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徐敏  谭湘陵 《科技信息》2011,(2):105-105
目的:探讨通过染色体检查结果收集典型案例标本,有的放矢地为患者进行遗传咨询。方法:无菌抽取遗传咨询患者0.3毫升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72小时培养后制作染色体标本片,待胰酶法G显带瑞氏染色镜检,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从百例多咨询病人进行的染色体检查来分析,有见21-三体(先天愚型);有见45,x0(Turner’s综合症);有见47,xxy(47,xyy)克氏症;有见46,xx46,xy(两性畸型)和性反转;有见染色体长臂或短臂的换位或缺失。其中的异常率据统计大于20%。结论:染色体的检查对遗传咨询起到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晓流 《科技潮》2012,(7):68-69
近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刊登了一项新的研究,证明未来Y染色体并不会消失,也就是说男人还是会继续存在的,地球并不会变成一个"女儿国"。为什么会要做这样的研究呢?那是因为之前有研究发现,男性特有的Y染色体正在消亡:3亿年前,Y染色体诞生之初曾含有1438个基因。但是演化到今天只剩下45个基因。按照这个速度推算,1000万年之后Y染色体将会完全消失。Y染色是否真的将会消失?没有了男人的世界将会怎样?  相似文献   

3.
可娴 《创新科技》2005,(5):58-59
现在中亚有1600万男人带有成吉思汗的Y染色体,但最终男人将不再具有自然生育能力,未来的世界属于女人。  相似文献   

4.
用银染法观察了蓖麻蚕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结果表明: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上无特异的NORs;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偶线期和粗线期核仁逐步弥散,粗线期之后有一个染色体分散为染色质,核仁弥散于其中形成嗜银的二价体的第二收缩期和混乱期;卵母细胞的相应时期,有一个核仁扩增的过程。依据染色体嗜银性的强弱,探讨了前期Ⅰ,中期Ⅰ以及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rDNA转录活性。  相似文献   

5.
大连地区新生儿群体染色体研究报告王孝敏崔景芝(辽宁师范大学实验中心大连116029)(大连市妇产医院大连116011)生物细胞核内染色体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据估计人类每个细胞核内约有5万~10万个结构基因,分布在23对染色体上,决定着人类的遗传...  相似文献   

6.
舍蝇染色体组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舍蝇的染色体组型进行了分析研究,绘制了组型模式图。舍蝇的染色体组型2n=12,染色体臂数为24(N.F),配成六对。五对染色体属于中部和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其中有一对为异型染色体(X、Y)。舍蝇染色体组型的分析为研究其他家蝇的分类,亲缘关系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舍蝇的染色体组型进行了分析研究,绘制了组型模式图。舍蝇的染色体组型2n=12,染色体臂数为24(N.F),配成六对。五对染色体属于中部和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其中有一对为异型染色体(X、Y)。舍蝇染色体组型的分析为研究其他家蝇的分类,亲缘关系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一个G/G易位型Down氏综合征患者的家系染色体分析和随体联合研究的情况.结果表明患者的双亲核型正常,患者异常染色体的来源可能是双亲之一的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21号染色体发生了不分离,并且产生了21号同源染色体之间新的罗伯逊易位.统计患者双亲及其兄弟的随体联合频率,发现显著高于对照组正常人.为国外某些学者认为Down氏综合征患者双亲的随体联合频率高于一般人.提供了一个例证.  相似文献   

9.
<正> 国外对猬科猬属的两几地理亚种西欧刺猬(Erinaceus europaeus europaeus)和东欧刺猬(Erinaceus europaeus roumanicus)早在1968年由Geilser和Gropp就进行了染色体组型分析,两者在组型上有区别。本文对我国华北地区的刺猬(Erinaceus europaeuslinnaeus)的染色体组型进行了分析,就其结果来看,和欧洲刺猬在组型上是有差别的。华北地区的刺猬其染色体组型尚未见报导。  相似文献   

10.
中国羚牛的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项研究是用一头雄性和一头雌性羚牛的血液经外用血培养,并对其染色体组型和G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雌雄两头羚牛的二倍染色体数皆为2n=52,其常染色体中有4对近中着丝点染色体和21对端着丝点染色体;在性染色体中,x染色体为端着丝点染色体,y染色体为近中着丝点染色体。并对G带带纹进行逐条分析。  相似文献   

11.
油松及云南松染色体的荧光带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两种荧光试剂CMA和DAPI研究油松及云南松染色体的荧光带型。油松(2n=24)和云南松(2n=24)染色体的CMA带型中均存在五种不同的CMA带纹类型。油松的CMA带型为3对是着丝粒和臂间处均有荧光带纹的中部着丝粒染色体(A类型),3对是臂间处有荧光带纹的中部着丝粒染色体(B类型),2对是着丝粒处有荧光带纹的中部着丝粒染色体(C类型),2对是无荧光带纹的近中或中部着丝粒染色体(D类型),2对是着丝粒有荧光带纹的近中着丝粒染色体(E类型);而云南松的CMA带型则为A类型、B类型、C类型、D类型和E类型的染色体分别有4对、2对、2对、2.5对和1.5对。这两种松树染色体的DAPI荧光带型与CMA带型之间存在相反的带纹关系。最后讨论认为①利用荧光带型的不同可将二者区分开,②据荧光带型认为云南松在赤松亚组中与其它松树之间的亲缘关系可能要远一些。  相似文献   

