用,可以促进其生长以达到增产的目的,这种作用与肥料的效用相当,简称为“磁肥”。“磁肥”包括引导磁场(磁块、磁粉),磁化水。试验表明,磁场能够促使农作物根系发达,并向磁场方向定向生长,还能加速种子的发芽和生长;磁化水可使水田作物根系发达,叶色变绿,生长加快;引导磁场适用于旱地作物。初步试验结果说明,“磁肥”可促使小麦增产8.4%,油菜增产6%,棉花增产10%,水稻增产8~10%,红萍增产10~20%。本文介绍了本项工作的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7.
小麦追肥中,亩施沸石40斤(碳镇:沸石:2:1),亩增产少麦88.9斤(增产率13.90%);秋播小麦底化肥中掺入沸石200-300斤/亩,当季增产65.1-191.4斤/亩(增产率 9.70-32.99%),第二年持续增产10-26%,第三年持续增产4.0-20%,三年连续增产小麦230-490斤/亩。  相似文献   

8.
花生徒长倒伏,影响产量很大。针对生产实践中的这个问题,我们坚持开门搞科研,科研与生产相结合,专业人员与群众科学实验相结合,进行这个试验。必9(B_9)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延缓剂,化学名称是N,N—二甲氨基琥珀酰胺酸,对人畜无害.经过恩平、高鹤、斗门、顺德等县有关单位和我院生物系作物生理研究小组等十七个点五十五块地、在1974年至1975年两年四造的试验,初步认为,下针期喷射0.05—0.1%必9溶液,90%以上田块获得增产,平均增产8—10%,其中增产5—10%的占试验田块的38%,增产10—20%的占试验田块25%。增产的原因主要是必9能抑制茎枝徒长,减少消耗,使养分集中转运到荚果,增加饱果数。初步分析,经过处理的花生种子含油率略有降低(0.3—0.6%)。与增产率相比,种仁总量和油分总量仍是显著增产的,贫下中农反映满意,认为必9是花生高产栽培的一项增产措施。佛山地区决定1976年大面积连片推广示范,并要求更广泛深入地进行试验。但必9处理花生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留种、早衰,不同类型土质和肥力的效果等),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  相似文献   

9.
绿叶宝是一种新型植物营养液,为了测定它对花生和棉花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分别进行了大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喷施绿叶宝后,花生能增产20%以上,棉花能增产29.4%,并且花生的抗病能力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0.
一、喷施尿素。从莲座期开始,每隔10天喷施一次0.2~0.5%尿素液,共喷2~3次,可增产15~20%。 二、喷施草木灰。从莲座期开始,配合中耕,每亩穴施草木灰30~50公斤,可增产20%左右。 三、喷施米醋。在大白菜莲座期至结球期喷施300~500倍米醋液,  相似文献   

11.
一、播前准备工作 1.正确选用良种在同样的栽培条件下,良种较一般品种可增产30%-50%,尤其是晚疫病流行年份或马铃薯退化严重的地区,推广抗病品种可以成倍增产,甚至更多。  相似文献   

12.
化学肥料虽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长期使用会破坏土壤结构,使土壤板结。近年来,一些科学家正在研制第三代肥料——物理肥料。目前,已进行试验的有以下6种: 一、气肥:在作物发育旺期和成熟期,向作物喷施二氧化碳,每周喷2次,共喷5次,可使作物普遍增产,最少能增产50%,最多的可增产200%。 二、光肥:一些作物用特定波长的光照射之后,不仅生长迅速,而且能改善其营养成分。目前,科学家已研制出一种新颖的塑料薄膜、能将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变成橙色光,可使黄瓜和西红柿增产50%。  相似文献   

13.
高效多元叶面肥在蔬菜上的初步实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效多元叶面肥是植物生长调节剂萘乙酸及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经科学配制而成的一种叶面喷施肥料。它对蔬菜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初步实验结果表明,高效多元叶面肥能使蔬菜增产20%-28%。  相似文献   

14.
试验探讨了海拔1200米左右的干堰村引进脱毒马铃薯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脱毒马铃薯产量以宣薯3号最高,平均亩产达1916.7kg,比对照增产941.5kg,增产96.54%;大西洋产量次之,平均产量1380.7kg,比对照增产405.5kg,增产41.58%;中薯3号居三位,平均产量达1195.6kg,比对照增产220.5kg,增产22.61%;紫色马铃薯洋人洋产量最低,平均产量只有805.3kg,比对照减产169.9kg,减产17.42%。  相似文献   

15.
从科技部获悉:我国自主研发的大田棉花膜下滴灌技术,成功地将地膜覆盖技术与滴灌技术有机结合,在大大降低滴灌技术成本的基础上,达到了节水增产的双重目标。大田膜下滴灌技术的亩均投入仅500元,相当于国外滴灌技术亩均投入1000元以上的50%,甚至还不到。该技术年更新费用仅100元,较常规灌溉省水50%,节肥20%,省药10%,增产20%,增加综合经济效益40%以上,仅增产一项每亩地可增加收入175元,节水250立方米。该项技术已经在新疆地区得到广泛应用,据统计,我国目  相似文献   

16.
《石河子科技》1998,(2):14-15
地膜覆盖穴播小麦是一项新的小麦栽培技术,我室于1997年进行了春小麦地膜不同播期的栽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地膜栽培具有显著增产效果,增产幅度在8.85%--41%,并对春小麦生长发育产生了较大影响,延长了前后(出苗一拔节,抽穗-灌浆)两个关键时期的天数,分别为3天和2-9天,为地膜小麦增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黑粳7号(黑交912)是黑河农科所育成的水稻新品种。1994年经黑龙江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批准命名推广。该品种早熟高产优质抗冷害能力强。目前在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迅速推广,是该区米质最好的主栽品种。一、增产效果1989-1990年在所内进行二年产量鉴定,平均公顷产量6913.3公斤,比对照品种黑粳5号平均增产15.8%,1990年异地产量鉴定,平均公顷产量700.20公斤,平均增产16.1%。1991—1992年第四积温带区域实验共9个点次,平均公顷产量6376.0公斤,平均增产7.9%;1993年平均公顷产量7100.1公斤,平均增产17.00%。德都县农业开…  相似文献   

18.
早籼“8—65”这个品系为我所1975年用“蜀本一号”做母本,“军协”做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1979年曾定型参加鉴定试验,1980年参加品试口多点大区对比试验,1981年组织全县区试,并进行重点生产示范,三年多来表现都较好。首先在产量上、1979年鉴定试验亩产为1042.5斤,比“梅珍”增产12.7%,与“广陆矮四号”亩产1080斤相接近。1980年品试亩产996.7斤,较“梅珍”增产16.2%。同年参加全县中熟组品试10个点有8个点增产,平均亩产941.1斤,较“梅珍”增产11.7%。大区对比五个点平均亩产916.5斤,较对照种862.8斤增产6.2%。1981年我所试  相似文献   

19.
玉米种子包衣对作物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种衣剂包衣处理玉米种子播种后苗齐、苗壮,增产效果十分明显,苗期病虫害相对防效40%—100%,增产幅度可达3.8%—12%。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真菌王肥在水稻上的增产效果及其使用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300倍真菌王肥浸种,能提高水稻的秧苗素质,改善水稻的群体结构,从而提高产量。与清水浸种作对照,早稻增产10.22%,晚稻增产9.6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