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航天飞机的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为建造大型空间站奠定了重要基础.1984年1月,美国前总统里根正式下令研究永久性载人空间站,经过几年的方案论证与设计,于1989年正式启动了命名为"自由"号空间站的计划,并联合欧洲、日本和加拿大等盟国参加.1993年10月,俄罗斯也参加了研制,并将"自由"号空间站更名为"国际空间站".1998年11月,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舱--"曙光"多功能货舱发射升空.从此,国际航天合作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2.
<正>北京时间2018年10月11日16点40分,按照国际空间站的既定工作计划,搭载"联盟MS-10"号载人飞船的"联盟-FG"运载火箭从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火箭发射中心升空。飞船与国际空间站要实现6个小时内快速对接(此前世界各国通例为2天时间对接),俄罗斯宇航员阿列克谢·奥夫奇宁和美国宇航员尼克·黑格作为国际空间站第57、58名远征队成员,要执行约半年的驻留任务。黑格是首度执行  相似文献   

3.
空间站竞赛     
在国际空间站内,来自世界各地的宇航员可以针对尖端研究方向展开各种各样的合作.国际空间站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但在运作了二十年之后,国际空间站即将关闭,几个新的空间站会取而代之.虽然这些新站点可以使更多的人得以访问太空,但它们也必然会造成新的政治和经济上的紧张局势.  相似文献   

4.
1984年1月,里根总统宣称,美国空间计划的新目标,是设置一个永久性的载人空间站,这一计划立即遭到科学家的反对。计划中的这个空间站重40吨,载6~8人,每次飞行时间6个月,在空间站上还有一间比卧室的公寓房间大一些的生活区。空间站将装备科学与工业试验室,一个卫星修理车间,一个观察太空的望远镜台架和一个观察地球的望远镜台架,以及一个半英亩大小,可提供75瓩电力的太阳能电池。这是美国航空航天局继阿波罗计划之后提出的一个最大胆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欧洲可能会设计建造一种“自动运输机(ATV)”,来取代现在所使用的俄罗斯飞船,以此来挽救国际空间站。俄罗斯正在努力对其“联盟号飞船”进行充分地利用,以满足太空货运的需求;而美国航天局则担心如果找不到其他办法,已经延期的国际空间站的建设计划可能会面临更多的问题。‘启动运输机(ATh)”计划在2003年首航,将用它向国际空间站运送补给物,并从站内取走垃圾。但是,由于这种运输机没有增压功能,因此不能用来运送宇航员,而这却是‘’联盟号飞船”的另外几个主要用途之一。自动运输机将有戴姆勒一克莱斯航空航天公司的航天基…  相似文献   

6.
国际空间站的很多组件都有自己的名字,比如俄罗斯Zarya曙光舱、日本实验舱kibo、美国“命运”试验舱等,唯独国际空间站没有自己的名字:在国际空间站迎来自己10周岁生日的时候,为它起个名字成了各方争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日本扩大空间科研任务范围MichaelMecham著林志信译在国际空间站不确定性日益增大期境,日本正在新的运载火箭计划下不断地改善它飞往空间的通路,这在该国空间预算中占有较大份额。在未来几年里,国际空间站日本实验舱的研制工作将被使新的H-2运载火箭运...  相似文献   

8.
<正>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当地时间9月5日宣布,将波音公司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的数个航天飞机维护机库中的一个作为"太空出租车"建造场地,并将用于太空往返的CST-100飞行器更名为Starliner。2010年,根据美国新太空计划,美国航天飞机编队将于年底退役,这就意味着有一段"空窗期"将依赖俄罗斯"联盟"号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当年2月,NASA选定了包括波音在内的7家公司设计研发往返国际空间站的商业运输体系。不久,波  相似文献   

9.
科学之窗     
中国的宇宙开发现状和未来计划一九八七年六月八日~十日,以日本、美国、中国等三个国家为主在北京召开了题为《宇宙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应用》的环太平洋国际专题讨论会。讨论会上最令代表们注目的是中国的载人宇宙飞行计划。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杨嘉墀教授谈到:中国若在21世纪初建设独立的空间站,那么本世纪初就得开发出能够往返于地球和宇宙之间的经济的运送方法。作为空间站的建立及中国式航天飞机开发的具体计划,中国究竟是否已经着手进行,杨教授没有明言,但据日本专家认为,中国正在对将要在宇宙空间承担实验工作的人员加紧训练。中国宇宙医学工程研究所这次也发表了有关载人宇宙飞行必需的宇飞船的环境  相似文献   

