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研究了复杂系统可靠度和冗余数分配优化问题,给出了子系统单元件可靠度指标和冗余个数一体化并发设计问题的提法;将遗传算法应用于求解系统可靠度优化配置问题,建立了优化配置子系统单元可靠度和冗余数的优化方法,具体设计优化了一复杂系统的可靠度分配问题,结果表明本文的问题描述合理,算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2.
可靠度最优分配问题是系统研制过程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其目的是从整体出发将有限资源加以最有效利用。讨论了由九个相互独立的子系统串联而成,第j种子系统由白个相互独立的第歹种部件并联而成的系统可靠度最优分配问题。文中给出以上系统可靠度最优分配的改进算法,并应用于具体算例,说明计算次数有一定减少。  相似文献   

3.
利用优化设计的惩罚函数法进行系统的可靠度分配,以各单元花费最小为目标函数,在满足系统可靠度要求的前提下,合理的落实各单元的可靠度指标。为产品设计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是一种快捷,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了衡量不同软件的可靠性,至今人们已经建立了一百多种软件可靠性模型,但是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可操作性等方面的制约,难以有效应用。针对这种现象,给出了一种衡量软件可靠性的简单方法:通过将Nelson模型推广到软件可靠性增长中,只需要知道失效发生时所实施的测试用例数,就能通过一个递推公式直接计算出相应的软件可靠度,并通过40组实验数据进行了测试,其测试结果与后期运用JM(Jelinsk iMo-randa)模型估计出软件的可靠度具有一致性,从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对工程中常见的造价最低,效益最大,损失最小这类问题进行了探讨.对阎春宁提出的模型给出一种由对子系统的优化,实现系统可靠度的优化分配方法.  相似文献   

6.
大多数系统或其子系统都属于串联系统,串联系统可靠性的优化分配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本质上是一个模糊优化问题,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在分析串联系统可靠度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串联系统模糊优化数学模型,讨论了该模型的求解方法,提出了串联系统可靠度的模糊优化分配,给定各种资源数量约束条件下的串联系统可靠性优化分配,在系统可靠性优化分配中,当考虑资源限制的模糊性时,为决策者提供了更多决策信息和更灵活的决策余地。  相似文献   

7.
软件可靠性是评价软件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针对互不相交的观测区间数据,采用Bayes方法估计软件的可靠度函数,使得对被测软件的可靠性模型更为精确,最后对实际的软件测试数据进行可靠性评估,验证了所提出的估计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遗传算法的桥式网络可靠度和冗余度分配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桥式网络系统,提出子系统可靠度指标和冗余个数一体化并发设计问题,并建立优化模型,将Matlab遗传算法应用于复杂系统可靠度和冗余数的最优分配这类非线性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混合问题的求解,为实际问题中的网络系统提供设计方法,最后通过算例结果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部分断面掘进机液压系统可靠性低、故障较多等问题,根据可靠性基本理论,建立该液压系统的可靠性逻辑框图和可靠度计算模型,结合实例对某型掘进机的液压系统进行可靠度计算和可靠性分析,利用MATLAB进行仿真,获得了各液压子系统的可靠度仿真曲线,并给出提高系统可靠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软件越来越复杂,出错概率也越来越大,软件可靠性工程已成为一个发展迅猛的技术领域.采用Halstead数学模型,将软件复杂性与软件错误数融为一体;并对该模型作了改进.给出了软件可靠性预计表达式,提出了能表达出软件开发者技术水平、开发工具先进程度、软件重要度的更为精确的数学公式,为软件可靠性分配及预估工作提供了一个有力工具.最后,给出了实际应用的数值例子.  相似文献   

11.
为综合考虑硬件、软件故障对柴油机监控系统可靠性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系统等效的监控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建立系统的功能结构图,运用Markov过程分析硬件子系统的可靠性,讨论软件子系统的可靠性.引入向量马氏过程(VMP)完成将硬件子系统等效为故障服从指数分布、维修服从未知分布的元件,分析由该元件与软件子系统所构成的硬/软件综合系统的可靠性.结果验证了硬件等效模型的正确性,得出该设备的软件子系统对监控系统可靠性影响较大,以及部件平均维修时间(MTTR)与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的比值与系统稳态可用度呈反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针对小子样复杂系统可靠性评估问题,基于信息熵理论和贝叶斯近似方法,通过同级不同单元可靠性信息的折合和自下而上各级系统间可靠性信息的综合,建立了小子样复杂火炮系统可靠性评估模型及方法,结合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战术防空 C3I系统的一般概念和其作战仿真软件的基本组成。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的思想 ,提出了相应的可靠性分配模型 ,对该作战仿真软件的可靠性进行了分配。  相似文献   

