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上受殖民列强统治,当前争夺权力,矮个民族和高个民族冲突连绵不绝……布隆迪的两大部族胡图族与图西族的冲突在不断升级。3月11日,能源和矿业部长卡布含梅耶(胡图族人)被暗杀。3月24日,两族武装在首都四个街区发生目1972年以来最激烈的战斗,局势迅速恶化。两族冲突已造成数百人死亡,数以万计的难民潮水般涌向邻国扎伊尔。继卢旺达的两族大仇杀之后,布隆迪的两族仇杀也一触即发。许多国家撤回在布隆迪的侨民。人们担心,卢旺达大悲剧会在邻国布隆迪重演。胡图族与图西族究竟怎么了?原本无怨仇卢旺达、布隆迪同属非洲中东部赤  相似文献   

2.
座机坠毁,两位总统同时遇难;战火重燃,两大部族再起冲突。非洲两位总统一起遇难的事件震惊了整个世界:4月6日晚,卢旺达总统朱韦纳尔·哈比亚利马纳和布隆迪总统西普里安·恩塔里亚米拉同乘的一架飞机从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飞返基加利时,于21时左右在基加利机场降落时起火坠毁,两位总统及10多名随行人员全部身亡。部族冲突的牺牲品?这究竟是一起事故还是一桩人  相似文献   

3.
人们对两年前发生在卢旺达的胡图族与图西族的那场部族仇杀尚记忆犹新,近两个月来,布隆迪的这两个部族的矛盾又急剧升温,终于在7月25日布隆迪发生了军事政变。布隆迪和卢旺达两国人口都主要由胡图族和图西族构成,胡图族在两国都占人口的85%左右,图西族占13%或14%左右。胡图族与图西族历史上为争夺统治权曾多次相互残杀。埋下仇恨。  相似文献   

4.
目前伊拉克部族问题尤为突出,在"伊斯兰国"的攻击下,逊尼派部族问题更是日益严峻。只有深入理解伊拉克逊尼派部族数量和部族联盟、部族组织结构、部族首领、部族身份、冲突解决机制,才可以为伊拉克的发展找出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在世界各大洲中,论起民族或部族的繁杂程度,当以非洲大陆为最。错综复杂的部族矛盾成为非洲大陆的一大特征。冷战时代,非洲国家的族际矛盾常被外部势力所利用,成为大国争夺非洲的一个手段。今天,在多党制风潮下,根深蒂固的部族矛盾又与党派之争纠缠在一起,往往形成部族战争,深深困扰着许多非洲国家。卢旺达的部族战争就是一例。卢旺达是非洲中部的一个内陆小国,东与坦桑尼亚为邻,南与布隆迪交界,西与扎伊尔相连,北与乌干达接壤。全境多山地高原,有“千丘之国”之称。人口700多万,主要是胡图(85%)和图西(14%)两大部族。 1957年,以格雷戈瓦·卡伊班达为首的胡图族人发表了“胡图宜言”,反对图西族人的垄断权力,要求进行政治改革。1959年,比利时殖民当局挑起图西人和胡图人之间的大规模冲突和残杀。胡图人终于废黜并赶走了图西国王基格里五世,迫使许多图西族  相似文献   

6.
<正>南苏丹是当今世界"最年轻"的国家,2011年7月刚从苏丹独立出来,但南苏丹人民还没来得及品尝国家独立的幸福,又要饱受一场权力斗争、部族冲突的内乱之苦。2013年12月15日夜,南苏丹总统卫队的一名指挥官在首都朱巴一处军营执行公务时,与军营弹药库的管理员发生争执,双方士兵分属不同的部族,争执随即演变为交火,冲突范围很快扩展至朱巴市  相似文献   

7.
部族问题是困扰非洲的一个带普遍性的问题。部族矛盾和冲突,往往触发国家政治危机,甚至引起政府更迭。它也可能为外来大国势力所利用,挑起内部纷争,借以进得渗透扩张。因此,许多非洲国家在独立之后,十分重视解决部族问题,向部族主义开展斗争。本文仅就索马里民主共和国的部族基本情况及有关的问题作一介绍。由于非洲各国的部族情况相似,窥一斑可见全豹,故此文有助于读者了解非洲的部族问题。  相似文献   

8.
王磊 《世界知识》2014,(2):34-35
南苏丹是当今世界“最年轻”的国家,2011年7月刚从苏丹独立出来,但南苏丹人民还没来得及品尝国家独立的幸福,又要饱受一场权力斗争、部族冲突的内乱之苦。2013年12月15日夜,南苏丹总统卫队的一名指挥官在首都朱巴一处军营执行公务时,与军营弹药库的管理员发生争执,双方士兵分属不同的部族,争执随即演变为交火,冲突范围很快扩展至朱巴市居民区、政府军“苏丹人民解放军”总部,继而席卷全国,引发两大部族——丁卡族和努尔族之间的暴力冲突。  相似文献   

9.
军事政变再次向世人揭示了困扰非洲多年的痼疾——部族矛盾。外来的经未必能在非洲念好。图西族军人发难 10月21日凌晨2点,布隆迪首都布琼布拉的居民被一阵激烈的枪炮声惊醒。一场军事政变发生了。政变军人迅速占领国家电台、电视台、议会和政府所在地,攻克总统府并逮捕了恩达达耶总统。同时被捕的还有许多政府高级官员,包括议长和内政部长等。  相似文献   

