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3.
公民社会概念在西方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在古希腊罗马时代,公民社会通常是指政治共同体或城邦国家,与之相对应的是人类的自然(或野蛮)状态。现代公民社会概念的出现是近代欧洲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相分离的反映,它包括了政治国家之外的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它是由黑格尔在吸收了众多思想家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并由马克思予以完善的科学概念。当代公民社会理论认为经济领域已从公民社会中分离出去,主张采取公民社会-经济-国家的三分法,指出公民社会应该主要由社会和文化领域构成。当代西方公民社会概念可以说是古希腊罗马以及17、18世纪英国人和法国人代表的古典公民社会概念与黑格尔和马克思等人代表的现代公民社会概念在当代的融合及发展。 相似文献
4.
5.
在苏联共产党的历史上,党的名称曾有过多次更改。从它成立之初叫“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到以后的每次改称,特别是列宁在世时的几次更改,都有其深刻的国际、国内背景,都是和列宁的理论活动和组织活动分不开的,因而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就苏联党的名称的演变及其由来,浅谈鄙见,以就正于大家。 相似文献
6.
李仲民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1)
初始,间接正犯系正犯·共犯分离体系下,限制正犯概念在共犯极端从属性说处罚遗漏现象下的直白描述,仅具名称。而后,共犯限制从属性说通行,间接正犯的外延仍旧扩张,其内涵飘忽不定。刑法理论自觉从"正犯性"定义间接正犯,在犯罪事实支配理论对其内涵的阐释下,间接正犯从直指现象的名称成为内涵丰富的概念。其演变的背后反映了刑法理论的变迁——共犯从属程度从极端从属性说到限制从属性说;正犯·共犯区分基准从形式客观说到犯罪事实支配说;共犯处罚根据从责任共犯论到因果共犯论;刑法理论从形式观转向实质观。纵然包括间接正犯概念在内的刑法理论转向实质性,但其形式性无法亦不应被湮没,刑法理论必须承认并安置必要的实质性元素,以寻求二者平衡,并维系自身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人地关系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而位于半湿润向半干旱和干旱过渡地区的宁夏,长期以来一直是人地关系的敏感地区.从人地关系相互作用的主导因素、时空分布和作用方式等探讨了宁夏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及其表现特征,并对划分3个大演变阶段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宁夏人地关系演变中的敏感性、多民族的碰撞与融合,以及二元化地域结构等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8.
IELTS这项国际性的语言测试,经历20多年的发展,在多次的变革中不断提高了信度和效度。变革过程中出现了诸如分模块测试、模块设置、模块关联以及评分等值得关注和讨论的问题。从IELTS的变化窥探其反拔效果。了解IELTS考试对留学生的学习生活有效性和效率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10.
12.
陈广荣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2)
引言用和式的极限定义积分是法国著名分析数学家Cauchy(1789~1857)首先出来的,后来又由德国大数学家Riemann(1826~1866)加以完善,现称这种积分理论为Riemann积分理论。随着科学技术日益向前发展,Riemann积分就越来越感到不足而需要 相似文献
13.
王建国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24(6):1-5
常熟是中国家级历史化名城,其城市形态演变特征和轨迹具有重要而典型的研究价值,本论证了“自上而下”的渐进主义模式在前工业社会城市开发建设中的作用,形态演变规律和常熟古代城市建设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4.
沈晓阳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3):29-34
西方正义观念最早是作为一种宇宙论的原则而被提出来的,其后经历了从"天道"到"人事"的转变,从信仰到理性的转变,从自然法观念到实证主义的转变。其间既充满着基调的转换,又保持着一以贯之的主题;既体现了时代的变迁,又代表了人类的永恒追求。其得失是非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认真借鉴。 相似文献
15.
光晓元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8(4):94-97
从科学角度追溯基因概念渊源及其历史发展具有现实意义,论述基因概念蕴育以及从Mendel假设的遗传因子、Johannsen抽象的基因,到Sutton,Margan等把基因着落到染色体上,迎来生物学上第二次革命的到来.在DNA结构模型的基础上,研究者们对基因概念进行了修正与补充.说明任何"最科学"的概念都不可能是凝固的,绝对不变的.科学概念的科学性和生命力就在于它能随实践和认识的发展不断发展、深化、修正和更新.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1937年至1972年尼克松首次访华,美国对华政策长达35年的历史误区产生的几个主要阶段以及1942年-1945年美国对华政策转折期的“两条路线”斗争及其产生原因进行了简单的总结. 相似文献
17.
18.
文章通过许多学者关于彩陶旋涡纹的由来的论证,说明彩陶旋涡纹的起源观的是多样并存的,不会是单一的。并用大量的实例论证了彩陶旋涡纹的演变——从具象美到抽象美的过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