12.
1979年起,对赤子爱胜蚓、“大平二号”和“北星二号”先后作了形态学和遗传学方面的研究。以雄性生殖细胞作实验材料,研究方法为活体注射秋水仙素,空气干燥法制片,Giemsa染色,对三种蚯蚓的染色体组型进行了初步研究。根据观察结果表明:三种蚯蚓的单倍体染色体数为11个,2n=22。其中四对是大型的,四对是中型的,3对是小型的。三种蚯蚓的所有染色体除去个别的以外,均为端部着丝点染色体。以三种蚯蚓的染色作相对长度为材料,对规模为5的三种蚯蚓的每对染色体相对长度进行了全盘差异的检验后,所得的统计結果说明各染色体序号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三种蚯蚓种类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论从形态学或遗传学方面都证实国内的赤子爱胜蚓和从日本引进的“大平二号”和“北星二号”蚯蚓,在分类学上均属于Eisenia foetida(Savigny),它们的亲缘关系是比较清楚的,这为目前人工养殖蚯蚓的良种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虎纹蛙骨髓细胞染色体的组型分析,其二倍体染色体的数目为26个(2n=26),包括10个大型染色体和16个小型染色体。全部染色体可配成13对,其着丝点为中部、亚中部和亚端部。根据染色体大小,可分为三组:即1组、2-5组和6-13组。在第9染色体的长臂上有次蕴痕。雌雄个体之间未发现与性别有关的异性染色体存在。本文还进一步对虎纹蛙和金钱蛙作了比较,发现两者核型基本相同,但也存在微小差异。两者的主要区别在第2、4、12三对染色体的臂比指数不同。根据这三对染色体臂比指数的差异,可以对这两种蛙加以区分。  相似文献   

14.
应用C-分带和喧技术对阿拉拉特小麦(Triticrm araraticum Jakubz,2n=28,A^bA^bGG)的根尖细胞进行染色体构成分析,结果分析,结果表明:(1)C-分带和N-分带方法均可以使阿拉拉特不麦染色体显示稳定带型;(2)根据带型可以明确区分阿拉拉特不麦各条染色体;(3)阿拉拉特小麦A、G组染色体带型与普通小麦A、B组染色体带型差异明显,利用分带方法可以区分阿拉拉特小麦与普通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综合应用肾细胞单层培养法和骨髓细胞直接制片法,对沼蛙的染色体组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2n=26,由5对大型染色体和8对小型染色体组成,且都是中部或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根据染色体的特征,可分成A、B、C三组。在第7对染色体长臂上发现有明显的付缢痕。雌雄个体间未见有异型的性染色体。  相似文献   

16.
云南松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染色体组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h.)的有分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的观察作了报导,附有各期的典型图象,并提供了染色体组型资料。云南松的染色体数目2n=24,具有松属植物一般的染色体组型特征。在云南松的12对染色体中,有3对具次缢痕,分别位于ii、iv和v号染色体的长臂上。 云南松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是我省的主要造林和用材树种,对它进行全面的生物学研究无疑是必要的,本文就细胞学方面提供初步的资料。  相似文献   

17.
由麦洼牦牛(公26,母8)颈静脉采血,经Brdu处理,结合胰酶G显带法,制备牦牛染色体高分辨G带标本,绘制出牦牛染色体高分辨G带模式图,并进行染色体区带划分和命名。结果是牦牛常染色体均为近端点着丝粒染色体,X、Y染色体为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单套染色体的G带数(含X、Y染色体)为641条,划分为108个区,牦牛染色体高分辨G带带型同普通牛染色体G带带型以及高分辨R带带型相比较,其X染色体基本相似,而Y染色体和常染色体有较大差异,这对今后深入探讨牦牛的雄性不育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玉斑锦蛇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玉斑锦蛇Elaphe mandarina的染色体核型和带型,为探讨锦蛇属的分类和亲缘关系提供重要的证据。方法以产于贵州的玉斑锦蛇Elaphe mandarina为研究材料,应用染色体的核型、C带、银带分析技术。结果玉斑锦蛇的核型为2n=38,含有20个大型染色体和18个小型染色体;每条大型染色体两端均具端粒区C带;第1,2,5,7号染色体具着丝粒区C带;第4号和第5号染色体中的一条同源染色体C带浓染,几乎占据整条染色体;标准NORs位于第11号染色体。结论玉斑锦蛇是迄今已报道的锦蛇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端粒区C带最多的物种;锦蛇属的标准NORs具有属的银染特征。  相似文献   

19.
研究昆虫染色体一般选择在生殖细胞减数分裂阶段.七星瓢虫初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计数为2n=16+X,减数分裂中期,n=8、n=8+X,染色体形态多为短棒状(参见照片).其性染色体是属XD型,雌性XX,为同配性别,雄性为异配性别,即X0(2n—1).昆虫染色体数量、组型,以及减数分裂的配对情况均与分类学亲缘关系有相关性,是昆虫正确鉴定和系统分类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0.
暗腹雪鸡染色体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空气干燥法,首次对暗腹雪鸡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暗腹雪鸡的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78,染色体基本臂数AF=85,有11对大染色体(包括Z、W),28对小染色体;染色体形态分别为:No.1、No.2、No.5、Z染色体为m型,其余染色体均为t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