10.
政治进一步稳定发展中国家政治形势在1995年进一步趋向稳定。首先,由冷战背景引起的地区性冲突,如安哥拉内战已基本得到解决;冷战后由民族矛盾、领土纠纷、宗教冲突等原因引起的武装冲突新热点,如索马里、卢旺达和布隆迪、利比里亚等国的战火,也明显减弱。当然,也应看到,发展中国家还会出现新的冲突,已经走向和解的原热点国家还有许多遗留问题,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1.
布隆迪剪影     
布隆迪究竟有多少个山丘,大概无人作过精确统计,但称之为“千山之国”确是不假的。这个地处非洲心脏的国家,面积只有2.8万平方公里,人口却有450万,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160多人,在非洲仅次于卢旺达而居第二位。布隆迪人主要信奉天主教,官方语言为法语,居民大都讲布隆迪语。  相似文献   

12.
非洲大湖、大湖地区和大湖国家,似乎无固定概念。近年非洲“大湖地区冲突”所指的“大湖”,是非洲第二大湖坦噶尼喀湖和它北部的基伍湖。大湖国家系指大湖沿岸的刚果(金)、卢旺达和布隆迪。然而,在实际的政治经济生活中,“大湖国家”波及乌干达、肯尼亚、坦桑尼亚、赞比亚等国。  相似文献   

13.
脸上“伤疤”的秘密在苏丹访问时,我们诧异地发现不少成年男女脸上有“伤疤”,有的在前额,有的在两颊;有的是两道,有的是三道,而且左右对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苏丹1,800万人,分成590多个部族、2,000多个部落。主要部族有;阿拉伯人、努比亚人、努巴人、贝贾人、尼罗人、富尔人等。对如此繁多的部族和部落的区分,便是通过脸上的“伤疤”。据传,早在公元前750多年,苏丹北部的部落便在脸上做标记。在孩子二至十岁这个阶段,父母亲就在他们的脸上刻上本部落的标记。有的用铁器烫,有的用刀子划。当时的目的是为了在部落冲突中辨识自己人和敌人。后来则演变为不同教派的标志和一种美的装饰。各部族的标记各有特点:尼罗人的标记刻在  相似文献   

14.
《科技潮》1999,(11)
布隆迪是全世界最贫困的10个国家之一。全国人口600万。面积27000平方公里,小于比利时;人口密度在非洲居第二位,仅次于邻国卢旺达。1993年10月,布隆迪总统贝彻尔·恩达达耶遇刺,引发了图西族与图图族之间的流血冲突。根据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的统计,至少有15万人在这场内战中丧生。对于力图恢复国力的布隆迪,难民问题成了一个难以承受的负担。它的本国难民就达47万,分别栖身于275处难民营;除此以外,还要养活30万坦桑尼亚难民。  相似文献   

15.
不再交带血的"学费" 翻开<事故,留给我们的反思>这本小册子,记者被那一件件浸透了违章职工鲜血与泪水的事故案例所感染,这分明是煤矿职工在安全生产实践中缴纳的一笔笔昂贵的、带血的"学费".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中国公民在安哥拉、尼日利亚、南非等国治安案件层出,引发国人对非洲安全形势的高度关注。就"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而言,非洲被定位成"最不发达的大陆"与"安全形势最动荡的地区"。同时,非洲发展滞后的原因又与战乱、政变、部族冲突、恐怖主义等问题挂钩,"因乱致穷"成为国际社会解读当前非洲政治与经济生态的基本逻辑。加之近年来非洲涌现出恐怖主义、海盗、有组织犯罪等新问题,国内外舆论对非洲安全形势的评估更为  相似文献   

17.
两个唇齿相依的山地民族却因民族纠纷而长期冲突。阿塞拜疆: 民族冲突的热点阿塞拜疆今天只占有历史上阿塞拜疆人居住区的北部,其南部现属伊朗,人种上属亚洲突厥人的一支。公元3-10世纪在伊朗萨珊王朝和阿拉伯哈里发王朝的统治时期,当地人信奉了伊斯兰教。史学界认为公元11—13世纪阿塞拜疆部族形成。11—14世纪,该地  相似文献   

18.
非国大组织和因卡塔运动是南非黑人最大的两个政治组织。长期以来,这两大黑人组织的支持者经常发生流血冲突。1987年至今,双方在连续不断的冲突中已有5000人丧生。最近黑人之间的冲突有上升的趋势,非国大领导人曼德拉向政府提出结束黑人居住区暴力活动的7点要求,其中包括政府要禁止因卡塔使用祖鲁人传统武器长矛和战斧。非国大提出,如果政府不采取有效措施制止黑人间的暴力冲突,非国大将考虑是否继续与政府进行制宪谈判。非国大和因卡塔运动之间既有政治上的分歧,又有部族之间的隔阂。  相似文献   

19.
随着汉语热的持续升温,在庞大的海外汉语学习者中有一部分是处于零起点水平的。零起点阶段学习的状况对学生的整个汉语学习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语言学理论和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为理论支撑,通过对布隆迪大学孔子学院学生在汉语学习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可以结合教学实践探索一些适合布隆迪学生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0.
<正>全长1886公里、最大设计运输量为57万桶/天的美国达科他石油管道工程自2014年7月公布修建计划以来,便遭到途经区域苏安族,尤其是"站石"部族和"狐"部族民众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这一经过上苏安族部落圣地的工程并没有征求部落民众的意见,违背了美国联邦政府与印第安部族的协定。且这一管道项目经过奥阿希湖的湖底,可能会对印第安部族的水源产生污染。2016年7月,"站石"部族的印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