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送走了一届又一届学生,印象最深的,每个班总有一些别具特点的后进生。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浓浓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那么如何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呢?我在数学教学上进行了初步的尝试与探索。  相似文献   

2.
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过:“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教育教学的技巧在于使每个学生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成功的快乐!”然而,一些后进生却因为我们教育者的疏忽而成了享受快乐的遗忘者。如何掌握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对症下药,让这些迟开的花朵也同样地怒放呢?这是摆在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但对一般教师来说,爱尖子生易,爱后进生难。而后进生往往更需要“爱”的阳光。后进生即老师眼里的“差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积极,认识水平低,纪律涣散,不能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约束能力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学习成绩差,因此自卑感很强,往往显出悲观、苦闷、忧郁等消极情绪,给集体带来不良影响。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一、以爱心抚慰他们的心灵 没有真诚的爱,就不会有成功的教育。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对后进生的爱,要体现高度的责任感,这种爱是对学生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相结合的爱。在班级  相似文献   

4.
后进生通常是指那些在学习和行为上表现落后或过错较多的学生,他们也是花朵,只不过是迟开一些。后进生不良行为的产生,有家庭、教育的因素,也有不良环境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自身的心理因素。他们由于有这样那样的缺点、错误,经常受到指责、训斥和一定程度的歧视,既得不到老师、家长的鼓励,也得不到同学们的尊重,长期处于一种消极、恐惧、自卑的心理状态中,对自己完全失去了信心。  相似文献   

5.
杨冬晴 《奇闻怪事》2009,(12):11-13
长期以来,后进生一直是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关注的焦点,相对而言,优秀生因其成绩一直突出,尽管常受到赞扬但其心理状态未能得到应有的关注。由于产生各种不良心理,有相当数量的优等生往往在考试中未能发挥出正常水平,造成了终身遗憾。这种现象再次提醒我们应该把“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我们不仅要关注中、差生的心理,也要关注优生的心理。本文仅就优生发挥失常的心理归因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6.
董珠 《科技信息》2012,(35):374-374
兴趣是学生积极认知事物,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利用一切有利条件,不断增强学生的兴趣,尤其是那些对英语失去兴趣的“后进生”。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中小学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一直困扰着家长、学校和社会。新课改理念下的"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从真正意义上提出了教育能否面向全体学生的问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后进生转化是其工作重点之一。对此应从了解后进生的心理特征来开始转化问题。  相似文献   

8.
范娜 《科技信息》2009,(18):227-227
教育应该做到"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如果做好后进生的工作,是教育成功必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做好后进生的教育工作,从爱心、表扬、鼓励,信心等几个方面,总结了实践教学中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学生主体论与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观念转变就是由“选拔适合教育的学生”转为“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教育要“适合学生”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学生发展为本的人本教育观。从而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学观念。  相似文献   

10.
每个高校都有一部分后进生,后进生作为校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生活和学习等方面有着不同的困惑,做好后进生帮扶工作,事关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更全面做好学生管理和教学工作,本文将探讨在"辅导员—导师制"下如何进行后进生转化工作。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教育中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部分学生由于学科、教师、社会、家庭等方面原因,对数学的兴趣逐渐下降。在“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新课标要求下,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培养其学习方法、增加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该文对初中数学教学“后进生”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在转化策略上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对“后进生”的学习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12.
段万奇 《科技信息》2010,(21):I0357-I0357
新课程教学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在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理念的新课程实施之际,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学习错误,我们应该站在新的视角对其“价值”进行重新定位,对其进行新的探索和实践,这将会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具体体现为: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有鉴于此,在实施新课程标准时教师的发展应放在首要位置。教师的发展是学生发展的基础,教师的个性化、特色化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前提,真正的“以人为本”应该表述为“一切为了师生,为了一切师生,为了师生的一切。”  相似文献   

14.
"后进生"成因分析及教育举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后进生”的心理特征、“后进生”的成因,对“后进生”的教育举措等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强调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要以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诱发学生内在潜质为核心,通过学校、家庭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使“后进生”的角色彻底得到转变;使素质教育的全新理念根植人心.  相似文献   

15.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采取必要的措施“一切为了学生学好数学,为了一切学生学数学”,帮助每一位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学习[1]。  相似文献   

16.
润物细无声     
就像大海中会隐藏着礁石,天空中会出现乌云一样,一个班级中也会存在后进生。所谓后进生,一般地说,是指学生学习成绩不好或思想品德不良,或者两者兼而有之的学生。其实后进生都有一种渴望进步的潜在愿望,但又都存在怕苦、没耐力等非智力因素。俗话说得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进生不是金,也不是“石”,更不是“朽木不可雕”,而应该是一块“坚冰”,倘若你有火一样的爱,这块“冰”迟早会消融的。  相似文献   

17.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后进生”是客观存在的。所谓“体育后进生”是指体育品德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与体育教学不相适应,完成不了体育学习任务的学生。教学中怎样对“体育后进生”进行转化教育,是本文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如何改进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特别是薄弱学校的德育工作?笔者认为应牢固树立“三个一切”的教育理念,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般来说,薄弱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家庭成员的道德、经济、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从而造成整体素质偏低。学生家庭状况可谓下岗无业的多,文化层次低的多,  相似文献   

19.
建于1903年春的上海小学是上海徐汇区中心小学,也是上海教科院普教所教育科研实验基地,中国创造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实验基地。学校遵循“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原则,使学生得到“充分教育”和“优质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几年,学校在科技教育中注  相似文献   

20.
唐清玫 《科技信息》2012,(31):375-375
办学理念是学校之魂,决定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办学思路。南阳工业学校提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理念,并在这一办学理念的指导下,追求进步,提高办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