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与成才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卫朋 《科技信息》2009,(36):I0073-I0074
高校贫困生日益增多,贫困生资助工作作为高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缓解贫困生的经济压力的同时,还应该通过资助工作这一工作平台加强贫困生成才教育。本文试图探讨如何结合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资助工作促进贫困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2.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贫困生资助工作,及时研究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制度,初步建立了一整套资助贫困生的政策体系,并不断地加以研究和完善。本文分析了现行资助政策的运行效果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建立以助学贷款为主,其他资助方式为辅的资助模式,并分析了贫困生在成才过程中的需求和存在的困难,提出尊重贫困生的主体需求,以贫困生的需求为资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贫困生全面发展,并就构建贫困生成才资助体系给出了思路和具体建议,提出了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对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思想源流作了基本的阐释之后,重在探讨和谐社会本义中以人为本、社会公平、诚信友爱、改革发展稳定、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基本要素所蕴含的解决贫困生问题的价值取向,旨在增强政府、社会、高校帮扶广大贫困生的责任感,构建贫困生战胜困难、立志成才的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4.
目前,贫困生的诚信教育已成为社会和高校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高校贫困生诚信缺失的现状及成因分析,提出了合理开拓助学渠道,以诚信教育结合完善的资助政策,探索培养贫困生成长成才的路径,从而推进高校贫困生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钱利清  姚丽丽 《科技信息》2011,(18):I0036-I0036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和谐校园建设成为各高校重要任务之一。贫困生作为高校特殊群体,对整个和谐校园建设有着重大的作用。文章主要围绕贫困生在资助体系中角色的特点,结合贫困生特点,提倡资助体系中应该把贫困生作为帮困助学的主体,把培养贫困生成才作为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高校贫困生问题日渐突出并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现行的以经济资助为主的资助体系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贫困生经济困难,但忽略了他们的精神、能力、心理等方面的困难。本文探索资助育人新模式,形成资助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循环,实现贫困生的精神脱困,从而使贫困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7.
王剑龙 《科技咨询导报》2009,(23):249-249,251
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办学规模日益扩大,学生人数倍增,其中的贫困生这个独特群体在高收费的校园显得日益突出。在准确界定的前提下,对这个特殊群体的帮扶,就是要建立一个包括经济资助、心理调适,就业引导在内的三位一体的贫困生资助体系,最终使这个特殊群体的学生得到健康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8.
高校贫困生是当代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受教育方式、社会比较、资助方式等因素的影响,高校贫困生还较为普遍地存在自卑、焦虑、忌妒、虚荣等心理问题。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健全学生资助体系,增强社会实践锻炼,有助于维护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其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9.
在许多地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本文在对贫困生学习、生活状况和思想、心理状态探索并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促进贫困生全面发展、成人成才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高校贫困生的人格问题和心理健康越来越得到社会和学校的重视,加强高校贫困生健康人格的培养不仅有利于贫困生的成长成才,也是适应教育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本文从高校贫困生存在的人格问题入手,分析其原因,并通过加强经济资助、营造校园环境、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对贫困生进行疏枝拓展训练等措施,促进高校贫困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贫困生现象”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学校和社会在关注贫困大学生经济贫困并努力为他们解困的同时,却忽视了这批大学生的心理贫困。如果不能帮助他们解除,陷入心理贫困的大学生,同样也是难以成才或者难以在他们本应达到的高度上成才。而要让贫困大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需要社会、学校、老师同心协力给贫困生烹制一道“心灵鸡汤”。  相似文献   

12.
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处在层次比较低,资助质量不高的发展阶段,存在育人主题模糊化、资助内容物质化、资助流程形式化等突出问题。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要加强内涵建设,提升育人质量。针对贫困生的个性特点和成长需求,以励志成才为主题,构建思想教育和心理援助工作平台;以贫困差异为依据,构建贫困生个性化资助平台;以能力提升为导向,构建贫困生自立自强自助平台。  相似文献   

13.
该文基于目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模式在具体实践中的开展情况,结合高校贫困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以及思想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经济资助为基础、以自立自强为引导、以成人成才为核心、以感恩奉献为目标的贫困生人才培养思路,并通过从物质上、能力上、心理上、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与研究,通过一个目标、二个环节、三个结合、四个加强的具体培养办法来构建"助困-励志-成才"的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围绕国家资助体系下探究一条科学、规范的贫困生育人工作方法,提高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贫困生。随着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费不断上涨,高职院校的贫困生现象日益突出,并呈逐年上升之势。经济、心理上的双重困惑严重影响了贫困学生的成长成才。因此,准确把握贫困生的心理特点,着力于精神扶助和心理疏导,对于帮助贫困生塑造健全人格,使其真正走出困境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90后”贫困大学生资助问题的现实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浩 《科技信息》2011,(24):88-89
当前,"90后"已成为高校在校大学生的主体,因而,贫困生的主体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与以往在校大学生相比,"90后"学生有着自己的特点,这便决定了在贫困生的资助问题上,我们也要和以往的在校生区别对待,本文通过分析"90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并结合当前我国在贫困生资助问题上的相关政策,提出了以构建育人为主体的贫困生资助体系的设想,以确保我国的贫困资助政策既能帮助贫困学生度过生活的难关,又能激励贫困生思想上、心理上不断进步,达到育人成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贫困学生问题,是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妥善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一直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这一特殊群体成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不仅直接关系到贫困生健康成长和成才,还关系到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文通过伦理困扰这一视角来分析贫困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并据此提出解决的对策和措施,把对贫困生问题的认识引入了一个新的领域,为高校开展针对贫困学生群体的德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贫困生是大学校园的一个特殊群体,特定的成长环境,特殊的成长经历所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心理素质的缺陷,给贫困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带来了负面影响。本文拟就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存在的主要表现,形成原因进行探讨,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促进贫困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是事关教育公平、社会和谐的一项重要工作。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面临着风险性、公平性和实效性等一系列挑战。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对现有的助学体系进行创新研究,以帮助贫困生健康成才为目标,以经济资助和精神资助为抓手,通过提高个人技能水平、创建经济实体实践平台,健全精神资助体系,构建提高贫困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实效。  相似文献   

19.
蓝木香 《咸宁学院学报》2011,31(12):205-207
奖助学金育人功能的充分发挥对促进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各高校都建立了相应的奖助学体系,但在贫困生认定、奖助学金的发放和后续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应该从提升思想意识、完善制度建设、建立民主多元的贫困生认定标准,加强奖助学金发放后管理及加大精神资助力度等方面着手,以助大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建设中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及社会支持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丽平  崔岷 《科技咨询导报》2007,(18):220-220,222
贫困大学生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而单纯的经济上的帮助无法彻底解决他们的困难。针对贫困生的特点,不仅要提供必要的经济援助,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同时更要做好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教育和引导。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从根本上使贫困学生摆脱经济贫困与心理失衡的双重压力,为贫困生健康成长、成才提供行之有效的帮助,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一定程度上的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