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术的治疗.方法 在腹腔镜监视下,尽量吸净腹腔内溢出的胃肠内容物后,使用腹腔镜行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术.结果 14例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80 min,术后2~3d进流质饮食,5~7d出院,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患者康复快、肠粘连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经腹腔镜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10例临床分析傅全胜王存川宋逢春(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外科,510632,广州)关键词: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腹腔镜;溃疡中图分类号:R6566我院自1992年开展腹腔镜外科手术以来,经腹腔镜应用普通弯针丝线缝闭...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并分析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280例,平均年龄43岁,男女比例13.3:1。保守治疗34例,穿也修补32例,胃大部分切除214例,术前误诊12例,术后发生合并症18例,死亡5例,文中对溃疡病穿孔的诊断、保守治疗适应症及各种术式的选择加以讨论。认为胃溃疡穿孔应施行胃大部份切除术,并提倡作B-I式吻合。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因修补后抗溃疡治疗效果不理想,除特殊情况外,应选择彻底性手术,并采用B-II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最佳治疗模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资料.结果 行简单术前准备后立即行溃疡修补术9例,治愈3例,死亡6例;延迟行手术治疗21例,治愈18例,死亡3例;保守治疗2例,均治愈.结论 对穿孔小,腹膜炎体征较轻的患者,可行保守治疗;腹膜炎体征明确者,宜行液体复苏,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以抢救生命为首要治疗.手术上选择简单快捷的穿孔修补手术.  相似文献   

5.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人36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6例,年龄35~50岁,术前均确诊胃十二指肠穿孔。术后发现胃穿孔13例,十二指肠穿孔23例。1.2治疗方法本组病人均行手术治疗,其中30例行穿孔修补术,6例行胃大部分切除术。1.3结果本组病人36例均痊愈出院,但行修补者术后随访均有不同程度疼痛症状发作。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穿孔合并胃内金属异物病例的诊治体会.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老年人胃十二指肠穿孔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1995-2007年间我院治疗的60岁以上溃疡病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例保守治疗成功,25例手术治疗,其中行单纯穿孔修补手术17例,围手术期死亡率11.7%,胃大部切除和溃疡局部切除8例.结论 胃单纯修补术是老年人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的主要治疗方法,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应掌握手术适应症,以提高治愈率,降低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人胃十二指肠穿孔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995—2007年间我院治疗的60岁以上溃疡病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例保守治疗成功,25例手术治疗,其中行单纯穿孔修补手术17例,围手术期死亡率11.7%,胃大部切除和溃疡局部切除8例。结论胃单纯修补术是老年人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的主要治疗方法,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应掌握手术适应症,以提高治愈率,降低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探讨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的手术治疗情况.方法:对所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的118例病人中的接受手术治疗的93例病人进行研究、分析,并随访2~3年.结果: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病人大部分需要手术治疗,且不同的病例选择的手术方式不同.结论: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患者除少数病例可行单纯修补术加抑酸剂治疗外,还应以及早手术治疗为好,并尽可能行胃大部切除术.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腹腔镜下应用补片行食管裂孔疝修补的临床效果,2006年8月至2009年4月对本院40例食管裂孔疝患者在腹腔镜下用超声刀进行食管裂孔疝游离后,应用腔内缝合器将补片钉合食管裂孔边缘,完成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并同期给予部分胃底折叠术。40例患者均成功地在腹腔镜下行食管裂孔疝无张力修补术,其中Ⅰ型13例,Ⅱ型4例,Ⅲ型15例,Ⅳ型8例。所有患者均有明显的烧心返酸症状;部分患者伴有胸骨后及剑突下疼痛、恶心、呕吐、夜间睡眠时呛咳、吞咽困难等症状。手术用时70~170min,平均90min。术中出血10~110mL,平均20mL,均无输血。无死亡病例。所有患者术后症状完全缓解。术后住院3~30d,中位平均住院日为5d。对40例患者术后进行3~25个月的随访(平均12个月),未发现食管裂孔疝复发病例及有关补片并发症的发生。证明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无张力修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具有创伤少、恢复快、术后复发率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肝圆韧带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寻一种大网膜以外的其它自体材料进行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的修补方法。方法:将肝圆韧带在靠近脐部切断、结扎,紧贴前腹壁游离近肝侧至肝纵裂处与肝脏附着,再将肝圆韧带游离端覆盖在穿孔处,按常规方法缝合修补。结果:本组12例,全部治愈,手术时间45-110分钟,平均56分钟,无手术死亡,无胃瘘,腹腔脓肿、切口感染等并发病,结论:用该方法修补,效果满意,取材方便,距病灶近,韧性好、血运佳、不易坏死,易于粘连封闭穿孔处,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安全的方法,可以作为大网膜不能利用等特殊情况下的一种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agA阳性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胃炎等胃及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对Hp阳性(~(13)C-呼气试验为阳性)、胃黏膜快速尿素酶联免疫法阳性的512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及80例对照者(健康体检:~(13)C-呼气试验为阴性、胃黏膜快速尿素酶联免疫法阴性)行血清CagA抗体检测.512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中慢性浅表性胃炎(CSG)18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120例,十二指肠球溃疡(DU)100例,胃溃疡(GU)108例.