10.
谢懿 《世界科学》2010,(12):23-23
<正>不久前,两个俄罗斯公司宣布计划合作建造一个商业空间站,即创建第二个近地轨道终点站。两个俄罗斯公司希望能建造有史以来第一个商业空间站。那么,在近地轨道上很快就会有另一个人类终点站?还是说这仅仅是一个黄粱美梦?俄罗斯轨道技术公司和火箭与空间公司在一份新闻稿中说,他们将合作建造、发射和运营这个空间站,并预计个人、专业人员以及有兴趣进行科学研究的科学家都会成为这个空间站的用户。  相似文献   

11.
立梅 《世界科学》1999,(4):15-16
1998年1月20日,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组件──由俄罗斯建造的“曙光号”功能货舱从哈萨克斯坦拜克努尔发射场成功地发射升空,进入近地点150公里、远地点185公里的初级轨道。11月24日,“曙光号”功能货舱经过多次轨道调整后成功地进入工作轨道,这标志着人类历史上体积最大、结构最复杂、参与国最多的国际空间站开始进入了装配阶段。庞然大物,飞驰太空按照国际空间站的建设计划,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于12月3日携带空间站的节点舱升空,12月6日与“曙光号”功能货物舱对接,在此后的装配过程中,节点舱将作为一个狭长的联接通道帮助空间…  相似文献   

12.
<正>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波音公司计划在2017年执行第一次商业太空飞行任务——意在向国际空间站运输货物和人员——以此结束美国对俄罗斯"联盟"号飞船的依赖。波音公司称,他们已经获得了美国宇航局(NASA)商业载人飞行的资格认证,其开发的CST-100载人飞船将在2017年4月进行无人驾驶试飞,7月进行有人驾驶试飞。根据NASA评估,CST-100既可以成为空间站的后勤补给主力,也可以作为空间站的紧急救生艇,届时可携带4至7名宇航员进入太空轨  相似文献   

13.
国际空间站和欧洲核子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 (LHC)计划目前都面临资金上的窘境 ;……除了对项目 (尤其是耗资巨大的项目 )预算的科学化 ,管理的科学化在其中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14.
关毅 《自然杂志》2018,40(4):305-312
正中国常驻维也纳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与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2018年5月28日在维也纳共同举办中国空间站国际合作机会公告发布仪式,正式开启中国空间站国际合作。这是历史上此类项目首次向所有联合国会员国开放。中国空间站向世界打开合作大门,展现了中国开放、和平、共赢的外空国际合作理念,为今后世界各国在空间探索领域的实  相似文献   

15.
正20年前,冷战结束尚未超过10年,NASA宇航员比尔·谢泼德(Bill Shepherd)与两名俄罗斯宇航员谢尔盖·克里卡列夫(Sergei Krikalev)、尤里·吉德津科(Yuri Gidzenko)一起挤进一艘联盟号飞船,在万圣夜那天进入近地轨道。两天后,他们乘坐的小飞船与国际空间站对接,那时候的空间站规模只是现今的一部分。他们的抵达拉开了20年来宇航员常驻国际空间站的序幕。而在NASA领导的国际合作下,国际空间站的建造工作又持续了10年。  相似文献   

16.
在很多人心目中,国际空间站是一个非常神秘的地方,专供美国和俄罗斯等国家的宇航员们在这里进行科研和实验.但美国宇航局(NASA)官员日前透露说,如果一切进展和预期的一样,国际空间站将在2010年建成时迎来第一批太空实验研究者,这将是国际空间站首次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17.
在很多人心目中,国际空间站是一个非常神秘的地方,专供美国和俄罗斯等国家的宇航员们在这里进行科研和实验。但美国宇航局(NASA)官员日前透露说,如果一切进展和预期的一样,国际空间站将在2010年建成时迎来第一批太空实验研究者,这将是国际空间站首次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18.
正国际空间站是人类在天空中打造的高科技家园,让我们一起领略它的风采。本文图片选自罗兰·米勒和保罗·内斯波利所著的《空间站内的宇宙:国际空间站视觉探索之旅》(Interior Space:A Visual Explor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一书。  相似文献   

19.
日本载人航天计划揭秘今年4月迎来人类进入太空50周年,50年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东方一号飞船升空,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首次太空飞行。50年后的今天,以国际空间站为代表的航天科  相似文献   

20.
李离 《科学之友》2006,(7):41-41
2005年8月9日,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成功着陆。在这次历时14天的重返太空之旅中,“发现号”创造了航天史上多个“第一瞬间”。第一次握手北京时间7月29日20时54分,国际空间站上的美国宇航员菲力普斯像绅士那样向“发现号”指令长柯林斯伸出手,以示欢迎。这是国际空间站上的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