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铜与氨基酸配合反应的滴定量热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滴定量热法分别测定了铜离子与六种氨基酸配合物在298.15 K下配位反应的热效应.计算了一级配合反应产物和二级配合反应产物的稳定常数及配位反应热焓,并由此推出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和熵变.讨论了铜离子和氨基酸的结构对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利用配体和配合物在配位反应前后紫外吸收的不同,采用单因素实验法探讨了柚皮素与过渡金属铜(Ⅱ)离子在乙醇溶液中的最佳反应条件,考察了碱、不同阴离子的铜盐、配位比及温度对配位反应的影响.在最佳反应条件下成功合成了柚皮素-铜配合物,并用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碱是影响柚皮素与铜离子配位反应活性最明显的因素.最终确定了柚皮素与铜盐配位反应的最佳条件为:碱选用无水碳酸钠,铜盐选用氯化铜,氯化铜与柚皮素的配位比为0.75∶1.0,温度为60℃.  相似文献   

3.
苯和PCl_3在无水AlCl_3作用下发生类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生成主产物苯基二氯化膦(dichlorophenylphosphine,BPD)和副产物二苯基氯化膦(chlorodiphenylphosphine,DPC),反应中AlCl_3可分别与PCl_3、BPD、DPC形成配合物,而且配合物的稳定性和配位方式对此催化反应起着重要作用。以PCl_3-AlCl_3(1)、BPD-AlCl_3(2)和DPC-AlCl_3(3)配合物为研究对象,采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对三种配合物的配位方式和两单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lCl_3与PCl_3、BPD、DPC均可能有两种配位类型,AlCl_3中的Al原子与配体中的Cl原子配位形成A型配合物,AlCl_3中的Al原子与配体中的P原子配位形成B型配位物;A型配合物可形成明显的P+区域,有利于进一步的亲电取代反应,其中A-1(A型PCl_3-AlCl_3)和A-2(A型BPD-AlCl_3)的P+区域进攻苯环分别生成BPD和DPC;B型配合物中的P—Al键的共价成分较A型配合物中的Cl—Al键的共价成分高;两种配合物都符合PCl_3-AlCl_3、BPD-AlCl_3、DPC-AlCl_3相互作用强度依次增大的规律,因此配合物在体系中解离出AlCl_3越来越困难,进而导致催化剂不断失活。  相似文献   

4.
选择了硝基腐值酸与聚磷酸钾两种配体与植物所需微量元素合成配位化合物。该配合物是一种新型微肥,施用它可达到预期的目的。主要研究了以龙口褐煤为原料制备硝基腐植酸、聚磷酸盐与微量元素配合物的原理,反应条件及配合物的化学键性质。  相似文献   

5.
利用四水合三氯化铟与金刚乙胺缩邻香草醛Schiff碱(即配体L)进行反应,合成了新的配合物.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及热重分析等测试手段,对新的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的组成为InCl3L.C2H5OH,即每个配合物分子由1个三价In离子、1个配体L、3个氯离子,以及1个乙醇分子以类似结晶水的形式共同组成.配体中酚羟基上的H原子与N原子相吸形成了分子内氢键,并以氢键连接构成了一个新六元环.由配体形成配合物时,配体上原来成键模式完全保留了下来.配体分子内亚胺基中的氮未参与配位,而配体上酚羟基的氧及甲氧基的氧同时与中心原子In配位,形成双齿螯合配位构型.配合物中In原子为五配位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计算机模拟溶液平衡法,将逐级配合物相互交错的配位平衡分解为各自独立的单一平衡,给出控制的实验参数,可方便地用于配位显色反应的等色点,并配合等色点—平衡移动法测得配合物稳定常数。  相似文献   

7.
以氯丙酮作为亲电试剂与对叔丁基杯[8]芳烃发生亲电取代反应制得杯[8]酮衍生物,并进一步合成了杯[8]酮衍生物与稀土镨、铕的固体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13C核磁共振、X-射线衍射、热谱分析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两种固体配合物均为单核型分子,每种固体配合物都以2个杯[8]酮衍生物配体中的氧原子和中心离子配位,其中每个酮衍生物配体各以3个氧原子参与配位.另外,在两种固体配合物中,3个N,N-二甲基甲酰胺分子均以1个氮原子和中心离子配位.此时配位数为9,固体配合物呈对称的三冠三角棱柱结构.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配体竞争一等色点光度法”测定高稳定性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利用该法研究铜(Ⅱ)与PRA的配位反应,测得该反应生成1:1型配合物1gK_(ML)=16.44,1:2型配合物1gK_(m12)=25.93。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曲克芦丁镧配合物的形成条件及配位作用机理,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不同反应条件对曲克芦丁镧配合物的紫外吸收的影响,并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仪和液相色谱仪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曲克芦丁结构中的氧与镧离子发生配位作用,推测曲克芦丁结构中4位上的羰基氧和5位上的羟基氧参与配位反应形成配合物;制备曲克芦丁镧配合物的适宜条件为:曲克芦丁与镧的物质的量比为2∶1、反应时间4h、反应温度55℃和反应体系pH值为7.  相似文献   