结果 CagA抗体阳性检出率对照组为30%,慢性浅表性胃炎组阳性率为61.96%,慢性萎缩性胃炎组阳性率为63.33,十二指肠溃疡组阳性率为68.00%,胃溃疡组阳性率为74.07%.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CagA阳性总检出率为66.0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十二指肠疾病Hp阳性感染者中CagA抗体阳性总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CagA抗体阳性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密切相关;两组胃炎患者CagA抗体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CagA抗体阳性感染与胃炎密切相关;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CagA抗体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CagA抗体阳性感染与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胶原缓释海绵消除髓室底炎症及修复髓室底穿孔的疗效。方法:实验组5 2例(5 7颗患牙)应用bFGF胶原缓释海绵作为内屏障材料充填穿孔周围,避免穿孔周围修补材料超充填,对照组4 0例(42颗患牙)使用聚梭酸锌粘固粉。对临床症状和X片随访观察6个月,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评价bFGF胶原缓释海绵的治疗效果。结果:当穿孔大于3mm以上及有临床症状时,bFGF组成功率为80 % ,失败率为2 0 %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 5 )。结论:bFGF胶原缓释海绵在消除髓室底炎症修复髓室底穿孔具有显著的疗效,是一种新型内屏障材料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66例临床确诊为流行性腮腺炎儿童,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用痰热清注射液,对照组33例用普济消毒饮和利巴韦林静滴。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0.6%,有效率达33.3%,总有效率93.9%;对照组显效率39.4%,有效率27.3%,总有效率66.7%。两组治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热程明显缩短,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儿童流行性腮腺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消化道穿孔 (DTP)急诊手术病例围手术期液体正平衡与APACHEⅡ评分的关系。方法 :根据APACHEⅡ评分 ,将连续 3 72例DTP病例分为轻症 ( <8分 )、重症 ( 8~ 19分 )和危重病例 (≥ 2 0分 ) 3组 ,比较 3组病例手术前、手术日和术后第 1日的液体正平衡量。结果 :轻症、重症和危重病例术前的液体正平衡量分别为 112 6.91± 414.80mL、2 3 60 .89± 85 7.0 3mL和 3 494.97± 995 .65mL(P <0 .0 1) ;手术日液体正平衡量分别为 2 10 3 .71± 72 8.99mL、40 5 0 .5 6± 10 3 6.3 7mL和 5 743 .95± 12 5 6.2 1mL(P <0 .0 1) ;术后第 1日液体正平衡量分别为 916.81± 5 5 9.62mL、12 11.43± 679.85mL和 15 87.0 9± 73 3 .3 8mL(P <0 .0 1)。结论 :无论是术前、手术当日或术后第 1日 ,DTP病例的液体正平衡量与其APACHEⅡ评分正相关。APACHEⅡ评分可估测DTP病例的液体正平衡量 ,指导其围手术期的液体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临床对比中药没食子浸出液西帕依固龈液结合曲安奈德治疗阿弗它溃疡的疗效,探索通过中西药方法治疗阿弗它溃疡的新途径。方法选取2009~2010年间在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就诊且确诊的阿弗它口腔溃疡患者120例,试验组选用西帕依固龈液结合曲安奈德,对照组单独用西帕依固龈液固龈液,按随机编号分为2组,试验组6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平均年龄(29.3±0.8)岁;对照组60例,其中男29例,女31例,平均年龄(31.4±0.7)岁。每日以药液含漱,早中晚3次,每次剂量5~10mL,每次含药时间不少于5min,受试者开始用药当天为第l天,以1周为1个疗程周期。结果试验组60例阿弗它溃疡患者经过西帕依固龈液结合曲安奈德治疗,有效率为53%、显效率35%、无效率12%;对照组60例阿弗它溃疡患者经过治疗,有效率为43%、显效率22%、无效率为35%,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没食子的浸出液结合曲安奈德治疗阿弗它溃疡的疗效要优于单独使用没食子浸出液,效果肯定,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但两者结合使用对口腔黏膜的副作用还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分析便携式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在门诊下肢静脉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 年 9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伤口造口门诊收治的 60例下肢静脉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前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伤口换药护理,观察组采用便携式负压创面治疗技术。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创面面积、创面治疗疗效、疼痛程度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创面面积变化的时间、组间和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组内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第14、28 d的创面面积均低于本组治疗前,治疗后第28 d的创面面积均低于治疗后第14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创面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14、28 d的创面面积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创面治疗疗效总有效率为 90%,高于对照组的 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应用便携式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对门诊下肢静脉溃疡患者的伤口进行处理,能够加快伤口的愈合、缩小创面面积,增加患者舒适度、减轻疼痛,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了十二指肠溃疡病人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表明:溃疡活动期TNF-α,IL-6血清含量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鼻;愈合期患者TNF-α含量明显下降,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仍有显著差异;愈合期患者IL-6水平恢复正常,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