14.
配电系统作为电力系统的末端,直接影响着电力用户的用电情况,其影响程度与配电系统的可靠性指标有关。配电系统的可靠性指标还对系统的运行与规划起指导作用。因此配电系统的可靠性评估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随着配电系统的规模不断增大,利用解析法求解配电系统的可靠性指标更加困难。基于贝叶斯网络,采用时序模拟推理算法求解配电系统的可靠性指标,并以Microsoft Visual Studio.Net为开发环境,C#为编程语言,选用access2000数据库,开发了适合闭环设计开环运行的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通用软件。采用IEEE测试系统RBTS母线2的F1、F2馈线作为实例,验证了该软件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结果表明该软件具有易于维护和扩充,界面友好、操作灵活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原有机械串联系统可靠性加权分配方法的基础上应用了模糊理论,即充分考虑了影响系统各单元权数取值的各种模糊因素。这些模糊因素表征为机械系统中各单元的重要性、复杂性、工作环境、标准化程度、维修性、单元零件及材料的可靠性等。通过对上述模糊因素进行模糊评判和计算,可大大减小凭经验直接估取各单元权数所产生的误差。实例计算结果与通过统计故障率而得出的结果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全面、准确地分析天然气站场的系统整体可靠性,提出采用跨领域的网络流理论来分析天然气站场系统的整体可靠性,并对网络流理论做了归纳创新与适应性分析,通过最小路集与不交化算法计算出站场系统在正常工艺状态下的失效概率,然后创新性地提出基于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ard and operability analysis, HAZOP)确定站场系统在工艺参数偏差状态下的失效概率,分析偏差状态对于站场系统可靠性的影响,将其与正常工艺状态下的站场系统失效概率对比,从而更加全面地分析天然气站场系统的整体可靠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网络流分步法比网络流整体法分析站场系统的可靠性适应性更强,网络流分步法不存在必要通路不在最小路集内的问题,既能保证连通性又能保证满足工艺要求;正常工艺状态下该站的系统失效概率为4.986 9×10-2,工艺参数偏差状态下该站的系统失效概率为5.803 6×10-2,较正常工艺状态增大16.38%,两种状态下各子系统的失效概率数量级没有改变,大小排序也没有改变,因此该工艺参数偏差状态下建议各子系统排序不变,但对于各子系统中的设备需...  相似文献   

17.
In the design of large mining excavator electrical system,a practical reliability allocation method was introduced to allocate system level reliability requirements into subsystem and component levels. During the reliability allocation process,factors from the fault and maintenance data were only considered in reliability allocation scheme. It could avoid the disturbance from expert experiences. The entropy method was also used to obtain weights of reliability allocation indexes of large mining excavators considering different factors. Then the failure rate allocation of subsystems and components could be completed.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软件测试过程中可靠性度量方法匮乏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贝叶斯理论的软件可靠度评估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软件模块间的影响关系构建贝叶斯网络,利用贝叶斯方法和经验数据评估贝叶斯网络中各节点的可靠度.给出了可靠度计算的详细推导过程,并通过一个具体实例解释了计算过程.该方法能重用已有的测试结果,计算速度快,简单易行.通过对每个模块提供数值可靠度估算,可以作为测试用例选择的依据,降低了测试成本,从而很好地为软件测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9.
采场人-机-环境系统可靠性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将矿山采场看成一个由人、机和环境组成的逻辑串联系统,从人、机和环境3个因素出发,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对矿山采场的可靠性进行研究。分析采场人-机-环境系统可靠性的特征,建立系统模糊状态的隶属函数;推导人/机/环境子系统可靠性模糊综合评价公式及采场系统整体可靠性模糊二级评价公式。根据矿山采场各影响因素具有明显的模糊性的特点,建立适用于矿山采场可靠性评价的模糊评价模式。以贵州开磷集团马路坪矿为例,对其可靠性进行分析和评价,探索该矿采场系统的可靠性规律,找出系统可靠性的薄弱环节,并提出提高系统可靠性的主要方法和措施。所建立的采场可靠性模糊综合评价模式,不仅适用于非煤矿山采场,而且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矿山采场。  相似文献   

20.
根据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理论和可靠性理论,分析了环境和人、机的关系,阐述了电子阅览室环境子系统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提高环境子系统可靠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