10.
二氧环胺类Zn(Ⅱ)配合物模拟碳酸酐水解酶CA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二氧环胺类Zn(Ⅱ)配合物对PNPP水解的影响,用动力学方法解析了PNPP水解的二级速率常数及二氧环胺类Zn(Ⅱ)配合物中配位水的解离常数Ka,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对PNPP水解反应有显著的催化作用,并提出了反应催化的机理,说明了该类配合物是一个较好的碳酸酐水解酶CA的模拟物。  相似文献   

11.
光谱化学序在配位化学基础理论中及在研究配位化合物的性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目前国内出版的《中级无机化学实验》教材均编入了这个实验。本实验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既涉及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又涉及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电子吸收光谱的测定,对某些弱场配体的铬(Ⅲ)配合物还涉及到取代反应速率控制问题。为此,该实验常被选择作为学生实验。  相似文献   

12.
过渡金属的氯化物(或硫酸盐)与吗啉二硫代甲酸吗啉(mcrpholinedithiocarbamic aid, morpholine salt)在水溶液中反应制备出7个新配合物(M=Mn~(2+),Cu~(2+),Cu~(2+),Ni~(2+),Zn~(2+),Cd~(2+),Hg~(2+))。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及部分配合物的溶度积常数的测定对配合物进行了性质鉴定。结果表明,所有7个配合物中配体均以二齿与金属离子蛰合配位,中心离子的配位数是4。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含N-氧化物单元衍生的N,O-双齿配位钯配合物在芳基溴化物与缺电子烯烃mizoroki-Heck偶联反应中的催化性能,详细考察了钯配合物结构、碱、溶剂对mizoroki-Heck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反应条件.同时扩展了该偶联反应的底物范围,以中等产率获得了相应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以一个新型的双希夫碱五齿配体N,N'-二-[(苯并咪唑)亚乙基]二乙撑三胺(LA)分别和Zn Cl2和Cd Cl2反应,得到了两个过渡族配合物.在Zn(Ⅱ)配合物中,五齿配体发生了水解,变成一个单希夫碱配体,配位中心呈现一个五配位的配位模式.而Cd(Ⅱ)配合物中的配体却是完整的,配位中心呈现一个六配位的配位模式.结果表明金属中心对配位模式和配体的水解有较大的影响.晶体结构分析表明:两个配合物中心的过渡金属离子与LA或LB的多齿配体螯合,端基的卤素离子协同参与配位,配位中心分别表现出三角双锥和八面体的配位构型.苯并咪唑上未参与配位的N—H基团和水分子产生了大量的氢键作用,最终形成了三维的堆积结构.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分子式为La (Phen)2(Gly)(NO3)3·3H2O的固体配合物,对所合成的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摩尔电导、IR、UV、TG-DTA等的分析测试,初步研究了配合物的组成、结构及性质.结果表明:所得三元固体配合物中,邻菲罗啉的两个氮原子参与配位,甘氨酸的羧基离子以桥式双齿配位于稀土离子,同时含有一个单齿配位的硝酸根离子和一个配位水,故La的配位数为8,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可写成:[La(Phen)2(Gly)(NO3)(H2O)](NO3)2·2H2O.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一种新的含N和S的高分子铑配合物,通过运用红外光谱和XPS电子能谱测试手段,分析表征了配合物存在的NRh配位键和SPh配位键,发现高分子配合物中除了形成配位键的N和S外,还含有未参与配位的N和S;同时发现,这些未配位的N和S在该高分子铑配合物中能发生分子内取代反应,这一独特性质有助于提高该化合物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Wittig-Horner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双8-羟基喹啉配体,并将此配体与金属锌进行配位反应,制备与其对应的高分子配合物。采用红外、核磁和紫外可见光谱等表征了配体及其配合物的结构和光物理性能,利用荧光光谱研究了高分子配合物的光致发光性能,确定了其最大发射峰位于(550 nm)。该配合物是一种理想的橙红色发光聚合物材料。  相似文献   

18.
以吡啶、DMF为溶剂合成了水杨醛缩水杨酰肼席夫碱的铜、锌、镍和钴配合物及晶体,通过测定水杨醛缩水杨酰肼席夫碱及金属配合物的紫外、红外、元素分析、质谱和核磁共振等,初步确定该席夫碱配合物的配位形式是一种五配位化合物,其中溶剂分子参与了配位.给出了锌配合物晶体的主要键参数,并对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了25℃,Ⅰ=0.1时,钢(Ⅱ)-甘氨酸配合物在纯水及8.0%,16.3%,25.0%,34.2%,43.8%叔丁醇或异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一级稳定常数,计算了配位反应的自由能变化及该配位反应从纯水到上述各混合溶剂的转移自由能。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混合溶剂中有机组分的加入,配合物更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分子式为La (Phen) 2 (Gly) (NO3 ) 3 ·3H2 O的固体配合物 ,对所合成的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摩尔电导、IR、UV、TG -DTA等的分析测试 ,初步研究了配合物的组成、结构及性质。结果表明 :所得三元固体配合物中 ,邻菲罗啉的两个氮原子参与配位 ,甘氨酸的羧基离子以桥式双齿配位于稀土离子 ,同时含有一个单齿配位的硝酸根离子和一个配位水 ,故La的配位数为 8,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可写成 :[La(Phen) 2 (Gly) (NO3 ) (H2 O) ](NO3 ) 2 ·2H2 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